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十二五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1902986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局十二五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财政局十二五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财政局十二五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财政局十二五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财政局十二五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局十二五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局十二五工作总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局十二五工作总结财政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在“十二五”的五年中,特别是近两年来,县财政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县党员代表大会、人代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扣“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展主题,立足财政工作职能,努力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财政改革与发展不断跃升新水平。五年来,财政部门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目标,科学制定组织收入考核奖励办法,对照目标定任务,对照责任定奖惩,对照时限定进度,全县财政收入呈现持续高幅增长态势。全县一般预算收入、财政总收入分别从 XX 年的亿、10 亿元增长到 XX 年的 10 亿元、亿元,今年截止 11 月底,全县完成财政总收

2、入、一般预算收入高达亿元、亿元,财政收入一直处于高幅平稳增长的态势,财政收入总量、增幅、序时、税收比重实现“四个超历史” ,在后危机时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是出台财政奖励政策。加强对国家和省出台的财税政策的研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制定和完善了支持全县重点工作、鼓励信贷投放、推进工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性奖励措施,全力助推财源培植、重大项目、特色产业、城市建设、沿海开发等重点工程建设,累计安排奖励资金达亿元以上,为全县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二是设立财政过桥资金。出台了射阳县财政过桥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每年从财政专户安排间隙资金作为财政支持企业的“过桥”资金,缓解企业临时生产

3、周转资金不足,近年来,累计为企业提供过桥资金亿元。三是建立挂钩联系制度。对年纳税额在 300 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建立联系服务制度,通过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税源情况,剖析企业税源结构和发展趋势,提出有关建议,并在优惠政策、奖励政策的兑现,以及专项资金的拨付上,做到及时、高效。XX 年全县纳税超千万元企业增加到 12 家,XX 年可望实现 28 家。四是全力做好筹融资工作。创新融资方式,认真运作土地经营,5 年共挂牌出让土地 1200 亩,出让金收益亿元,并努力寻找符合国家信贷投放政策的项目,借用符合银行投向的载体,包装申报贷款,累计融资超过 30 亿元,有力保障了城建支出和基础设施投入的资金需

4、要。五是放大银保合作效应。稳步运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经 5 次增资,注册资本由 500 万元增至亿元,金融协作面不断扩大,担保能力显著增强,有效缓解了县内企业融资难、贷款难和担保难问题,累计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亿元。六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编制年度争取政策性财源计划与项目申报指南,五年来,在财政转移支付、园区建设、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社会保障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共争取各类资金超过 32 亿元。“十二五”期间,财政部门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全面进位、奋力争先”的目标,积极应对挑战、致力克难求进,着力培植财源,狠抓收入征管,财税征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财税考核形成新

5、机制。每年制定财税工作考核奖惩意见,适时出台促进镇级经济进位争先百分考核办法,加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 6 项主要经济指标中的权重,对提前完成工作目标的镇(区),对征管部门和镇区组织收入达序时和完成任务的实行奖励,充分调动县镇组织收入积极性,有效引领了全县收入的持续高幅增长和收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二是精细征管凸显新成效。建立纳税人信息档案,排查税源,加强指导,实施监控,严堵漏洞,征管工作科学化、精细化迈上新水平;积极开展税收专项治理,建立了纺织、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税负数据模型,加大税收稽查力度,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对县镇税源进行调查,测算全县收入目标,及时将全年征收任务明确下达到各镇

6、区和相关部门,对税收入库情况及时跟踪,掌握收入征收进度,落实序时入库目标;建立经济运行质量形势分析例会制度和收入督查机制,加强对重点企业纳税与重点镇组织收入的督查,增强组织收入工作前瞻性,促进财政收入的均衡入库。三是税源管理取得新突破。实施多轮较大规模的税源调查,建立起完备的分镇区、分部门、分行业税源台账,并据此开展纳税评估。组建并运行作好县税源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创新税收征管方式,与国、地税部门会商强化收入征管的办法和措施,制定了个体税收、建筑房地产税收、煤炭企业税收等收入征管方面的工作意见,出台了县镇共管收入等协税护税办法,对协助征收和直接征收的非税收入管理部门下达收入目标任务,落实收入征

7、管责任制,努力实现应收尽收,全力推进综合治税。将财政支出的重点锁定民生领域,努力使财政收入增长的每一个百分点都紧系最广大民众的福祉。每年财政预算中用于“三农” 、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和环保等事关民生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超过 80%,近三年新增财力中用于民生的比重高达 95%以上,公共财政、民生财政框架初步形成。一是着力提升财政保障水平。在先后将镇(区)公教人员国标工资、津贴补助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纳入县财政统发的基础上,又将公教人员“三金” 、卫生院定补经费、村级三项资金、民政优抚经费上划县级财政予以保障。全面履行财政保障职能,统筹预算内外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抓好财政资

8、金管理监督工作,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作,实现了“四个确保” ,即保证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按时拨付,保证社会保障人员补助按月发放,保证项目推进、实事工程、抗震救灾等重点支出的安排到位,保证县镇财政的正常运转。同时,注重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富民强村工程,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群众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实现了财政收支硬平衡。二是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五年来对农民实施水稻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累计超过 10 亿元;累计投入 2874 万元,加强农村公路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乡间彩虹”工程共建设农桥 537 座;投入亿元用于农村饮用水安全和农村

