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青年学PPT.ppt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954217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58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青年学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青年学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青年学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青年学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青年学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青年学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青年学PPT.ppt(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 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 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 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 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 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 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

2、俱灰; 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你,也是其中一员吗?你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 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某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 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 例如: 该校土木水利学院 2002级学生入学第一年便因心理问题休学4人,他们四人分别因为: 1、追求女生遭到拒绝而情绪不稳定; 2、长时间怀疑同学背后议论自己、鄙视自己,因而不敢面对别人; 3、对生活目标丧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郁; 4、狂躁不安,行为异常。最终都不能

3、继续学业。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 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 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 正处在青年中期,而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 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 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 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

4、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 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 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等等, 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环境方面 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大学生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 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 从而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 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 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 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

5、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失衡状态; 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造成心理负荷过分沉重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 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 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 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刚入校的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以至于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

6、一起。 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 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 这种变化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 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 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 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 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 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 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4

7、)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 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 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 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 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从而感到压力大。 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 日益增强的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意识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的产生。 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

8、奖,父母庆贺, 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 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失望与失宠感的产生 。 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 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 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 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三)懈怠情绪与心理的产生。 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 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 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 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

9、,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四)畏首畏尾心理的产生。 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 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仇富的大学生?】大学校园,其实也就是半个社会。 我们不得不承认,仇富,作为一个社会上的现象,也在象牙塔里四处蔓延。 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客观的贫富差距造成的大学生活的差异, 仇富只是一个症状,反映的是大学生心理的不健康跟不平衡。 如果一个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产生了仇富心理,又不能合理调节自己的心态, 当他踏进社会,面对更加残酷的现实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做出更过激的反应, 对自己,对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对大学生

10、仇富心理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大学生仇富的特点】 (一)仇视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严重破坏贫困生的人际关系。 持有仇富心理的贫困学生的心理仇视对象大多是年龄相似、地位相等, 处于同一生话环境中韵家境富裕的学生,尤其是老乡、同班或同宿舍的同学。 这部分贫困生有意识地将自己身边的同学按照家庭经济情况, 划分为有钱的和没钱的两个阵营,倾向于跟象境相当的同学交往, 对家境富裕的同学具有强烈的排斥性,表现出莫名的不满和仇恨。 其导致的结果必然是贫困学生人际关系的日渐恶劣,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抑郁、孤独甚至自我封闭情绪的形成。(二)虚荣心强,重视物质财富,忽视精神财富。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

11、,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后期,他们对各种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 当看到有同学轻松地购置这类奢侈消费品,持有仇富心理的贫困生往往会羡慕娠妒, 甚至忿忿不平进而虚荣心膨胀。 演变变为凡事只追求面子上的好看, 不顾现实条件地盲目攀比高消费,图虚名。 而对同学们拼搏向上、乐观开朗的优秀精神品质视而不见。(三)心理品质不成熟表现突出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持有仇富心理的贫困大学生由于仇富心理的作祟。 他们比其他人更多地呈现出虚荣、冷漠、焦虑、感情脆弱等情绪障碍, 心理品质不成熟表现得十分突出,长期处于这种消极不良的心理状态之中, 可能造成他们器官功能减弱产生劣性情绪,继而诱发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甚至导致各种神经功

12、能病症,严重地损害身心健康。(四)少数持有仇富心理的贫困生会表现出极端的攻击性。 有些贫困生由于生活状况的不尽如人意以及畸形自尊心和嫉妒心的影响, 长期处于失衡的心理情绪之中而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调整。 当受到某个激烈的矛盾或突发的事件, (如某一家境富裕的同学拿着刚买的时尚产品太肆炫耀), 刺激而使其心理承受力达到极限的时候,就会演化为极端的抵抗态度及情感反应, 进而采取造谣中伤、毁坏物品甚至伤害他人身体等攻击性行为, 他们通过贬损别人来求得心理补偿,甚至做出极端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仇富心理虽然不一定都具有攻击性的恶性个性品质, 但是若任其发展便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人际关系并对校园的安定造成隐患。

13、【贫团大学生仇富心理产生的原因】 高校贫困生仇富心理的形成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综合起来主要有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 (一)环境因素 1、消极的社会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贪污腐化、信仰失落,价值坐标偏离等不良风气大行其道, 仇富心理在社会上呈现出现蔓延的趋势。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灵与其他大学生相比更加脆弱, 价值观念更加务实,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给他们带来的震撼也更为强烈。 2、不良的家教方式。 贫困生的父母因为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而无暇顾及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 不能给予孩子应有的家庭温

14、暖和良好的家庭教育,使贫困生容易形成人格上的缺陷, 而许多贫坦生的父母家人自身具有的仇富心理, 也势必会在家庭生活和教育中对子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造成他们人格和心理健康的改变。(二)心理因素 1、性格内向。 持有仇富心理的贫困生过旱、过多地体味到了生活的艰辛,太多性格内向,心态漠然。 他们做事小心谨慎与人交往时,会过多地约束自己,对周围的事情十分敏感。 长此以往,就产生孤独、郁闷、压抑等情绪,进而形成心理问题。 2、承受能力差,负性情感体验强烈。 持有仇富心理的贫困生大多“人穷志亦穷”,意志脆弱、承受能力差,无助感强烈。 一点小事都会令他们感到自尊受伤,认为遭遇了不公正。 在面对“以貌取人

15、”“以钱待人”等非常规现象时, 他们通常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进而表现出对富裕同学的仇视心理。 3、个体认知态度上的偏激。 持有仇富心理的贫困生大多在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存在相对的不成熟性。 他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与态度更多地表现为: 看清极的方面每,看积极方面少; 将家庭的贫苦迁怒于社会,而将正常魄帮助等同于怜悯; 无法正确客观地评价他人的财富。 由于生活的艰难,他们常常怀疑价值观和美德的存在, 产生心理学意义上的“去圣化”情绪。【贫困大学生仇富心理的教育与干预建议】 (一)纠正认识偏差,引导学生合理评价他人的财富与成功增强自立意识。 (二)广开门路,以培养能力为重点,提供物质上的帮助, 可采取完善奖学金制度、拓展勤工助学渠道、积极开展助学贷款活动等方式, 想方设法帮助贫困大学生得到完成学业所需要的基本经济保障。 (三)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心理咨询。 (四)强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