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抗精神失常药幻灯片

上传人:m****5 文档编号:51841384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 抗精神失常药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18 抗精神失常药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18 抗精神失常药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18 抗精神失常药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18 抗精神失常药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 抗精神失常药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 抗精神失常药幻灯片(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八章 抗 精 神 失 常 药精神失常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 精神病,亦称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抑郁症 (抗抑郁症药)躁狂症 (抗躁狂症药)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焦虑症 (抗焦虑症药、苯二氮卓类药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精神病又称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病人的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型:以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型:以阴性状症为主,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治疗药物:吩噻嗪类、丁酰苯类、硫杂蒽类及其他类。 抗精神病作用机制1.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通路DA受体: 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通路主要存在D2样受体(

2、D2、D3、D4),精神分裂症是这两条通路的D2样受体 功能亢进所致。 黑质-纹状体通路存在D1样受体和D2样受体中的D2、D3 亚型,其中D3为突触前受体,负反馈调节。 结节-漏斗部主要存在D2样受体中的D2亚型。精神分裂症是由于中脑-边缘系统和中 脑-皮层通路DA系统功能亢进所致。vDA受体激动剂DA,苯丙胺诱发和加重精神症状; 阻断剂可改善精神症状。v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DA受体数目增加高达 600% 。v目前临床使用的各种高效抗精神病药物 均是强效 DA 受体拮抗药,且对 I 型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疗效 。吩噻嗪类(氯丙嗪)等抗精神 病药物主要是通过上述通路的D2样 受体而发挥疗效的

3、。目前临床使用 的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对D2亚型受 体的选择性不高,有锥体外系的副 作用及内分泌紊乱。2. 阻断 5-HT 受体:精神分裂症可能与5-HT代谢障碍导致 多巴胺能神经元系统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 系统失平衡有关。存在相互作用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吲哚胺衍生物麦角酸二乙酰胺(LDS)使突 触间隙五羟色胺(5-HT)减少,导致以阳性症状 为特征的类精神分裂症。但5-HT增加与精神 分裂症认知障碍、孤独、退缩迟滞症状有关 。测试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5-HT、5- HIAA和DA及HVA,说明不仅存在中枢5-HT与DA 的失平衡、而且这种失平衡在阴、阳性精神 分裂中明显不同。 氯氮平:选择

4、性阻断5-HT2A和D4受体,协调5- HT与DA 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平衡 。 利培酮:阻断5-HT2亚型受体的作用显著强于 其阻断D2亚型受体。 长期应用氯氮平和利培酮也几乎无锥体外系 反应发生。吩噻嗪类,1952年,目前应用最广的抗精神病药物。药理作用及机制(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1、抗精神病作用动物:减少自发活动,驯服,攻击行为减少。正常人:安定,活动减少,感情淡漠和注意力下降,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理智正常。精神病人:迅速控制病人兴奋躁动状态,消除患者的幻 觉和妄想等症状,减轻思维障碍、理智恢复。氯丙嗪(chlorpromazine)机制:通过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通路的D2样受体而

5、发挥疗效。2、镇吐作用小剂量: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引起的呕吐(阻断D2受体)。大剂量:呕吐中枢。对顽固性呃逆有效:呃逆调节中枢 (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旁)。对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如晕动症)无效。3、对体温调节的作用直接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二)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无治疗意义,主要表现副反应。抗受体体位性低血压抗M受体引起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等副作用 -R阻断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直接扩张血管CPZBp(三)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阻断结节漏斗通路D2受体。下丘脑催乳素抑制因子催乳素乳 房肿大、泌乳; 促性腺激素 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抑制性周期,延迟排卵和闭经; 垂体生长激素儿童生长发育,可试用

