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空调资料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935743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冰蓄冷空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冰蓄冷空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冰蓄冷空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冰蓄冷空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冰蓄冷空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冰蓄冷空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蓄冷空调资料(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系统方案制作nQ1:选择什么样的系统流程和蓄冰装置(类 型、容量)nQ2:选择什么样的制冷主机(类型、容量)nQ3:系统其他设备如何计算性能参数nQ4:系统的经济性如何Q1:Q1:选择什么样的系统流程和蓄冰装置(类型、容量)选择什么样的系统流程和蓄冰装置(类型、容量) A1: 1 空调逐时负荷的具体情况以及特点是选择系统流程的核心因素;2蓄冰装置较大程度地影响着系统流程的选择;(蓄冰装置的比较)3 目前主流的系统流程是采用不完全冻结式蓄冰盘管的制冷主机上 游的串联系统,部分建筑因其负荷特点可考虑采用冰球的并联系统 ;4 受系统初投资以及机房占地的制约,目前主流的蓄冰系统为分量 式蓄冰模式;

2、5 目前各种品牌的蓄冰装置基本上都能根据不同建筑的情况选择适 用的系统流程,但是系统一些关键参数有所不同,在竞争过程中具 体分析其优势及劣势,但是掌握公司目前主推的各种流程是基础, 熟练之后就可举一反三进行其他厂家的流程优劣分析。Q2:Q2:选择什么样的制冷主机选择什么样的制冷主机冰蓄冷系统用冷水机组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机组可以获得的出 水温度、容量范围、效率和价格。此外,制冷剂类型和自控 系统也应考虑。 1、容量因素:冷水机组有往复式、螺杆式、离心式、蜗旋式以及吸收式 等机组,选择冷水机组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容量问题。 每种机型的典型容量范围见下表:型式典型容量选用范围 TonskW往复式2515

3、090530螺杆式508001802800离心式5002000180070002、效率因素 制冷主机的制冷能力随蒸发温度的降低而降低,随 冷凝温度的降低而提高。通常蒸发温度每降低1 ,制 冷能力约下降3%,故在制冰工况下的容量约为额定容量 的60 70%。型式COP空调制冰往复式4.15.42.93.9螺杆式4.15.42.93.9离心式55.93.54.13、出水温度 在冰蓄冷应用中,冷水机组出水温度变化范围一般为 (-87),要求制冷主机的蒸发温度经常变化。左图表示了主机在白天补充供冷和 夜间制冰时的压缩机吸气温度在24 小时内的变化曲线。在这个典型的 冰储冷过程中,在制冰周期开始时 ,压

4、缩机的吸气温度是相当高的, 可运行在-2.2 ;制冰过程中,吸 气温度逐渐下降;在制冰过程最后 一个小时,有些压缩机的最终吸气 温度可下降至-12.2 。而空调时吸 气温度维持在约3.3 。因此,压缩 机的吸气温度在-12.23.3之间变 化,这要求用于冰储冷的压缩机应 是可变压头。压缩机形式1、螺杆式压缩机(单螺杆、双螺杆)螺杆式压缩机靠汽缸中一对螺旋形阴阳转子相互啮合旋转,阴阳转子的齿槽在相对齿的填塞下,使容积不断变化,实现对制冷气体的压缩。A A 容积效率高,压力比高;容积效率高,压力比高; B B 对湿冲程不明显,无液击危险;对湿冲程不明显,无液击危险; C C 制冷量可通过滑阀无级调

5、节;制冷量可通过滑阀无级调节; D D 适合制冰工况。适合制冰工况。双螺杆双螺杆双螺杆压缩过程单螺杆2、离心压缩机离心压缩机是速度型压缩机,制冷 气体经叶轮高速旋转后获得一定的压力 ,气体的压力能由动能转换。压缩机进 出口焓差与叶轮圆周速度有直接关系。 制冰时由于蒸发温度低,故压缩机进出 口的焓差大,这要求叶轮圆周速度要高 ,而实际上叶轮允许的最高速度受材料 强度及其它因素限制,因此单级离心机 所能达到的压比有限,不适合用于制冰 工况,若用于制冰工况需采用多级离心 机, 而且,多级离心机可避免在低负荷 时的喘振现象。3、其它压缩机蜗旋式压缩机同螺杆式一样,具有保养 方面的优点,因为它们对吸气管

