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五首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1882968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五首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诗歌五首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诗歌五首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诗歌五首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歌五首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五首语文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五首语文教案诗歌五首语文教案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2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3. 了解每位作者及作品的基本情况。4理解每首诗歌和散曲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重点字词。5理解作品中千古传诵句子的哲理。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2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3. 了解每位作者及作品的基本情况。4理解每首诗歌和散曲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重点字词。1.理解作品中千古传诵句子的哲理。2.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1 反复吟咏诵读,要求当堂背诵这五首诗歌。2采用点拨式疏通大意,不必面面俱到,着重讲一两个可以提挚全诗的词,着重讲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具:

2、多媒体 录音机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指导朗读五首诗词1学生运用工具书,结合注释轻声朗读五首诗词。2以次北固山下为例,简介古诗朗读停顿的两种划分方法。技音节划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口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按意义单位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口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小结:同一首诗,可以有不同的读法,我们现在读古诗一般采用按意义单位停顿的读法。3教师范读五首诗词,或放录音。学生在书上画出停顿,注意读准字音。4. 指名朗读五首诗词,教师注意给学生正音,并在正确停顿方面作具体指导。5学生自由朗读五首诗

3、词,要求字音、停顿正确。研读饮酒1导人语:说起我国的诗歌,总有一种自豪感。的确,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 “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避山野,隐居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及田园风光的歌咏,抒发情怀。这类诗称为田园诗,这类诗人称为田园诗人。陶渊明就是晋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的诗自然朴素而韵味隽永。下面我们就来品一品他的饮酒诗。2解题: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酒后写的,共 20首。课文所选的是其中的第 5 首。这首诗大约写于作者归田后 12 年,诗人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3咀嚼诗句:学生结合注释了解诗意,学生质疑,师生合作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如: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呢?明确:“车马喧”是指世俗往来的纷扰,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车马喧闹的声音。所以,当诗人“心远”时,也就是说诗人精神超脱凡俗时,自然也就不热衷于世俗的往来,因而即使身居闹市,也就像居住在偏远安静的地方。开头的四句诗,表达了诗人鄙弃追名逐利之心的人生态度。“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领会到“真意” ,却忘了该怎样表达,诗中的“真意”是指什么?明确:这里的“真意”是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