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区位选择优质课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51935960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的区位选择优质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优质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优质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优质课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优质课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的区位选择优质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的区位选择优质课(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明光中学 张继煌1、农业: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动植物生长机能,以获取生 活所需要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 农、林、牧、副、渔水稻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谈谈你所了解的农业2、农业五部门: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Back to school一、初识农业生产活动存在地域差异二.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 植物或饲养动物,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为什么两地地会形成不同的农业景观? 成因:泰国湄南河平原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水热充足;适合 水稻生长;澳大利亚东南部 ,降水较少,土地广阔适合

2、畜牧业发展。 归纳:这两个地区农业发展的差异, 实质上是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 的表现。宜农则农、宜牧则牧 。是不同的农业区位因素影响 产生的结果。什么是农业区位?2. 农业区位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给你一次机会:假如你拥 有一百亩土地,你将如何 设计你的农场?3、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合作探究11、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2、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日本的茶道爱者把茶种带回日本栽培,但效果不好3、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气候都比较寒冷,但却出现了不同

3、的农业区位类型,这是为什么?同一种农业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发展,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 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 合理利用。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会受到多 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但都有其主要因素。 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 即为主要区位因素。下面结合课本P43活动分析以下农业 生产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各是什么?活动1: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而 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播种期日均温需要 稳定在10-12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 22。单、双季

4、稻要求年降水量分别在750毫米和 1500毫米以上。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正好满足水稻 好暖喜湿的条件。地中海气候高温少雨,水热组合不好不利于水稻的 生长。 主要区位因素气候活动2、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 典型的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这个地区为 什么要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 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主要区位因素地形活动3:阅读材料,指出农业景观变迁的主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的一些耕地经历了下列变化1984年 水稻田1995年 甘蔗地2000年 鱼塘2004年 花卉棚改革开放政 策放开了农 民农业生产 的自主权; 经济繁荣, 市场需求不 断变化。主

5、要区位因素市场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比较稳定。(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科技、政策 等变化较快合作探究: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哪类因素稳定;哪类因素变化较快。法 国西班牙地合作探究二:阅读合作探究二:阅读“ “案例案例1”1”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中海读一读: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的发展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多雨,而且经常下暴雨,造成高地水土流失 和低地沼泽化。后来,人们大规模兴修水利,对水的因素进行 季节性调节,改变了农业区位条件,使这里更加适合水果、蔬 菜、花卉的生产。说一说: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生产存在哪些不利的

6、自然条件?人们是如何改造的?降水不稳定;降水与作物生长需求不匹配;水土 流失和低地沼泽化。兴修水利调节水分。读一读: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变迁但是,由于这里交通不便,长期以来水果、蔬菜等产品主要就 地销售,花卉不能大量生产。19世纪中叶以后,交通运输发生 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伴随着工业化的步伐,欧洲的城市化进 展迅速,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葡萄酒、新鲜水果、蔬 菜和花卉的需求量猛增。于是,环地中海的法国、西班牙、阿 尔及利亚、突尼斯、以色列等国农业生产选择专业化,成为水 果、蔬菜、花卉等“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并在此基础 上加工酒类,产品大量销往欧洲各地。随着现代保鲜技术的发 展,市场前景

7、更为看好。 说一说:19世纪中叶以前环地中海地区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社 会经济因素是什么?19世纪中叶以后社会经济因素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交通。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市场需求增加、保鲜技术发展读一读: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变迁但是,越是大规模专业化农业的生产,遭受低温、洪水、病虫 害等灾害的损失越大,环地中海时鲜业已有多次惨痛教训。地 区之间的农业区位差异造成竞争态势。西班牙位于法国以下南 ,气温较高,时鲜业上市较早,而法国距离欧洲腹地较近,货 物运输更便捷,两国之间的同类产品竞争激烈。这些问题都要 求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在区位的选择上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说一说 :环地中海时鲜业还存在着哪

8、些制约因素?低温、洪水、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区内竞争激烈 。针对其中的一项制约因素,你能提出建议吗?以上活动我们可以发现,影 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 不变的。由于地理环境的整 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 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 。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 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 化较快。1、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 ,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 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三、农业地域的形成2、特点: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 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征。读读图:你能指出图中提示了 哪些区位因素吗?地形、降水量、气温等自然 因素;人口等社会经济因素 。

9、简述墨累达令盆地 混合农业的自然条件 。地势低平; 1月气温在2025之间、 年降水量在300750之间 适合小麦和牧草生长。自然条件为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 业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前提。读读图:人口条件在澳大利亚 混合农业的形成与发 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人口密度低利于扩 大农业生产规模; 人口密度低人口少 ,国内市场狭小,对国 际市场依赖性强; 距海港近便于农产 口出口。案例小结:1.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墨累达令盆地 可耕可牧,是混合农业形成与发展的基础。3.国际市场需求和交通运输条件,成为混合农业形成与发展的 巨大动力。2.人口状况(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经营,但也形成国内 市场的制约,导致澳大利亚农业生产面向国际市场。4.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发展,引导人们最终选择了耕 牧结合的混合农业。5.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和措施,保障了混合农业的实施。区位的含义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发 展变化知 识 结 构农业地域的形成小结:h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