6、道内带液体 制冷剂有较大的允许度,但容量较小;往复式压缩机则有液击危险;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出水温度只能 达到约4.4,不能制冰;氨吸收式冷水机组 的出水温度可低达-14.6 ,虽有制冰应用 ,但不易得到组装型设备。控制要求1 机组需同时满足制冰和空调两种工况要求;2 在制冰工况下,能随外界负荷变化实现能量自动调节;3 空调工况和制冰工况的切换,可以通过简单的面板操作 或外部遥控操作实现;4 机组微电脑控制系统的信息显示、载冷剂的温度控制、 系统控制、系统保护、爬坡控制及远距离监视等功能必须 同时满足空调和制冰工况的要求;5 载冷剂出口温度范围为-7.57,且机组能自动跟踪载 冷剂出口温度,

7、根据该温度调整蒸发温度,以实现温度跟 随,保证系统效率;6 无论在何种模式、何种工况下,主机均能卸载运行。冰蓄冷系统制冷主机容量计算方法1 如果夜间低谷电期间存在相当数量的负荷,则基载主机的总容量为夜间负荷中的 最大值,为了在过渡季节获得更好的运行效率,可考虑通过选定基载主机的数量 将冷量进行拆分。如果夜间有负荷,但是负荷相对较小,也可考虑不设基载主机 ,但是冰蓄冷系统流程必须具备制冰兼供冷功能。如果无负荷则系统一般情况下 不设基载主机。在业主较为重视系统初投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基载主机来 减小双工况主机的总容量以及系统总蓄冰量,一般情况下,通常确定的基载主机 和双工况制冷主机的制冷容量相

8、同,有助于减小冷却水系统的投资。2 低谷电时段有N小时运行制冰,其他时段内由双工况主机及融冰来承担的系统总 冷负荷为(如果系统已设基载主机,则应将基载主机全天承担的总冷量扣除) ,其余需要供冷的时段有X小时,则双工况制冷主机的总容量C计算公式为:A 基本原则是主机提供的总冷量加上总融冰量等于全天冷负荷总量,即负 荷平衡。B 对于为减小投资而设基载主机的情况,应在EXCEL表内做负荷平衡的时候 经过几次试算来得出合适的主机容量。C 对于夜间存在很小的负荷并且由边制冰边供冷工况满足的情况,在按照 以上公式计算的时候,应将夜间低谷电期间的总冷负荷加入以上公式的分 子中。D 如果逐时负荷中出现部分时段

9、内空调负荷相对较低,即可能存在不需要 全部的双工况制冷主机都投入或全部投入但可能卸载的情况,这样按照上 述公式计算出的双工况制冷主机的总容量需要修正,可以先忽略,然后在 EXCEL表内做负荷平衡的时候酌情调整。E 从上述公式中可以简单分析出各地不同的低谷电时段对双工况制冷主机制 冷容量的影响。对于江西,N=6;对于江苏、福建、深圳等区域,N=8;对 于安徽,N=9;对于浙江, N=12(但有2小时在中午,通常运行主机单独 供冷工况,不记入制冰时间)。相对于标准的8,N值越大则系统双工况主 机的总容量会减小,反之则主机总容量会增加。特殊说明:Q3:Q3:系统其他设备如何计算性能参数系统其他设备如

10、何计算性能参数1 乙二醇泵2 冷冻水泵3 冷却塔4 冷却水泵5 板式换热器6 蓄冰槽7 乙二醇8 其他辅助设备(定压、水处理等)1 乙二醇泵A 并联系统(冰球):初级乙二醇泵:制冷主机制冷容量(千大卡/小时)/51.1(m3/h),扬程约18米次级乙二醇泵:板换制冷容量(千大卡/小时)/51.1(m3/h),扬程约20米B 串联单循环系统(盘管):乙二醇泵:流量MIN制冷主机对应流量,板换对应流量,需简单校核扬程:主机蒸发器板换一次侧蓄冰盘管管道C 串联双循环系统(盘管):初级乙二醇泵:流量制冷主机制冷容量(千大卡/小时)/51.1(m3/h)扬程主机蒸发器蓄冰盘管相应管道次级乙二醇泵:流量板

11、换制冷容量(千大卡/小时)/51.1(m3/h)扬程板换一次侧相应管道2 冷冻水泵基载冷冻水泵:基载主机制冷容量(千大卡/小时)/5(m3/h),扬程基载主机蒸发器末端最不利压差管道压降,通常约32米板换冷冻水泵:基载主机制冷容量(千大卡/小时)/5(m3/h),扬程板换二次侧压降末端最不利压差管道压降,通常约32米 3 冷却塔1 冷却塔的选择与当地湿球温度关系很大,标准选塔参数为28。一般情况下,应根据当地的湿球温度结合冷却塔样本进行选择2 在南方地区,冷却塔的流量(m3/h)略小于制冷主机的冷量(RT)在北方地区,冷却塔可以更小一些。深圳 4 冷却水泵1 冷却水泵可以按照主机冷凝器设计流量

