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选择wx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51897298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区位选择w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农业区位选择w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农业区位选择w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农业区位选择w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农业区位选择w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区位选择w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区位选择wx(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气候温湿,地 势低平,人力 耕种,种植业 。草场茂盛,地 势平坦,降水 较少,放牧业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 稻北麦,能否将农业生产类型进行调换 ?为什么? 科 技政策水源决 策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发达地区气候(光照、 热量和水分)水源地形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种 类和耕作制度水热充足且配合 较好的地区天然降水的补充河流沿岸或有地下 水、冰雪融水等灌 溉水源的地区影响农业生产部门 平原适宜耕作业;山 区适宜发展林、牧业影响农作物的 种类和产量土壤肥沃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的影响社会经 济因素影响内容举例市场类型和规模需求量增加或减少,

2、影 响面积扩大或缩小 需求品种变化影响类型 和产量政策推行技术、增加或减 少面积、调整布局和 结构提价或压价,使面积扩 大或缩小交通 运输质量和效益,使市场 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交通便利、鲜活农产品 不易变质,效益好以下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受什么因素影响形成的?1、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 为枳。”2、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日本的茶道爱好者 把茶种带回日本栽培,但效果不好。 3、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的气候都较寒冷,为何这两个 地区的农业类型不同。4、南海区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乳、肉、蛋的农业生 产基地。5、广深公路边的乳肉畜牧业、园艺业。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

3、地建立了一批商品 农业生产基地。气候土壤地形市场交通政策以前,北方一到冬季,每家每户都会购 买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大白菜存在家里,如 今再也没有这种现象了,为什么?我国将天然橡胶生产由热带向北推广到 22N;将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将小麦 的种植高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一方面,人类可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 然因素进行改造;另一方面,可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 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将以下地区要发展种植业需改造的自然原 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华北平原低洼:(2)三江平原沼泽:(3)东南丘陵:(4)沿海滩涂:土壤盐碱化较严重土壤含水量过高酸性红壤、土

4、壤贫瘠土壤含盐量过高小麦 蔬菜 乳牛?小麦乳牛蔬菜(有大面积平坦的土地,地价低)(靠近公路,便于运输)(靠近河流,便于灌溉 接近市场,便于销售)活动: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1)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A处宜发展_,因为这里地形_,耕地面 积_;B处宜发展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_, 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C处宜发展_生产,既靠近_,交通便捷 ,又靠近_,为市民提供新鲜产品;D处宜发展_生产,因为_地形不便耕作。棉花平坦 大 蔬菜水源 市场 乳牛公路 市场 水果丘陵什么是城郊农业 城市郊区的农业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受 城区大市场的影响,要为城区人民提供大

5、 量的蔬菜、肉蛋奶等副食品,同时其农业 生产效益也要与城区市民收入相抗衡。 在栽培介质上也正从有土栽培向无土栽 培过渡,逐渐克服土壤限制因素,最大程 度地满足植物生长对养分和水分的要求。 这样,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均得以大 幅度提高。农业地域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l1、什么叫混合农业?l2、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带主要分布 在哪里?l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中,有哪些区位因素在起作用?羊毛和小麦主要产于 东南部和西南部,东 南部的墨累达令盆 地是主要的小麦 牧羊带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的显著优点:(1)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 小麦、牧草或休耕地,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2)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 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 (3)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农民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 羊。 植桑业蔗基业桑基业鱼塘1、把下列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空格中。A、种甘蔗 B、糖厂 C、养鱼业 D、丝厂 E、养蚕业2、这是一种新颖的 农业,具有农业生产 性特点。ABCDE混合地域性一、区位位置 分布二、农业 区位因素气候 地形 土壤市场 交通 政策自然因素扩大农作物区位范围改造不利因素社会经 济因素市场扩散交通、保鲜冷藏技术利用 改造发展 变化农业地域的形成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