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51909897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1,00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区域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区域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区域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区域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旅游规规划的主要内容1231 模式确定一 个发发展 目标标做好三 个发发展 板块设块设 计计构建一 个支持 系统统进进行两 个基本 分析吴必虎1231一个目标标总体目标分目标两个分析市场分析资源分析三个发发展板块块前位板块狭义的旅游产品和开发项目中间板块提供旅游服务后位板块块旅游区内外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 境一个支持系统统管理和支持保 障措施旅游景区(点)规划的任务确定保护和开发风 景名胜资 源的措施划分游览景区及其他功能区划定旅游景区的范围及外围保护带确定景区(点)的性质 充分调查 研究简明扼要 恰当概括SWOT分析SWOT分析法是竞争情报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 包括内部优势因素(Stren

2、gths)弱点因素(Weaknesses)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威胁因素(Threats)主要内容分析环境与能力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属于客观因素;内部能力因素包括优势因素和弱点因素,属于主动因素。将调查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急缓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矩阵 ,积极因素优先,消极因素排在后面。构造SWOT矩阵制定行动计划制定计划的基本思路:发挥优势因素,客服弱点因素,利 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 未来。最后得出可选择对策:1、最小与最小对策(WT对策),即考虑弱点因素和威胁因素 ,目的是努力使这些因素都趋于最小。 2、最小与最大对策(

3、WO对策),即着重考虑弱点因素与机 会因素,目的是使弱点趋于最小,使机会趋于最大。 3、最大与最小对策(ST对策),即着重考虑优势因素和威胁 因素,目的是使优势因素趋于最大,威胁因素趋于最小。 4、最大与最大对策(SO对策),即着重考虑优势因素和机会 因素,目的是使这两种因素都趋于最大。旅游发展战略规划 战略是指组织依据环境变化和自身情况,为了长 期生存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或者更具体地 说,战略是组织根据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以及内 部的优势和劣势,选定组织目标,确定经营范 围、成长方向、竞争对策和资源配置而制定的行 动方案。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途径、战略重点、 战略步骤等方面的规划。区域旅游发

4、展目标定位区域旅游功能定位区域旅游主题形象定位图 1-1 旅游发展目标、旅游功能与旅游主题形象的关系战略途径选择统筹兼顾、和谐发展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突出特色、形成品牌经旅互动、部门协调区域合作、区际联动科学开发、持续发展旅游空间布局规划旅游空间布局规划是旅游规划的一项战 略性工作, 对今后区域旅游开发、开发建设与管理起着指导性作 用。一般要受到旅游资源特征、旅游环境状况、旅游客 源市场需求、旅游企业区位成本、工农商等产业 布局, 以及道路交通情况、城镇体系建设的影响与制约。因此 ,旅游产品与旅游产业 的空间布局一定要考虑旅游资 源、旅游环境、旅游市场、旅游交通、相关产业 等因素 等系统谋 划、

5、综合思考,坚持“与区域经济发 展、社会 发展与城镇建设规 划相衔接”、“以山水界限为基础划分 景区点,以行政界线为 依托划分功能区”、“以交通干线 为脉络进 行布点”、“各个旅游区域功能互补互动”以便突 出特色、形成互补、促进互动。旅游景区(点)控制性详细规划概念: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是指较总体规划详细、深度 较深、须经国家或专家评估和审查的建设设施性旅游景区 (点)规划(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制定一些硬性指标或指导 性指标)。只见“数字”,不见“房子”。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规 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允许建设的建筑类 型。(2)划分地块,规定

6、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 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并根据旅游景区的性质增加其他 必要的控制指标。(3)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入口方位、停车泊位、 建筑后退红线、建筑间距等要求。(4)提出对各地块建筑体量、体型、色彩、风格等要 求。(5)确定各级道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旅游景区(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形式 (1)规划文件 (2)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 (3)图纸,包括旅游景区(点)综合现状图、各地块的控 制性详细规划图、各项工程管线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 10001:2000.旅游景区(点)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1)综合现状与建设条件分析 (2)用地布局 (3)景观系统

