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郭明义观后感 xx.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851467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录片郭明义观后感 x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纪录片郭明义观后感 x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纪录片郭明义观后感 x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纪录片郭明义观后感 x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纪录片郭明义观后感 x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纪录片郭明义观后感 x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录片郭明义观后感 xx.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纪录片郭明义观后感纪录片郭明义观后感 XXXX有一种力量让人感动,它就是大爱无声;有一种奉献震彻心扉,它就是热血豪情。在观看了电影郭明义之后,我被他的精神品格和道德操守、人生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深深地感染了。郭明义是个把道德信念的坚守与人生的充实、快乐、幸福统一起来的人,他用自己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追求,有力地启示着人们认真思考怎样做人、为谁活着这个看似简单实则绝不简单的问题,在这个从不说大话的人身上,一个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个共产党人是否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来说,既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严肃的考验。郭明义的一言一行深深地震撼着我。尤其当女儿问他为什么总能找到比我

2、们困难的人时,郭明义回答,只要你心里有就能看得见,遇到困难的人总要有人扶一把。虽然是平凡的话语,却道出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用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让人们从他身上看到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我们向他学习,就是要学习他牢记宗旨、坚定信念的政治品质。学习他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学习他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学习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他身上体现出的高尚的幸福观和人生观深深地打动了我,看到郭明义,我觉得自己身上还存在太多的缺点和不足,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应立足实际,深入学习,弘扬郭明义精神,积极争当各项工作创先争优的表率。他是我们生活中活的座右

3、铭,今后我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勤奋精业的工作,将郭明义的雷锋精神和时代精神永远地发扬和传承下去。很少看电影,但这部郭明义的电影真的值得一看,心很久未被触动了,在看到郭明义电影后,竟几次感动得热泪盈眶他郭明义虽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公路管理员,竟能在 20 年献血 6 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 10倍多。1994 年以来,省吃俭用的他竟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达 12 万元,而且先后资助了 180 多名特困生,而他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 3 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 80 年代中期所建的一个不到 40 平方米的单室里这是怎样的一颗无私的爱心啊!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

4、纷繁复杂的喧嚣尘世中,他始终怀着一颗真心一腔热情,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他尤如一泓清泉,荡涤了世俗的贪念,奏响了一曲曲无私奉献的精神乐章!记得电影中她女儿问他“爸爸,你怎么总能发现那些需要帮助的困难的人呢? 他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只要用心就能发现。 ” 是啊!生活中不缺少行善和奉献的机会,却缺少发现的眼睛和爱心。其实用心发现可以帮助他人的机会俯拾皆是:在步履匆匆中,不妨暂停一下,帮正在上坡路艰难地拉着煤车的人推上几步,对他人也是一种帮助!刚吃完的零食袋子不要随手扔掉,想想在车来车往的大街上,风会把果皮纸屑吹得到处都是,会让清洁工清扫起来很不方便也不安全,不妨多走几步扔进垃圾桶,这样的举手之劳也

5、是一种善举。路上遇上水管坏了,在水流四溢中,请别踮着脚漠然地走过,请帮忙拨打自来水公司的电话,让检修人员及时处理故障,别让自来水这样汩汩地流出白白地浪费掉!看见找不到大人在哭哭啼啼的孩子,不要只顾着围观和看热闹,想方设法问清楚他家在哪儿,送他回家,或者帮他拨打 110,让警察去帮他找到家人。“积硅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 ,无须惊天动地之举,也无须经天纬地之才,善小也可铸大爱。只要凭借一颗善心一双慧眼,就可在不断的行善中升华自己感动他人。正如不断发展壮大的郭明义爱心团队一样,不断喷涌着滋人心田的甘泉,掀起了一股股扶危济困的爱心洪流,就让我们手相牵、心相连,风雨同舟、患难同行,相信只要人人都

6、奉献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郭明义企图触摸人心那厚痂包裹着的柔软部分,可是在物欲横流中它注定不温不火,做娱乐片没有娱乐性,做故事片故事不精彩,做主旋律就更不靠谱,因为主流社会的既得利益者官员和老板们根本就没有心,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抓住耗子和鸡的屁。郭明义是鞍钢的普通职工,十六年工资总收入为二十八万元,捐款助学之十二万。陆续五十六次献血,结婚二十多年,他一家人居住在不足四十平方米的房子里。不管社会怎么变,不管外人如何看,郭明义泰然处之,坚持自己的幸福观,帮助别人就很快乐,他总能找到比自己困难的人。郭明义说:“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 。 “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比啥都幸福”

