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复习要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944536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测量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心理测量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心理测量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心理测量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心理测量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测量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测量复习要点(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要内容 测验基本理论l心理测量基本问题l心理测验的编制l测验项目的分析l测验分数的合成与解释l心理测量的误差l测量的信度l测量的效度第一章 心理测量的历史 我国心理测量发展的历史古代的心理测量 孔子、孟子、刘劭、 刘勰、七巧板 科举取士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测验的尝试,但科学 的心理测验是在工业成功后的19世纪的欧洲发展起来的心理测量的历史 国外心理测量发展的历史 测量产生于实际社会的需要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高尔顿的遗传理论测量 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 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 础,第一个提出了相关的概念 心理测量的历史 国外心理测量发展的历史 测量产生于实际社会的需要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高尔顿的

2、遗传理论测量 卡特尔的个别差异研究 1890 心理测量与测量 首创了“心理测验”这个术 语 心理测量的历史 国外心理测量发展的历史 测量产生于实际社会的需要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高尔顿的遗传理论测量 卡特尔的个别差异研究 比纳和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的产生 比纳 心理测量的鼻祖 1905年量表,是世界上第 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的分类 按测验功能 按测验材料的性质 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 按测验的方式心 理 测 验 的 分 类 :按测量功能分类 认知测验:能力测验 智力测验:测量人的一般智力水平。 能力倾向测验:一般与特殊能力 教育(成就)测验 创造力测验 人格测验:主要用于测量性格、气质、兴趣、

3、态度等个性特点。 心 理 测 验 的 分 类 :按测验材料分类 文字测验:所用测验材料是文字,受测者用文字作答 非文字测验:也称操作性测验,测验的材料多是图片、实物、工具、模型。受测者用手操作心 理 测 验 的 分 类 :按测验的方式分类 个别测验:通常是一个主试与一个被试面对面进行。 团体测验:在同一时间内由一位主试对多数人施测。 心 理 测 验 的 分 类 : 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 客观测验:在测验中,所呈现的刺激和受测者的任务是明确的。 投射测验:在测验中,刺激没有明确意义,问题模糊,对被试的反应也没有明确规定。第二章 编制测验的一般流程心 理 测 验 的 编 制测量对象 测量目标 测量

4、目的 确定测验的目的心 理 测 验 的 编 制产生题目收集有关资料 选择项目形式 编写修订题目确定测验的目的心 理 测 验 的 编 制确定测验的目的产生题目题目的试测与分析试测 项目分析 : 难度:项目得分率 或答对率 区分度:项目是否 能把不同水平的考生 鉴别出来的能力大小 心 理 测 验 的 编 制确定测验的目的产生题目题目的试测与分析集合成测验项目的选择 项目的编排 编造复本 心 理 测 验 的 编 制确定测验的目的产生题目题目的试测与分析集合成测验将测验标准化内容 施测 一致 评分 心 理 测 验 的 编 制确定测验的目的产生题目题目的试测与分析集合成测验将测验标准化对测验鉴定测量学指

5、标: 信度:测量的 可靠性或一致性 效度:测量的 有效性或正确性 心 理 测 验 的 编 制确定测验的目的产生题目题目的试测与分析集合成测验将测验标准化对测验鉴定编写测验说明书 1. 本测验的目的和功用2编制测验的理论背景以及选 择题目的根据3测验的实施方法、时限及注 意事项4测验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方法5常模资料解释6测验的信度效度资料第三章 测验的项目分析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参照测验的项目分析难 度 难度的含义 难度是指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记为 P P正确回答试题的人数/参加测验的总人数 难度的计算 难度客观试题(二分法):PR/N R:答对该题的人数;N:参加测验的总人数难度的计算 极端分组

6、法(人数较多时) 根据测验分数按高低排序,用两个极端组在某项目上的平均通过率表 示项目的难度 P(PHPL)/ 2 按测验总分由高到低排序 从高分段向下选出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 从低分段向上选出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 分别求出这两组被试通过试题的百分比 按照上述公式计算项目难度值例:100人参加某测验,高分组与低分组各取27人,其中第一题高分组20人 答对,低分组10人答对。这道题的难度系数是多少?难度的计算 非二分法记分的项目为全体受测者在该题上的平均分,Xmax为该题的满分。例:一次语文考试的作文题,总分为40分,1000名考生的平均分为25分,请问该作文题的难度是多少?难度水平的确

7、定 测验编制时,分析项目难度为了筛选项目 难度水平多高合适,取决于测验的目的、形式以 及性质 当测验用于选人时,应比较多地采用那些难度值接近 录取率的项目 对于选择题来讲,P值一般应大于概率。P值等于概率,说明题目可能过难或题意不清,受测者凭猜测作 答;P值小于概率无意义,说明题目质量有问题。区分度 区分度的概念 区分度是测验对被试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 区分度高的项目,能将不同水平的被试区分开来;区分 度低的项目,则不能很好地鉴别被试水平,水平高和水平低的被试差不多。 是作为评价项目质量、筛选项目的主要指标与依据 通常用D表示,取值范围为1.00至1.00 极端分组法(鉴别指数法) 比较测验总分

8、高和总分低的两组被试在项目通过率上的 差别: DPHPL 按测验总分从高到低排序 确定测验总分最高的27的被试作为高分组,最低的27的被试为低分组 分别求出这两组被试通过试题的百分比 将算得的有关数据带入上公式区分度的计算区分度的计算项目鉴别指数与评价标准(伊贝尔,1965) 相关法 考虑中间数据 以项目分数与效标分数(效标分数不易得到时,以测验 总分代替)的相关作为项目区分度的指标 相关越高,区分能力越好 具体方法: 积差相关法 点二列相关 二列相关 相关区分度的计算难度和区分度的关系 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被试区分度高,较易的项目对水 平低的被试区分度高,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 被试区分度

