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心理测量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941170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师大心理测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湖南师大心理测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湖南师大心理测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湖南师大心理测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湖南师大心理测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师大心理测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师大心理测量课件(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 理 测 量心理测量方法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心理测量学的产生及其发展一、心理测量的性质与功能1、几个概念测量(measurement):按照某种规则使用某种工具对某一特征赋值的过程测验(test):泛指心理测量的工具(标准化)、手段评定(rating):按照某种规则借助主观判断对某一特征赋值的过程评价(evaluation) :也叫评估、评量。对对象进行质或量的描述和价值判断。可以在测量的基础上进行( 量),也可以不用测量(质)。测评:即评价。但强调量的基础。心理测量方法心理测量方法心理测量方法2、心理测量的特点(1)心理测量是间接测量心理测量的误差一方面来自测量工具、测量过程。另一方面是由

2、 于其间接性,即测量对象大部分不能直接测量。(2)心理测量在测量体系中的位置心理测量与自然科学的测量不同:A 自然科学:可以重复多次相同的测量心理测量:有时可以重复,但多了导致疲劳;有时不可以重复B 测量工具的信效度不同C 自然科学:通常只测一个对象,即推断总体心理测量:常常测量一组,以推断总体。或推断个人与该组的关系心理测量方法心理测量方法心理测量与经济学测量不同:例:测定某年份国民收入,必然有误差,不可以重复心理测量是介于经济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测量心理测量是介于经济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测量3、心理测量的功能 是研究的有力工具 人员选拔与安置 组织管理 临床诊断、咨询与治疗 学校辅导 考试

3、的标准化、科学化心理测量方法心理测量方法二、心理测量的产生与发展1、心理测量在西方的产生与发展 (1)德国实验心理学对同一对象的观察因个人辨别力不同而产生差异的结果发现个 体差异心理物理学(2)英国高尔顿(Francis Galton)公认为心理测量的创始人。发明了可以用来测量感知觉的工具与方法(3)法国 比奈(Binet)认为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判断力才是智力的核心。编出第 一个公认的心理测验。(4)美国卡特尔(J. M. Cattell)冯特的学生,曾到英国师从高尔顿后回到美国。第一个使用“心理测验 ”(mental test)这一名词。 心理测验孕育在德国、萌芽于英国、产生于法国、发

4、展在美国心理测验孕育在德国、萌芽于英国、产生于法国、发展在美国心理测量方法心理测量方法2、心理测量发展的两个方向(1)测验方向: (2)统计学方向3、我国心理测量学的发展发端期 1915-1930 陆志韦修订比奈量表成长期 1930-1949 成立中国测验学会,出版专著1950年之后,台湾地区继续发展测量学,大陆中断1978年至今 吴天敏新版比奈测验;林传鼎、张厚粲 韦氏儿童智力测验1984年成立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心理测量方法心理测量方法三、正确对待心理测量1、历史的经验教训2、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3、资格认定 手册不公开出版4、中国心理学会颁布条例心理测量方法心理测量方法第二节 心理

5、测验的类型一、按测验的目的划分1 1、能力测验、能力测验实际能力 ability “所能为者”潜在能力、能力倾向、性向 aptitude “可能为者”一般能力智力特殊能力2 2、成就测验、成就测验:测量个人经过学习训练所获得的知识技能3 3、人格测验:、人格测验:测量个人的性格、气质、动机、情绪兴趣、态度、价值观也属于人格范畴1 1、标准化测验、标准化测验2 2、非标准化测验、非标准化测验二、按测验编制的规范性划分心理测量方法心理测量方法三、按测验材料划分1、文字测验2、非文字测验四、按测验方式划分1、个别测验2、团体测验五、按解释分数的依据划分1、常模(norm)参照2、领域(domain)

