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课程设计采油工程部分井筒压力分布计算任务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1843383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课程设计采油工程部分井筒压力分布计算任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课程设计采油工程部分井筒压力分布计算任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课程设计采油工程部分井筒压力分布计算任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课程设计采油工程部分井筒压力分布计算任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课程设计采油工程部分井筒压力分布计算任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课程设计采油工程部分井筒压力分布计算任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课程设计采油工程部分井筒压力分布计算任务书(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 石油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 井筒压力分布计算 专业 石油工程 姓名 赵二猛 学号 100302240115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1.设计主要内容:根据已有的基础数据,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完成自喷井系统从井口到井底的所有相关参数的计算,最终计算井筒内的压力分布。 计算出油井温度分布; 确定平均温度压力条件下的参数; 确定出摩擦阻力系数; 确定井筒内的压力分布;2. 设计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选择一组基础数据,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设计任务,最终以设计报告的形式完成本专题设计,设计报告的具体内容如下: 概述; 基础数据; 能量方程理

2、论; 气液多相垂直管流压力梯度的摩擦损失系数法; 设计框图及结果; 结束语; 参考文献。设计报告采用统一格式打印,要求图表清晰、语言流畅、书写规范,论据充分、说服力强,达到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3. 主要参考资料:王鸿勋,张琪等, 采油工艺原理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陈涛平等, 石油工程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万仁溥等, 采油技术手册第四分册机械采油技术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完成期限 2013 年 7 月 1 日2013 年 7 月 20 日指导教师 张文 专业负责人 王立军 2013 年 6 月 25 日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目目 录录第 1 章 概 述11.1 设

3、计的目的和意义11.2 设计的主要内容1第 2 章 基础数据2第 3 章 能量方程理论33.1 能量方程的推导33.2 多相垂直管流压力分布计算步骤.6第 4 章 气液多相垂直管流压力梯度的摩擦损失系数法84.1 基本压力方程84.2 平均密度平均流速的确定方法84.3 摩擦损失系数的确定114.4 油气水高压物性参数的计算方法124.5 井温分布的的计算方法164.6 实例计算17第 5 章 设计框图及结果215.1 设计框图215.2 设计结果22结束语29参考文献30附 录31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0第第 1 章章 概概 述述1.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目的:确

4、定井筒内沿程压力损失的流动规律,完成自喷井系统从井口到井底的所有相关参数的计算,运用深度迭代方法计算多相垂直管流的压力分布。意义: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已有的基础数据,最终计算井筒内的压力分布。对于油气井的优化设计、稳产高产及测试技术的预测性与精确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 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的主要内容根据已有的基础数据,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完成自喷井系统从井口到井底的所有相关参数的计算,最终计算井筒内的压力分布。 计算出油井温度分布; 确定平均温度压力条件下的参数; 确定出摩擦阻力系数; 确定井筒内的压力分布; 详见第四章。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1第第 2 章章 基础数据基

5、础数据数据表见下表(表 2-1)表 2-1 基础数据表地面脱气原油密度(kg/m3)841地层水比热(J/kg)4400天然气密度(kg/m3)0.929天然气比热(J/kg)2227水密度(kg/m3)1000天然气分类(贫气或富气)富气水油比(m3/m3)0.1井号B1-112-P56井口温度()15井深(m)1082地温梯度(/100m)3.15油管内径(mm)62传热系数(W/m)2.75油压(MPa)0.64饱和压力(MPa)6.28日产油量(t/d)40.5原油比热(J/kg)2200日产气量(m3/d)2444.7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2第第 3 章章 能量方程理论

6、能量方程理论3.1 能量方程的推导能量方程的推导流体流动系统都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写出两个流动断面间的能量平衡关系:进入断面 1 的流体能量+在断面 1 和 2 之间对流体额外所做的功-在断面 1和 2 之间耗失的能量=从断面 2 流出的流体的能量根据流体力学及热力学,对质量为m的任何流动的流体,在某一状态参数下(P、T)和某一位置上所具有的能量包括:内能U;位能mgh;动能;压缩或膨胀22mv能。PV据此,就可以写出多相管流通过断面 1 和断面 2 的流体的能量平衡关系。为了得到各种管流能量平衡的普遍关系,选用倾斜管流。(3-1)22 12 111 12222mvmvUm ZPVqUm ZPV

7、+ g si n +-=+ gsi n +22式中 流体质量,公斤;m流体体积,;V3米压力,帕;P重力加速度, ;g2米秒管子中心线与参考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度; 液流断面沿管子中心线到参考水平Z面的距离,米; hZsi n图 1-1 流体流动示意图流体的内能,包括分子运动所具有的内部动能及分子间引力引起的内部位U能以及化学能、电能等,焦尔;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3流体通过断面的平均流速,米/秒。v(3-1)式中,除了内能外,其他参数可用测量的办法求得。内能虽然不能直接测量和计算其绝对值,但可求得两种状态下的相对变化。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可逆过程:或dddqUp VdddUq