9、高。 由于人的多数心理特性呈正态分布,所以项目难度的分布也以正态为好,即特别难的与特别容易的题目较 少,越接近中等难度的题目越多,而所有项目的平均 难度为0.50。标准参照测验的项目分析标准参照测验:用于判断被试是否掌握了某些知识技能,是否达到了一个事先确定的标准,测验结果只与既定标准比较而不在被试之间作比 较。只要研究者和测验编制者认为是重要项目,不管其通过率或鉴别力如 何,都可以包含在测验中。最好通过比较前后测的结果进行项目分析。1)两次测试中都没有通过的项目,太难了;2)两次测试中都通过了的项目太简单了;3)如果某项目有相当一部分被试在前测通过了,而在后测没通过,说明项目编制有误或教学出

10、了差错。标准参照测验的项目分析区分度方法一将被试按照一定标准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Ps和Pn分别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在某一项目上的通过率。缺点:分组标准不同,得到区分度值不同。标准参照测验的项目分析区分度方法二 用同一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在教学前和教学后各测试一次,分别统计其在某个项目上的通过率,二者之差作为区分度,即:缺点:(1)练习效应;(2)进行两次测试后才可对项目分析;(3)解释不明确,D值低时,无法确定是由试题不良还是教学不当引起的。 标准参照测验的项目分析区分度方法三 取两组条件相近的考生,一组接受过教学训练,另一组没有接受过此种教学,施测同一测验,两组考试通过率之差即为区分度。Pi和P

11、u分别为教学组和未经教学组对某题的通过率。第四章 分数的解释测验结果的解释测验结果的解释l原始分数:直接从测验上得到的分数l为了使不同的原始分数可以比较,必须把它们转换 成具有一定的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上的数值l导出分数:通过统计方法由原始分数转化到量表上 的分数叫做导出分数 根据解释分数时的参照标准的不 同,导出分数分两类:常模参照 分数,标准参照分数 常模参照分数解释常模参照分数解释l参照常模的解释分数:通常是将被试的分数直接 或间接的以在某个团体中的相对等级或相对位置 来表示l常模团体:用来比较的参照团体 l常模: 代表一般人同类行为的分数l过程: 参照原始分数 常模 导出分数(参照常

12、模的解释分数)常模参照分数解释常模参照分数解释常 模 团 体 的 组 成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 一组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 个样本条件 :代表性样本样本大小要适当常模的时间性一般常模与特殊常模常模参照分数解释常模参照分数解释几 种 常 模 参 照 分 数发 展 量 表商 数百 分 位标 准 分 数 智力年龄:个人的分数可指出他的行为属于哪一个 年龄水平 。 比如,一个儿童的智龄为3,代表 以年龄作为单位来报告分数,易于被人理解 代表:比奈西蒙量表发 展 量 表比 率 智 商智商:智龄(MA)与实龄(CA)之比IQ=100(MA/CA)代表:斯坦福比奈量表标 准 分 数l 等距量表l 含义:将原

13、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 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基本单位是 标准差。1、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 : Z=(x-X)/S 2、常态化的标准分数标准分数的实际表示1、 T分数:T=50+10Z2、标准十:16PF3、离差智商 :* 1949年,韦克斯勒 ,韦氏测验* IQ=100+15Z * 将一个人的测验分数与同年龄组的人比较所得的标 准分数,已经没有了商数的意义 标 准 分 数常模参照分 数类型 年代 应用量表 提出人 智力年龄 1908 比纳西蒙量表 比纳(Binet) 比率智商 1916 斯坦福比纳量表 推孟(Terman) 离差智商 1949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韦克斯勒 (Wechsle

14、r) 智力测验的常模参照分数的演进 例1:多数心理测验产生哪种测量水平?A 称名的和比率的 B顺序的和比率的 C 顺序的和等距的 D称名的和顺序的 例2:下列哪种标准分的均值为50,标准差为10?A T分数 B Z分数 C 百分位 D 标准差 例3:如果一个测验分数分布的均值是70,标准差是5 ,John的分数是80,那么他的Z分数是A 0 B 1 C 2 D3 例4:关于常模的使用中,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有一个正确的群体被认为是常模群体 B 测验出版者通常编制和发表多种常模群体的结果 C 测验使用者应该注意使用最新的常模 D 常模群体越小,常模群体越有可能不具有代表性 例5:在斯坦福比

15、纳测验中,测得某儿童的智力 年龄为8,这个结果的含义是:A 该儿童智力低下B 该儿童成绩相当于8岁儿童的平均分数C 该儿童智力正常D 该儿童IQ是80 例6:某小学生在标准化的学绩测验中,年级当量为4 ,这个结果的含义是:A 该学生成绩不好B 该学生成绩相当于4年级学生的平均分数C 该学生相当于4年级的学业水平D 该学生比较优秀 例7:如果有一个测验项目向75名受测者施测,高水 平组中有18名受测者答对此项目,低水平组(测验总 分中最低27%受测者)中有12名受测者答对此项目, 那么此项目的难度(p)和区分度(D)是多少?注意 :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各有近似20名受测者。 例8:计算有50名受测者参加的一个标准参照测验中 某个项目的区分度(D)指标,50人中有30人的分数 达到或超过标准水平,他们中间有20人答对该项目; 其它20人的分数在标准水平之下,他们中有10人答对 该项目。 例9:假设乔治在一个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的算 术测验上得65分,而在一个平均数为75,标准差为15 的阅读测验上得80分,那么乔治在两个测验的T分数 分别是多少?他的算术或阅读考试,哪一门考得更好 ? 例10:为什么标准分数常被认为好于年龄常模和百 分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