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解读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1829218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9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解读(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 革的意见解读标准定额司 吴路阳引言 一、工程建设标准改革的依据 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 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其中 ,对工程建设标准的特别要求:“环境保 护、工程建设、医药卫生强制性国家标 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强制性地方标准, 按现有模式管理。”引言 已与国标委达成共识:工程建设活动具有 属地化、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主体多、监管 过程环节多等特点,与产品生产和质量监 管有较大不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和 管理体制更为合理。即标准层级、管理体 制不变。 共识在标准化法修订中,也得到国务 院法制办的认同。引言 二、工程建设标准改革的必要性 1、新理念引导

2、: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享。 2、新任务要求: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化 解产能严重过剩、创新驱动发展、精准扶贫、中 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等。 3、新改革举措:精简简化行政审批、推进放管服 4、新问题凸显:供给不足与数量庞大并存,交叉 重复现象增多、更新缓慢、水平不高、国际化意 识不强等。内容要点 意见共三个部分,十三个方面: 一、总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 二、任务务要求 改革强制性标准、构建强制性标准体系、优化完善 推荐性标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全面提升标准水 平、强化标准质量管理和信息公开、推进标准国际 化。 三、保障措施 强化组织领导 、加

3、强制度建设、加大资金保障。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借鉴国际、立足国内,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 提高标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中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放管结合:强化强制性标准,优化推荐性 标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搞活企业标准。 坚持统筹协调:完善标准体系,加强衔接配套 和协调管理。 坚持国际视野:完善内容,提高水平,参与国 际标准化,推广中国标准。总体要求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适应标准改革发展的管理制度基本 建立,重要的强制性标准发布实施,政府推荐 性标准得到有效精简,团体标准具有一定规 模。 到2025年,以强制性标准为核心、推荐性标准 和团体标准

4、相配套的标准体系初步建立,标准 有效性、先进性、适用性进一步增强,标准国 际影响力和贡献力进一步提升。任务要求 (一)改革强制性标标准 1、路径:加快制定全文强制性标准,逐步用 全文强制性标准取代现行标准中分散的强制性 条文。新制定标准原则上不再设置强制性条 文。 2、定位:强制性标准具有强制约束力,是保 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工程安全、 生态环境安全、公众权益和公共利益,以及促 进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满足社会经济管理等方 面的控制性底线要求。强制性标准项目名称统 称为技术规范。相当于技术法规。任务要求 3、分类:分为两类,建设规范和技术规范类。 1)建设规范: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以总量

5、规 模、规划布局,以及项目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 施为主要内容的强制性标准。从工程项目整体上进 行约束,明确工程项目立项、建设、运行、拆除各 阶段的约束要求,保障国家方针政策有效落实,功 能性能完善适度,质量水平满足需求。 2)技术规范:是以技术专业为对象,以规划、勘 察、测量、设计、施工等通用技术要求为主要内容 的强制性标准。从具体专业技术上进行约束,避免 通用技术要求在工程项目类规范中重复,同时满足 政府实施监管的需要。任务要求 (二)构建强制性标准体系 1、定位:强制性体系框架是全国统一框架, 由不同领域分框架构成。纳入体系框架中的标 准项目作为国家规范,是一个整体。完善标准 体系需要不

6、同领域、各部门和行业通力合作, 协调一致,才能完善强制性标准体系,保障强 制性标准边界清晰,配套衔接,共同发挥作 用。 2、构成:强制性标准体系框架,应覆盖各类 工程项目和建设环节,实行动态更新维护。体 系框架由框架图、项目表和项目说明组成。框 架图应细化到具体标准项目,项目表应明确标 准的状态和编号,项目说明应包括适用范围、 主要内容等。任务要求 3、要求: 1)无项目情况:国家标准体系框架中未有的 项目,行业、地方根据特点和需求,可以编 制补充性标准体系框架,并制定相应的行业 和地方标准。国家标准体系框架中尚未编制 国家标准的项目,可先行编制行业或地方标 准。 2)有项目无规定情况:国家标

7、准没有规定的 内容,行业标准可制定补充条款。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或补充条款均没有规定的内容 ,地方标准可制定补充条款。任务要求 3)引用标准情况:制定强制性标准和补充 条款时,通过严格论证,可以引用推荐性 标准和团体标准中的相关规定,被引用内 容作为强制性标准的组成部分,具有强制 效力。 4)采用标准情况:鼓励地方采用国家和行 业更高水平的推荐性标准,在本地区强制 执行。 5)限制引用情况:强制性标准的内容,应 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但不得重复其 规定。任务要求 (三)优优化完善推荐性标标准 1、定位: 1)推荐性国家标准:重点制定基础性、通用 性和重大影响的专用标准,突出公共服务的基 本要

8、求。 2)推荐性行业标准:重点制定本行业的基础 性、通用性和重要的专用标准,推动产业政 策、战略规划贯彻实施。 3)推荐性地方标准:重点制定具有地域特点 的标准,突出资源禀赋和民俗习惯,促进特色 经济发展、生态资源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传 承。任务要求 2、要求: 1)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体系要形成有机整体,合理界定各领域、 各层级推荐性标准的制定范围。 2)要清理现行标准,缩减推荐性标准数量 和规模,逐步向政府职责范围内的公益类 标准过渡。 3)推荐性标准不得与强制性标准相抵触。任务要求 (四)培育发发展团团体标标准 1、目的:改变标准由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利 用市场动力推动社会

