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学幻灯片

上传人:m****5 文档编号:51938648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67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伦理学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环境伦理学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环境伦理学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环境伦理学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环境伦理学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伦理学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伦理学幻灯片(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環境倫理學 Environmental EthcisJoseph DesJardinsl科學、倫理與環境II. 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何謂倫理學? 何謂環境倫理與環境倫理學? 西方歷史中的自然觀變遷 環境倫理:環境議題/環境科學與倫理學的交集I. 科學、倫理與環境直至上一個世代,人們方警覺到環境危機乃肇因 於控制自然的技術發明。1962年出版的寂靜 的春天,瑞秋卡森 (Rachel Carson) 讓世人意識到DDT 以及其他化學農藥 的致命影響。Rachel CarsonRachel CarsonFrom: 科學、倫理與環境-2這本書使大眾對化學污染和環境保護的態度發生 巨大的變化。但其他問題

2、 生態、政治以及倫理的問題 仍 未受到關注:農藥對食物鏈中的其他生物有何影 響?誰來決定安全和風險的等級?是否能在效益 與風險之間取得平衡?科學、倫理與環境-3寂靜的春天促使科學界、工業界、農業界與 大眾檢視長期使用農藥對生態的影響。然而,始料未及的危險尚不僅止於對其他物種的 傷害。害蟲會進化出遺傳抗藥性而使原來的農藥 失去效力。結果就是必須增加農藥劑量和使用次 數,或尋求新的化學藥劑而重新開始這個過程。科學、倫理與環境-4哲學倫理學的重要性即在於此。倫理學要我們從 生活中退一步反省我們自己該作什麼,該如何作 ,該成為什麼樣的人。像其他哲學倫理學一樣,本書要同時介紹環境倫 理的兩個層面:在實踐

3、面上,決定應作什麼以及 如何生活;在抽象及學術層上,反思我們是如何 作決定以及重視什麼。科學、倫理與環境-5正如瑞秋卡森所指出的,當我們僅將環境問題 視為有待專業學科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相當冒險 的。科學並不如許多人所設想的那樣價值中立。我們的文化對科學有極深的信仰,將之視為知識 和真理的終極權威。這層信仰是如此的根深蒂固 且未經檢驗,它已呈現出一種文化神話的面向。科學、倫理與環境-6與我們的關懷較接近的是一些生物學家的觀點, 他們認為將物理學典範運用於生態系研究只會造 成嚴重誤導。簡化傾向會忽略或扭曲生態系中的 複雜關係網絡。科學、倫理與環境-7科學有時不僅被認為是一種方法或步驟,它還是 資訊

4、與事實的載體。事實當然是客觀的,倘若科學發現了事實,科學 知識也必然是客觀的,科學的客觀性因此大約就 能令我們信服。也許無法得知全面事實的最大障礙不是科學無能 力做到,而是科學根本無法提出這樣的問題。科學、倫理與環境-7在依賴以科學解決環境問題之前,我們需要知道 科學家們在問些什麼問題,然而,形塑這些問題 的因素通常不在科學的領域之內。哲學家早已明白對世界的描述本身,並不會透露 這世界應該如何發展的具體結論。只要了解事實 陳述與價值陳述間的差距,即可提醒我們不能過 分依賴科學和技術。科學、倫理與環境-8環境決策所依賴的資訊和技術,乃源自科學家所 提出的問題類型。我們更不應自欺地認為因為科 學要

5、求客觀中立,故其用途也都是客觀和價值中 立的。我們如何理解世界,以及我們重視什麼,均受到 科學知識極大的影響。如果我們想在面對環境挑 戰上有所進展,唯一的選擇就是承認科學與倫理 學同等重要。 科學、倫理與環境-9一般而言,環境倫理學是關於人類和自然環境間 的道德關係之體系說明。環境倫理學假定道德規 範可以而且也確實支配人類對自然界的行為。因此,環境倫理學理論就必須解釋這些規範是什 麼,我們對哪些對象負有責任,並證明這些責任 是合理的。一些哲學家認為我們對自然環境的責 任是間接的,例如保存資源的責任是被理解為我 們對他人的責任。科學、倫理與環境-10人類中心倫理學認為人類才有道德價值。因此, 雖

