2008年高考生活与哲学试题(按新课标分课列出)人教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196222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高考生活与哲学试题(按新课标分课列出)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08年高考生活与哲学试题(按新课标分课列出)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08年高考生活与哲学试题(按新课标分课列出)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08年高考生活与哲学试题(按新课标分课列出)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08年高考生活与哲学试题(按新课标分课列出)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高考生活与哲学试题(按新课标分课列出)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高考生活与哲学试题(按新课标分课列出)人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蓝天家教网 http:/ 伴你快乐成长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无)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1.(2008 江苏卷 26)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B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2.(2008 广东卷 39) (11 分)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 ”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 ,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辨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贝克莱的 观 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主观唯心主 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 觉、经验、心灵等视为唯一的实在,当 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

2、以至整个世界依 赖于人的主 观精神而存在。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物 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 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能 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 观实在。客 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会因为人的意识是否感知而忽生忽灭。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意识观认为,意 识是物质世界长 期发展的产物,是人 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 依赖于物质,而不是 贝克莱所 认为的物质依赖于意识。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1.(2008 江苏卷 27)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 C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1.(2008全国卷32)

3、为了节约资源,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一些地区试行敦科书免费循环使用。学期结束后,教科书由学校收回,供下一个年级使用,几年更新一次。教科书之所以可以循环使用,从哲学上看是因为CA思想内容的存在同物质载体无关 B思想内容的稳定要求物质载体的稳定C物质载体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影响思想内容 D物质载体的稳定有利于思想内容的稳定2.(2008 上海卷 14)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这说明 B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

4、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 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 ”,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回答 31,32 题。3.(2008 重庆卷)31.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C蓝天家教网 http:/ 伴你快乐成长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现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4.(2008 江苏卷 28)“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DA规律是事物

5、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 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 年 11 月 26日,由“嫦娥一号 ”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回答 1920 题。(2008 海南卷 20)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 460 公里,宽约 280 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D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6、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5.(2008 四川卷 39)(60 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六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论断: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缲。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及人同本身的和解。(6)联系材料五、六,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人能够认识自然界的

7、规律,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改造自然界来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认识活动对于自然界产生直接与间接、积极与消极的多方面影响,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更加注重保护自然,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合理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1.(2008 全国卷31)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B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A.

8、B. C. D.2.(2008 四川卷 30)2007 年是塑料诞生一百周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D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蓝天家教网 http:/ 伴你快乐成长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3.(2008 天津卷 29)2008 年北京奥运会是全中国人民热切期盼的盛事。漫画情有独钟蕴含的哲理是 A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整体与部

9、分相互制约 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A. B. C. D.4.(2008 江苏卷 29)江苏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形成了许多可贵的精神,如张家港精神、昆山精神、华西精神等。江苏人发扬这些精神,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 C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先进文化源于社会实践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A B C D15.(2008 北京卷 40)奥运火炬完成了在广东、福建的 传递之后 进入江西。在 这段路线上,也不断在发生另一种“传递”:许多企业从广东和福建迁移到江西。有人把市场经济形象地称为“候鸟经济”, 资本总是“飞向”成本低、收益高的地区。毗邻广东的江西某地,在调查中发现 :本地的工

10、业电价低于珠三角地区 30、水价至少低 0.5 元/m3,具有综合成本优势。当地政府通过对企业迁移现象的分析,预见到广东企业会向周边地区辐射。于是,该地有计划地出台一系列措施,比如以“一站式”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很多广东 企业到本地安家落户。(2)分析上述材料,说明该地是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经济的。 (10 分)积极 认识规 律,以对规律作用的认识指导本地经济发展。努力 发挥认识 的预见性、创造性、目的性和 计划性特点,制定相关措施,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尊重客 观规 律,利用综合成本优势等有利条件, 创造“一站式” 服务等新的条件,推 动本地经济发展。6.(2008 广

11、东卷 40) (17 分)材料 l: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材料 2:2008 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材料 3:大灾之中有大爱,每当灾难来临之时,总有平凡之人的非凡之举让我们感动。比如雪灾中高速公路处于瘫痪状态时,众多旅客被困途中,沿途涌现出很多无私奉献、热心助人的平凡人,在这些平凡人的身上表现出人间可

12、贵的真情实义。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1)结合材料 l、材料 2 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0 分)从材料 l 可见,生态环境的 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 规律有蓝天家教网 http:/ 伴你快乐成长关。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人类如果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地球生 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材料 2 说明,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 领导下从实际 出发,制定切 实可行的拯救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最终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

13、。尊重客 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革命的 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2)结合材料 3 论述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7 分) 人的价 值体 现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爱家人,爱 朋友,爱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雪灾中不计个人利益解救他人于危难之中的行为,赢得了社会对这些平凡人的尊重,从而也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人的价 值,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灾 难面前涌现的无私奉献、热心助人的平凡人,没有计算个人利益的

14、得失,考虑的是他人的危 难, 难能可贵,体现了灾难面前的人间真情。实现人生的价 值,需要顽强拼搏、自 强不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发展自己的才能、提高个人素质;还需要有 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价 值观 的指引。7.(2008 海南卷 23)(10 分)辨析题有一本被誉为“思考致富的巅峰之作,人生励志的丰硕成果”的畅销书,名叫只要敢想你就行 。请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辨析“只要敢想你就行”这一命题。这一命题强调敢想、强调发挥 主观能动性,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既定的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克服困难、创 造性地解决问题, 这往往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4 分)。但要取得成功需要许多条件,如果只是敢想

15、,并不具备相应条件,也不会取得成功。 (2 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按 规律办事,如果 违 背规律,只凭主观愿望蛮干,不仅不能成功,还会招致更大的失 败。 (3 分)对这一命题要结 合条件作具体分析,防止陷入夸大或否定主观能动性的误区。 (1 分)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以住人们通过食物 获取这些微量物质,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来弥补食物摄取方式的不足。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回答 1-2 题1.(2008 四川卷 28)关于维生素的问题的争论表明 B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和不完善的 人们获得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 B. C. D.2.(2008 四川卷 29)在维生素摄入问题上应有的科学态度是 AA根据身体需要确定维生素摄入量 B根据别人经验确定维生素摄入量C根据个人感受确定维生素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