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杨贵妃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1936420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7,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杨贵妃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6-7,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杨贵妃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6-7,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杨贵妃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6-7,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杨贵妃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6-7,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杨贵妃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7,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杨贵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7,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杨贵妃(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六讲 杀兄诛弟逼老父,胡风皇室大唐基 唐太宗与武则天 n一、唐太宗主要事迹n1、李世民称帝n李世民太子李建成:n第一,招募甲兵,扩张自己的力量,双方在这 方面都各有收获;n第二,收买对方爪牙,结果李建成失败,李世 民极为成功,连防守宫城北门玄武门这一重地 的李建成爪牙都被他收买去了;n第三,拆散对方力量,李建成动手迅速,将李 世民集团重要人手分别支开,以孤立李世民;n第四,揭露对方阴谋和丑行。 n2、玄武门之变及兄弟才干评价n首先,李建成和李元吉是不是坏人呢? 旧唐书里的李建成传和李元吉传都讲了 他们很多坏事劣迹,归结起来有两条,即 “内连嬖幸”和 “外结小人” 。n其实,双方是半斤八两,

2、并没有什么好坏 之分。 n其次,在才能上,李建成和李元吉是否不 如李世民呢?这也不见得。李建成和李元 吉对打仗并不外行。n再看高祖和李世民父子之间的关系。n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尉迟恭李世民又是怎样部署的呢?对此,传世的各种文献 记载不一,这很正常,因为这种阴谋暗算之计, 后人自然很难知其详细安排。 长孙皇后、房玄龄、杜如晦参加了事变前的密谋策 划,但没有亲身到玄武门战场; 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程咬金、段志玄、秦 琼、张士贵、张公瑾、刘师立、屈突通、郑仁泰 等直接参加了玄武门战斗; 公孙武达、李孟尝、独孤彦云、杜君绰等四人是可 能参加者; 高士廉除与长孙无忌参与密谋策划外

3、,还亲自释放 囚犯,授以甲兵,到芳林门,准备和李世民会合 ,发挥了对主战场的策应作用;安元寿先是受命守卫在和玄武门距离较近的太极宫 西门之一的嘉猷门,然后又直接参加了玄武门战 斗; 宇文士及(宇文化及之弟)降唐后成为秦王府成员 ,但不是战场上的英雄,而是政治活动家,曾经 劝降尉迟恭投降李世民、在前线与王世充舌战, 后来又奔走于唐高祖和李世民之间,发挥承上启 下的作用,这次武门之变,李世民周密部署,在 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取得基本胜利之后,由尉 迟恭迫使高祖下手敕,逼太子集团全部投降,这 时宇文士及乘机而出,宣读早已准备好的手敕, 命令太子集团所有成员俯首听命,在最后一个环 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总之,参加玄武门之变的人员很多,由于李世民的 部署非常全面周密,参加者各自负责一个方面, 他们彼此之间不一定十分了解,但都从不同方面 发挥了作用,有的是事先的密谋策划者,有的是 主战场的直接拼杀者,有的是玄武门周围的策应 者或预备队,有的是对高祖执行控制,有的是负 责处理善后事宜。 由此看来,玄武门之变绝非偶然事件,而是有预谋 、有准备、有安排的目的明确的政治事变。一方 是毫无准备,一方是部署周密、准备充分,于是 ,李建成、李元吉的败亡,李世民的胜利,自然 就成为这次事变的必然结果了。 有些人不愿意把玄武门之变说成是权力之争 ,而要说成是进步和保守之争,其实这不 是事实,玄武门之变是一次不折不

5、扣的权 力之争。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李世民作皇帝后, 他的儿子们也闹了一次权力之争。 n3、唐太宗主要事迹n贞观前期,在各方面都取得重要成就,“武胜于古”、 “文过于古”、“怀远胜于古”。后期政治明显不同; 又出现了废立太子之争;晚年因疾病缠身,服丹药“延 年之药”,中毒暴亡,时年51。贞观二十二年:“吾居位以来, 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 ;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 隼,无远不致 ;行游四方,供 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勿以为 是而法之。顾我弘济苍生,其益 多;肇造区夏,其功大。益多损 少,故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 不堕。然比之尽美尽善,尤有不 及,固多愧矣。” n二、武则天n1、从

