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精品讲解3热学

上传人:ZJ****2 文档编号:51913132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精品讲解3热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精品讲解3热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精品讲解3热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精品讲解3热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精品讲解3热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精品讲解3热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精品讲解3热学(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讲 热现象探究第六讲 物态变化第七讲 热和能第八讲 热机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新课标第五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考点15 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 (1)含义:温度是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_为0摄氏度,_为100摄氏 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 位,叫做摄氏度,符号为_。 (3)常见温度值:人的正常体温:_,人感觉舒适 的温度:_,洗澡水的温度:_。冷热程度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沸水的温度 36.5 23 40第五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2温度计及使用 (1)原理:温度计是根据_原理 制成的。 (2)使用 一估:估计被测物体的_。二选

2、:根据估测温 度选择合适的_。三看:看清温度计的_。 四放:玻璃泡全部_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 的_。五读: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玻 璃泡要_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 _相平。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 量程 分度值 浸入 底壁和侧壁 留在 上表面 第五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3常用温度计比较原理实验实验 室温度计计体温计计寒暑表液体的_量程20110_3050分度值值1_1构造玻璃泡上部是 均匀细细管玻璃泡上部有一段 细细而弯的“缩缩口”玻璃泡上部是 均匀细细管使用方 法不能_ 被测测物体读读数, 不能甩可以离开人体读读数 ,使用前要_放在被测环测环 境 中直接读读数,不 能甩热胀冷缩 354

3、2 0.1 离开 甩 第五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12011无锡 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的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D 第五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22011龙岩 图K51为体温计的一部分,它 的示数是_,分度值是_。38.5 0.1 第五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考点16 热现象实验探究 1探究一: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1)测量工具:_、 _。 (2)实验设计:(如图K52所 示)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 是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_ 、_,慢慢熔化,便于观 察温度变化规律。温度计 秒表 均匀 缓慢 第五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

4、3)记录数据时间时间 /min01234567891 0海波 /4 04 24 44 64 84 84 84 84 85 05 3石蜡 /4 04 14 24 44 74 84 95 25 45 65 9新课标第五讲 考点梳理(4)画出图像 新课标第五讲 考点梳理(5)实验结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_热量 ,温度_。石蜡在熔化过程中,_热量 ,温度_。晶体与非晶体熔化都要_,凝 固都要_,但晶体有固定的_和 _,而非晶体则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6)分析归纳:晶体熔化条件是达到_,持 续_;非晶体熔化条件是持续吸热。吸收 不变 吸收 升高 吸热 放热 熔点 凝固点 熔点 吸热 新课标第五讲 考点梳

5、理2探究二:水的沸腾 (1)测量工具:_、秒表。 (2)实验设计:为了既节约能源又节省时间,使水快一些沸 腾,请你提出一条有效建议:_。 (3)实验现象:水沸腾前,气泡由_变_,最后消失 ,且水吸收热量,温度_;水沸腾时,气泡由_变 _,最后冲出液面,变成_,且水吸收热量,温度 _。 (4)实验结论:水的沸腾是一种_的汽化现象。水沸 腾过程中,虽然水继续_热量,但只能不断地变成 _,温度保持_。温度计 水少一些 大 小 升高 小 大 水蒸气 不变 剧烈 吸收 水蒸气 不变 新课标第五讲 考点梳理(5)评估交流: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_、持续 _。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高沸点_、气 压低沸点_。

6、 3.探究三: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方法寻找 怎样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方法一:质量 _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_,比较 _;方法二:质量_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 的_,比较_。沸点 吸热 高 低 相等 热量 升温多少 相等 温度 吸热多少 新课标第五讲 考点梳理(2)测量工具:天平、温度计、 秒表。 (3)实验设计:(如图K54所示 ) 要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 油,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 实验中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 是否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利用两个 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_ ;或利用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通 电_。天平 相同时间 相同时间 新课标第五讲 考点梳理(4)得出结论:质量