6、于巨人症治疗。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 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1、精神分裂症、各种器质性精 神病 、 症状性精神病。 急性效果显著,慢性疗效差,不 能根治。型有效,型无效,甚至加重病 情。阳性症状有效,阴性症状不显著 。2、止吐 氯丙嗪对多种药物(如强心苷、 吗啡、四环素等)和疾病(尿毒症和 恶性肿瘤)引起的呕吐有显著止吐作 用;对顽固性呃逆也有显著疗效,但 对晕动症引起的呕吐无效。3、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 氯丙嗪+物理降温。低温麻醉28 ,心脏直视手术人工冬眠疗法:人工冬眠合剂:氯丙嗪+哌替定+异丙嗪。机体进入“冬眠”状态,基础代谢率,对各 种病理刺激的反应性,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

7、 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中枢性高热及甲状腺危象等辅助治疗。号方:氯丙嗪(冬眠灵)50mg,哌替啶(度冷丁)100mg,异丙嗪( 非那根)5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高 热、烦躁的病人,呼吸衰竭者慎用。号方:哌替啶(度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氢化 麦角碱(海德嗪)0.30.9mg 。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 滴注。适用于心动过速的病人。号方:哌替啶(度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乙酰 丙嗪2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应症同号 方。号方:异丙嗪(非那根)50mg,氢化麦角碱(海德嗪)0.3 0.9

8、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有呼吸衰 竭的病人。号方:氯丙嗪(冬眠灵)5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普鲁卡 因50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少尿患 者,对于有心率慢及心律紊乱者慎用。通用方:氯丙嗪(冬眠灵)5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加入5% 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不良反应及注意1、一般反应 :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无力等;M受体阻断症状: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眼压升高等, 青光眼禁用。受体阻断症状:体位性低血压;局部刺激性较强。2、锥体外系反应:长期服用氯丙嗪可出现锥体 外系反应 。 帕金森综合症

9、(Parkinsoism):表情呆板, 肌张力增高,动作迟缓,肌肉震颤、流涎等; 静坐不能(akathisia):坐立不安,反复徘徊 (强迫症状)。 急性肌张力障碍(acute dystonia):多出现用 药后15天。表现强迫性张口、伸舌、斜颈、吞 咽困难、呼吸运动障碍等。 机制:阻断黑质纹状体D2样受体,胆碱能神 经功能增强所致,药物减量,停药可减轻或消除 ;可用中枢抗胆碱药缓解(安坦)。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sia),表现头面部不自主刻板运 动,舞蹈样手足徐动症,停药后长期不 消失,目前尚难治疗。20%-40%。长期 阻断D-R导致D-R数量所致。3、中枢不良反应

10、:精神异常,惊厥,癫痫。4、过敏反应 常见皮疹、皮炎、光敏性皮炎,少数患者出现肝损害、黄疸、粒细胞减少 ,溶血性贫血及再障等,应立即停药,对症 处理。5、内分泌系统反应 长期用药可致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如乳腺增大、泌乳、闭经、 抑制儿童生长等。乳腺增生、乳腺癌患者禁 用。6、急性中毒 一次吞服大剂量氯丙嗪,可致急性中毒,出现昏睡、血压下降至休克, 并出现心肌损害、心电图异常(P-R间期或 Q-T间期延长,T波低平或倒置),应立即停药,对症处理。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作用比较药 物抗精神病 剂 量 (mg/日)作 用镇静作用锥体外系 反 应降压作用氯丙嗪300800+(肌注)+(口服)氟奋乃静2.5

11、20+三氟拉嗪620+奋乃静832+硫利达嗪200300+强 +次 +弱泰尔登硫杂蒽类代表药物。抗幻觉妄想作用不如氯丙嗪。调整情绪,控制焦虑抑郁的作用较氯丙嗪强。故不良反应较轻,抗肾上腺素与抗胆碱作用较弱,锥体外系症状也较少。临床适用于带有强迫状态或焦虑抑郁情绪的精神分症患者。氟哌啶醇丁酰苯类精神运动性兴奋控制较好锥体外系副作用较严重心血管、肝功能影响较轻氟哌利多(droperidol)属于丁酰苯类, 作用与氟哌啶醇基本相似。临 床主要用于增强镇痛药的作用。与芬太尼配合使用,使病人处于一种特殊的麻醉状态:痛觉消失、精神恍惚,对环境淡漠,被称为神 经阻滞镇痛术(neuroleptanalgesi

