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学校内涵发展工作总结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911079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修学校内涵发展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进修学校内涵发展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进修学校内涵发展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进修学校内涵发展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进修学校内涵发展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进修学校内涵发展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修学校内涵发展工作总结(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进修学校内涵发展工作总结 2006年度一、完成了较高质量的进修学校“十一五”规划 (一)发展策略1、责任到位而不越位,做必须由进修学校承担的事。2、以教师发展为突破点。3、在与基层学校优质互动中实现共同发展。 (二)发展定位 :导引学科发展 服务务教育决策 导引学科发展:以专兼职研训员为基本力量,导引本学科 的整体改革与发展,包括导引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导引学科课程建设的实践,导引学科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的机制的建设实践,导引学科学科特色创建的实践,从而整体地实现研训员的基本职责:带好一支队伍,管好 一门学科。 服务务教育决策:一是要真正成为为教育局的参谋谋部,做好 决策前的调调研和决策后的操作

2、方案的策划与实实施管理。 二是成为为基层层学校发发展的智力后援团团,即帮助学校诊诊断 发发展问题问题 ,协协助学校拟订发拟订发 展规规划,协协助学校创创建特 色,为为学校提供可持续发续发 展的新理论论、新经验经验 。 (三)发展目标1、总总目标标:成为为全国农农村地区具有鲜鲜明办办学特色的教 师进师进 修学校。在“生态态教育”和“区域性农村教师研训 支持平台”两大特色创创建方面,无论论是理论论研究还还是实实 践推进进成为为全国农农村教师进师进 修学校的一流,并有切实实的 经验经验 向岛岛内外辐辐射。 2、具体目标:(1)学校综合实力有显著增强:师资、教师教育课程、 制度体制机制、办学条件(2)

3、区域学科得到健康发展:队伍、课程、三级组织、 学科发展特色、教学质量管理(3)服务教育决策能力有切实的提升:教育发展研究室 、意识与能力、智力后援 (四)行动计划1、以岗位专业化为目标,构建研训员成长的有力支持系 统2、以需求为导向,构建本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支持 系统3、以“学科规划”、“精细教研”为工作策略,构建学 科发展的工作机制4、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构建区域性教学质量的科学管 理系统与监控机制5、以提升服务决策能力为导向,构建主动服务的组织系 统与运作机制6、以乡情教育课程建设为核心环节,积极打造崇明生态 教育品牌7、以教研力量的均衡化和教研方式的现代化为目标,创 建基于信息网络的

4、“区域性农村教师研训支持平台”,形 成具有上海新农村教育特色的研训模式8、以整体协调发展为指导思想,高质量地推进各条线工 作二、构建了研训员岗位成长的六个支点(一)深化以“六个一”工程为抓手的校本培训。(二)开发研训员岗位成长课程。(三)激励参与高一层次的培训与学历进修。(四)建立岗位实践带教制度。(五)建立研训员岗位实践体验制度。 (六)建立研训员工作支架与信息管理平台。1、服务对象:静态结构、动态分析、成长记录2、学科发展:五年计划、年度执行方案、过程记录、总 结与反思3、学科教学研究:全国动态述评、经验推荐、实践研究4、学科教学指导:教师教育课程、精彩案例与评析、学 科培训活动5、服务平

5、台:资料提供、网上互动6、自我管理:工作日志、月报表、学期与年度总结7、学习与进修:进修心得与总结、课题研究报告与论文 、考察报告、读书笔记、教育随笔8、问题与建议:学科发展现状调查、对策建议三、构建了“十大”培训系统(一)学历进修辅助管理系统(二)校本研修指导与管理系统(三)学科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培训系统(四)新教师上岗培训系统(五)高级教师研修指导系统(六)名师工作室带教系统(七)班主任专业素养培训系统(八)干部教育系统(九)现代教育技术(intel未来教育)(十)跨校主题系列研修四、构建了“六个一”工程总体框架,并启动了二期工程一期工程(压迫式,学习场与研究场):自上而下、部分 参与,集

6、体组织、行动划一,统一标准、严格管理二期工程(自主式,以研带学):学校策动、全体参与, 自主选项、自由组合(校内),以“一”(专题研究)带 “五”(读书、上课、讲座、论文、蹲点实践)、项目管 理三期工程(创创造式,专专家型):特长导长导 向、独立选题选题 , 自主策划、组队组队 (校内外)研究,博客互动动、自我管理 五、进行了内部组织体制改革的有效尝试(一)新一轮研训合一(二)名师工作管理办公室(三)学校内涵发展研究部(四)生态教育研究所 六、开展了师德标兵的竞赛活动(一)教师深度参与公约的制订过程,(二)增添公约向行为要求层面的个性化转化过程,(三)对公约有切实的后续实践行为的跟进过程(四)

7、对争创行为结果有一个公正健康的评价反馈过程 七、两项特色改革取得了显著性的进展(一)生态教育1、生态崇明初中乡情教育研究项目被立为市级重点 课题,实验教材正式出版,并开展了比较规范的实验研究 ,实验学校联合体运作比较健康规范2、生态崇明乡情教育研究项目被崇明县人民政府评为科 教兴县二等奖3、崇明县生态教育研究所正式成立,办公室即将正式启 用4、生态教育研究所刊第一期出版,质量较高5、“生态崇明”网站正式开通启用6、高中、小学、学前教育阶段的试验工作也在筹备之中(二)区域性农村教师研训支持平台1、优化“崇明教学研训”网站(http:/61.152.202.92/ ),为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学科教

8、学骨干设置个人频道 、个人博客;为广大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2、优化“崇明县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对学校的课程开 设、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管理。3、研发基于博客的“崇明县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性网络平 台”,建立教师发展的电子档案。4、建立了“十一五师训课程与教学网”,以后教师“通识培 训”和“学科专业理论与实践”培训将得到网络强有力的支 撑。 八、建立了奖惩制度(一)广播操制度(二)星期一中层干部例会制度与教师学习制度(三)为教育局服务项目的奖励制度(四)获奖项目的奖励制度(五)车辆管理制度 九、初步构建了研训员岗位的专业化体系(一)静态结构1、师德2、师能(1)非研训员本体性素养:学科素养、学科教学素养、 自我更新素养(2)研训员本体性素养:学科教学研究素养、学科教学 指导与培训素养、学科教学发展的领导素养(二)动态发展二级研训员一级研训员首席研训员 十、校史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