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郑伯克段于鄢(06广电)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51835769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06广电)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06广电)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06广电)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06广电)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06广电)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06广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左传·郑伯克段于鄢(06广电)(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伯克段于鄢左传简介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左传也叫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与穀梁传、 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稻穀谷 山谷左传简介左传按鲁国国君的年号编年纪事,记叙了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0多年,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重大事件和矛盾斗争。隐、桓、庄、闵(2)僖(33)、文、宣、成襄、昭、定、哀左传简介左传不仅是我国古代经典性的史学著作,而且是我国古代文学价值很高的散文名著。 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传记文创作,特别是对史记等书的写作有较大影响。关于作者身份说法不一。作者为战国初年或稍后之人,且为一个充分掌握春

2、秋时代各国史料的学者则无疑问。与孔子关系不一般。1、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2、善于写战事。3、行人(外交官)辞令之美。重点难点 1重点:语言在演变古今词义不同古今词义不同2难点:省略、双宾语内容分析 本文以兄弟、母子之间的矛盾为主线,完整地记叙了“郑伯克段于鄢”的全过程。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权利斗争的残酷,通过人物的不同言行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古今字(王力P170):取-娶 寤-寐-寝 P591:立-位 费孝通生育制度(商务)郑伯克段于鄢及庄公即

3、位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它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P581:即-既-概(P576) 邑都、郊、鄙 古今字:大太 阜阴/阳、陟/降 郑伯克段于鄢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中,五之一;小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君将不堪。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P101: 獘斃毙郑伯克段于鄢既而大叔命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

4、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P104:贰 二 暱昵黏(粘)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完聚,缮甲兵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P102 :兵-斧斤 偷袭讨伐侵略 啟啟/ /啓啓启启 P121P121:走:走- -奔奔郑伯克段于鄢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

5、嘗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P573:封 P377P377:旨:旨- -嘗 P366:及(被)追赶上(被)追赶上郑伯克段于鄢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P1113:同源词 缺阙掘郑伯克段于鄢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锡赐故事情节王位之争 领土之争 武力之争 母子绝情 天伦之乐春秋笔法春秋笔法叙述冷静、客观冷静、客观,态度藏而不露。 寓褒贬于冷静的叙

6、述之中,在绝大部分的篇幅中,读者只有仔细分析、品味,才能从字从字里行间里行间揣摩揣摩到作者的倾向到作者的倾向。细节和语言描写作者择取了“庄公寤生”、“食舍肉”、“隧而相见”等生活细节,对表现人物性格、深化主题起了重要作用。 本文刻画人物颇为成功,人物的语言成为塑造其形象的主要手段。本文的中心人物是郑庄公,作者通过他与姜氏、祭仲、公子吕、颍考叔等人的几次简短的对话,就把一个阴险狠毒、工于机谋的政治家的形象勾勒出来。本文中出现的双宾语句子谓之“京城大叔” 不如早为之所 无生民心 公赐之食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思考: 郑庄公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一、郑庄公是一个颇有权术、心狠手辣、阴险狡猾、虚伪至极的

7、国君。 二、郑庄公是一个沉着冷静,以守为攻,有勇有谋的国君。三、思考:怎样看待文章中所体现的孝悌之道? 一、 通过“隧而相见”一段暴露了郑庄公孝道的虚伪性。 二、“隧而相见”反映了郑庄公有人情味、讲孝道的一面。这正是作者刻画人物的用心所在。 三、课后:1 1、熟读,体会古今词义的不同。、熟读,体会古今词义的不同。2、自选角度写点心得。(可选)颍考叔之死(隐公11年)夏,公会郑伯于郲,谋伐许也。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辀以走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及大逵,弗及及,子都怒。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郑伯之旗蝥弧以 先登。子都子都自下射之,自下射之,颠颠。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登。壬午,遂入许。许庄公奔卫。颍考叔之死(隐公11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