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花朵电影观后感.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1834036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祖国的花朵电影观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祖国的花朵电影观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祖国的花朵电影观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祖国的花朵电影观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祖国的花朵电影观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祖国的花朵电影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祖国的花朵电影观后感.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祖国的花朵电影观后感祖国的花朵电影观后感本文为祖国的花朵电影观后感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范文一 今天上午的后两节课我们班和三班的同学们去大会议室里看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祖国的花朵 ,是一部很老的电影,还是黑白的,不过电影不仅很好看,而且还非常感人。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50 年代北京的一所小学,五年级一个班的四十几个同学,他们大部分是天真、活泼、聪明的孩子,只有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的江林和骄傲、不合群、不关心别人的杨永丽还没有戴上红领巾,其余的全部戴上了红领巾。他们班在一次与志愿军叔叔联欢时,大家都跳哇唱哇,很开心。临分别时,志愿军叔叔让这些孩子们好好学习,互相帮助,争取做一个最

2、好的模范班。同学们全部都答应了,果然大家学习的都非常认真。可是好景不长。一次,杨永丽的腿被烫伤了,无法上课,就快期末考试了,这可怎么办?这时,班里的同学们全都来到了他家帮助她补习,多亏了他们帮助她,所以她在这次考试中,考的成绩很不错。暑假时,江林的妈妈生了重病,江林一直在帮助自己的妈妈干活,没有时间写老师布置的作业。同学们来到了江林家帮助他,他妈妈的病也很快就好了。经过大家的帮助,杨永丽和江林都变好了,光荣地戴上了红领巾,这个班的同学全部升入了六年级,大家决心要更加好好学习,团结互助,做个好学生。这部电影的主题曲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首歌“让我们荡起双浆” 。 看了这个电影,我明白了我们一定要帮

3、助身边有困难以及需要关心的人,只要他们需要你的帮助,你就应该尽力去帮助这些人,如果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你,那么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也一定要好好帮助他们哟!因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呀! 范文二 不管是走马观花,还是细细品味,老师们都在观看祖国的花朵上花费了时间;不管是借鉴模仿,还是辛勤笔耕,老师们都在欣赏祖国的花朵上倾注了精力。所以,在看到几乎所有教师的观后感后,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激。 当静下心来,回归教师的角色定位,一部黑白电影,带给我们的,不仅有思考,也有震撼。尽管,这种感觉,会让非教师者莫名惊诧。一个浮躁的年代,一群年轻的教师,看完已属不易,反思、提笔更是难得。而我内心的感动,正

4、是来源于此。 午后的时光,翻阅着老师们的文章,随着思绪的展开,这种隔空对话的感觉,演变成了心灵的交流: 大多数老师,认同影片蕴含的教育观与学生观,认为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和同伴的帮助,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需要我们教师去静候花开;一部分教师,由影片联系现实,讲述了自己改变“问题学生”的思考与实践;一部分老师,关注点在影片中老师的教育智慧上;还有一部分老师,则把目光投射到了班集体建设、小干部培养上;值得关注的还有几个年轻教师,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提出了现实教育问题的“怎么办”? 思想与观点之外,老师们的写作也呈现出了不同的风貌:有的紧扣人物,联想迁移;有的观点鲜明,夹叙夹议;有的视角独特,入木三分;

5、有的文思如涌,意蕴悠长。 值得学习的读后感不少,限于篇幅原因,考虑文章角度、教师年龄、任教科目等原因,选择几篇,供大家品鉴。让我们且行且思! 是为序。 范文三 那天看崔永元的电影传奇演到祖国的花朵这一期。又想起这个美好的老电影,故事发生在我的小学。 55 年的电影,那一年,我爸刚刚出生。爸说,他小时候就常看这部电影。后来我上学了。老师在课上讲到学校的历史:“有两部老电影。抗战时期的啊,摇篮 ,马背上的小学,那就是咱们学校前身。建国初期的祖国的花朵 ,那就是以咱们学校为背景拍摄的。 ”小孩子,并不那么容易激起什么自豪感,只知道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里乱窜。电影传奇的播放中,飘出这么一句:还记得吗,童年

6、是什么时候离开的?突然有很伤心的感觉。虽然我上学的时候,北京小学早已不是电影里的样子,可是我有我的记忆。我记得工字楼后的攀登架,灰砖路面,我在那儿学会了跳绳。我记得宣传栏后边院子里有一棵桑树,夏天摘了桑叶养蚕,入秋时候就去捡桑椹,吃得浑身是紫的去上体育课。课间我们在那些老杨树下拔根儿,放学我以图书管理员的身份谋私去图书馆,放肆地挑选心仪的小书。音乐教室里你羡慕爷爷做给我的口琴盒,生物小组活动的时候我发愁怎么画出一只绿头鸭。冬天一下雪,老师就带我们去学校对面的宣武艺园打雪仗,或者找一个下午,在隔壁的电影院看一场电影都不在了。现在的北京小学漂亮很多,漂亮得遍寻不到我记忆中的样子。当然啊,连我都已经

7、不是那个小小的我了。 每次听到让我们荡起双桨 ,总对我有特别的意义。我会想起这部电影,故事发生在我的小学。 范文四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四年级看电影。电影名叫祖国的花朵 。 这部电影的文人物是:“杨永王丽、江林与八个中队委。 ”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江林和杨永丽” 。 杨永丽是个能歌善舞学习很好的孩子。但她就是太小气,脾气暴燥,所以,她就没有当上少先队员。有一天,她们班要演习,首先要选择人物。主人物是“大姐和妹妹” 。杨永丽想当妹妹,而全班一致要求要中队委“刘菊”当。杨永丽气着了,背起书包就往家走。在学校门口,中队委“梁陈明”找她,在六一时借她的花裙子穿,她不借,然后转身就出了校门。回到家,杨永丽

8、还在发气,连饭也不吃了。过了几天,杨永丽的同学知道杨永丽有困难,纷纷都来帮助她补习功课。等杨永丽脚好了,杨永丽的脾气也变好了,还帮助同学们演习呢!这个事情让我知道了,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不要太小气了。 江林是个贪玩,学习不用功的孩子。就是这样,他也没有戴上红领巾。有一次,江林的妈妈得了胃病。江林只有落下功课,给妈妈熬药、做粥,除了写日记,功课动都不能动。一天,杨永丽来到江林家,与江林一起温习功课。当她看见江林在门口熬粥的时候,她也过去帮了忙。等她知道江林的妈妈生病了,她立即去找梁陈明一起去通知其他同学,然后他们决定第二天一起去帮助江林。第二天,同学们都来到了江林家,一起与江林做家务事。傍晚,同学们走了,家务事也全都做完了。江林终于有时间写作业了。这个事情让我知道了,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友爱。 六年级了,江林和杨永丽终于带上了红领巾。 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戴红领巾是多么光荣的事呀!我一定会更加爱护红领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