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工作汇报.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1912179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扶贫工作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金融扶贫工作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金融扶贫工作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金融扶贫工作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金融扶贫工作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扶贫工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扶贫工作汇报.docx(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扶贫工作汇报金融扶贫工作汇报导语: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市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贫困人口为基本对象,坚持以整村推进贫困村为重点,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精准扶贫,加快扶贫开发进程,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增强,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金融扶贫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市政府金融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总体部署,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狠抓力推,扎实推进金融扶贫工作,为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取得了阶段

2、性成效。 一是广泛开展农村产业发展资金合作社试点工作。为实现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汇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农村产业发展资金合作社试点工作。市财政安排扶贫攻坚信贷担保基金 1 亿元、风险补偿金 5000 万元,按照 1:10 杠杆放大效应撬动银行信贷资金,充分发挥农村产业发展资金合作社市场主体作用,解决群众缺乏抵押、缺乏担保、难贷款、贷款难的问题。目前全市已注册登记农村产业发展资金合作社全市注册登记合作社 1125 家,注册资本金万元,全市行政村合作社覆盖率达到%,537 个贫困村已实现全覆盖,10 月底可实现村村全覆盖。 二是全面推行“四融”平台建设。针对农村知识、技术、交易等制约农

3、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最大瓶颈因素,农业银行成功研发了集融通、融资、融智、融商功能于一体的“四融”平台。这个“平台”非常适合我市农村发展实际,对活跃我市农村经济市场、促进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加快金融扶贫开发步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拓宽销售渠道、降低经营成本,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今年,我市从解决网络覆盖、设备布放、资金组织、农产品质检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四融”平台建设,年内计划布放机具 875 台,截止 9 月末,已布放平台机具229 台。 三是积极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为了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撬动、放大、引导作用,市财政安排 1000 万元,在西峰、庆城、华池、环县开展小额

4、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政府、银行、保险公司按照 1:2:7 的比例承担贷款本金损失,开创了“政银保”合作扶贫新模式,有效控制和分散了金融扶贫资金风险,并使中小微企业、农户在无需提供抵押和担保的条件下,以合理的融资成本获得银行扶贫贷款,拓宽了中小微企业、农户扶贫资金获得渠道。四是着力创新涉农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完善融资担保机制,进一步理顺市政府政策性担保机构设置体制和监管运行机制,改制体量较大的 1 家民营担保公司,由政府控股,混合经营,为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担保。建行庆阳分行积极争取设立了中小企业“助保贷”信贷产品,市政府安排担保和风险补偿基金亿元,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不断拓展农

5、村金融服务领域,开创了“农耕文明”涉农个人贷款,建立了符合现代农业的“公司+农户(合作社)” 、 “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订单” 、 “农户(合作社)+自然人保证”等 3 种信贷管理模式,创新确定了 6种抵押担保方式,极大缓解了农民创业者融资难的困境,满足了农户生产生活的资金需求。目前已累计发放“农耕文明”涉农个人贷款 22889 万元。西峰瑞信村镇银行启动了“百企千村万户支农助微”工程,计划通过 2 年的服务,为 100 户企业、1000 名村组党员干部、10000 个农户提供17 亿元扶贫信贷资金支持,进一步增强支农支小服务水平。上半年存款余额亿元,贷款余额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亿元,占

6、全部贷款的 80%,存贷比达到%。庆城金城村镇银行为了解决果农贷款难、担保难、难担保的问题,根据果企、果商需要,组织能人大户牵头、果农自愿参与,依托银行信贷资源,推出了“果真好”互助基金担保贷款新模式,有效解决了果农贷款难、果品仓储难、果品销售难和果农经营难的问题。目前已累计发放“果真好”系列贷款 10112万元,其中支持果农 614 户、6737 万元,支持果商 64 户、1875 万元,支持果企 9 户、1500 万元。 金融扶贫工作汇报 11 月 3 日,xx 生态竹藤旅游工艺品有限公司又传喜讯,经贵州荔波农商银行的积极牵引、协调,该公司被评为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企业” ,将获得县总工

7、会系统全额贷款贴息。荔波县总工会主席杨芳、贵州荔波农商银行党委委员、行长覃继懂一行上门为该企业授牌,为推进全县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迈上了坚实的一步。 荔波旅游资源丰富,伴随着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对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荔波尧古原生态竹藤旅游工艺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家乐与手工艺品编制于一体的微型企业,公司法定代表人覃引余,常年在沿海地区打工,经多方考察,于 XX 年 7 月返乡创立该公司,目前公司共有员工 21 人,其中 7 人技术师,均属于黎明关水族乡尧古村当地农民,精通竹藤编织手艺。该公司所生产的产品精美实用,价格实惠,且原料天然,很好地迎合了人们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因其产品

8、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该公司决定改扩建厂房,针对公司在建设过程中资金人难题,贵州荔波农商银行及时给予吧信贷资金支持,前期累计扶持信贷资金 30 余万元,使公司能够顺利投产,预计年利润将在 80 万元以上,即能很好的保留传统手工艺技术,又能促进就业,还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也有效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本次“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企业”的授牌,将会从提升企业知名度及缓解企业经营成本压力方式给予大力支持。 为全力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手段,力求取得助农脱贫的最大成效。今年以来,在开展金融精准扶贫过程中,贵州荔波农商银行以“致富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平台,不断创新信贷新产品和服务方式,通过不断完善“三