6、参照,也称目标参照或标准参照六、按受试者的表现性质划分1、最佳作为2、典型表现心理测量方法第二章 心理测验的编制第一节 心理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一、测量目标的分析心理测量方法心理测量方法1、理论界定2、结构分析: (1)访谈,开放式问卷;(2)封闭式问卷;(3)因素分析二、编题1、形式:一般以客观题为主2、编排:三、试测1、抽样2、定量分析四、形成正式题本,进行信、效度分析心理测量方法心理测量方法五、取常模或制定标准六、编写测验手册第二节 题目分析一、通过率(难度)1、公式 (1)二值计分 P = m / n(m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总人数)(2)非二值计分 ( 为全体被试该题目的平均分,X 为

7、答对该题应得分数)心理测量方法心理测量方法2、通过率多大是合适的题目(1)常模参照能力测验:A.一般 P=0.50 的题目为好,因为 它使总体的变异最大。B.当题目之间正相关时,题目难度值应分布的广些但平均难度应以0.50为好。C.当题目有猜测可能时,题目的 P 值应适当加大。D.选拔性测验还要考虑录取率。(2)标准参照能力测验P = 1.0 或 P = 0 有可能也是好题(3)人格测验P 0.95 或 P 0.05 的题目考虑删除心理测量方法二、区分度(discrimination)测验题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质的区分程度。1、高分组-低分组根据测验总分取两端的人作为高分组低分组(一般取上下各占

8、27%的人)D = PH PLPH 为高分组该题通过率PL 为低分组该题通过率心理测量方法2、点二列相关系数(point biserial correlation)其中 p为该题通过率q为该题未通过率为通过该题的那部分人测验总分的平均值为未通过该题的那部分人测验总分的平均值St 为全体被试测验总分的标准差心理测量方法例学 生ABCDEFGHIJKLMNO总 分65 70 31 49 80 50 35 10 81 69 78 55 77 90 42对 错010110100110110心理测量方法3、特征曲线心理测量方法三、选项分析 备选项ABCD* 人数比例55%5%10%30%第三章 心理测验

9、的实施与分数解释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实施一、主试1、准备(指导语、步骤、条件)2、操作倾听(暗示、反馈、期望效应)评分(光环效应)心理测量方法二、被试1、情绪(焦虑)2、训练第二节 分数解释一、早期对测验分数的解释年龄当量(智龄)、年级当量比率智商 心理测量方法二、以常模来解释测验分数1、百分位数把测验分数转换为百分数年龄龄 %2030405060955757575454 905655545252755452504846 505048474237 254443413430 103837312422 53328282119心理测量方法2、四分位数3、标准分数(1)(2)(3)离差智商三、解释测验

10、分数的原则1、测验分数须用所测量的真正特质来解释(瑞文智商,SCL90心理健康)心理测量方法2、解释测验分数必须考虑被试的具体状况(文化背景,情绪状态)3、测验分数要以分数区间来解释第三节 常模样本的抽取一、总体与样本常模是测验分数在被试总体中的分布实际操作时是指在总体的代表性样本中的分布1、目标总体与被抽样总体2、总体与子总体地区、行业、职业性别年龄心理测量方法二、抽样方法1、随机抽样与非随机抽样2、简单随机抽样3、分层随机抽样(注意与整群抽样的区别)4、阶段抽样三、抽样误差与样本容量的确定1、抽样误差(以总体均值的估计为例)设总体均值为,样本平均数为为抽样误差一般在抽样时都规定最大允许抽样

11、误差,即心理测量方法2、分层随机抽样的抽样误差小于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误差3、样本容量的确定心理测量方法第四章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第一节 测量误差一、什么是测量误差 (一)误差及种类误差是在测量中与目的无关的变因所引 起的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效应。 (二)真分数一个测量工具在没有测量误差时,所得 到的纯正值。它只是一个理论构想。心理测量方法真分数定义表明,一个测验分数既是它的真分 数的函数,又是测量误差的函数。用公式表示 :X=T+E 关于E的假设: 1、一个测量测验无数次,E平均数为02、真分数与测量误差是相对独立的,即rTE=03、误差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为0,即rEX=0实 得分数的变异数真分

