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研修计划.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1912177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师研修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教师研修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教师研修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教师研修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教师研修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师研修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师研修计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师研修计划语文教师研修计划为了更好的发展人才,做好研修各种是很重要的。下面是语文教师研修计划,以供大家学习。语文教师研修计划(一) 在学校校长室和教导处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教研组“小、活、新、实”的活动特点,依据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以规范执行“三表”和严格执行“六认真”为重点,继续以古诗文辅读、作文教学、写字教学为突破口,加强口语交际、阅读和作文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树立“智育为重、质量第一”的观念,坚持质量全程监控,为第四届省模范学校焕发青春创造条件。1、业务学习: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和修订版语文教学大纲;学习理论文章和我校敬文教育文集。2、教学常规:严格执行“三表”;严格执行“六

2、认真”(着重做到):备课:坚决杜绝不备课上课现象,每 3 节课要有一次电教媒体的使用,坚持写教后记,篇数在 10 篇以上,作文按篇备课,大小作都要备课。上课:课堂上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炼、规范,体态语言丰富得体,板书设计力求新颖。对待作业:语文每节课有作业,每篇课文至少一次课堂书面作业,作业量适中。课堂作业一定要在课内完成。一年级说话训练 4 次,二年级写话 6 篇,三六年级大作8 篇,小作 6 篇,大小作分开写。作业批改按七里中心小学作业批改符号及基本要求进行批改,作文批改有记录,家庭作业有布置有检查。认真辅导:坚决杜绝罚做作业现象,建立学困生档案,做好补习工作。认真考核:每学期进行两次考试,

3、做好质量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认真总结:每人写一篇优质论文,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行的各类论文比赛。3、活动组织:一人一课;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举行知识竞赛;中学生写字教学研究活动;中年级阅读教学研究活动;高年级作文教学研究活动;古诗文诵读及默写比赛;语文知识竞赛;语文试卷评优活动(教研组);铅笔、钢笔、毛笔字作品展览。1、紧扣“学习”:工作中要不断阅读、不断学习,学理论文章,学他人实践,勤记录:做好文摘;善分析:理好所得。2、把握“研究”:有教有研,有教必研,以研促教,以研兴教,要围绕“教学”工作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3、注重“活动”:双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后,语文教师要立即“看”起来

4、, “说”起来, “议”起来,真正“动”起来。4、配合“检查”:语文教师要谨记教学常规,尤其要在备课、作业、辅导这“三认真”上花力气,从而,降低教导处月查难度。5、强调“合作”:发挥备课组的职能作用。备课组既要加强组内研究,使备课组活动落到实处;又要注重组外交流,使教研组活动求得实效。6、利用“远程”: 既可以利用好远程教育的资源,加强教师的业务水平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又能使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让学生近距离与全国优秀教师进行学习。三月份:1、写字教学研究活动(七年级备课组);2、古诗文诵读及默写比赛(教研组);3、备课笔记、学生作业月查。四月份:1、九年级作文教学研究活动(九年级备课组);2、

5、铅笔、钢笔、毛笔字作品展览(教研组);3、期中考试质量分析。4、备课笔记、学生作业月查。五月份:1、中年级阅读教学研究活动(七、八年级备课组);2、语文知识竞赛;3、语文试卷评优活动(教研组);4、备课笔记、学生作业月查。六月份:1、教学论文评比及交流(教研组)。2、期终复习研讨。3、 敬文教育(学生版)征稿。4、备课笔记、学生作业月查。语文教师研修计划(二)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 ,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本着“为了学生服务,为了自己提高”的理念,全面

6、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认真学好理论,不断更新观念。1、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 。要围绕“减负” 、 “素质教育” 、 “创新教育”等热点问题,结合语文教学实践,通过专题学习和讨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2、每位语文教师要坚持通读二、三种语文教学研究刊物,及时了解语文教学的动态和语文教改趋势,开拓视野拓宽语文改革思路;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吸收并消化他人的先进的教育经验,不断练好自身的语文教学“内功” ,从而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3、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和激励教育课题研究,并根据自