7、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 度,_吸收的热量多,说明水的吸热能力_。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_、温度_、 物质_有关。 (5)评估交流:一般选择液体进行实验,是为了便于控 制吸收的热量_,又便于测量升高的_。 实验设计中给出的两种加热方法中,第二种方法更好 ,因为酒精灯是外部加热,加热位置、火焰大小不好控制, 且散热不确定;而电加热器是内部加热,便于使不同液体吸 收相同热量,且散热基本相同。水 强 质量 变化 种类 相同 温度 第五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12011江津 表格中为小珊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 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以 下问题。时间时间 t/min01

8、234567温度t/42000012第五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1)该物质的熔点是_。 (2)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 体”)。 (3)数据表明前2 min升温较快,最后2 min升温较慢 ,这是因为该物质处于液态时的_(选填“密度 ”、“比热容”或“热值”)比处于固态时的大。0 晶体 比热容 第五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22011娄底 图K55甲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装置图。 (1)小聪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后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 同,如图乙、丙所示,则图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为 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小聪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 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_(选填“高”或“低 ”)。丙

9、 低 第五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第五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读数为 _,说明此时气压_(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3)图K56是三名同学作出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像,其中正确的是图_。分析该图像,可知水沸 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_(选填“吸”或“ 放”)热。99 小于 丙 吸 第五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32011柳州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 ,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K57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物质质质质量/g初始温 /加热时间热时间 /min最后温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第五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

10、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 量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 _(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 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 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 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_(选填“水” 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更强。相同 高 大于 水 第五讲 实验小变式新课标1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两只 手的感觉相同,再把两只手同时放入温水中,此时两只手的 感觉不相同。这说明我们只凭感觉来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必须用专门的测量工具来测量。 2探究“不同

11、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采用的是控 制变量法。实验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好变量的控制,如 采用同一热源加热;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加入质量和初温 相等的水和沙子,这些都是为了做到控制变量。第五讲 实验小变式新课标3“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为了使杯中的水尽早沸 腾,我们常采用的措施是:加入适量的水;水的温度 要高一些,约80;杯子上面要加一个盖子;要用酒 精灯的外焰加热。 4在水沸腾前,温度计的示数升高,气泡越来越小, 声音比较大;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不变,气泡越来越 大,声音变小,即“响水不开,开水不响”。第五讲 实验小变式新课标5在探究冰的熔化过程时,将5的冰放入试 管加热直到熔化,用所得

12、数据所描绘的时间与温度的 图像中,有一段是几乎与横轴平行的,说明这段时间 内其温度是不变的,它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是晶体。 在该段图像中它正在熔化,此时的温度就是它的熔点 ,此时它应处在固液共存的状态。新课标第六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考点17 物质的三态六变 1物质的三态六变第六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2补充内容 (1)两个制冷作用:蒸发_制冷。影响蒸发 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_、液体的_、液 体上方的_。熔化吸热制冷,如吃冰棒解 热。升华_热量,也有制冷作用。比如干冰升 华、人工降雨等。 (2)蒸发与沸腾的区别:蒸发是在液体_、在 _温度下都能发生的_的汽化现象,而沸 腾是在液体的_和_、在_的温

13、度 下进行的_的汽化现象。吸热 温度 表面积 空气流速 吸收 表面 任何 缓慢 表面 内部 一定 剧烈 第六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12011湛江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名称相对 应的是 (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A 解析 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凝固,故B错误;夏天 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汽化,故C错误; 冰箱冷冻 室内壁的霜凝华,故D错误,正确选项为A。 第六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22011芜湖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K6 1所示的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 是 ( )A第六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考点18 热现象实验探究 雨 雪 冰雹 露 雾 霜 第六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2011菏泽 李军同学在实 验室模拟“云和雨的形成”,如 图K62所示,请写出整个过程涉 及的主要物态变化的名称: _、_。汽化(或蒸发) 液化(或凝华) 第六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考点19 解读物态变化中的图像项项目 种类类晶体非晶体熔 化图图 像性 质质固体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