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县葛仙山景区旅游公路开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精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1842393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铅山县葛仙山景区旅游公路开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铅山县葛仙山景区旅游公路开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铅山县葛仙山景区旅游公路开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铅山县葛仙山景区旅游公路开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铅山县葛仙山景区旅游公路开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铅山县葛仙山景区旅游公路开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铅山县葛仙山景区旅游公路开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精编(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铅山县葛仙山景区旅游公路开发建设工程铅山县葛仙山景区旅游公路开发建设工程 可可 行行 性性 研研 究究 报报 告告目 录一、总论(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2、承办单位概况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4、项目提出的过程、理由及意义(二)项目概况1、线路起讫点、经由2、建设规模与目标3、主要建筑条件4、项目投入总资金角度效益情况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二、线路设计(一)线路情况(二)沿线地理位置条件(三)筑路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三、旅游市场调查和预测(一)市场调查(二)市场预测四、工程方案(一)路面、路基工程(二)桥涵工程(三)附属配套建筑工程(四)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五)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

2、览表五、环境影响评价六、组织机构与项目设施(一)项目负责单位(二)项目经营管理单位(三)项目施工单位七、项目实施进度八、项目投资预算(一)项目投资预算依据(二)建设投资预算(三)项目投资预算汇总表九、融资方案(一)资金筹措(二)还款计划(三)还款资金来源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一)直接经济效益分析(二)间接经济效益分析(三)社会效益分析十一、风险分析(一)市场风险(二)技术风险十二、结论与建议铅山县葛仙山旅游景区旅游公路开发建设工程可行性报告一、总 论(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葛仙山景区旅游公路开发建设工程2、承办单位概况:(1)项目主办单位:江西省铅山县旅游局;(2)项目实施单位:铅山

3、县天翔旅游开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3)项目设计单位:江西省上饶市公路勘察设计室;(4)法定地点:江西省铅山县河口镇狮江大道;(5)项目总负责人:余乃新(铅山县旅游局局长)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铅山县人民政府铅山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 ;(2)江西地质科学研究所的江西省铅山县葛仙山旅游资源调查及开发规划;(3)南昌大学旅游学院编制的葛仙山旅游景区精品策划 ;(4)上饶市公路勘察设计室二二年六月份对葛仙山区旅游公路的实地勘察测量材料。4、项目提出的过程、理由及意义: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我县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目前,我县旅

4、游经济发展势头不错,但所拥有的旅游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开发利用,与周边旅游火爆形势相比反差甚大,旅游经济占 GDP 的份额微乎其微。我县葛仙山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突出的优势。葛仙山景区地处武夷山脉北麓的铅山县杨林乡境内,主峰 1096.3 米,是鹅湖山国家森林公园核心景区,2002 年又被评为江西省第一批国家 2A 级旅游区,葛仙山道观佛寺相衔,北面葛仙祠,南面慈济寺,创造了一山两教,佛道共处的奇观。一九八四年六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确定葛仙山的“葛仙祠”和“慈济寺”为省级重点寺观。葛仙山自古以来就闻名遐迩,蜚声于沪、浙、闽、赣周围几十个县市,上海、神州、深圳、港台的不少游客

5、也慕名而至。随着横南铁路的客运开通,梨温高速公路贯穿铅山,上分公路改造全面竣工,我县的经济发展战略已经转移到“旅游兴县”上来。旅游的发展,必将进一步增加葛仙山旅游客流量。但是,目前我县杨林乡至葛仙山景区全长 10 公里的公路,路基窄、纵坡陡、弯道急、视线差,属等外公路,大型客货车无法通行,目前只能小车通行,严重影响游客流量。景区公路既是通往葛仙山旅游点必经之路,也是县城通往港东乡、天柱山乡、篁碧畲族乡的必由之路,只有提高公路等级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葛仙山旅游景区公路开发建设,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县旅游业的发展,打响旅游牌,并且带动该景区周边乡村的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当