7、规划设计 (4)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5)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6)旅游服务设施系统规划设计 (7)附属设施及管理设施系统规划设计 (8)工程管线系统规划设计 (9)竖向规划设计 (10)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系统规划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在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 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 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形式 (1)规划设计说明书; (2)图纸,比例为1:5001:2000.旅游景区(点)的定性 对旅游景区点的性质的确定和描述主要是对资源特 色、功能、级别进行定位。1、资源特色分类在分类工作中通常可按资源的类型或功能 进行分类。例如,山岳型风景区

8、可按沟、峡谷、山 峰、湖泊、瀑布等进行分类;历史遗迹型则可按照 建筑、园林、陵墓、遗址等来分类。旅游景区(点)规划的内容2、功能分区旅游功能分为浏览、度假疗养、康体娱乐、宗教 朝拜、民俗风情、科学考察、文化教育等。功能分 区最主要是以旅游资源的特性为基础进行定性,主 要遵循以下原则:(1)适宜性原则。以资源对旅游活动的适宜性用途 和区位分布条件为基础。(2)一致性原则。注意差异性、一致性、相邻性原 则。就功能区的旅游活动而言,要保证这些资源的 一致性和相邻性,不能使其相互排斥。(3)相对集中性原则。使各类服务综合体在空间 上形成集聚效应。如将游客光顾次数最多、密度最 大的商业娱乐设施区,布局在

9、景区中心或交通便利 的位置,则可产生规模效应。(4)协调原则。协调好功能区与周围环境的关 系、功能区之间关系、主要构筑物(核心建筑、主 题景观)与功能区的关系。(5)满足需求原则。功能分区的设计要能实现经 济价值观与人类价值观的平衡。(6)环境保护原则。1、旅游资源的特色和资源的评价结论。旅游资源特色是旅游景区定位的基础。特别是对 于那些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特色,或者是具有 竞争优势的旅游资源特色。旅游资源具备了度假旅 游条件才能开发度假旅游,如果旅游资源是以观光 特色为主,只能在外围适当开发度假产品;倘若加 大了度假旅游的开发力度,则会破坏观光旅游的资 源。旅游景区的定位2、市场的需求市场需

10、求对旅游景区的定位有很大的影响。这种情 况在旅游景区之间发生竞争时和老旅游景区发展到 一定阶段时,就表现的特别明显。3、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可进入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可进入性 不好的旅游景区,不能定位为度假产品,如九寨沟 及其附近景区。对可进入性好的旅游景区,特别是 大都市周边地带,如果环境、气候都好,就可以考 虑开发度假产品。4、空间竞争空间竞争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分布着若 干的景区,由于旅游者的行为规律决定了不可能将 这一区域内的所有景区作为自己的旅游目的地,因 而客观上这些景区之间存在着市场竞争。这首先表 现为景区之间的形象竞争,其次是产品竞争。空间 竞争导致了在某一区域内形成“形象

11、遮蔽”或“形 象叠加”两种可能。形象叠加是指在同一区域内不同的旅游景区的差 异化形象定位,景区之间在旅游形象上并不存在空 间竞争,而是居于同一区域内,相得益彰。使每一 个景区的形象影响力大增,进而形成一种叠加的合 力,产生爆发性的影响力。空间布局主要包括以下三大内容。 1、景区的总体布局。从总体布局上,要考虑到景区 的外围地带、缓冲地带、核心地带之间的关系,在 空间关系上的关系。同时要使景区的出入口区、核 心地带、接待服务区、行政区、中心景点、次中心 地带体现出空间层次。典型的空间布局模式有以下 几种: (1)社区吸引物综合体:这种布局方式是在各 旅游吸引物中心布局一个服务中放心,形成吸引物

12、综合体,通过交通联系起来,形成娱乐同心圈。旅游景区的空间布局与游览线路设计(2)三区结构:是典型的生态旅游区布局模式。核 心是自然区,被严密地保护起来,限制乃至禁止游 客进入。外围是娱乐区,在娱乐区,在娱乐区里配 置了野营、划船、越野、观望点等设施与服务。最 外层是服务区,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有饭店、餐 厅、商店或高密度是娱乐设施。 (3)双核布局:将服务设施集中在旅游区的边缘, 服务区与自然保护区构成旅游景区的两个核心,中 间的娱乐区则成为商业纽带。(4)核式环:这种布局的核心往往为一自然景观, 如温泉、滑雪场、古建筑等,饭店、餐馆、商店等 服务设施环绕自然景观布局,各种设施之间的交通 联络