7、身的需要,确定学习重点,讲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二)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1、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课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上课,提前进课堂,准时下课,每天按时处理学生的作业,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2、好教学质量检测。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质量为主的思想,继续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并在效率上下苦功夫,花巧功夫。本学期,语文将进行不同形式的月考,分年级的单科调研,有后进生跟踪调研,有阅读能力,现场作文比赛等。在调研后要认真做好质量分析。根据语文学科平时考查、期末考试及市抽测的班级合格率、优秀率在年级组的名次进行考核。3、重视培养特长生,重视成绩。作为所辅导学科的课程,

8、把兴趣组活动逐步走向课程化,规范化。每个兴趣组有切实辅导成绩,成为学校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生力军。(三)开展校本教研,服务课堂教学。1、加强课堂教学研讨。要把抓课堂质量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立体互动的课堂指导监控”网络。组织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和要求,形成新授课、复习课、评讲课以及新课程的具有范中特色的教学模式;做到加大听课密度,统筹安排好备课组互听课、教研组观摩课、赛课互相学习课等听课评课活动,让教师在听课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2、切实做好集体备课工作。规范教学过程的管理,抓实抓细每个流程。实实在在地抓好备课和集体备课工作,强化组内教学研讨,要保证教学资源组内完全共享;进一步强化电教

9、工作,寻找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点;加强集体备课,协调研讨的力度,保证组内成员人人有成绩。3、强化答题规范。在学生中要大力开展“向规范科学答题要分数”和“关注并指导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法”这两项活动。把每次考试当成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机会,有布置有检查有实效,教研组要在这方面指导备课组切实做好工作。4、进一步强化教学常规检查,严格执行教学规范,坚决杜绝教学工作中的随意现象。对教案的编写、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复习辅导、成绩考查等环节,采取了教师自查、备课组统查、教研组抽查等形式,不姑息,不迁就,将检查结果及时曝光,并对检查中发现的不规范现象责成当事人及时整改。组织、有目的地进行了听课活动

10、,发现问题及时交心,较好地掌握教学工作中的动态情况,增强教师工作的责任心,对教学活动的健康运行起到积极的作用。(四)努力钻研业务,规范教学行为。1、备课做到“三备” ,即备三维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加强集体备课意识,注重资源共同分享,做到备课要“深” 。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时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作业设计要“精” ,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 ,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做好自己对学生补缺补差的工作。3、要因材施教,经常分析学生,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

11、,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好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对于练习及测验的试题要精选,加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出题能力,每位教师至少出一份卷子存档。4、鼓励教师上公开课或研讨课。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开一节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做到全员参加。并收齐研究课的全部资料存档。组内公开课必听,边听边思,及时评注,提倡同年级组老师相互之间多学习,多交流。(五)提高教师素质,理论、实践结合。1、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有目标,有层次,有措施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抓好骨干教师示范。每位老师每次听课后都要发表意见,提高评课水平,作为听课依据之一。而是抓好青年教师培养。本学期进行一次青年教师的赛课活动,评出

12、校级本年度好课优质课教师。2、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每周一次的学习分组进行,并作好记录。3、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工作,回来后上好汇报课,并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使一人学习,大家受益。本学期开展市级公开课活动一次,友好学校教学研讨活动一次。4、鼓励大胆使用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步伐。5、有敢于争先的勇气与决心,积极参加县局和学校各项各类的业务竞赛,其中包括学科基本功比赛、课堂教学比赛、教学案例设计等。(六)重视队伍建设,不断培养优秀教师。加强教师的培训。教研组将在教导处指导下定期开展多层次的校本培训,切实转变教师观念,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结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同时,组织教师配合学校创建学习型校园,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上一堂公开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