6、然關於自然界我們有某些責任,但我們對自然 界並沒有直接的責任。當考慮到對後代的道德責任時,人類中心倫理學 有了進一步的擴展。這種方法仍是人類中心的, 其認為只有人類才具有道德,但它已將責任拓展 到尚不存在的人類。 科學、倫理與環境-11其他哲學家則主張我們對其他自然客體亦具有直 接的責任。非人類中心倫理學承認自然客體如動 物與植物的道德身份。這種取徑一般需要將標準 倫理原則作進一步的擴展與修正。非人類中心倫理學最為人熟知的爭論,是關於動 物倫理與物種瀕臨絕種的問題。環境倫理的進一 步發展表現在由關注個體生物,轉為關注集體或 整體,如物種、族群或生態系。整體倫理學主張 我們道德責任的對象是集體而

7、非個體。科學、倫理與環境-12然而,許多哲學家認為倫理與科技一樣,均提供 相同的實踐指導典型。許多人相信倫理學的角色 在於提供普遍的原則或理論,可應用於具體情況 ,並從中可推導出具體的實踐結論。然而請注意:任何類型的倫理學議題,包括環境 問題,皆罕有如此明確的解決之道。世界並不如 我們所期望的那麼簡單。科學、倫理與環境-13對許多哲學家來說,傳統哲學理論已證明無法解 決環境問題。緣此,本書將哲學倫理學視為一種 不斷發展的智性活動,鼓勵讀者成為積極的參與 者,而非消極的旁觀者。 II. 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美國多數重大的環境立法是在20世紀70年代。這 些立法建立的規範有效地把舉證責任從受害者轉

8、到引起傷害的人。執行機構建立規範性標準來預防污染或者瀕危物 種的滅絕而不是事後補償。可以把這些法律看做 是建立了最起碼的道德。最近幾年,有評論指責 環境立法走得太遠了。 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2這些爭論中暗含有著基本的倫理上的範疇和語言 ,這些爭論呼喚哲學倫理上的仔細分析。倫理一 詞來自希臘詞ethos,意思是慣例。在這個意義上 ,倫理是指一般的信念、態度或指導慣例行為的 標準。哲學倫理並未滿足於簡單地把慣例當作正確,事 實上,西方哲學誕生於蘇格拉底畢生對希臘社會 的慣例性規範的批判性考察當中。 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3研究倫理學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確 定一個問題為倫理問題。許多環境爭論

9、停留在對 世界不同的態度和價值觀念上。沒有什麼事情比 挑戰基本觀點更具挫折感。但我們要承認這種可 能,即如奧德修斯那樣,我們也存在倫理上的無 知。哲學倫理的一個主要目標就是在不停擴展我 們的理解,轉變我們的觀點和意識,幫助我們避 免慣性思維中局限性。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4為進行倫理判斷,給出建議,並評價應當怎樣是 規範倫理的任務。許多環境上的爭議包括規範性 倫理的爭論。但我們不能就停留在歸範倫理這個 層次。為了考察衝突的價值觀以及衝突之背後相 互矛盾的因素,解決爭議就要再次要求我們跳出 具體爭論而進行抽象,轉向更抽象的思考,即從 規範性倫理轉向了哲學倫理。哲學倫理是倫理推 理的第三層次。倫理學

10、理論與環境 -5哲學倫理是一般性和抽象性的更高的層次,在這 個層次我們要分析和評價規範性判斷及其理由。 這個層次,是我們對規範性要求的一般概念、原 則和理論的抗辯及解釋。一般而言,評價支持或 批判一個規範性判斷的理由,或確定其中的概念 是哲學倫理的重點。在這個意義上,環境倫理是 哲學的一個分支,它包括系統地研究和評價,主 要來自環境主義的規範性判斷。主要有四個個因素顯示環境倫理研究的必要性: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6一、倫理學理論給出討論和理解倫理問題時的共 同語言。環境倫理學是以大量的深層次的問題為 特徵。通過學習哲學倫理語言,學會去理解、評 價和交流。反過來它又使你更能參與到環境問題 當中。總

11、之,哲學倫理能給出嚴謹的對話所必要 的共同的語言。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7二、由於不同倫理學理論在我們的傳統中有著重 要的影響,它們反映在我們思維方式中。通過學 習,你可以更了解自己的思維和假設方式,這樣 就可讓你的觀點清晰,以便更好地論證。三、倫理學理論的傳統作用是提供指導和評價。最後,熟悉倫理學理論是重要的,因為有些評論 家認為正是這些標準的思維方式的理論,應該對 我門面臨的一些環境問題負有責任。 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8在考察傳統倫理學理論之前,我們需要面對一個 普遍存在的對哲學倫理學提出得質疑。在某些人 看來,研究倫理學是沒有用的,因為倫理價值提 出的質疑。在某些人看來,研究倫理學是沒有用

