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奥伊达的理想》ppt课件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51904868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5.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课《奥伊达的理想》ppt课件语文版九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16课《奥伊达的理想》ppt课件语文版九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16课《奥伊达的理想》ppt课件语文版九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16课《奥伊达的理想》ppt课件语文版九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16课《奥伊达的理想》ppt课件语文版九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6课《奥伊达的理想》ppt课件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课《奥伊达的理想》ppt课件语文版九年级下册(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奥伊达的理想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四 单元凯瑟琳奥尼尔课堂导入每个走过童年的人,都对童年怀一份 美好的回忆。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许我 们不会再玩纸飞机,或许我们不再有 不切实际的幻想,然而无论何时我们 都要保留一份童真,保留一份属于自 己的梦想。我们不再有童年,但我们 依然可以透过别人的童年寻找自己的 回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奥伊 达的理想。儿童小说的特点儿童小说除了一般小说的特点之外,还要有 自已的特点,即反映儿童成长的各个不同年龄 阶段中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点和性格。要欢 欣明快,生动形象,幽默有趣。体裁介绍小说故事情节的划分m第一部分:开端。1-9写奥伊达坚决不用 取 的名字,自已取名叫奥伊达

2、。m第二部分:发展。1023写上小学时,奥伊达不要 ,坚持让父母给自已 。 m第三部分:高潮。2460写奥伊达混上去 的飞 机,到 探险。虽没有成功,但在 的眼中 ,成了 。m第四部分:结局。6171写奥伊达在 的启发教 育下,懂得了 并获得 父母特权买电影票北极瑞典 父母同学 未来的探险家父母 做人首先应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真正的选择上的自由。整体感知小时候 改名 开端上小学 买票 发展探险高潮上中学 账单 结局小说的情节整体感知奥伊达在几件趣事中有怎样的表 现?作者对他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 怎样一个孩子? 新课讲解天真 可爱 有个性 追求平等 独立 坚持不懈顽

3、皮机灵 敢于创新聪明狡黠、有创新意识自主有创新意识有执著追求 精神 奥伊达的性格特点独立新课讲解奥伊达,小说的主要人物。他是一个具有独 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著追求精神,但同时又不乏天真、顽皮、好奇、聪慧的天 性的儿童形象。作者用轻喜剧的手法,生动刻 画了奥伊达的儿童心理和性格特征。 新课讲解一、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著追求精神 的具体表现:很小的时候,就坚持自己取名;上小学时, 最大的理想是不要特权,即坚决放弃小孩可以 不买票的特权;之后,又想只身去北极探险, 成为未来的一名探险家。新课讲解二、天真、顽皮、好奇、聪慧的表现:坚持为自己取名,可为什么想出这个稀奇古怪的名字, 他并不知道,为

4、了放弃“特权”,他无论如何要父母买电 影票,可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成熟的孩子竟然“是坐在爸爸 的膝盖上看完电影的”;他想尽办法去北极探险,这种冒 险行为竟然发生在一个“搞不清楚,到底先有地图还是先 有探险家”、去北极探险“主要是觉得冰天雪地的北极总 归要比澳大利亚好玩”的孩子身上。特别是为了给自己买 一双新鞋,竟然想出了要母亲为自己平日干的零活付劳务 费的方法。这一系列细节让读者感觉奥伊达身上所表现出 来的意识是那么可爱,同时又是那么真实、自然、有趣。新课讲解这几件小事在常人看来是很平常的,甚至是 可笑的,但却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所特有的 心理特征,对一个 成长中的儿童来说也是难 能可贵的独特的。

5、独立、自主、创新的意识和 执著以及天真、顽皮、好奇、聪慧,奥伊达身 上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心理特征和性格,既是独 特的,又反映了儿童们普遍的心理和性格,具 有一定的典型性。 新课讲解父:诗人有爱心的 公民,自 由选择职 业母:歌唱家探险家奥伊达父母在他成长过程中希 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新课讲解小说以什么为线索?记叙了奥伊 达成长过程哪几件趣事?问题探究给每件趣事各取一个小标题改名买票探险账单问题探究探讨:奥伊达父母 在文中有何作用?他们对奥伊达寄予了无限希望,他们的爱从 成年人的角度出发,是脱离孩子需要的爱,是 一种宠爱。后来从那份账单中发现他们爱的错 位,于是借助回账单这种巧妙的方式向奥伊达 传达一种真诚的爱,最终转变为一种成功的教 育,这是一对重感情而又理智的父母形象。问题探究小说用生动的语言记叙了奥伊达在追求理想中成长 的几件趣事,塑造了一个既天真顽皮好奇聪慧又具 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著追求精神的儿童形象, 艺术地展示了当代儿童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向父母 及社会提出如何教育孩子的这一社会问题。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