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原理第七章新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935689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版原理第七章新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排版原理第七章新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排版原理第七章新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排版原理第七章新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排版原理第七章新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排版原理第七章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版原理第七章新(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校对校对是书刊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它是校对工作者按照原稿对校样进行逐字核对的过程。1 书稿的校对Date1一、校对的职责校对人员的基本职责是对原稿负责。所谓对原稿负责,就是忠实地反映原稿上所书写 和批注的一切内容,即通过校对,消灭校样上一切与 原稿不符的文字、符号、标点、图表以及版式等错误 。一个好的、尽责的校对人员,不但能够准确无误 地核对原稿,而且能够发现原稿上可能存在的差错, 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帮助编辑或作者校正。Date2二、校对程序校对程序可以校次来说明,一般书刊所采取的是 三校付印,实际为四校,出版社在初校之前,排版单 位已进行过一次毛校,初校样是校组版后的校样。

2、有 的出版社将初校和二校合并起来,初校后不经改版, 利用初校过的校样再进行二校,这样可以提高出书速 度。Date3三、校对方法(1)对校 是将原稿放在左方或上方,与校样对照着核对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原稿与校样尽量靠近,以缩短核 对中两眼反复移动的距离,防止过分疲劳。校对时, 左手指着原稿,右手持笔指着校样,两手随校对的速 度而移动,发现问题,用笔在校样上标示出来。Date4(2)折校 折校是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夹持校样,校前将校样轻折一下,然后将校样靠近原稿文字相对的校对 方法。校对时,原稿平放桌上,两手夹持校样从左向 右徐徐移动,使得原稿和校样上的相同文字依次一一 对照,两眼能同时看清原稿和

3、校样上相对的文字。校 完一行,可用大拇指和中指推移稿纸换行,用食指轻 压校样。改正校样错误时,可左手压住校样,右手持 笔改正。Date5(3)读校 读校是两人合作进行的校对方法。校对时,一人读原稿,一人看校样。读原稿时不但要读文字,而且 要读出版面和文字的标点符号及具体要求。 Date6四、校对要求(1)校正校样上的错字、倒字及缺字,不要存在颠倒,多余或遗漏字句行段,以及接排、另行、字 体、字号等差错; (2)改正符号和公式的错误; (3)检查处理是否符合要求,标题、表题、图题有无偏斜,字体、字号是否统一,页码是否联贯, 书眉有无,线粗细等;Date7(4)检索注解和参考文献的次序和正文所标号

4、码是否吻合; (5)注意插图、表格、数学公式、化学方式程式等位置是否恰当和美观; (6)校正图的位置方位的平正; (7)检查行距是否匀称,字距是否合乎规定; (8)统一各级标题; (9)其他排版版式中指出的排版要求。Date8五、校对符号校对符号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而约定俗成的 。稿件从写作到结束,有一个修改过程,或删节,或 增补,或调换,或挪动,或分段,或合并等等,需要 有公认确定的符号来表明,以便接受者清楚地会意。Date9Date10Date11Date12Date13Date14Date15六、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方法(1)图书差错率 以审读一本图书的总字数,去除审读该书之后发现

5、的总差错数,计算出来的万分比。(2)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 总字数=每面行数每行行数总面数Date16(2)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 除环衬等空白面不计字数外,凡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目录等,不论是否排字,均按一面满版计算 字数,分栏排版的图书,各栏之间的空白也计算版面 字数。 书眉(或中缝)、单排页码、边码也按正文行数,一并计算字数。 目录、索引以及附录等字号有变化时,分别按版面计算字数。Date17(2)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 用小号字排版的脚注文字超过5行不足10行, 按该面正文数加15%计算;超过半面,则该面按注文的满面计算字数。用小号字排版的夹注文字,随正文 版面计算字数。 封面、扉页,除空白

6、面不计以外,每面按正文 版面字数的50%计算;版权页、勒口(有文字的)按正文的一个版面计算字数。Date18(2)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 凡旁边串排正文的插图、表格,按正文的版面 字数计算;插图占一面的,按正文版面字数的50%计算;表格占一面的,按正文版面计算字数。 凡有文字说明的画册、摄影集以及乐谱,一律按正文的版面字数全额计算;无文字说明的,按正文 版面的30%计算字数。 外文版图书、少数民族文字版图书的版面字数 ,以同样的中文版面字数加30%计算。Date19(3)图书差错的计算方法 u文字差错的计算标准 凡正文、目录、出版说明、前言(或序)、后记( 或跋)、注释、索引、图表、附录、参考文

