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课后反思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936269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进行课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如何进行课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如何进行课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如何进行课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如何进行课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进行课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进行课后反思(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概述 一、元代社会的特点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1、疆域辽阔,经济繁荣,俗文学兴盛。 2、民族压迫,矛盾尖锐,反抗意识强烈。 3、文士落魄,转向通俗文学创作。 4、多民族杂居,各民族文化融合,形成元代文学独特的风 格。 蒙古贵族夺取中原政权后定居汉族地区,随蒙古军征战的女 真族、畏兀儿族、回族等军士也与汉族人民杂居,他们的文化互 相交流,形成元代文学以刚健、质朴、酣畅为主要风格特征,并 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少数民族作家。 马可波罗行记记载当时大都盛况: 商人众多,商业工艺之民,大多制造丝、武器和 鞍鞯,以及各种商品。 外界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 能与比。 营业之妓女,娟好者达两万人

2、,每日商旅及外侨 往来者,难以数计,故均应接不暇。至所有珍宝之数, 非世界上任何城市可比。二、元代文学的概况 1、戏剧 A、杂剧(北曲) 前期: (1)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表现了 强烈的反封建压迫和反侵略的思想倾向。 (2)王实甫西厢记 (3)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4)马致远汉宫秋 后期: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曲(元杂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三个高峰,与唐诗、宋 词并称。 B、南戏 早期:赵贞女王魁乐昌分镜王焕 后期:高明琵琶记、“四大传奇”(施惠拜月亭、白 兔记荆钗记杀狗记)2、散曲 散曲是元代另一种富有新鲜意味的文学类型 前期:关汉卿南吕一支花不伏老、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般涉调耍孩儿借

3、马 后期:张养浩同坡羊潼关怀古、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 祖还乡 3、小说 由于城市经济的兴盛,元代的白话小说继续发展,并 获得新的成就。 4、诗歌 小说、戏剧、散曲引人瞩目的成就并不能使我们失去 传统的文学样式,元诗并未失去其正宗地位,仍然是广大知识分 子表达思想情感、人生追求、审美趣味的主要艺术形式。三、元曲的文化意义 1、作为元曲主体的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主流文学 由雅趋俗的大转折。(即叙事文学繁荣) 2、元曲的通俗表现为浓郁的民族民间色彩。 (1)作者与受众都是俗众。 (2)受民间文艺影响,语言通俗。 3、元曲中的艺术形象,生动体现了进步的传统价值判 断。 舍生取义、扬善惩恶等 4、元代文

4、学开始显露出某些悖逆传统的思想因素。 张扬自我个性与情感等第一节 元杂剧的兴盛及其原因 一、什么是戏曲 戏曲,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 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 、舞蹈、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 台艺术。它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 明清传奇,以及近代、现代的京剧和各种 地方戏。 二、戏曲的形成源远流长 (一)戏曲的萌芽期:从原始社会到南北朝时期 1、上古:先秦乐舞,已具备戏曲的雏形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专供人娱乐的优人。 3、秦汉:角抵戏,如东海黄公,带有简单的 故事。 4、南北朝歌舞戏,“踏摇娘”:是反映现实生活 的“社会问题剧” (二)戏曲的形成期:唐和宋、金时期

5、5、唐代: “参军戏” 是一种科白戏,有动作 和说白。有参军、苍鹘两个脚色。 6、宋代:官本杂剧,有末泥、引戏、副净、 副末、装孤五个脚色,戏剧结构分为艳段、正杂 剧、通名、杂扮四部分。 7、金代:金院本(与宋杂剧近似的戏剧), 诸宫调(说唱文学)。 这些表演形式,标志着我国戏剧初步形成。 (三)戏曲的成熟期:元代 8、元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吸收诸宫调等说唱文学的成就而形成的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融合了前代各种表演艺术,把唱、念、科、舞等艺术 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 (四)戏曲的发展期:明清 打破元杂剧的体制,非常灵活。三、元杂剧兴盛的表现: 1、作家作品多:约200多名作家,

6、至今尚存剧目约600种,剧本162种。 2、反映社会生活面广 3、表演精彩、名角辈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杂剧演员。 4、群众性强、社会影响大:杂剧的演出从城市到乡村都十分活 跃。 三、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一)兴盛的条件: 1、戏曲是一种表演艺术,需要观众,更需要政治的稳定、政策 的宽松; 2、有群众的支持; 3、有演出的场所(勾栏瓦舍); 4、戏剧本身达到成熟的阶段、地位; 5、作家的加入。(元曲四大家“关、马、郑、白”)(二)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1、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大增,为杂剧兴盛 创造了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 2、统治者爱好、需要和利用,直接促进了杂剧的发展 3、新型剧作家群出现,

7、思想控制的相对宽松和“书会” 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繁荣剧本创作和提高杂剧艺术质量 。 4、中外文化交流,北方民族音乐传入,有助于丰富杂 剧表演 5、能反映生活、表达人民的情感与愿望,为人民所关 注和热爱 6、戏剧艺术长期孕育而趋于成熟第二节 元杂剧的体制与表演 一、元杂剧的体制: (一)结构:通常是以四折一楔子为一本表演一种剧目。 (二)内容:杂剧每一折均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 1、唱词:是元杂剧的核心部分。每一折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 组成,并且一韵到底,四折可选用户不同的宫调。 2、宾白:对话称宾,独白曰白。 3、科又称科范:在剧情中表示舞台效果和演员所要做的动作、 表情等。 (三)一角主唱的