9、组织制定标准,增加标准 有效供给。 2、定位:具有社团法人资格和相应能力的协 会、学会等社会组织,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需 求,按照公开、透明、协商一致原则,制定新 技术和市场缺失的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 3、要求: 1)团体标准要与政府标准相配套和衔接,形 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工作模 式。 2)要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任务要求 4、团体标准管理: 1)对团体标准制定不设行政审批。 2)要严格团体标准的制定程序,明确制定 团体标准的相关责任。 3)鼓励社会组织主动承接政府转移的标准 ,鼓励政府标准引用团体标准。 4)团体标准经合同相关方协商选用后,可 作为工程建设活动的技术依

10、据。任务要求 (五)全面提升标标准水平 1、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弱化技术经济成本 意识,标准水平起点适当提高。 1)增强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长远 发展意识,妥善处理好标准水平与固定资产投 资的关系。 2)更加注重标准先进性和前瞻性,适度提高 标准对安全、质量、性能、健康、节能等强制 性指标要求。 3)要建立倒逼机制,鼓励创新,淘汰落后。 通过标准水平提升,促进城乡发展模式转变,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 更新换代,推动中国经济向中高端发展。任务要求 2、要求: 1)要跟踪科技创新和新成果应用,缩短标准复审 周期,加快标准修订节奏。 2)要处理好标准编制与专利技术的关系,

11、规范专 利信息披露、专利实施许可程序。要加强标准重要 技术和关键性指标研究,强化标准与科研互动。 3)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可制定高于强制性 标准要求的推荐性标准,鼓励制定高于国家标准和 行业标准的地方标准,以及具有创新性和竞争性的 高水平团体标准。鼓励企业结合自身需要,自主制 定更加细化、更加先进的企业标准。 3、企业标准管理:企业标准实行自我声明,不需 报政府备案管理。任务要求 (六)强化标标准质质量管理和信息公开 1、依规编标:要加强标准编制管理,改进 标准起草、技术审查机制,完善政策性、 协调性审核制度,规范工作规则和流程, 明确工作要求和责任,避免标准内容重复 矛盾。对同一事项做规

12、定的,行业标准要 严于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要严于行业标准 和国家标准。任务要求 2、阳光编标: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 标准制修订信息共享,加大标准立项、专 利技术采用等标准编制工作透明度和信息 公开力度,严格标准草案网上公开征求意 见,强化社会监督,保证标准内容及相关 技术指标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任务要求 3、服务社会:完善已发布标准的信息公开 机制,除公开出版外,要提供网上免费查 询。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必须 在政府官方网站全文公开。推荐性行业标 准逐步实现网上全文公开。团体标准要及 时公开相关标准信息。任务要求 (七)推进标进标 准国际际化 1、开展研究,找出差距。积极开展中外标准

13、对比研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跟踪国际标准 发展变化,结合国情和经济技术可行性,缩小 中国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技术差距。 2、调整表达,满足交流。标准的内容结构、 要素指标和相关术语等,要适应国际通行做法 ,提高与国际标准或发达国家标准的一致性。任务要求 3、加快译制,服务重点。要推动中国标准“ 走出去”,完善标准翻译、审核、发布和宣传 推广工作机制,鼓励重要标准与制修订同步翻 译。加强沟通协调,积极推动与主要贸易国和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标准互认、版权 互换。 4、主动参与,扩大影响。鼓励有关单位积极 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加强与国际有关标准化 组织交流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化战略、政策和 规则

14、制定,承担国际标准和区域标准制定,推 动我国优势、特色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组织领导 1)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地方要高度重视标 准化工作,结合本部门、本地区改革发展实际 ,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本部门、本地区改革发展 规划。 2)创新管理。要完善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协同推进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行业主 管部门和技术支撑机构作用,创新标准化管理 模式。 3)稳步推进。要坚持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相 结合,逐步调整、不断完善,确保各项改革任 务落实到位。保障措施 (二)加强制度建设设 1)制度机制立改废。各部门、各地方要做好 相关文件清理,有计划、有重点地调整标准化 管理规

15、章制度,加强政策与前瞻性研究,完善 工作机制和配套措施。 2)明确各方责任。积极配合标准化法等 相关法律法规修订,进一步明确标准法律地位 ,明确标准管理相关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3)提升标准法律地位。要加大法律法规、规 章、政策引用标准力度,充分发挥标准对法律 法规的技术支撑和补充作用。保障措施 (三)加大资资金保障 1、加大资金投入。各部门、各地方要加大对 强制性和基础通用标准的资金支持力度。 2、提高资金效率。积极探索政府采购标准编 制服务管理模式,严格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 用效率。 3、拓展资金渠道。要积极拓展标准化资金渠 道,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支持标准化工作, 在保证标准公正性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 ,合理采用市场化方式筹集标准编制经费。结语 改革的目的是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实现强制性 标准作为技术法规的约束作用,推荐性标准作 为技术标准的引导作用。 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推进工程建设标准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构建层级清晰、配套衔接的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 准新型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强化强制性标准, 优化推荐性标准,培育团体标准。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