7、 。如果讲良心,郭明义在表演上肯定是感人的,成功的表现传统美德,许多观众为之洒泪。应该说郭明义在这个社会并不孤独,有不少类似的人,隐身捐款给困难的孩子,隐身捐献干细胞,但无论人数还是行为都绝对称不上主流,连支流都称不上,只能算极个别现象。特别看不出这种极个别现象会是那种可以燎原的点点星火,因为离离原上草没有可燃性。郭明义所作所为是因为自己是党员吗?换个角度说,党员的形象就是郭明义这样的吗?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克己奉公,恪尽职守,这些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各朝代都大有人在,而他的时代精神在哪里呢?电影中,郭明义去一家网络公司与总经理的谈话最具典型意义(怎么能通过审查?),总经理不理解郭明义的行为,凭郭

8、明义一己之力怎能解决社会问题,并问郭是否对得起家人,郭所答非所问,大义凛然地说那位总经理二十多年没看党章了,党员都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当下最关键的悖论,一部分人先富是以损害另一部分人为基础的,被损害的人也要损害他人才收获利益,当干部是为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吗?党章那么说,谁那么做?那些给郭明义写总结材料的宣传精英,那些论证郭明义时代精神的专家学者,你们自己真信吗?作为典型的郭明义只是个普通职工,而且是普通职工中比较另类的凤毛麟角。主旋律电影应该表现主流人群,表现官僚、富人、白领公务员,至少应该是中产阶级。典型还应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真的郭明义显然不够条件。要是哪个官员像郭明义那样,作为典型才

9、有说服力,可惜,这是不可能的。当官为了啥,这个问题在理论上还不确定,但在实践中已经解决。那就是权为己所用,情为己所系,利为己所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皆患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单从艺术水平上讲,吃惯了快餐的导演编剧已经不会做大餐了,即便是小炒也带着快餐的味道。 郭明义有些情节兀突,有些则经不住推敲。演员还是过硬的,侯勇,冯远征,姜宏波,李沁,新人不输老戏骨。总之,官家推销郭明义挣官家的钱,要是走市场恐怕没多少人买账。4 日,我院党委组织全院党员观看了根据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改编的同名电影郭明义 ,观影过程中我们逐步走入郭明义同志的现实生活,他平凡

10、而伟大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我们。郭明义,辽宁鞍山人,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一名普通的采场公路管理员,曾先后获部队学雷锋标兵、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是鞍山市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影片开头,伴着隆隆的机车声,主人公郭明义出场了,一身典型的施工现场工作服,用英文与一位外国工程师力争一个技术问题。没人会注意到一辆大型重机车的一个小裂痕,外国工程师对其监督下的机车质量之好深信不疑。在一片漠视中,郭明义坚持上报机车的质量问题,多次与外国工程师据理力争,最终他的坚持与认真为企业挽回了损失这是郭明义同志给我的最初印象,耿直、认真、坚持,他就好像生活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老一辈

11、人,那么执着、无私,和现代社会的放任、逃避、漠视格格不入。随着影片的进程,我又了解到他热心奉献的一面。他帮助身患重病的小女孩筹集医药费,到航空公司乞求负责人帮助小女孩完成当空姐的梦想;他不辞辛苦,历经 3 年时间为身患白血病急需换肾的小男孩找肾源;三次将家里的彩电送给村小学的孩子们;几次将单位分房的机会让给他人。郭明义他是妻子眼中的“郭傻子”因为他义务献工、献钱、献血,15 年来累计献工 15000 个小时,先后资助 180 多名贫困学生读书,参加了 54 次义务献血和捐献血小板;他是女儿口中的“千里眼” ,因为他总能看到比自己家人更需要帮助的人,总能尽其所能帮助别人;他是铁矿职工澡堂里的搓澡

12、工,因为下班后总要在澡堂里忙活着帮工友们搓背,嘴里还不停讲着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意义,鼓励大家捐献;他更是我们眼中的好党员,因为他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影片的每一个场景都感动着我、触动着我,让我思索 我们生活在一个呼唤英雄的时代,而所谓英雄并非指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见义勇为的“武林高手” ,或是为国防科技建设做出贡献的杰出人物,我们也呼唤在平凡岗位中默默奉献、在服务群众中书写辉煌的普通人。甘于清贫、安贫乐道是中华民族最为推崇的美德,舍己为人、甘于奉献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境界的重要标尺。如何对待自己的国家,看待自己的工作,看待党员这一名称,从根本上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 “向雷锋同志学习” 、 “向郭明义同志学习”绝不只是一句空话,应当把它念在嘴上、做在手上、印在心里。作为党员我们应将党员的道德信念与人生的充实、快乐统一起来,将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变为使命、变为习惯性的生活方式,用我们自己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追求去诠释 “怎样做党员”这个看似简单实则绝不简单的问题。让我们争做播种者,将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种子传播下去,让一代代人收获、让一代代人继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