6、地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帮助农民奔小康,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二)项目概况1、葛仙山旅游公路起点位于永老线 K13+900 的王山头,经由油榨宅、官山脚、崖山咀、项源村而终于葛仙源。2、建设规模与目标:王山头至官山脚段长 1.566 公里,按三级(平微区) ,路基宽 8.5 米,水泥路面宽 7.0米;官山脚至葛仙源段长 7.562 公里,按四级(山重区),路基宽 7.0 米,水泥路面宽 6.0 米(不加宽) ,全长9.1285 公里;桥涵构造物设计载重:汽-20,挂-100,小桥涵洞与路基同宽,水泥混凝土路面按轻型交通设计。3、主要建筑条件:公路沿线所经起点段新线长1.566 公里

7、及后段 K0+200-K1+800 长 1.6 公里为大田畈,余为沿溪山岭,K5起连续上坡直至终点,测线起终点高差达 198.4 米,全线无不良地质情况,利于公路修建。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项目投入资金 700万元(不包括拆迁征地费用) ,项目效益按 2002 年葛仙山景区经济指标测算,景区前 5 年年平均直接盈利 212万元,投资回收期 3.3 年。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附表 1) 。二、线路设计(一)线路情况杨葛公路起点位于永老线 K13+900 的王山头,经由油榨宅、官山脚、崖山咀、项源村而终于葛仙山岭底的洗脚坑(号葛仙源) ,全长 9.1285 公里。(二)沿线地理位置条件杨

8、林乡位于铅山县正中部,葛仙山处于该乡最南端系武夷山余脉,山顶海拔 1096 米。(三)筑路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本线工程永老段公路右侧杨林河、砂、砾石材料丰富,采运方便,平均运距约 2 公里,岔线进山、砂、砾石较缺需外运,平均运距约 5 公里。沿线石方路基多处,石质坚硬,有较多块、片石可供采、捡运用,崖山咀原有大型石料场兼有加工碎石可供购用。三、旅游市场调查和预测(一)市场调查根据江西地质科学研究所对葛仙山旅游资源调查及南昌大学旅游学院对游客的调查,以及县旅游局根据葛仙山游客人数的登记情况,每年前往葛仙山的旅游不少于 10 万人次,2002 年达 12 万人次。(二)市场预测1、根据国内外发展旅游

9、业的资料,当国民收入达到 800 美元/年时,旅游业就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年游客增长率在 20%以上。我省和周边平均达到或接近国民收入 800 美元/年的水平,葛仙山的游客量年增长率不会低于 15%。2、由于葛仙山旅游景区公路的建设和计划投资新建葛仙山客运索道,将改善旅游交通环境,提高游客量。根据对游客的访问答卷调查表明,提高率不低 20%。3、葛仙山景区地处福建武夷宫、上饶三清山、鹰潭龙虎山中心,与这三处著名旅游景区形成了旅游大三角。随着旅游热的兴起,通过加强旅游宣传,可以吸引争取到上述三大景区的部分游客到葛仙山景区,增加率可达到 3%。根据上述三项因素,葛仙山的游客按年增长 20%的速度,即

10、可达到以下数据:2003 年:14.4 万人次;2004 年:17.3 万人次;2005 年:20.8 万人次;2006 年:25.0 万人次2007 年:30.0 万人次。四、工程方案(一)路基路面工程1、路基按旅游专用公路四级标准,宽度 8.5 米,最小弯道半径 20 米,最大纵坡 9%.2、路面采用水泥路面层,厚 20 公分,宽度为 7 米,基层为水泥稳定砂砾厚 15 公分。(二)桥涵工程桥梁净宽 7 米,涵洞长度与路基同宽。(三)附属配套建筑工程本旅游公路终点附近设停车场一处,交通安全设施在沿线埋设有关交通标志牌。(四)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三材”用量工程量有路基土地石主 8.57 万方,

11、挡墙 0.63 万方,中小桥四座,134.24 米,涵洞 55 道,水泥路面全长9.129 公里。所需“三材”用量:钢材 30 吨,水泥 4200 吨,木材 300 立方米。(五)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附表 2)五、环境影响评价本路修建涉及环保主要问题有二:一是路基填挖方施工,地表植被破坏,会造成水土流失;二是公路建成通车,温室气体热电厂放和噪音污染。前者结合实际和投资可能增设护坡和边坡种(植)草皮,并尽量减少弃方,后者通过宜林路段公路绿化来解决,本线交通量不大,环境几无污染危害。六、组织机构与项目设施(一)项目负责单位该项目由铅山县旅游局总体负责,铅山县旅游局和杨林乡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