9、权”抵押贷款、 “党带富”贷款融资模式,创新“计信通”双承诺双诚信贷款及残疾人创业贴息贷款等信贷品牌,积极支持当地特色旅游产业、传统工艺及制造产业发展,累计扶持信贷资金达 3 亿多元,为推进地方产业经济建设发展,打好金融精准扶贫攻坚战,助民发展共赴小康建立了强大的金融后盾力量。 金融扶贫工作汇报 县人民政府: xx 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市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贫困人口为基本对象,坚持以整村推进贫困村为重点,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精准扶贫,加快扶贫开发进程,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增强,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贫困群众

10、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实施整村推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我们紧扣自治区关于 XX 年整村推进工作意见的具体要求,确定了 25 个整村推进村和 1 个整乡推进乡,围绕实现 41941名群众就地发展目标,累计整合整村推进资金亿元、整乡推进资金 3434 万元,以实施“四到”扶贫攻坚工程为重点,扎实推进整村及整乡推进试点等各项扶贫工作。基础设施到村方面,按照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标准,全面启动了 25 个整村推进村的村道建设、骨干坝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项目到户方面,着力实行差别化、个性化直接到户产业政策,通过

11、完善“补(“双到”扶贫)、借(互助资金)、贷(信贷资金)、贴(贴息)”四项到户产业扶贫机制,基本实现年初预定的贫困村、贫困户扶持全覆盖目标。培训转移到人方面,深入探索和创新部门联合培训模式,完成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农民实用技能等培训 13 期 740 人次。帮扶责任到单位方面,积极组织协调 25 名扶贫开发指导员开展驻村指导工作,并动员各级帮扶单位向贫困村加大投入。同时积极争取闽宁协作基金和两县(区)对口帮扶资金,社会帮扶工作有序推进,有效促进了贫困农户增产增收。 1、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确保整村及整乡推进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整村推进及整乡推进试点工作,把此项工作列入了

12、政府承诺为民办实事重点工作,坚持做到组织领导、责任分工、督查考核、经费保障“四个到位” 。一是健全领导机构。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为组长,27 个相关部门(单位)和 8 个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在县扶贫办专门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乡镇也设立了相应组织机构。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议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整村推进、整乡推进试点有关工作。二是规范运行机制。将整村推进及整乡推进试点工作纳入 XX 年全县工作要点,并制定下发了盐池县 XX 年整村推进工作实施方案 ,编制完成盐池县 XX 年示范乡、示范村项目建设规划 ,明确目标任务、时序进度和工作要求。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落实了

13、整村及整乡试点工作责任。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县委、政府督查室对试点工作先后 2 次进行了专项督查,通报了工作进展情况,并将督查情况纳入年度效能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四是加大投入力度。自 XX 年开始,县财政每年投入扶贫开发资金 1000 万元,其中 500 万元用于整村推进,资金投入重点倾斜盈德、营盘台等 5 个脱贫销号村扶持项目建设。今年又协调将中航油 500 万元帮扶资金全部用于整乡推进项目建设,为整村推进及整乡推进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强化宣传引导,注重群众参与,着力提高群众自我发展意识。结合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充分

14、利用县有线电视、政府网站和乡村“大喇叭” 、电子宣传屏等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整村推进及整乡推进试点等工作的有关政策,切实把扶贫开发政策的知情权、扶贫项目的选择权、扶贫资金的使用权、项目实施权、监督管理权和扶贫效益的享受权交给群众,把执政为民的思想贯穿在整村推进及整乡推进试点等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规划民定、项目民选、实施民干、监督民管、效果民享” 。3、整合项目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随着项目走、效益带着贫困户走”的要求,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配套建设,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

15、要求,科学整合小城镇建设、农村公路、城乡环境整治、美丽村庄建设等项目资金亿余万元,在贫困村集中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项目。年内完成通村公路 162 公里、村组道路 119 公里、小流域治理平方公里、修建集雨场 552 处、蓄水窖 100 座等重点建设项目。同时在每个乡镇确定了 1-2 个整村推进重点扶贫村,按照人畜分离的原则高标准规划,统筹推进群众住房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4、突出产业培育,夯实发展基础,不断增强扶贫开发内生动力。坚持走产业化扶贫的路子,充分利用滩羊、牧草、甘草等资源优势,加大项目资金的争取和扶持力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滩羊养殖和牧草、黄花

16、等高效节水种植,在资金投入上坚持做到项目投入的70%用于产业增收,产业增收资金的 70%用于贫困户扶持,使每个整村推进村都拥有了主导产业。一是加快壮大草畜产业。在盈德、牛记圈等 18 个整村推进村完成标准养殖温棚建设 1426 座,在南梁、宋堡子等 25 个整村推进村完成基础母羊补栏 45696 只、肉牛育肥 420 头、建成青贮池 700方、小型草料加工机械 72 台,完成以苜蓿种植为主的草产业 10987 亩。二是在中北部扬黄灌区和井灌区贫困村着力扩大高效节水农业规模。扶持营盘台、柳条井等 16 个村发展膜下滴灌及节水改造 31478 亩。三是在曾记畔等 11 个村重点扶持发展雨养农业,推广小杂粮新品种种植 28200 亩、种植苦荞 10000 亩,种植优质马铃薯种植 83201 亩、旱地红葱 500 亩、经济林育苗 642 亩,在李庄子等 7 个村新建马铃薯贮藏窖 352 座、在大坝村完成黄花晾晒架 150 个。发展以特色种养业为主的主导产业,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增收贡献率达到了 60%以上。 5、改善生存条件,治理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