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复习课)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1846047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复习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曹刿论战(复习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曹刿论战(复习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曹刿论战(复习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曹刿论战(复习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复习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复习课)(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曹刿论战左传复习课复习重点:1.背诵默写全文。2.掌握关于左传的基本知 识。3.会翻译句子,能够准确解释 重点词语。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写法。掌握下列字词读音:(1) 曹刿( ) (2) 又何间( )焉 (3) 肉食者鄙( ) (4) 弗( )敢加也 (5) 小惠未徧( ) (6) 小信未孚( ) (7) 公与之乘( ) (8) 战于长勺( ) (9) 下视其辙( ) (10)登轼( )而望 (11)彼竭( )我盈( ) (12)望其旗靡( )gu jin b f bin f chng sho zh sh jiyng m一.背诵全文 1三分钟独立背诵.2三分钟同桌互查.检查背诵-快速抢答

2、1、故事发生的背景: 齐师伐我,公将战。 2、表明人民对这场战争态度的句子: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曹刿请见的原因: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主要原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4、表明政治上取信于民 的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6、“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7、有利于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8、有利于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9、“辙乱旗靡”是怎样发现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10、对三鼓作出精辟分析的句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 因: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时代背

3、景介绍 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 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 ,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历史上还有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等)。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 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j 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杀,住在莒国的公子 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 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 ,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 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 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 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二.掌握

4、关于左传的知识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 事、文化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 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 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 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 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 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 存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 ,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有 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相 关 知 识 连 接1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 2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 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 策略,展示了战国

5、时代的历史特点和 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 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 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三.会翻译句子,能够准确解释重点词语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齐师伐我又何间焉肉食者鄙何以战小惠未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再而衰彼竭我盈望其旗靡指鲁国参与目光短浅即“以何”, 凭什么同“遍”,遍及指猪、牛、 羊等祭品虚夸,即以 少报多为人所 信服动词,赐福 ,保佑案件即使动词,击鼓驱车追赶第二次充满,指 士气旺盛倒下翻译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何以战?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5、小惠未徧,民弗从也。、牺牲玉

6、帛,弗敢加也,必以 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 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既克,公问其故。、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 之。1、解释划横线的词:弗敢专也( ) 又何间焉( )小信未孚( ) 忠之属也( )彼竭我盈( ) 神弗福也( )齐人三鼓( ) 遂逐齐师( )课堂练习:2.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与它 们现在的常用义有什么不同:(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4)忠之属也。可以

7、一战,战则请从(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说出下列画线词语的含义:公与之乘 小大之狱登轼而望之公将鼓之故克之(1)(2)其乡人曰下视其辙公问其故望其旗靡故克之( )之 肉食者谋之( ) 小大之狱( )公将鼓之( ) 4、补出下列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1)、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2)、必以( )分( )人。(3)、小信未孚,神弗福( )也。(4)、可以( )一战。(5)、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 。(6)、一鼓作气,再( )而( )衰,三( )而( )竭。5.通假字 “徧”通 “遍” 意思是遍及、普遍讨论曹刿的形象特征:曹刿:政治上深谋远虑, 军事上

8、有卓越的指挥才能,紧扣住“远谋”。 分析课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1.紧扣中心精心剪裁,详略搭配得 当。详写曹刿用谋,略写战争过 程、鲁庄公问计。2.以简短的对话,运用对比的手法 表现人物形象。思考:课文的三个段落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详写了什 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课文第一段写曹刿与鲁庄公讨论战争能不能打,凭什么 可以战胜敌人,这是战前的政治准备;第二段写曹刿协助鲁 庄公指挥打败齐军,取得战争的胜利;第三段写打败齐军后 ,曹刿给鲁庄公总结经验。可见,课文是按着战前准备、战 争进行、战后总结的顺序组织材料的。课文详细地记叙了战前曹刿与鲁庄公讨论这一仗能不能 打,以及战后的总结,而

9、对长勺之战的经过写得非常简略。结构层次一、写鲁国战前的政治准备。(详写)1、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2、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 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二、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略写)三、曹刿论述鲁国取胜的原因。(详写)1、论述反攻敌人的有利时机。2、论述追击敌人的有利时机。曹刿论战战前准备请见原因1 齐师伐我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政治准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以情 战争经过战后总结齐人三鼓,鲁军一鼓,齐师败绩下视其辙,登轼望之,遂逐齐师进攻时机:齐人三鼓之后,彼竭我 盈之时追击时机:辙乱旗靡之时战略思想(取信于民)战场指挥(正确英明)战术思想(抓住时机)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及策略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