12、的1.1倍选择;2 冷却水的扬程与楼高无关,扬程塔体扬程主机冷凝器压降管道压降,一般扬程为24米。对于无风机冷却塔或闭式冷却塔,塔体扬程较高,应注意。5 板式换热器n传热面积:F=Q/K tmF :传热面积,m2Q :总传热量,W; : 传热面积污垢修正系数,一般0.71.0;钢板换取0.7,铜板换取0.750.8。K : 传热系数,W/( m2 );(40005500) tm:传热介质和被传热介质的对数平均温差,板换的成本由挡板、板片和垫片组成。传热面 积直接对应板片数量,影响成本的权重较大!n对数平均温差:tm= (ta- tb)/(ln ta/ tb)ta:热交换器传热介质和被传热介质间

13、最大温差tb:热交换器传热介质和被传热介质间最小温差对于给定板换,对数温差越大,热交换量越大 。对于已知换热量板换,对数温差越大,换热 面积越小,越便宜。ta= (t2- t1) ta= (t1- t1) tb= (t1- t2) tb= (t2- t2) n对并联系统板式换热器选型参数一般为为一次侧(冷剂侧)为 5/10,二次侧(冷冻水侧)为7/12。n对于串联大温差系统而言选择合适的一次侧供回液温度是很重 要的。例如:对于二次侧供回水温度为3.3/12的低温送风 系统一次侧供回温度如何定?首先确定一次侧溶液泵流量,即 主机额定流量(按主机空调工况容量和5C温差而得);然后根 据板式换热器换

14、热量和乙二醇泵流量确定板换一次侧供回温差 ,比如为8.5C;则可根据蓄冰盘管的特性选择盘管出口温度即 板换一次进口温度。对于不完全冻结式内融冰盘管一般可取 2.2C,则一次出口温度为10.7C。当然降低进口温度可降低板 式换热器投资,但提高了对蓄冰装置的要求,或者增加冰量才 能满足。如果适当加大乙二醇流量,比如主机温差为4C,板换 温差为6.8C,则可降低板换及蓄冰装置要求,但系统管路系统 及水泵投资又相应增加,因此对于较大型的冰蓄冷系统应该经 过综合经济比较得出最优的选型参数。n对于末端为常规系统的板换冷剂恻进口温度一般定为3.5 C, 较经济。6 蓄冰槽v冰球式系统的蓄冰装置可采用闭式或开

15、式蓄冰 槽v圆形冰球(无配重)一般较适用于闭式立罐系 统,若用于开式冰槽则需考虑配以防止冰球上 浮的装置,如在冰槽上部装钢制格栅。内部水 流方向宜设计为上下流。左右流易形成短流, 导致融结冰率较低。v一般蕊芯冰球可适用于开式或闭式系统,内部 流动方向根据情况可以为水平流或上下流。蓄冰槽工艺无论对于何种蓄冰槽,保证零渗漏是首要问题。应 考虑830的温度范围变化。 1 若为混凝土槽需注意:一般为内保温,保温内部须做防水层,保温与槽壁 之间须做防潮处理。对蓄冰盘管,槽体底部局部受 压点需特殊处理,以防止保温材料和防水层受损。 2 若为钢制槽一般为外保温,钢槽内壁须考虑防腐处理,保温层 外侧须考虑防潮

16、及外保护层。位于室外的槽体顶部 外保护尽量采用浅色系,以减轻日射得热造成的冷 量损失。7 乙二醇1 冰球系统应采用25体积比的乙二醇溶液,盘管 系统可采用25重量比的乙二醇溶液。2 对于冰球系统,乙二醇的使用量(吨)约为系统 总蓄冷量(RTh)的0.913 对于盘管系统,乙二醇的使用量(吨)约为系统 总蓄冷量(RTh)的2.53.54 系统蓄冰量越大相对乙二醇使用量会下降。8 其他辅助设备(定压、水处理等)n对开式蓄冰系统而言,蓄冰槽本身即可 作为膨胀定压装置,只是在设计时需考 虑液位膨胀空间以及保证乙二醇泵吸端 低于槽体最低液位和尽量使乙二醇系统 所有管道低于槽体最低液位。 n对于闭式系统,可采用开式膨胀水箱, 也可采用闭式膨胀水箱,采用闭式膨胀 水箱流程管路上须设置安全阀,其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