9、环境整治;XX、XX 年累计投入 3577 万元,实施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267 个;安排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资金 720 万元,帮助 112 个村居实现了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帮助省定经济薄弱村争取省债务化解补助资金总额 1140 万元,县财政配套 489 万元;安排村级经费12292 万元,从 XX 年的村均 6 万元,到 XX 年的村均 12 万元,村级经费最低保障标准实现了翻番。三是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五年来,县财政累计投入亿元,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从人均 50 元提高到150 元,财政补助从人均 35 元提高到 120 元,医药费报销平均比例从 25%提高到 45%,报销

10、最高限额提高至 12 万元。抢抓国家扶持“新农保”试点机遇,率先在全市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县万适龄农民参保率达%,收缴保险费 7044 万元,万 60 岁以上农民每人每月享受 60 元以上养老金;出台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与农村医疗救助实施办法,推进“关爱工程”实施,将五保对象供养支出按规定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全县集中供养率提高至 60%以上,基本构建起弱势群体全覆盖的社会保障机制。四是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累计投入 9000 万元,分年度化解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债务,认真落实免收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制度,5 年累计免收杂费 4136 万元。逐年加大计生事业投入,计生事业费累计投入亿元

11、。XX 年投入 430万元解决在岗、离岗村医生的养老保障问题,投入 1710 万元,新(改)建病防楼、公卫楼 14156 平米,建立城乡一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保证群众免费享受九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县财政累计投入资金 3 亿元,用于射中新校区、新初中和老干部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XX 年以来,我们主动适应财政改革要求,始终贯彻监督与改革相结合、监督与发展相结合、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监督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改变原有的财政监督模式,积极推进财政监督长效机制建设,使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得到了较好的融合。一是推进财政监督长效机制建设。加强计划管理,提高了检查针对性,科学统筹财政监督管

12、理工作,严格执行检查计划,并对计划执行进度进行及时跟踪和管理,保证了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有序进行。在检查的内容上,把握监督重点,关注热点、难点,把预算管理监督和财政收支监督作为财政监督的核心重点和关键予以安排,着力提高了检查的实效性。采取通报、公示等方式,促进检查成果的利用,提高了社会对财政监督的认知度。二是开展收支监督展专项检查工作。 “十二五”期间,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积极进取,勇于实践,按照服务财政管理、促进财政改革的要求,不断强化财政收支监督,专项检查取得了新的成效。五年来,对全县涉及财政收支和管理的 98 个单位的开展了 42 个项目(次)专项检查,内容涉及部门预算管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13、会计管理、内部监督等财政改革与管理的热点及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查出各项违规资金万元,责令整改 978 万元,有效遏制了财经领域的违规违纪行为。三是努力促进会计信息质量提高。有目标、有重点地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为打造诚信社会、规范行政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行为作出了不懈努力。 “十二五”期间,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管职责,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房地产开发、运输、建筑施工等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行业计 15 户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查出问题资金万元,责令调账万元,提出整改意见 60余条,检查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四是开展专项检查严肃财经纪律。从 XX 年

14、起,连续 2年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采取自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组织精干力量,混合编组,采取进点和调帐相结合的方式,对 27 户机关事业单位、17 户社会团体、8 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开展了重点检查工作,查出小金库金额万元,对 8 家单位予以了经济处罚,对 7 名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十二五” 期间,财政部门不断完善财政改革,深入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管理、政府集中采购、国有资产管理和财政投资评审改革,在提升财政精细化管理程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质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部门预算管理改革精细规范。公用支出实行综合定额和分项定额相结合的模式,调整了公务费、交通费定额标准,对

15、专项业务支出项目和数额进行清理和整合,重新核定专项业务支出,对政法机关实施非税收入征收与支出安排脱钩,收入全部缴入财政,支出由财政按规定予以安排。人员经费严格按规定项目和实有人数测算,公用经费按照规定的综合定额标准计算,专项经费按业务实际情况确定。二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成效明显。加大国库集中支付力度,国库集中支付面涵盖了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和往来资金,国库集中支付业务量创新高,5 年来累计支付各项资金 68 亿元,直接支付比例 88%,直接支付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每年退回各种不符合规定支付 500 多万元,月沉淀财政资金 5000 多万元,有效缓解了财政资金调度压力,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质效。三

16、是非税收入管理改革措施得力。规范非税收入票据的保管、发放、购领、使用、核销等管理工作,严把票据使用核销关,分次限量,核旧领新,票款同步,对公安、学校票据使用量大的单位采取计划申报、定量供票、定期核销的管理办法,定期对已经使用的票据进行核销,累计核销非税收入票据近 200 万份, 193 家县直单位参检率100%,合格率达 96%以上。四是政府采购管理改革彰显成效。制定了射阳县政府采购定点维修、印刷企业百分考核办法 ,对定点供应商引入竞争考核机制,细化量化考核内容,加大对定点供应商考核督查力度。督促各类定点供应商认真及时登记定点采购台帐,每季度分类分组到各定点供应商调查走访,了解政府采购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督促各定点供应商执行政府采购规章制度,提升政府采购定点供应水准,实行网上招标日常化,采购规模稳中有升。五年来组织集中采购 122 次,采购预算总额亿元,成交额亿元,节约率达%以上。五是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稳步推进。严格按照政策规定,提高国有资产处置、核销水平,通过产权交易中心公开运作,对车辆、房屋等标的进行处置,实现资产增值。建立国有资产收益台账,对全县国有投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