8、p V式中 dq 为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dU 和 pdV 分别为系统进行热交换时,在系统内所引起的流体内能的变化和由于流体体积改变 dV 后克服外部压力所做的功。对于像我们这里所研究的这种不可逆过程来讲:rddddqqUp V式中 dqr摩擦产生的热量。若以dlw表示摩擦消耗的功,则由上式可得:rwddql或 (3-2)ddddwqUp VlddddwUqp Vl改写(3-1)式,可得到两个流动断面之间的能量平衡方程:(3-1a)2 (sin )()02mvUmgZPVq将(3-1a)式写成微分形式:(3-1b)ddsin d()d0Umv vmgZPVq将(3-2)式代入(3-1b)式,并

9、简化后得:(3-3)ddsin dd0wV pmv vmgZl积分上式我们就可得到压力为 P1和 P2两个流动断面的能量平衡方程:(3-3a)212wdsin02PPmvV pmgZL取单位质量的流体 m=1,将代入(3-3)式后得:1V(3-3b)w1ddsin dd0pv vgZl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4式中 流体密度,。3公斤米用压力梯度表示,则可写为:(3-4) wdddsin0dddIpvvgZZZ由此可得: wdddsindddIpvvgZZZ 式中 单位管长上的总压力损失(总压力降) ;d dp Z由于动能变化而损失的压力或称加速度引起的压力损失;d dvvZ克服流

10、体重力所消耗的压力;sing克服各种摩擦阻力而消耗的压力。 wd dI Z令 d=sindpgZ举高dd=ddpvvZZ加速度 wdd=ddIp ZZ摩擦则 dddd=+ddddpppp ZZZZ摩擦举高加速度根据流体力学管流计算公式2d=d2pvfZd摩擦式中 f摩擦阻力系数;d管径,米。在 Z 的方向为由下而上的坐标系中为负值,如果我们取为正值,则d dp Zd dp Z(3-5)2ddsindd2pvvgvfZZd(3-5)式是适合于各种管流的通用压力梯度方程。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5对于水平管流,因 =0,。若用 x 表示水平流动方向的坐标,则 d0dp Z举高(3-6)

11、2dd dd2pvvvfxxd对于垂直管流,,sin=1 ,若以 h 表示高度,则=90(3-7)2dd dd2pvvgvfhhd为了强调多相混合物流动,将方程中的各项流动参数加下角标“m”,则2 mmm mmmmddsindd2vvpgvfZZd式中 m多相混合物的密度;vm多相混合物的流速;fm多相混合物流动时的摩擦阻力系数。单相垂直管液流的;单相水平管液流的及均为零。对d dp Z加速度d dp Z举高d dp Z加速度于气-液多相管流,如果流速不大,则很小,可以忽略不计。d dp Z加速度只要求得 m、vm及 fm就可计算出压力梯度。但是,如前所述,多相管流中这些参数沿程是变化的,而且

12、在不同流动型态下的变化规律也各不相同。所以,研究这些参数在流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计算方法是多相管流研究的中心问题。不同研究者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各自计算这些参数的方法。3.2 多相垂直管流压力分布计算步骤多相垂直管流压力分布计算步骤按气液两相管流的压力梯度公式计算沿程压力分布时,影响流体流动规律的各相物理参数(密度、粘度等)及混合物的密度、流速都随压力和温度而变,而沿程压力梯并不是常数,因此气液两相管流要分段计算以提高计算精度。同时计算压力分布时要先给出相应管段的流体物性参数,而这些参数又是压力和温度的函数,压力却又是计算中要求的未知数。因此,通常每一管段的压力梯度均需采用迭代法进行。有两种迭代

13、方法:用压差分段、按长度增量迭代和用长度分段、按压力增量迭代。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6用压差分段、按长度增量迭代的步骤是:1) 已知任一点(井口或井底)的压力作为起点,任选一个合适的压力降作为计0pp算的压力间隔;2) 估计一个对应的长度增量,以便根据温度梯度估算该段下端的温度;pL1T3) 计算该管段的平均温度及平均压力,并确定在该和下的全部流体性质TPTP参数;4) 计算该管段的压力梯度Lpdd /5) 计算对应于的该段管长 P;)/(LpddpL6) 将第 5)步计算得的与第 2)步估计的进行比较,两者之差超过允许范围,LL则以计算的作为估计值,重复 2)5)的计算,直至两

14、者之差在允许范围内为止;L07) 计算该管段下端对应的长度及压力iLip=,(i=1,2,3,n)iL niiL1pippi08) 以处的压力为起点,重复第 2)7)步,计算下一管段的长度和压力,iL1iL1ip直到各段的累加长度等于或大于管长(L)时为止。nL0第第 4 章章 气液多相垂直管流压力梯度的摩擦损失系数气液多相垂直管流压力梯度的摩擦损失系数法法4.14.1 基本压力方程基本压力方程摩擦损失系数法计算压力梯度的基本方程:2mm m2VPghD式中 计算段的混合物平均密度,kg/m3;m计算段的混合物平均流速,m/s;mV计算段的摩擦损失系数,无因次;D管径,m;g重力加速度,9.807m/s2;计算管段的平均压力梯度,Pa/m。Ph如果用混合物流量表示流速,则上式可写成:22 0t m5 m1.233q WPghD式中 q0地面脱气原油的产量,m3/s;Wt随 1 m3地面脱气原油同时产出的油、水、气混合物的总质量,Kg/m3;其他符号及单位同前。4.24.2 平均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