13、道路构成圆环,设施与中心景观之间也有便道 或车道连接,交通网络呈车轮或伞骨形。 2、旅游区之间的空间布局旅游景区由多个功能不同的旅游区组成,这些旅游 区之间是按功能分区而布局的。一般情况下,一个 景区只有一个服务接待中心。3、旅游景区内的空间布局考虑景点与景点之间的关系,道路连接,对景 ,观景最佳角度。在建筑规划时,建筑物不能遮掩 景点,与景点要天然和谐,与周边环境要协调一致 ,更要反映出当地的文化特性和民族特点,建筑物 最高高度不能超过树冠。比如厕所,离中心景点应 有一定的距离且要隐蔽,或者在岩石后面,或者为 树木遮挡。 游览线路的设计游览路线是指旅游景区内专供游人游览、观赏 景物和进行其他

14、活动而设计与组织的线路。游览线 路既是串联、沟通景点、景物的必要条件,也是引 导、组织游览活动的必要方式。1、游览线路的类型环状闭 合型线状放 射型按其 线形景外游 览线景内游 览线位置 功能2、游览线路的功能景点和服务点之间相互连接的纽带游客的向导限定游客与景物的距离组织 游览过 程 一般来说,开始阶段给游客以第一印象,一定程度上 决定着吸引力的强弱,因而门户景或入景处应布置特征明 显、吸引力强或具有神秘感景物,以激发游客继续向前的 兴趣。展开应是游览的主要阶段,景色特征、景色类型、 游览方式和活动内容应交错安排,使游客驰骋想象、游兴 不减。高潮阶段应布置最突出、最富有特色的景物或活 动。这

15、一阶段应既是风景的艺术高潮也是旅游者游兴的高 潮。结尾应让游客有回味无穷、意犹未尽的感觉,轻松的 结束游程。吸引力强 神秘感 开始交错安排展开艺术 高潮 游兴高潮 高潮回味无穷 意犹未尽结束1、设计原理(1)充分考虑动观的效果。(2)力求突出突变的动观效果。(3)多次重复出现某一事物。(4)动观游览线路的布局要富于变化,做到有扬有 抑、有旷有实、高低起伏、曲曲折折、使人目不暇 接、步移景异。(5)加强景观提示。游览线路的设计原理和原则先藏后露山塞疑无路 湾回别有天富于变化曲曲山回转 峰峰水回流强化感受日出峨眉照 沧海,与人 万里长相随2、游览线路设计的原则 (1)主题突出原则。景区中对反映主题

16、的景物要多 设计几个观景点,从不同角度、部分重复观览,以 强化游人的感受,力求景区主题鲜明,既有统一感 ,又有层次感和变化感。 (2)顺序与节奏安排合理原则。游览线路组织要有 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景区游览的顺序在 总体上应符合“越来越好”趋向,避免走回头路, 要使游客处处感到新奇,游兴未尽。(3)选择最佳观赏点原则。观赏点应有最佳位置,充分 展现游览线上景点的景色风貌,本着“美则显之,丑则隐 之”的原则进行设计,形成远景、近景、特写景的组合。观赏角度的变化会获得不同的观赏效果平视意境远山来 此与堂 平俯视意境登泰山 而小天 下仰视视意境突兀天 梯蜀道 难旅游规划中对线路布局和观赏点确定应有远、中、近、特 写画面的变化,角度也有平、俯、仰的变化,它们相互结 合,可称为游览线的“蒙太奇”。此外,游览线路的设计还应坚持以下原则:宜曲不宜宜曲不宜宜曲不宜宜曲不宜 直直直直宜狭不宜宜狭不宜宜狭不宜宜狭不宜 宽宽宽宽高低相宜高低相宜高低相宜高低相宜欲欲欲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