12、的,認為倫 理價值和判斷最終只是一種個人意見和感覺,沒 有客觀性和合理的答案可言。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9倫理相對主義否認客觀倫理學半斷的可能性。相 對主義者認為倫理學觀點依賴或相對於個人感覺 、文化、宗教等的不同而改變相對主義會說倫理 毫無例外地只是慣例之類的事。然而,規範性倫理和哲學倫理都可用來反駁相為 主義的說法。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10首先,我們不應當把人們不同意某倫理學問題與 哲學上,斷言說客觀上的一致是不可能的這兩者 混淆。我們也應當注意不能要求過多的倫理推理 。最後,我要指出相對主義的意圖。一個一貫的 相對主義者必須承認不存在讚揚友誼、愛、自由 和民主,而遭譴責仇恨、謀殺、奴役和獨

13、裁的客 觀基礎。相對主義者必須接受不存在譴責暴君而 讚美英雄的客觀標準這個觀點。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11作為一個徹底的相對主義者,他必須否認合理的 勸導和倫理對話的可能性。也許這種在實踐上的 相對主義的反駁最有力。與環境倫理學相關的最古老理論傳統是自然法則 或目的論傳統,與此相關的理論可以追溯到亞里 士多德和托馬斯阿奎那。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12亞里士多德不像我們今天這樣明確區分倫理學和 科學。對亞里士多德來說,完全了解某事務就是 要掌握它之所以是這樣的原因。亞里士多德認為這種目的的功能論可用於所有的 自然物體,包括人類。萬事萬物皆有其自然行為 和功能,當其功能能夠被正常發揮時,它即是完 善的

14、。更通俗地說,當其潛能能夠發揮出來的時 候,它就是完善的。 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13在13世紀托馬斯阿奎那的著作中目的論體系被 進一步發展,他這種觀點在西方的思維方式中產 生了重大的影響。阿奎那想用基督教神學來綜合 亞里士多德科學和倫理。它把亞里士多德的科學 和倫理目的解釋為上帝存在本體論證明的重要證 據,認為所有客體的特徵和行為都來自上帝,是 上帝的構想。因為上帝被假定為絕對的善,自然 界發現的目的是上帝的目的,自然秩序就等同於 道德秩序。Thomas Aquinas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14當代有好多環境主義即是這種倫理傳統的繼續。 當代有好多環境主義即是這種倫理傳統的繼續。 以某種生態學家

15、的發現為基礎,有些環境主義者 假設自然生態系統本身是有序的、和諧的。一個生態系統的全部,尤其是其生物成員,在整 個框架中有其明確的位置。他們每個都以其自己 的方式貢獻於這個自然秩序(natural order),未 被打擾的自然是美好的。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15當人干涉這一自然秩序並以其它物體對人有沒有 用來區別對待時,生態問題就出現了。以此觀點 ,這個世界運行的方式(或者人未干擾時的方式 )就是它應當的方式。這種倫理會給出保護主義 的不干涉的一般性政策。另外有些環境主義者強調了所有的生物的倫理地 位,這個地位是基於每個生物都有其善的事 實。不幸的是,對這個傳統的幾個主要的反對意 見摧毀了它與

16、當前討論之間的聯繫。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16第一個反對意見是不承認所有自然物體都有明確 的目的。第二個反對意見是,我們不能僅從自然 的這一條就總結出什麼是好的。最後,現代進化 論向它提出了強有力的,也可能是無法逾越的挑 戰。自然選擇過程對自然界中明顯的功能排作出 了解釋。它沒有偏好地去追求目標或目的。自然 秩序不是來自神的計畫,而是來自物種適應其生 存環境的過程,一般是通過隨機的變異和自然選 擇。 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17功利主義尤其在經濟學、公共政策和政府立法等 方面頗有影響力。因此,功利主義在環境政策方 面具有重要的地位。總的來說,功利主義告訴我 們要最大總體之完善或提供最大多數最多 的善,因此功利主義理論基於兩個基本點:對 善的解釋和用此觀點判斷行為和決策的準則 。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18準則告訴我們,對任何具體的行為要看其後果, 用這後果來判斷該行為的倫理狀況。若這行為使 好的結果最大化,那它就是倫理學上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