12、。土地征用、青苗补偿、房屋拆迁工作和费用由杨林乡人民政府负责。铅山县旅游局负责筹资解决公路工程建设直接费用。(二)项目经营管理单位县旅游局下属铅山县天翔旅游开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具体负责项目建设施工和管理。该项目建成后,所有权属于铅山县旅游局和杨林乡人民政府,经营权属铅山县旅游局,并负责归还银行贷款本息。由铅山县天翔旅游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公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三)项目施工单位该项目采取公开招投司法方式,分两个标段,确定中国四冶金公司和江西省有色冶金建设公司为施工建设单位。七、项目实施进度(一)建设工期项目总建设工期为 12 个月(2003 年 1 月至 2003年 12 月) ,路基、

13、桥涵工程为 6 个月(2003 年 1 月至2003 年 6 月有,路面工程 6 个月(2003 年 7 月至 2003年 12 月)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本项目的勘察设计、招投标工作和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于 2002 年 12 月底全部结束,自 2003 年元月起已进入施工阶段,计划 2003 年 6 月底完成路基、桥涵工程,2003 年 12 月底完成路面工程及各项附属配套建筑工程。八、工程投资预算(一)项目投资预算依据2002 年 6 月上饶市公路勘察设计室制作的铅山县杨林至葛仙源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二)建设投资预算:项目总投资 700 万元。1、建筑安装工程费:6417507

14、 元,其中:(1)路基工程:9.1285 公路公里,预算金额 1785591元;(2)桥梁工程:中桥 1 座,小桥 3 座,总长 134.24米,预算金额 776327 元;(3)涵洞工程:涵 56 道,总长 540 米,预算金额276204 元;(4)水泥砼路面:面积 54945 平方米,预算金额3142370 元;(5)沿线设施及施工技术装备费:101266 元;(6)计划利润及税金:335749 元。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管理费、监督费、监理费、审查费、设计费共计296935 元。3、停车场扩建:1500 平方米,预算金额 84125 元。4、总预备费:201433 元。(三)项目投资预

15、算汇总表(附表 4) 。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一)直接经济效益分析1、本项目总投资:700 万元(不包括拆迁征地费用)2、年平均总收入:前 5 年游客总人数为 108 万人次,年平均为 21.5 万人次,按 10 元/人次门票收入,共为 215 万元年平均按停车 1 万辆,停车费 20 元/辆收费,共计 20 万元,年平均总收入 235 万元。3、年平均总支出:80%的管理费和 6%的营业税(2358%+2356%)共计 23 万元。4、年平均盈利:235-23=212 万元5、投资回收期:700212=3.3 年(二)间接经济效益分析根据葛仙山风景区 2001 年经营收入统计资料,旅游

16、消费平均为 100 元/人/日,规划期内,按年平均游客数 21.5 万人次计算,旅游营业总收入为 2150 万元。剔除门票和停车费外,实际工农业收入为年 1935 万元,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对当地农村经济的影响分析,当地项源村和大田村参与旅游营业的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 50%,计 967.5 万元。按 15%的利润额,当地农民获利 145 万元。当地项源村和大田村的总农户共 400 户,户均获纯利 3625 元,从事旅游业经营的人数将达 600余人,可以帮助农民致富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就业。(三)社会效益分析葛仙山玉虚观在道教文化方面独成一体,对中国道教文化的研究和发掘具有丰富的价值;同时,其影响已经延伸到台湾、日本、韩国。该公路的建成开通,可以带动我县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提高我县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十、风险分析(一)市场风险葛仙山游客按较低量计算,年 16 万人次,按 10 元/人次的门票计算,年收入 160 万元,停车场停车数按最低量 1 万辆计算,每辆次收费 20 元,年收入 20 万元,固定收入为 200 万元,扣除 8%的管理费和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