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内容标准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1936005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物理内容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学物理内容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学物理内容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学物理内容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学物理内容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内容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物理内容标准(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中学物理内容标准 及不同版本的教材介绍沙贝第二章 中学物理内容标准 及不同版本的教材介绍 第一节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内容标准 第二节 义务教育阶段不同版本内容介绍 第三节 普通高中物理内容标准 第四节 普通高中不同版本教材介绍第一节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内容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内容标准规定了义 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基本学习内容和应达到的基 本要求。内容标准注意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强调 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学习,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 观念的渗透,注重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 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其中 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部 分。内容标

2、准(含样例和活动建议)科学探究科学内容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物 质物质的形态与变化,物质的属性,物 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 应用运动和相互 作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 ,声和光,电和磁能 量能量、能量转化与转移,机械能,内 能,电磁能,能量守恒,能源和可持 续发展 一、科学探究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 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 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 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

3、力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 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 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 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 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 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以涉及所有的要 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科学探究渗透在教材 和教学过程的不同部分。 科学探究能力目标: 在义务教育阶段无力课程的学习中,科学探究能力 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探究要 素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提出问

4、题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 察 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能书面 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认识发现问题 和提出问题对 科学探究的意义 猜想与假设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 的成 因提出猜想。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 现的实验结 果进行推测与假设。认识 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制定计划与 设计实验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 计划与设计实验 的过程。 尝试选择 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尝 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 量的初步意识。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 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进行实验与收集 证据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 能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 尝试评 估有关信息

5、的科学性。会 阅读简单仪 器的说明书,能按书 面说明操作。会使用简单的实验 仪器,能正确记录实验 数据。具 有安全操作的意识。认识进 行实 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 性。 分析与论证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 。 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 比较。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 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 科学规律的过程。尝试对 探究 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认识分析 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 。评 估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 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能注 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 问题。尝试改进探究方案。有从评估 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认识评 估对 科学探究的意义。 交流

6、与合 作能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 有准确表达 自己观点的意识。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 原则又尊重他人。能思考别人的意见, 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有团队精神。 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二、科学内容本标准的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 以及能量三大部分。下表为科学内容标准的一级主 题与二级主题。这种主题式的呈现形式不代表教材 的结构或教学的顺序。教材的编写者可以根据内容 标准组织编写不同特色的教材。内容标准中的活动建议不是规定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从中选用,也可以结合当地情况开展其他 活动。物理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应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 究过程,逐步学习

7、物理规律,构建物理概念,学习 科学方法,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第二节 义务教育阶段不同版本内容介绍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基纲要(试行)关 于“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 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 编写中小学教材”的精神,到目前为止,在这次课 程改革中,全国6家出版社依据课程标准编写 了6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这 6套教科书自2001年先后出版,经在国家实验区试 用后,于2005年秋供全国各地选用。 这6套教科书是: 人教版教材:8年级分上、下各一册,9年级全一册 ;另有教辅。 北师大版教材:8、9年级各一册;另有教辅。 沪科版教材:8、9年级各

8、一册;另有教辅。 沪科、粤教版教材:8年级分上、下各一册,9年级 分上、下各一册;另有教辅。 苏科版教材:8年级分上、下各一册,9年级分上、 下各一册;另有教辅。 教育版教材:8年级分上、下各一册,9年级一册; 另有教辅。 这6套教科书的特点是:总体说,教科书的功能牢 固定位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认真贯彻物 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改革力度大,具有“面向 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风貌,充分体现了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具体说: (1)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注 意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和自然现象引入问题,体现 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 。 例如,人教版教材

9、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就 是从“唱歌”、“流水”、“蛙鸣”、“蝉叫”、“砂轮噪声 ”来研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 再如,沪科版教材八年级“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 大门”中,分别有“走近神奇”、“探索之路”、“站在 巨人的肩膀上”等三节内容。在“走进神奇”中,分 别用彗星、日落、雷电、火山、洪水、雪崩、龙卷 风等展示了自然中震撼人心的神奇;用饮料罐的秘 密、折断的筷子、绝妙的拉链、神奇的圆珠笔、冲 浪、撑杆跳高等展示了生活中充满人类智慧的神奇 。在“探索之路”中,用古人遗留的文字、图片、文 物、古迹等展示了远古先人对神奇自然现象的理性 思考;以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物理 大师