6、才人到皇后n14岁被唐太宗选入后宫,充当才人 :“见天子 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 高宗当太子时即 一见倾心王皇后武昭仪诬告王皇后 永徽六年(655),高宗下诏立武昭仪为皇后。2、由干预政事到垂帘听政 武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对政事很感 兴趣,而且权势欲很强。麟德元年(664), “自是上每视事,则 后垂帘于後,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 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 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 n 3、承前启后的武周政权n天授元年(690)九月,太后宣布革命 ,改唐为周,自称圣神皇帝,降唐帝为 皇嗣,追尊武氏祖先为帝。此后又多次 改元,凡在位15年。如果从立皇后之日 与高宗共同

7、执政算起,至神龙元年( 705)中宗复位止,武则天前后执政共 五十年。n这一时期主要政策措施如下(纲要): n第一,重视发展生产,继续推行轻徭薄赋 、与民休息的政策。n第二,广开言路,注意纳谏。n第三,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擢拔贤 才。n第四,镇压反对势力,打击旧门阀士族, 扶植庶族地主出身的官僚,发展科举制。n第五,注意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维护多 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n这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把唐朝国势推向极盛的重要历史时期 。新、旧唐书把武则天称帝视为“僭 伪”,但也不得不承认她“僭于上而治于 下”,“泛延谠议,时礼正人”,无法否认 她的治绩。n武则天一生中也有不少缺点

8、和错误,但 同她的政绩相比,还是功大于过的。n神龙元年(705)正月,武后于病重中被 逼退位,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帝” ,十一 月病逝,终年82岁,与高宗合葬乾陵,谥 曰“则天大圣皇帝”。玄宗开元四年,又追 号“则天皇帝”,为后代所沿用。n三、唐太宗与魏徵 n1、魏徵事迹n备经丧乱,仕途坎坷;极言直谏,一代诤臣; 偃革兴文,与民休息;兼听广纳,君臣共理; 知人善任,惩恶劝善;居安思危,善始慎终; 助成文治,名垂后世。n2、魏徵及古代谏官略论n明代小曲玉抱肚官悟云:“一边是 富贵荣华,一边是地网天罗,忠臣义士待 如何?自古君王不认错!” n商纣王比干 ;朱元璋王朴 n魏徵的生前死后n元代张宪:其杀

9、征之意,未尝不根于心也 。n鲁迅曾指出:“奴隶只能奉行,不许议论; 评论固然不可,妄自颂扬也不可,这就是 思不出其位。譬如说:主子,您这袍角有 些破了,拖下去怕更要破烂,还是补一补 好。进言者方自以为忠,而其实却犯了罪 ,因为另有准其讲这样的话的人在,不是 谁都可以说的。”北史宋游道传,毕义云奏劾宋游道,杨 遵彦曰:“譬之畜狗,本取其吠。今以数吠 杀之,恐将来无复吠犬。” n元世祖时,彻里:“臣思之熟矣。国家置臣 子,犹人家畜犬。譬有贼至而犬吠,主人 初不见贼,乃棰犬。犬遂不吠,岂良犬哉 !” n可见,帝王与谏臣的关系,乃是主人与所 豢养的“良犬”的关系。n元代民间戏文中这样描绘包拯:“老夫有

10、件事向 君王陈奏:只说那权豪每是俺对头,他便似打家 的强贼,俺便似看家的恶狗。”n恩格斯:“现代意义上的爱情关系,在古 代只是在官方社会以外才有。” “当事人 双方的相互爱慕应当高于其它一切而成为 婚姻基础的事情,在统治阶级的实践中是 自古以来都没有的。至多只是在浪漫事迹 中,或者在不受重视的被压迫阶级中,才 有这样的事情。” 第七讲 长恨不足长生出,比翼连理古来无 唐玄宗与杨贵妃 n一、唐玄宗唐代由盛而衰的转折点n1、少年时代n三岁时被封为楚王六岁时武则天正式废唐改 周 幽闭宫中七年21岁时亲眼目睹了群 臣迫使武后让位于中宗的政变 n2、从平王到初登大宝 “韦武”集团景龙四年(710)六月,

11、 发动宫廷政变,将韦武集团一网打尽,被 封为“平王”,并在大臣们的拥立下,兄弟 中排行第三的平王隆基做了太子引起 姑母太平公主仇视712年七月即皇帝 位,时年26岁开元元年(713)七 月三日,率羽林军袭杀了太平公主党羽, 赐死公主,朝廷军国大政才真正转到李隆 基手里。 n3、唐玄宗主要事迹(纲要)n 除旧布新,开元之治:安定皇位;整饬吏治; 发展经济;大兴文治;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n 骄侈怠政,盛世转衰:拒谏饰非;宠信奸佞和 宦官;纵情声色,追求享受;天宝之乱。唐代大袖衫唐代大袖衫唐代盔甲图唐代盔甲图n二、杨贵妃n16岁,玄宗与武惠妃的儿媳两年后武惠妃死,玄 宗悼惜不已高力士21岁,玄宗行

