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之我见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953212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新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新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新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新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之我见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之我见(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考历史选择 题命题之我见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中华中学 王兵动机与条件途径与方法一、动机与条件在新课改、新考改和规范办学背景下,规范命制历史 选择题有助于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与水平;规范命制历 史选择题有利于提高应对新高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2007年以来,新课改背景下新考改的发展历程,以袁 老师为核心的市学科核心组、中心组卓有成效的不懈探 究,浓郁的教学研究氛围,高素质的广大历史教师的团 结合作。等等,为此类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和有力保障 。 二、途径与方法从课改与考改关系中寻找大方向,准确把握高考命题 趋向,为命题定调。 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研究新高考选择

2、题(以2008、2009年江苏卷为例), 看整卷分布特点及选择题难度调控方法,为命题奠基。拟定考点细目表,选择相关新材料,从改编到原创, 是命制新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基本流程。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向,为命题定调 专家的观点:契合与互动的关系高考必须最大限度地遵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来命题和实施。高考要最大限度地吸取历史课改的成果,以此引导历史课改 向纵深发展,从而起到保护和巩固课改成果的作用。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向,为命题定调 高考的现状:第一,在考查内容上,体现了课程观的转变。强调的是历史 课程内容,超越教材灵活命制试题成为日益明显的趋势。 第二,在考查

3、思路上,体现了学习观的转变。强调对历史学 习能力、方法与过程的考查。 第三,在考查目标上,体现了历史价值观的转变。强调历史 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侧重考查是否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 第四,在试卷结构上,体现了新课程结构的转变。体现了新 课程的选择性。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与成果“吃”透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助于把握新高考命题趋势 与大方向。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看整卷分布特点及难度调控方法,为命题奠基分布特点: 通史与模块分布考卷古代近代现现代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综综合中外综综中外综综中外中外中外中外综综2008411441324461122020094105303442342203平均6-59

4、-85-78-675-40-3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看整卷分布特点及难度调控方法,为命题奠基分布特点: 设问方式:2008、2009年均有1道反向选择,其余为正向选择。 2008、2009年分别有2、5道组合选择。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看整卷分布特点及难度调控方法,为命题奠基分布特点: 考查角度:考卷原因影响特征人物及 观观点概念本质质时间时间2008503612320093433322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看整卷分布特点及难度调控方法,为命题奠基分布特点:考查目标: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目标,少 量涉及“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目标。一线教师谈新高

5、考选择题命题看整卷分布特点及难度调控方法,为命题奠基分布特点:试题呈现方式:“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 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 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008、2009年分别有13、10道选择题明显属于此种呈现 方式。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看整卷分布特点及难度调控方法,为命题奠基难度调控:题干调控:创设情境、掩饰意图、变换角度、思维跳跃等,是加大 题干难度的常用方法。题肢调控:偷梁换柱、因果倒置、舍本求末、以偏概全、渔目混珠 、似是而非、答非所问等,是增强题肢干扰性的常用方 法。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从拟定、选择、改编到原创

6、,是命制选择 题的基本流程。拟定:就是确定整卷考查的主要考点及其能级要求。选择:就是筛选包装试题所需要的新材料。改编到原创:就单题而言,就是通过改编新高考选择题,了解、掌握 并运用调控难度的基本方法与技术。就整卷而言,就是要参照新高考选择题的分布特点。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例1:东汉人王符说,“(洛阳)资末业者什(十倍)于农 夫,虚伪游手什于末业。天下百郡千县,市邑万数,类皆如 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洛阳成为工商业者聚居的城市 当时商业城市已超过一万 市的发展已突破政府的管辖 王符的记载有夸张的成分 A B C D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例2:某中学历史课上,学生就下面四幅名画发表了看