12、a),作为一种外科 麻醉,可以进行小的手术,如烧伤清创、窥镜检查、造 影等,其特点是集镇痛、安定、镇吐、抗休克作用于一 体。也可用于麻醉前给药、镇吐、控制精神病人的攻击 行为。氯氮平:苯二氮卓类衍生物。20世纪60年代末开发 成功。1974年曾经因报道1%发生致死性粒 细胞缺乏症和10%粒细胞减少症而撤出市场 。但因其对阴性症状的改善效果以及几乎 无锥体外系症状而引起重视,被视为第一 个非经典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目前在很多 地方已作为首选药物。 选择性阻断D4受体,对黑质-纹状体系统的 D2、D3受体几无亲和力。几无锥体外系反 应和内分泌方面的副作用。阻断5-HTA受体。5HTDA受体拮抗剂 ,

13、协调5HT和DA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平衡 。锥体外系反应过强;其他药物无效;对氯 丙嗪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粒细胞减少。利培酮(risperidone,维思通)阻断D2受体以及5-HT2A受体是继氯氮平之后第二个非典型抗精神病药,90年代才 开始应用。对阳性症状(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敌视、怀疑) 和阴性症状(反应迟钝、情绪淡漠、社交退缩、少语 )均有效,对认知功能及情感障碍亦有改善作用。锥体外系反应及抗胆碱反应均轻。第二节 抗躁狂症药躁狂症:情绪高涨,联想敏捷,活动增多,语 言不能自制。例 :女,33岁,近2周躁狂发作,语言增多,内容夸大。睡眠需求减 少,爱管闲事,稍不如意,则大发 脾气。病理机

14、制:与脑内单胺类功能失衡有关,在5-HT 的基础上,NA。治疗:提高中枢5-HT功能,降低NA功能。碳酸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药理作用及用途 情绪稳定药抗躁狂抗抑郁。正常人的 精神活动几无影响。躁狂症的首选药。躁狂抑郁症。对精神分裂 症的躁狂症状亦有较好疗效。碳酸锂(lithium carbonate)机制:以锂离子形式在细胞水平发挥多方面作用。1、抑制神经末梢Ca+依赖性NA和DA释放; 2、促进神经细胞对突触间隙中CA的再摄取,增加其转化和灭活。 3、抑制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抑制磷脂酶C及肌醇磷脂系统中磷酸酶的作用,阻抑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甘油(DAG)的信使作用(躁狂症时此系统

15、作用明显增加)。4、影响离子分布,影响葡萄糖代谢。不良反应1、胃肠道刺激,乏力,手震颤,口渴多尿,体重增加等。2、锂盐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相近,安全范安全范 围小,围小,治疗有效浓度约为0.81.25mmol/L,超 过2mmol/L即可出现中毒。发音不清,震颤加重,共济失调,谵妄、意识障碍、惊厥、昏迷 ,可以致死。WHO统计,全世界抑郁症的发病率 约为11(男5.8 ,女9.5 ),患 者共达3.4亿。 中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自 己的生命,其中80的自杀者患有抑 郁症。第三节抑 郁 症 药抑郁:情绪低落,言语减少,精神运动迟 缓,常自责,甚至自杀。病理机制:与脑内单胺类功能失衡有关, 在5-HT 的基础上,NA。治疗:提高中枢5-HT功能,提高NA功能。1、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米帕明(丙米 嗪 )、阿米替林、氯米帕明、多塞平、曲 米帕明。 非选择性,抑制NE和5-HT的再摄取。 胆碱受体,l受体,Hl受体阻断。 2、NA摄取抑制药:地昔帕明、马普替林、 去甲替林。选择性高,不良反应较少。用 于脑内NE缺乏为主的抑郁症。 3、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 罗西汀、舍曲林。抗抑郁和抗焦虑双重作 用。很少引起镇静和损害精神运动功能。米帕明(imipramin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