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商名人堂——杨光

上传人:oq****t 文档编号:5193524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华商名人堂——杨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全球华商名人堂——杨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全球华商名人堂——杨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全球华商名人堂——杨光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全球华商名人堂——杨光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华商名人堂——杨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华商名人堂——杨光(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杨 光 杨 光华商韬略名人堂全球华商华商韬略名人堂全球华商杨光在成都出生,在澳大利亚获得博士学位,在哈佛商学院获得MBA学位,在著名基金集团富兰克林邓普顿担任全球经理人,并擅长欧美和亚洲业务的杨光,是为数甚少的在全球资本市场大买家中担任要职的华人投资家。从1995年进入投资行业至今,杨光驰骋在美洲、欧洲和亚洲的资本市场。他在美管理的几十亿美元的基金连续四年被利普(Lipper)评为世界同行前10%的排名。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华尔街高手中,作为华人的杨光在全球投资领域的巅峰赢得了一席之地。在当今国内聚焦海外投资热潮的时刻,杨博士的全球投资经验更为宝贵,值得借鉴。2杨 光 杨 光华商韬略名人堂全球华

2、商华商韬略名人堂全球华商必须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富兰克林邓普顿中国董事长兼全球股资行政副总裁杨光荣登科学杂志30岁以前,杨光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进入金融行业。那时,他的理想是在科学界取得成就,具体地说,是要成为神经学领域的世界级科学家。而且,他具备这个潜力,也对自己充满信心。事实上,在决定进入金融界之前,他就已在全球发行量最大,也是最有权威度和影响力之一的科学杂志科学上发表文章,进而取得了成为专家教授的资格。在华尔街,从以专长数学的理工科转向金融领域的大有人在,但从医学领域转向金融领域并亲自管理着美国人的巨大资产的人却不多,杨光算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个。而他决定要实现这个转型的理由很简单:不想把路越

3、走越窄。做科学是路越走越窄,没有第二,只有第一,而金融,却是路越走越宽,并且可以八仙过海。杨光说,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后者,因此,他在获得科学家入场券之后,毅然放弃多年的科学家梦想,重新开始。说话不温不火的杨光,是个喜欢尝试不同挑战的人。杨光1963年年底生于四川成都,父亲毕业于上海政法大学,解放后却改行做了建筑设计师,母亲是教师,爷爷曾经是当地有名的有钱人,但杨光出生后就没有见过。因为那个年代里,知识分子和有钱都是“黑”类。所以,他们家的生活过得并不如意,但杨光却从小就生活在“阳光”里,因为他有一个很好很乐观的父亲。他回忆说:“父亲受到运动冲击,但他从来没有把痛苦带回家,所以我一点都没有感觉到

4、人世的不公平或社会的阴暗面。”这样积极向上的童年和家庭教育,让杨光的人生多了很多积极的因素,也给了他一颗乐观豁达的心。这对他后来从事投资也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他说:“做投资必须要是一个乐观的人,眼睛要永远看到光明。只有不断地看到光明的一面,你才会坚持下来。”在全球最大上市投资基金管理全球投资的杨光,是美国媒体公认的,可以帮助美国投资者正确认识中国和亚洲经济的人。他不但常年作为CNBC(美国财经频道)和BLOOMBERG(彭博财经频道)的特约专家参与有关经济谈论,也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中国国家领导人访美之际,被美各大媒体选择邀请的中国经济点评人。同时,他所参与管理的基金集团也是在

5、国际资本市场上“购买中国”的最大买家之一,这让他有很多机会,用行动表达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过去几年,他在华尔街的一句名言是:“投资中国有风险,不投资中国风险更大。”全球资产市场充满了生机和险情,10多年的修炼也让他可以在波涛翻滚的全球资本市场从容淡定、笑看风云。因此,他的工作和生活都不像想象中的基金经理人那样紧张而又无常。他说,投资不是看今天明天或者小消息,投资是看长远和价值,是买好股票,然后开着游艇出去晒太阳。华商韬略毕亚军/文3杨 光 杨 光华商韬略名人堂全球华商华商韬略名人堂全球华商事实上,杨光的科学家梦想也是从别处转行而来的,1977年恢复高考时杨光才13岁多,但他也自信满满地报了名,报

