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读后感.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1879833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读后感.docx(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读后感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读后感习总书记的一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对我们基层社会保障工作者来说,却有很多很细的工作,要作好、作扎实。这也是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读后感 金秋的华西,繁忙而有序。“今年 1 至 7 月,华西集团公司实现的可用资金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一见面,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董事长吴协恩告诉记者:“是老书记为我们奠定了科学发展的基础,但更宝贵的是,他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食粮。他不寻常的群众观 ,不是高不可攀的空中楼阁 ,更不是喊喊口号的作秀 ,而是实实在在地走到群众中倾

2、听呼声、解决难题的行动,这将成为华西村党委班子今后开展所有工作的座右铭 。 ”“老百姓过不上好日子,要我们这些党员、干部有啥用”原江苏省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城乡建设工委主任李德和向记者回忆,1975 年至 1981 年,吴仁宝接受组织安排,担任江阴县委书记。吴仁宝要求机关干部改变以往坐办公室的作风,实行“三三制”三分之一的人员到基层调研,三分之一的人员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三分之一的人员留守机关处理日常事务。当县委书记期间,吴仁宝每次下乡都是再三叮嘱:“有啥吃啥,钱粮付清。 ”李德和随他下乡或外出,为他支付伙食费,钞票粮票笔笔入册。这本 5 年形成的伙食账,李德和已保存 30 多年,成为珍贵的勤政廉政

3、档案。在那个年代,不少公社没有公路,只能步行。吴仁宝边走边看农田苗情,遇见农民就坐地交谈,常常脱掉胶鞋走路的他被农民称为“赤脚书记” 。“赤脚书记”的习惯,吴仁宝坚持了一辈子。80 多岁时,他每天也是半夜才睡,三四点钟起床,偶尔睡到五点醒来,他总是说:“睡过头了!睡过头了!”然后急匆匆出门“走村串厂” 。 “老百姓的冷暖苦甜,如果我们这些基层工作的党员、干部再不去过问,再不去帮他们一把,那他们还会有啥好日子过嘛!老百姓过不上好日子,要我们这些党员、干部有啥用?”他说。吴仁宝的女儿吴凤英告诉记者:“从我小时候起,他就起早摸黑,村里的大小事儿都要过问,几乎不在家里待着。 ”“让百姓幸福就是社会主义

4、,让百姓幸福就必须大发展”华西村 398 号,是吴仁宝住了几十年的家,建于上世纪 70 年代,墙壁下方蓝色涂料漆的漆皮已经翘起,露出一块块用石灰粉刷的白底。而华西的村民,早已搬进第五代住房欧式别墅里。吴仁宝曾说:“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 ”他常跟华西的干部讲:“我们华西提倡的是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 ,要求老百姓做到的,干部首先做到;要求老百姓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让百姓幸福就是社会主义,让百姓幸福就必须大发展。 ”为了把这个“真道理”转化为人们的幸福生活,吴仁宝带领华西人走过了“七十年代造田” “八十年代造厂”“九十年代造城”的三次征程。凭着敏锐的判断,吴仁宝带领华西率先

5、转型,在服务业领域打造了旅游、金融、海运等制高点,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华西人越来越富有,吴仁宝对自己的要求却越来越严格。 “老书记上世纪 70 年代就给自己立下三不规矩: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奖金。 ”说起“老书记”的廉洁自律,村民黄永高抹起了眼泪,“这个三不 ,老书记全做到了,上级给他的亿元奖金,他全部上交给了集体。 ”随着华西接待客人越来越多,吴仁宝又给自己约法三章:一不沾酒,二不陪客人,三不上群众家的饭桌。无论谁到华西,官阶多高,吃饭时,他只是端着白开水敬一下,然后回到家里吃老伴儿煮的面条。“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自己不听群众话”“老书记常说,一个人死了,死即

6、了了,但了的是物质的东西,精神形象不会了,多留一点好的精神、好的形象给子孙后代,比留给子孙财产更重要。 ”吴协恩告诉记者,“我想,这就是老书记留给我们的最大的精神食粮,是华西正能量的本质所在。 ”做华西的村民很幸福,做老书记的子女不容易。30 年前,村民孙良庆 12 岁的儿子溺水身亡,一家人悲痛欲绝。好几个夜晚辗转难眠后,吴仁宝来到孙家说:“人死不能复生,你们别再难过了,我把我的儿子给你们,你们看哪个合适就挑哪个!”最终,吴仁宝把自家“阿四”吴协恩送给了孙家。“从我记事起,父亲总是在外面,很少有时间陪我们。把我送给孙家当儿子的前一个晚上,是他一生中陪我最长的时间。 ”吴协恩回忆。吴仁宝把百姓冷

7、暖悲欢挂在心头,却用制度紧紧约束班子成员,要求他们做好表率。上世纪 90 年代初,赌博风在华西死灰复燃,一位创业功臣也在外村赌博。吴仁宝“车拦头辆” ,重罚了“老伙计” 。同时,华西在邻近几个村镇贴出公告,发现华西干部或村民参与赌博的,举办查实后奖励 1000 元。公正地处理问题,使吴仁宝一次又一次赢得人心。有个外地村支书问吴仁宝:“你们这里的群众怎么这么听话?”吴仁宝回答他:“我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自己说错话;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自己不听群众话。 ”正是由于吴仁宝不寻常的“群众观” ,他逝世后,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群众从各地赶来吊唁,花圈绵延数里。 “老书记曾经对我们讲:老百姓是最讲良心的,干

8、部为他们做了好事,他们会永远记住;干部亏待了他们,他们也会永远记着。 ”吴协恩对记者说, “让大华西万村民过上更幸福的日子,是我个人和华西党委班子奋斗的强大动力。另外,XX 年以来,华西已为各地培训基层干部超过 30 万人次,在今后的培训中,我们将更注重引导大家学习、体会老书记的 群众观 ,让接受培训的村干部都成为百姓喜欢的亲民干部 。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读后感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9、 ”XX 年 11 月 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这段讲话,朴实亲切、饱含深情,温暖了亿万人的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把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正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

10、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要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制度安排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保障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经济发展是前提,离开经济发展谈改善民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民生是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指南针” ,持续不断

11、改善民生,能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既要通过发展经济,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又要通过持续不断改善民生,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有效需求,实现两者良性循环。改善民生要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改革愈是深化,愈要重视平衡社会利益;发展愈是向前,愈要体现到人民生活改善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承诺了的就一定要兑现,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同时还要意识到,群众对生活的期待是不断提升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而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

12、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民生不能脱离这个最大的实际提出过高目标,只能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决不能开空头支票,也要防止把胃口吊得过高,否则,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就有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一些国家的教训表明,民粹主义是造成“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由于过度福利化,用过度承诺讨好民众,结果导致效率低下、增长停滞、通货膨胀,收入分配最终反而恶化。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将收入提高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将福利水平提高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2.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

13、的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坚持社会政策要托底。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着力保障基本民生。坚守底线,就是要织牢民生安全网的“网底”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突出重点,就是要有所侧重,对重点群体和重点地区进行倾斜;完善制度,就是要形成系统全面的制度保障,使制度更加公平、普惠和可持续;引导预期,就是要促进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预期,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又成为广大人民群

14、众自身奋斗的目标。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事关国家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这么多人,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这是最有竞争力的。 ”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大力发展乡村教育,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把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搞好,防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培养一流人

15、才,产出一流成果。落实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选拔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广大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精准发力抓好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就业。统筹人力资源市场,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促进劳动者

16、自主就业。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加强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发挥着社会稳定器作用。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强化政策衔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