7、献中的一般 性错字、多字、漏字以及倒字,每处计1个差错。前后 颠倒字,以及用一个校对符号可以改正的,每处计1个 差错;书眉(或中缝)中的差错,无论有几个,1条计1个 差错;行文中的数字错,每码计1个差错;页码(包括 边码)错,每处计1个差错。Date20同一文字错每面计1个差错;一面内文字连续 错、多、漏,5个字以下计2个差错;5个字(不含)以上 计5个差错。 封面(包括书脊)、封底、勒口、扉页以及版权 页上的文字错,每处计2个差错。 知识性、逻辑性以及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 一般性的科学技术性、政治性差错,每处计3个差错。Date21外文、少数民族的拼音文字、国际音标、汉语拼音以一个单

8、词或词组为单位,无论一个单词或词组 中几个字母有错,均计1个差错。 外文缩写词应大写(如DNA)却小写(如dna)的 ,不同文种的单词、缩写语混用(如把英文缩写N错为 俄文缩写)的,每处计1个差错。 外文中的人名、地名、国家和单位名称等专用 名词,词首应该大写却错为小写的,每处计0.5个差错 ;同一差错在全书超过3处(含3处),计1.5个差错。Date22自造简化字、同音代替字,按错字计算;混用 简化字、繁体字,每处计0.5个差错,全书最多计3个差错。 量和单位的中文名称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每处 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多次出现,每面只计0.5个差错。Date23(3)图书差错的计算方法 u标点

9、符号和其他符号差错的计算标准 标点符号的一般错用、漏用以及多用,每处计 0.5个差错。但成组的标点符号,如引号、括号、书名 等错用、漏用、多用一边的,按每组计0.5个差错。 小数点误为中圆点,或中圆点误为小数点的, 每处计0.25个差错;名线、着重点的错位、多、漏, 每处计0.25个差错。Date24破折号误为一字线、半字线,每处计0.25个差 错;标点符号误在行首、行末的,每处计0.25个差错 ;可用逗号也可用顿号,可用分号也可用句号的,不 计错。 外文复合词、外文单词按音节转行,漏排连接 号的,每处计0.1个差错;同样差错在每面超过3个(含 3处),只计0.3个差错。 法定计量单位和符号、

10、数理化等科技量和符号 等一般性差错,视情节轻重,计0.51个差错,同样 差错重复出现,每面只计0.51个差错。Date25(3)图书差错的计算方法 u格式差错的计算标准 影响文意,不合版式要求的另页、另面、另段 、另行、接排以及空行,每处计0.25个差错。 连续在一起的字体、字号错,每处计0.25个差 错;字体和字号同时错,每处也计0.25个差错。 在同一面上几个同级标题的位置、转行格式不 统一的,计0.25个差错;肩题与正文之间未空格的, 每处计0.25个差错。Date26阿拉伯数字转行的,每处计0.1个差错。 图、表的位置错,图、表的内容与说明文字不 符,每处计2个差错。 书眉单双页位置互

11、错,每处计0.5个差错。 脚注注码与正文注码配套,但不顺号;或者注 码无注文,有注文无注码的,每处计0.25个差错。Date27第七章 校对图像出版物是指以网线图为主的成册及单幅出版 物,例如:画册、挂历、年画、宣传画以及彩色书刊 封皮等。2 图像出版物的校对Date28一、图像出版物校对的内容和注意事项校对内容: 看图像是否按要求的网线数制版。 看画面的层次是否丰富。 看色彩的还原。 看规格。 看制版结果和版式设计是否一致。Date29一、图像出版物校对的内容和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要图文并重。 在校对制版颜色效果的同时,应注意图是否放错或放反。 要注意几个版之间的关系。 要注意页码顺序。Date30二、图像出版物的校对标注 对图像要求修改之处涉及图像整体时,应将校对符号画在校样图片的下部。 对图像要求局部修改时,应将欲修改的部位用笔圈起来,把校对符号画进去。 画校对符号应使用特殊颜色的笔。 图像校对符号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连同数值一起使用。Date31图像出版物的校对符号Date32Date33Date34Date35图像校对符号组合使用示例Date36三、图像出版物校对的常用工具放大镜线数量尺印刷色谱直尺Date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