10、为代表展示了物理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在“站 在巨人的肩膀上”中,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展示了物 理学巨匠们为后人留下的遗产。 (2)教材内容涵盖了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所 有内容,内容基本、典型、实用、有时代特色,是 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材彻底改 变了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特别降低了计 算题的数量和难度,大大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旨在将学生的精力放在自主探究学习上。 (3)重视科学探究,将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置于 同等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科学探究贯穿全 书始终,渗透到所有主要章节。将物理课程标准 规定的重要知识,大都列为探究内

11、容,在各章节 还推荐了一些开放性的探究课题。重视对探究活 动的指导,对探究的主要要素,采取循序渐进的方 式,按内容、分阶段培养;从展示探究,到模仿探 究,再到自主探究。科学探究有实验探究、文献探 究、调查研究、网上查询等方式,鉴于初中学生的 特点,教材突出观察实验探究。精选科学探究素 材,一般选择来自学生生活、生产实践,学生感兴 趣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有用的问题作为探究素材。 (4)教材内容重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加强了 STS教育和人文精神向物理学科的渗透。 例如,沪科版教材八年级,“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在谈到运动的描述时,考虑了学科交融以及对学 生情感方面的熏陶。从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

12、 美运动,画家从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音乐家用旋 律和节奏表现运动,逐渐进入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 、教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描述和研究运动。首次在物 理教材中出现了音乐家的乐谱以及画家的杰作,这 是教材中将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典型例证。 (5)重视插图、照片的教学功能。教材中编入了 大量的插图、照片,它们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 分。插图、照片的内容主要是呈现物理现象或物理 特征,以及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联系,且色彩 鲜艳,形式活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 生提供大量生动的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 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6)教材在结构体系上,彻底打破了“力、热、光 、电、原”的顺序,结构体

13、系呈现多元化。 (7)教材印刷精美,图文并茂。附:新课标初中物理各版本教材目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 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三. 声音的特性 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五. 声的利用 第二章 光现象 一. 光的传播 颜色 二. 光的反射 三. 平面镜 成像 四. 光的折射 五. 看不见的光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 透镜 二. 生活中的透镜 三. 凸透镜 成像的规律 四. 眼睛和眼镜五.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四章 物态变化 一. 温度计 二. 熔化和凝固 三. 汽化和液化 四. 升华和凝华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一. 电流和电路 二. 串联和并联 三. 电流

14、的强弱 四.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五. 家庭电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欧姆定律 一. 电压 二. 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 规律 三. 电阻 四. 欧姆定律 五.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六.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第七章 电功率 一. 电能 二. 电功率 三. 测量小灯泡 的电功率 四. 电和热 五.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第八章 电与磁 一. 磁场 二. 电生磁 三. 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四. 电动机 五. 磁生电 第九章 信息的传递 一. 现代顺风耳-电话 二. 电磁 波的海洋 三.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四. 越来越宽的 信息之路 人教版九年级 第十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 宇宙和微观世

15、界 二. 质量 三. 密 度 四.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十一章 运动和力 一. 运动的描述 二. 运动的快慢 三. 长度, 时间及其测量 四. 力 五. 牛顿第一定律 六. 二力平衡 第十二章 力和机械 一. 弹力 弹簧测力计 二. 重力 三. 摩擦力 四. 杠杆 五. 其他简单机械 第十三章 压强和压力 一. 压强 二. 液体的压强 三. 大气压强 四.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五. 浮力 六. 浮力的应用第 十四章 功和机械能 一. 功 二. 机械效率 三. 功率 四. 动能和 势能 五. 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五章 热和能 一. 分子热运动 二. 内能 三. 比热容 四. 热 机 五. 能量

16、的转化和守恒 第十六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 能源家族 二. 核能 三. 太阳 能 四. 能源革命 五.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沪科版八年级(2005年8月修订版)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一节 走进神奇 第二节 探索 之路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 测量 第三节 快与慢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 节 乐音与噪音 第三节 超声与意次声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一节 光的传播 第二节 光的反射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第四节 光的色散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六节 眼睛与视力矫正 第七节 神奇的“眼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