6、考学校为四川美术学院。做一个美术方面的“家”是杨光在那时的理想。杨光的父母是有知识修养的人,为了让他成为更有情趣和多元的人,他们很注意给他一些艺术熏陶,比如安排他学习小提琴等,但杨光自己更喜欢美术和雕塑。结果令他失望,1977届报考四川美术学院的人实在太多,而且报考的人都是各路“积压”已久的高手,比如包括有中国当代油画大家张晓刚等这样的精英,所以杨光没有考上。现在看来,这是他命运的第一个转折,不然,今天的他将是画油画,而不是买油画的人。13岁没考上,14岁接着考,考上了一般大学。“反正特别年轻,也不把考不上当个事。”15岁时,以高分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专业是生物科学。俗话说,是金子总是要发光。

7、现实中,多一门本事也总是比少一门本事的强,哪怕本事只是业余爱好。杨光原来学习的美术看起来和科技没有关系,但却实实在在地帮助他在科技的路上“攀登”得更高。因为学过美术,而且比较活跃,他被安排在学生会做一些出黑板报,作美工,搞宣传等等方面的工作,进而脱颖而出,之后还先后被选举为系学生会主席、校研究生会主席,毕业时被挑选到团中央工作。当时的科技大学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学府之一,学校毕业的学生大都选择了出国,杨光所在的班级也有90%的人到美国留学。杨光也感到有必要出去提高一下自己,因此放弃到团中央,改为出国留学。当时,他的理想是走科学家的道路,所以就选择了在视觉神经领域最有权威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并申请

8、到全额奖学金,然后踏上了征程。杨光1986年到澳大利亚,1989年就获得博士学位。在澳大利亚期间的学习,进一步激起了他要在科学领域成就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为了拓展自己的视野,在论文答辩的两、三个月里。他以“背包客”的方式,做了一次周游世界的旅行,访问了很多国家、地区和著名大学,比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哈佛、斯坦福、芝加哥、剑桥等高等学府,去和从事视觉神经研究的同行深入交流,并寻找可以为自己提供博士后研究岗位的机构。这次旅行对杨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带着反映科研成果的幻灯片”周游世界的过程中,他深刻的感受到了“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而且一口气获得了20多个学校

9、的博士后研究邀请。最后,他选择了到哈佛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并且很快取得不小的业绩,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至今,在科学研究领域,仍是两本杂志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一本是英国的自然,一本是美国的科学。能在科学上发表文章,意味着已经获得了被提拔为讲师、副教授或教授的资格,也是有潜力成为大家的标志。这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但庆贺的喜悦永远是短暂的。获得这个标志后不久,杨光开始思考一个大问题接下来的路,要走到哪里去?转道金融领域在哈佛医学院时,越来越要面对并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杨光,对科研的道路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并开始在科学之外思考人生。“开始接触别的一些书和思想,对科研的道路也有了更现实的考虑。很切

10、身的感觉到,做科研事实上是路越来越窄,因为科学家都必须很专,很细。科研也很残酷,因为在科学的领域,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即使你做得非常成功,只要有人比你早一分钟给出答案,你的工作几乎就会没有意义。”杨光回忆说,最初出国的时候,他内心还有一种要出国深造,然后回国“科技强国”的理想。但在美国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他对这个理想也有了动摇,“开始问自己,我在这个领域做得领先,到底对国内的帮助有多大。”他说,以当时的情况,如果他回国工作,国内连他开展科研的实验室以及设备都配备不起。他在实验室的老板也给了一些新的启发。“我刚到哈佛医学院的时候,他就和我说,看起来他是主持实验室,但实际上,他是开了一家小公司。我

11、感到好奇,向他请教。”他解释说,“我实际上是一个组织者,我是拿基金会的钱来做这个事情,如果我的实验室要继续下去,就必须好好的经营,比如,要有很好的产品也就是有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出来,然后才能赢利也就是拿到各种各样的经费回来。否则,公司就要垮台。因此,我要确定研究方4杨 光 杨 光华商韬略名人堂全球华商华商韬略名人堂全球华商向,也就是制定公司战略,我还要招聘人才,最后要带领大家发挥才智,创造出最好的成果,这些都和经营公司是一样。”连实验室导师都认为是在做商业,杨光自然会对商业有新定义。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杨光开始在科研之外考虑人生,再加上当时国内已经蓬勃兴起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热潮,所以他逐渐在