12、数变异数误差变异数心理测量方法二、误差的来源(一)测验内部引起的误差题目取样:一套题的代表性、几个测验的等值 性还有题目用词;对反应的说明;是否有猜测 性;时间是否仓促等 (二)由测验过程引起的 1、物理环境 2、主试者的原因 3、意外干扰 4、评分过程心理测量方法(三)受试者本身引起的误差 1、应试动机 2、测验焦虑 A. 能力与焦虑成负相关 B. 抱负水平与焦虑成正相关 C. 自信与焦虑成负相关 D. 测验次数与焦虑成负相关 E. 测验后果回影响焦虑 F. 测验目的是否明确、指导语、是否由新题目 都会影响测验焦虑 心理测量方法3、学习发展与教育(一般是恒定误差,但有 个 体差异,可能还含有

13、练习因素) 4、测验经验 5、练习效应 练习对智力高者效果明显 着重速度的测验,练习效果明显 两次测验时距太短,练习效果明显 多次练习后,效果为零 6、反应方式(如快而不准、宁慢勿错、默认反应 ) 7、生理变因心理测量方法第二节 信度(reliability)一、定义1、信度是指测量的一致性程度,或者说是测验分数的可靠性程度2、统计定义: X = T + E(1)信度是观测分数与真分数的相关(2)真分数的变异在观测变异中所占的比例(3)平行测验之间的相关心理测量方法二、信度的种类1、再测信度同一测验对同一组被试的先后两次测量之间的相关2、复本信度两个内容、结构相同的测验对同一组被试测量结果的相

14、关3、分半信度4、克伦巴赫系数(cronbach - )和库-理(Kuder-Richardson)信度心理测量方法5、评分者信度例一二三四五六A413526B234516C325416R961214418被评者评定者公式中 K=3(评定者数)N=6(被评者数)心理测量方法三、影响信度的因素1、测验的长度2、测验分数的分布范围3、测验的难度4、测验题目的客观化程度心理测量方法四、信度系数与误差来源信度系数类类型误误差方差再测测信度时间时间 取样样复本信度(即时时)内容取样样复本信度(延迟迟)时间时间 取样样和内容取样样分半信度内容取样样库库-理信度和系数内容取样样和内容异质质性评评分者信度评评

15、分者之间间差异心理测量方法五、测量的标准误差心理测量方法四、信度的特殊问题(一)速度测验的信度没有完成测验的人数的百分比,可以作为 判断一个测验是否是速度测验的依据。但要视 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纯速度测验几乎不考虑难度 因素,但如果难度与速度测验混在一起,就更 难处理了。纯速度测验可用复本法和再测法,指标 是两次回答完题目的数量。心理测量方法如果速度和难度混在一起,就将时间分 为四等份,在每个时间点上要被试作记 号,然后将一四时间段的题目合并,二 三时间段的题目合并,再用分半相关法 计算信度。心理测量方法(二)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作为心理与教育统计,都是以个别差异 的模式为基础的,即适合常模

16、参照测验 。在教育测验种有很多是标准参照测验 (掌握测验),统计方法还在探索中, 还不成熟。一般以两次测验的通过率差 异来判断,当然,前提是被试同质心理测量方法(三)分测验的信度整个测验信度高,不能说明各分测验的信度也 高,要保证各分测验有高信度。(四)差异信度(如语文与数学分数差异的稳 定性)(五)变迁信度有时,分数稳定性对研究者来说毫无意义,相 反,我们希望分数是提高或者降低的(如教学 、心理治疗、体育训练等),所以传统的信度 理论(高信度)还要发展,以应对复杂的问题 。心理测量方法第三节 效度(Validity)一、效度概述 (一)效度要回答什么 1、一个测验测量到什么东西? 2、测验对它要测量的东西测验到什么程度 ? (二)效度的含义 1、效度的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