12、幸骊山温泉 宫,经高力士引荐,命人招来杨玉环,玄宗一见中意。玄宗命杨玉环自己玄宗命杨玉环自己 请求为女官,号请求为女官,号“ “ 太真太真” ”,正式与寿,正式与寿 王离异,以女道士王离异,以女道士 之名召进宫中之名召进宫中。不不 到一年,到一年,“ “三千宠三千宠 爱在一身爱在一身” ”,宫中,宫中 称为称为“ “娘子娘子” ”,仪礼,仪礼 如同皇后。如同皇后。天宝四年(745)八月,贵妃,位在诸妃之上。 “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杨氏家族飞黄腾达杨国忠。 安禄山:“胡人先母而后父。” “或与贵妃对食 ,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 ”

13、n三、马嵬驿之变与杨妃之死n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反叛。 次年六月,马嵬驿兵变。n一般人都认为这是禁军自发的行动,有些记载 如旧唐书杨国忠等人传中还说闹兵变是因 为士兵饥饿。 但实在解释不通。因为:n第一,马嵬驿位置。n第二,这次行动是专杀杨家,对其他人丝毫不 犯。而且还花上一个多月的时间,通过“难于 上青天”的崎岖蜀道,把皇帝平安的送到了成 都,重建了临时政权。 n通过查证,可以发现的第一个重要线索在陈玄 礼身上。是他先向皇帝提出要杀杨国忠,然后 士兵才动手的。但他此前早就准备对杨国忠下 手。可见,完全是一场有预谋的军事政变。 n但是,仔细分析就可发现,陈玄礼并不具有杀 杨国

14、忠的条件:陈杨之间即使有些小矛盾也不 至于行凶杀人,而且陈一向“以淳朴自检” 。n到此,必须寻找另外的线索:是谁在指使陈玄 礼这么做,谁才是马嵬驿兵变的后台人物? n这个人当然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控制禁 军,指使陈玄礼,二是要和宰相杨国忠有不可 调和的矛盾。n高力士。唐玄宗是通过两次军事政变夺取最高权力的。在这一过程中,王毛仲、葛福顺、陈玄礼等禁军 头目都立了大功,成为他的亲信。王和葛还结 了儿女亲家,实际上成了禁军的太上长官。宦官高力士也在这一系列斗争中立了大功,第一 次是在宫廷里充当内应;第二次是随同李隆基 一起行动杀人,所以事后被任命为宦官机构内 侍省的首脑,成为李隆基的亲信,但同时

15、也和 另一股同样是皇帝亲信的禁军产生了矛盾。n起初是禁军占上风,最后是以高力士取胜而告终 :王、葛一党十人,在开元十九年(731)被贬 到边远地区,王在中途还被下诏杀死。但其中却 没有和葛地位相当的陈玄礼的名字。 n高力士之所以能战胜王、葛,首先是由于他身为 宦官,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更为重要的是,他 甚至是唐玄宗,都早已通过各种手段抢先拉拢了 不属于葛的另一部分禁军。n陈玄礼:万骑营被升格为左右龙武军,和原来的 羽林并称为四军,陈玄礼本人被升为龙武大将军 ,担任了这支禁军主力的最高长官。而从此以后 ,陈玄礼和禁军也就自然承认了高力士的权威, 正和当初王毛仲成为禁军的太上长官一样,高力 士这时也成了禁军的太上长官。n这样,我们就弄清了高力士之所以能动用 禁军杀杨国忠的原委了。那么,为什么高 力士一定要杀杨国忠呢?这就牵涉到当时 宦官和宰相的关系了。 n在外边杀杨国忠全家的是陈玄礼指挥的禁 军,逼杨贵妃自尽的则是高力士自己亲自 出马。 n唐玄宗对此事采取什么态度呢?再搞平衡 显然是不行了,只能在两者之间选择其一 。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 如影,如露如电,应作如是观。n玄武门之变是皇室内部的斗争,而这次马嵬驿 兵变是内廷宦官和外朝宰相之间的斗争。n“红颜祸水”论专制制度。n一定要加强自律!内因才是质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