12、对科研的迷惑里找到了一个新目标学经济。不久,他开始做两手准备,一手做好实验室,一手要“学点新东西”经济。而且,要学能够经世致用的经济。“既然已经对做学者有了动摇,那就不要再做一个学经济的学者。”学经济和商务,哈佛商学院是很好的选择,杨光把目光锁定在那里。和高考一样,他也是二度进攻才最终登堂入室。虽然,他已在哈佛医学院工作,而且还在科学杂志上露过脸,但商学院要求“无论你过去做什么,都必须证明,你发自内心的对商业有兴趣,而且有潜力做好。”1991年,杨光向哈佛商学院发起第一轮进攻时,就没有过好这一关,教授们认为他科研已经做得不错,有玩票的嫌疑,而且也不认为一个学视觉神经的博士,能学习好商业管理。杨

13、光被拒绝之后,再接再厉,觉得不是自己不够格,而是别人不够了解自己。于是第二年,他重装上阵,而且找了包括哈佛大学校董在内的推荐人推荐自己。哈佛商学院录取学生时,比较注重观察学员的人脉关系,因为这反映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了这些大人物的推荐后,商学院录取了杨光,他当年却没去,“因为实验室突然有些事情要去做,不能半途而废。”1993年,杨光终于走进了哈佛商学院,开始专心读书。当时,能在哈佛商学院念书的中国学生不多,因为到这里念书,即使成绩再好,也必须承担一笔相对于当时中国学生的经济能力来说,相当昂贵,甚至无力承担的学费。杨光就是无力承担,“但我看到他们的招生申明上有一条,不给奖学金但可以贷款。他们

14、相信自己的学生毕业后,不会赚不到那些贷款的钱。”杨光毫不犹豫的做了贷款的决定。这也可以算是他人生中最重要,也最有长远观念的价值投资。他系统的评估了“继续做科研”和“贷款读商学院”的风险和利益,然后从长计议,做了融资购买“商学院”的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像他这样贷款到哈佛商学院念书的人,事实上都是具备成功先决条件的人相信自己是能的。作为欧洲电力大股东代表的杨光,同西班牙总理阿兹纳尔一起出席墨西哥发电站的开工典礼。5杨 光 杨 光华商韬略名人堂全球华商华商韬略名人堂全球华商背着六七万美元的贷款,杨光开始了在哈佛商学院的自信之旅,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MBA学位。回首在哈佛的经历,杨光认为,哈佛带给

15、自己的是一个综合的影响,而其中最重要的影响也是给了自己更多的自信,让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积极乐观,不断进取。他说:“哈佛给人最大的影响,就是自信,在全世界最好的学府,受最好的教育,和最优秀的人才一起,所以没有什么是你不敢去想,不敢去试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条条框框不敢去冲破。这样的信心,让你有很多创造力,敢于去尝试。”另外让杨光感受很深的是,无论聪明与否,要取得成功,都没有捷径可走。“哈佛之所以好,确实因为这些人非常刻苦,它不是盲目地认为自己很伟大。在它的校园里,比如在来往行使在校园间的地铁上,一眼望去,都是捧着书的学生。”在商学院期间,杨光受到的训练让他终生受益,“最主要的就是做案例分析,每天给你

16、一些根本看不完而且信息混乱的案例,让你扮演案例中的决策人去思考问题,而且必须给出答案。他们认为一个商业领袖必须不断决策,而在决策的时候,你可能得不到或是得到也无法了解清楚的全部信息。因此通过这种办法,训练你以后在商业领域应付变革的能力。”杨光说,每到这个时候,就可以发现大家不一样的成功道路。有的人会通宵达旦的把案例读完,然后给出答案,有的人会简单看一下,然后喝酒聊天,找到答案,而他,介于两者之间,体现出中国人的灵活性。在商学院的第一个学年里,杨光找了机会实习。是到一家投资银行,这家投行很具有创造力,不像很多大机构那样,规定刚入行的人不得和客户做生意,因此让杨光有机会直接到市场中锻炼,而不是只是关在屋里学习。为此,他还曾笑话进入高盛实习,但却只能在交易室听前辈们和客户通电话的同学们,说他们的工作没劲。让这些同学们羡慕的是,杨光不但可以做,而且还做成了生意,而且还做成了两笔生意,成为该银行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在实习期间就做成了交易,并赚取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