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1931672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复习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复习资料高中语文复习资料导语:楚辞是西汉刘向收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汇集而成,共 17 篇。(一)春秋时期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编辑。分风、雅、颂三个组成部分,使用赋、比、兴的手法。 伐檀硕鼠论语 ,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论和行动,由孔子的弟子编纂。孔子(前 551479 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六则侍坐 季氏将伐颛臾 荷 丈人左传 ,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史,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相传是左秋明所作。 曹刿论战 之战(二)战国时期庄子 ,庄周及其弟子所作,道家学派著作。 庖丁解牛孟子 ,记录

2、了孟子的言行,为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孟子(约前 372约前 289 年),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齐桓晋文之事 鱼我所欲也 庄暴见孟子荀子 ,作者荀况,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劝学韩非子 ,韩非和后人所作,法家的作品。韩非,荀子的学生。 扁鹊见蔡桓公 智子疑邻 五蠹吕氏春秋 ,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辑而成,杂家的代表作,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吸收了墨家、法家等各家的思想。 察今 察传列子 ,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作。 愚公移山战国策 ,记载战国时代各国游说之士的策略,作者不可考,由西汉刘向整理而成,共 33 篇。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 冯谖客孟尝君 荆轲刺秦王楚辞 ,西汉刘向收

3、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汇集而成,共 17 篇。屈原(约前 340约前 278 年),楚国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离骚为代表作。 涉江1.我市数百名公安干警倾巢出动,经过数夜蹲首,终于抓获了这起枪杀案的犯罪嫌疑人。 倾巢出动:出动全部力量。(贬)2.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天安门广场欢声雷动,人们为这一振奋人心的大喜事而弹冠相庆。弹冠相庆:一人做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3.这些天来,由于没有完成好任务,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辜负了人民的委托。 耿耿于怀:心中有事牵萦,无法排遣。一般指内心愤愤不平。(贬)4.破坏公共设施的犯罪行为,使广大干警荡气回肠,下决心打击这伙罪犯。 荡气回肠:文

4、章、乐曲等十分动人。 (褒)5.为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服务行业面向市场,不断改革,在服务的多样化上下功夫,使消费者如过江之鲫,纷纷而至,从而效益大增。 过江之鲫:赶时髦的人很多。(贬)6.据报道,沿用了 20 年的高中语文课本将改头换面,由两种新版教材代替,呼唤多年的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终于迈开了一步。 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改内容。(贬)7.日元不断贬值,其势如破竹的下跌势头,使已经遭受金融危机重重打击的亚洲经济雪上加霜。 势如破竹:节节胜利,毫无阻碍。(褒)8.为了写好这篇文章,刘教授查找文献,寻章摘句,做了上千张卡片,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寻章摘句:读书时只摘记漂亮的词句,不深入研究;写作堆

5、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贬)9.招商引资要实事求是,不能不负责任地口若悬河,更不能说谎,否则不但难以引来项目,还会损害一个地方的政府形象。 口若悬河:能言善变,滔滔不绝。(褒) 改“信口开河”(贬)10.在全球股市波动下,为使美元坚挺,降息在所难免。 在所难免:指不好的事11.大连万达战胜浦项制铁,无独有偶,鲁能泰山也战胜了现代恐龙。 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贬)12.虽然炎热的夏季早就过去,但特丽珑显示器和钻石珑显示器的明争暗斗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如火如荼:声势浩大而热烈。(褒)13.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廉政勤政,率先垂范,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

6、上行下效:贬,指不好的事跟着做(一)文史典籍1.四书: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 。2.五经:诗经 、 尚书 、 礼记 、 易经 、 春秋 。3.四史: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三国志 。4.四库:经、史、子、集。5.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6.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二)朝代传说1.三代:夏朝、商朝、周朝。2.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3.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古代地理1.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3.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

7、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4.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5.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6.四海:指天下、全国。7.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8.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9.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10.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11.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12.南京:古代别称有建康、金陵、江宁、白下。(四)年龄称谓1.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儿童。2.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少年。3.豆蔻:指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女子。4.束发:男子十五岁。5.弱冠:男子二十岁,表示已成年。6.而立:男子三十岁。(立:“立身”之

8、志)7.不惑:男子四十岁。8.知命:男子五十岁。(知命,即知“天命”)9.花甲:指六十岁。10.古稀:指七十岁。11.耄耋:指八九十岁。12.期颐:指一百岁。(五)古代节日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2.人日:正月初七,传说此日女娲开始造人。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5.寒食:清明前一日,禁火三日(介子推)。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屈原)。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9、。12.冬至:又叫“至日” ,节气的起点。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旧迎新。(六)古代刑罚1.黥刑:又叫“墨刑” ,额颊上刺字涂墨。2.劓刑:割鼻子。3.笞刑:又叫“杖刑” ,打板子(背、腿、臀)。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5.宫刑:又叫“腐刑” ,(司马迁)。6.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7.大辟:砍头。8.炮烙:将人烧烤死。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10.汤镬:将人煮死。11.腰斩:从腰部斩断。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13.弃市:暴尸街头。(七)官职授拜1.授官:除、拜。2.升官:迁、擢。3.降官:谪、左迁。4.免官:罢

10、、黜。5.招聘:征、辟。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徙。7.大臣辞职:乞骸骨。(八)古代别称1.桑梓:家乡。2.巾帼:妇女。3.须眉:男子。4.鸿雁:书信。5.社稷:国家。6.汗青:史册。7.轩辕:祖国。8.三尺:法律。(九)其他: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3.五味:指辛、甘、酸、苦、咸。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8.岁寒三友:松、竹、梅。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

11、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11.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 ,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12.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 牛郎织女 、白蛇传 、 孟姜女 。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14.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15.童生试:也叫“童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16.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

12、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光绪三十年(1905 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17.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18.“风雅” ,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1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 305 篇,按音乐性质分“风、雅、颂”三大类。20.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21.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22.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23.伯(孟)仲叔季

13、: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24.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五鼓”或称五夜。一更 1921 点,二更2123 点,三更 231 点,四更 13 点,五更 3 点5 点。25.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26.星宿: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27.玉堂金马:指翰林院。28.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29.“三教九流”:“三教” ,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三教九流”多含贬义。30.无事不登三宝殿: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 “三宝” ,佛教名词,指佛、法、僧。31.社稷:“社”是土神, “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32.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33.“岳阳楼”四绝:滕子京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篆额(用篆字书写的匾额)一时传为四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