8、演唱形式:末本戏、旦本戏。 二、元杂剧的表演:元杂剧形成了分角色行当的表演 四大角色:末、旦、净、杂关汉卿的生平和个性 关汉卿和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 四大家”, 中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家,元代杂剧的奠 基人和前期剧坛的领袖。 1、生平: 钟嗣成录鬼簿大都人,号已斋叟 ,曾任太医院尹。 交游甚广,精通音律。 亲自“躬践排场,面敷粉墨”。 2、个性: 元人熊自得析津志“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 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我是蒸不烂、煮不熟 、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破落文人,风流才子,生活道路的坎坷,遭受了打 击迫害,但他的性格倔强。 据有关资料,关汉卿一

9、生至少写了60余种杂剧,但 留存至今的只有十几种。 第一节 关汉卿和他的杂剧创作 一、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 1、公案剧:揭露社会黑暗,歌颂人民 反抗斗争精神。 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 2、历史剧:采用历史题材,表达作者对现实 社会认知。 单刀会西蜀梦 3、妇女剧:反映妇女悲惨命运并颂扬女性的 智慧和胆略。 十二部旦本戏,刻画了一批光采动人的女性形象 关汉卿杂剧反映得最多、也最深刻的是妇女问题 。 (1)望江亭金线池调风月 绯衣 梦 这些女性形象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1)年轻貌美; 2)聪明、机智、有胆量、有主见,重情重义; 3)试图安排、主宰自己的命运,热烈追求爱情 ,敢于也能够捍卫自己的幸福; 4

10、)泼辣、刚烈、敢爱敢恨、敢作敢当; 5)有几分市井女子的气息和作派; 6)有几分男儿气概。 (2)救风尘蝴蝶梦 这一类女性:女子中的大丈夫,侠义心肠, 品行高洁,义薄云天,令人感动。 与传统的女性相比,关汉卿笔下的大部分都 是时代的新女性: 首先,她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其次,她们充满了智慧、胆量。 关汉卿的妇女观 同情妇女,关注妇女命运,是一种进步的妇女观 。二、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1、从题材的选择来说,关汉卿的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 上,提出了社会正义这一人类生活中的严峻问题。 2、戏剧结构方面,善于布置情节,在激烈的矛盾冲突 中,营造戏剧氛围,并使舞台演出富于动作性。 3、语言以本色当行。

11、 语言属于本色派 “当行”指充分体现出舞台演出的特点,关剧曲、白 、科的融合、情节安排、人物特点都富于舞台艺术性, 甚至注意留给演员再创造的余地。窦 娥 冤 关汉卿 一、窦娥冤本事 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作品第三折 “飞霜六月因邹衍”、“东海曾经孝妇冤”,指出 故事来源。汉代“东海孝妇”本为清官故事,主要 突出于公高义,坚持公平,关汉卿将其移植到元 代社会,改编为冤案故事。二、窦娥冤戏剧构成 (一)楔子交待窦娥身世、家庭关系以及冤案起因 揭示社会问题: 1、文人穷困无地位,卖儿卖女 2、高利贷(窦娥悲剧的社会根源) (二)第一折窦娥认命守节,服侍婆婆,严辞拒绝张驴儿父子 揭示社会问题: 1、流民

12、问题 2、社会动乱,杀人现象普遍 反映出社会畸形动荡,同时也是讽刺元蒙统治者无力治理中原。 人物性格初步展开 1、窦娥表面安分守己、与世无争,但在邪恶面前决不屈服,刚柔并现。 2、蔡婆婆性格软弱,没有主见。(从始至终性格定型) 3、张驴儿油嘴滑舌,泼皮本性显露。 (三)第二折重要人物全部出场,赛卢医卖毒药与 张驴儿,张驴儿误害死亲父,栽赃窦娥,窦娥为保护婆 婆屈打成招。 揭示社会问题: 元代官员贪赃枉法 桃杌判案标准即金钱,反映元代官史素质低劣,讽 刺元代选官制度。 窦娥先是过分相信官府,后又仅仅认为桃杌一人有 问题,并未认清官府本质。 (四)第三折故事高潮,在被押往刑场的路 上,窦娥彻底清醒

13、,骂天骂地骂鬼骂神,全面批 判封建社会,于彻底绝望发下三桩誓愿,这标志 着窦娥性格的完成,也表达了无数平民百姓对冤 案制造者的反抗。 (五)第四折大结局,用鬼魂复仇方式表达 了人民愿望,表现出关汉卿“善恶有报,时机到 ,必然报”这种朴素的善恶观。三、窦娥形象塑造 文学史上典型的悲剧形象,关汉卿通过她个人的 遭遇展示了一代社会的悲剧。 1、对自己认命态度,与世无争,温柔善良 2、对婆婆用心服侍,同情、不满、可怜 3、对张驴儿父子言词果断刚强,绝不妥协 4、对父亲怨恨、愤怒、期待 5、对官府从希望到侥幸到绝望总结窦娥的人物形: 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善良勤

14、劳、孝顺贤惠,同时又刚毅顽强,敢于与 恶势力拼斗到底。她生于严酷的腐败的封 建统治之下,注定要走向悲剧的结局。她 是被侮辱的被损害的千千万万个中国受迫 害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思考题:应如何认识窦娥的封建道德观念? 窦娥确有封建道德观念,如她恪守封建妇道,说过 “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一马难将两鞍鞴”之 类的话,还批评那种“本是张郎妇,又做李郎妻”的妇女 。这是窦娥思想的局限。但她作为封建社会的普通妇女 ,受到封建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是不足为怪的,她不可 能超越封建思想体系的。还应看到,窦娥还以这种“贞 节”观念作为她对抗张驴儿逼婚和婆婆的理论根据;窦 娥对婆婆的“孝”,更多的是怜惜孤苦、侍奉老人的因素 ,她也曾批评婆婆的软弱,可见她并无封建妇道的那种 奴性的驯服。四、概括主题四、概括主题窦娥冤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作者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作者 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 暗,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