7、法。 其中,正确的是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一是法国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表现了英雄主义精神 图二是俄罗斯列宾的作品,批判了苏联的社会现实 图三是法国莫奈的作品,反映了欧美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 图四是西班牙毕加索的作品,控诉了法西斯德国的罪行 A B C D 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例3:清嘉录记载苏州“居人有宴会,皆入戏园,为待 客之便,击牲烹鲜,宾朋满座”。这反映出清代的苏州 社会消费出现了奢靡之风 商品经济促进了服务业发展 戏曲流行丰富了城市生活 击牲烹鲜破坏了生态平衡 A B C D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例4: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的 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

8、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 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为“警惕”专制政治, “制定者们”采取的措施有 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 国会可以随时对总统提出弹劾 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参议院的批准 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行为 A B C D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例5:右图反映了 A国民政府苛捐杂税的增多 B日本“委托经营”的加强 C官僚资本加强了经济垄断 D美国扩大了在华经济特权公告 凡与本公司没有联系的 蚕茧行均不得营业。蚕 农必须把蚕茧卖给本公 司。特此公告。 中国蚕丝公司 民国三十七年三月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例6: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

9、6年美 国投入的第一台计算机最初是用于计算炮弹弹道;德国人研 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各国对太空的争夺已提上日程 B科学技术水平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科技发明威胁了人类和平 D二战加速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例7:某一历史阶段,苏联曾投资50亿卢布在东部大规模垦 荒,垦荒地的肥力迅速耗尽,几百万公顷土地遭风蚀,换来 了沙化的土地和丛生的杂草。带来这一结果的苏联领导人是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例8:下表反映了苏联国民生产的发展状况。导致这一状况 的原因有(表格略) 僵化的斯大林模式继续

10、阻碍发展 戈尔巴乔夫改革带来了巨大混乱 长期争霸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全国政局不稳,社会出现了动荡 A B C D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例9: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佩普说:“美国处于 前所未有的衰退之中。在21世纪头十年,美国的相对实力不 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在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 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 美国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战略自由。”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 A中国将取代美国的单极世界 B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增强 C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国家实力决定的 D世界政治多极化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例10:清人

11、评价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 执政之府矣”。这样说是因为 A军机大臣大权独揽 B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 C军机大臣有决策权 D军机处实际上行使宰相的权力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例11: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 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 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 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 “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 施了考资源网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高考资源网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 委员会组织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例12:下图为威廉兰格世

12、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 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1957年3月25日 签定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 立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于1958年1月1日行使职能。 11月14日到16日 十三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 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 12月19日 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 。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看整卷分布特点

13、及难度调控方法,为命题奠基例1:(2008江苏卷)“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境,这位 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看整卷分布特点及难度调控方法,为命题奠基例2: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 A.魏源 B.林则徐 C.洪仁玕 D.严复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看整卷分布特点及难度调控方法,为命题奠基例3:(2008江苏卷)右图是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一幅画,它 最可能创作于 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后期 D.20世纪初期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看整卷分布特点

14、及难度调控方法,为命题奠基例4:(2009江苏卷)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 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 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看整卷分布特点及难度调控方法,为命题奠基例5:(2008江苏卷)“齐人”、“鲁人”、“楚人”这种 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 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看整卷分布特点及难度调控方法,为命题奠基例6

15、:(2009江苏卷)1937年7月7日,驻华北l3军悍然发动 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D. 九一八事变之后 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看整卷分布特点及难度调控方法,为命题奠基偷梁换柱:用偷换概念、移花接木等方式来造成考生推理、 分析、判断的障碍。 因果倒置:将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倒置,以混淆视听 。 舍本求末:以表面现象、假象掩盖、否定历史现象的本质和 客观规律,以细枝未节、无关紧要的叙述来代替根本的、主 要的因素。 以偏概全:用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 代替所有情形,有意用片面性的说法制造全面的假象。一线教师谈新高考选择题命题看整卷分布特点及难度调控方法,为命题奠基渔目混珠:并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史实、观点,正误交错, 渔龙混杂,以扰乱正常思路。似是而非:表述含有科学的、合理的成分,但整体上有很大 的缺陷;有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能成立,但题干中缺少这种条 件;有的整体上勉强可以如此表述,但内涵不透彻。答非所问:即备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