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水文站基本测验项目建设要求)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1819128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5.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义(水文站基本测验项目建设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讲义(水文站基本测验项目建设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讲义(水文站基本测验项目建设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讲义(水文站基本测验项目建设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讲义(水文站基本测验项目建设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义(水文站基本测验项目建设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义(水文站基本测验项目建设要求)(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文站基本测验项目建设要求 1、雨量要素监测设施设备 2、水位要素监测设施设备 3、流量要素监测设施设备雨量站建设基本要求1.雨量的基本概念及传感器选型 2.雨量场选址 3.一体化雨量监测的集成建议 4.雨量站的安装要求 5.水准点布设与地网布设 6.水文缆道基本概念雨量的基本概念雨量即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假定无渗漏,不流失,也不蒸发)累积起来的水的深度,称为降水量(以毫米为计算单位)。 降雨量mm20cm口径雨计雨量传感器选型根据降水量观测规范(SL21-2006)规定:1、需要控制雨日分布变化的雨量站应记至0.1mm;需选用0.1mm雨量

2、传感器(一般用于气象部门,水文部门一般是和水面蒸发配套时选用);2、多年平均降水量小于800mm的地区,可记至0.2mm,因此,可选用0.2mm的翻斗雨量传感器,(在四川主要是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等少雨干旱地区);3、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800mm以上地区,可记至0.5mm,因此,可选用0.5mm的翻斗雨量传感器,(在四川大部份地区均选用这种传感器);雨量场选址 降水量观测误差受风的影响最大,因此,观测场 地应避开强风区,其周围空旷、平坦、不受突变 地形、树木和建筑物以及烟尘的影响。 观测场不能完全避开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的影 响时,雨量计离开障碍物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障 碍物顶部与仪器口高差2

3、倍。 按降水量观测规范要求布设场内各设备。 屋面不具备太阳能板及卫星天线安装要求时,应 在场内合理位置布设一体化的太阳板及卫星天线 安装支架,以及线缆管道布设。雨量计环境要求h2h30o雨量场布设方案雨量传感器、太阳能板及北斗卫星天线 安装要求一体化机架安装1.一体化机架安装施工分别由安装基座施工、安装支架施工、护管材料等分项组成。2. 一体化基础应坚固稳定,采用钢筋砼制作,根据一休化支架的安装尺寸制作并预埋基础螺丝,其基础螺丝必须与设备接地网良好连接,形成等电位体。3.基础台面要求平整与水平,将一体化雨量支架安装在基础平台上。最终尺寸以一体化支架安装尺寸确定。4. 一体化支架在基座上安装,用

4、三个基座螺栓固定于基座顶部,支架立柱应垂直于水平面。支架与基座螺栓应良好接触,与设备地网成等电位体。5.太阳能板安装在一体化支架上,太阳能板面朝正南方,与水平方向形成30夹角。且正南方向应尽可能空旷,使太阳能尽可能多的接受日光照射。6.北斗卫星天线安装在支架上部固定。雨量场布设及屋面一体化安装一体化雨量基座 在基座施工时应根据支架要上太阳能板的安装方式,注意 预埋件的脚螺丝的方向,确保支架相安装的太阳能板感光 面翰向正南方向。方向确定应用磁针式指北针。1. 保证基座台面平整与水平 2. 支架安装保证垂直 3. 雨量计安装应便于承雨口的水 平调节 4. 雨量计器口保证水平 5. 圆水准应调试居中

5、位置 6. 太阳能板感光面朝正南方遥测雨量站安装调试步骤:遥测雨量站调试遥测雨量站调试根据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SL61-2003)要求,在雨量站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雨量计滴定测试,测试要求如下:分辨力 (mm)自身排水量(mm)101012.512.525250.1、0.20.4mm4%0.50.5mm4%1.01.0mm4%测试项测试项 目测试测试 内容及说说明测试结测试结 果备备注及测试结论测试结论雨量计分辨力按被测翻斗传感器参数填写准备水量应大于10mm剩余水量翻斗计数量等效达10mm时量杯内的剩余水 量实际 注入水量准备水量-剩余水量雨量计实际 翻斗次数等效10mm输出时的翻斗翻动次

6、数误差(%)(10.0-实际 注入水量)/实际 注入水量RTU读数以实际 翻斗次数对RTU计数进行符合性比 对遥测水文(位)站的基本要求1.基础设施及设备选型 2.水尺(直立式水尺与斜波水尺) 3.水准点布设 4.水尺引测基本原理 5.人工水尺与自动监测断面 6.避雷接地体敷设要求基础设施及设备选型 按水位观测标准(GB/T50138-2010)要求进 行选址和建设 目前常用水位计有:浮子式水位计、雷达水位计 、压阻式水位计、超声水位计、气泡式水位计等 。 水文站一般设立3个基本水准点,3个校核水准点 。根据监测断面具体情况设立人工水尺(直立式 、斜坡水尺)。浮子式水位计适用于测井人工水尺布设

7、基本要求 人工水尺布设应与自动水位采集监测在同一断面。如果受 地形条件限制,其两监测点的水位差不能大于2cm。 水尺观测断面应与水流水文向垂直。 人工水尺分为:直立水尺、斜坡水尺、矮桩水尺、悬锤水 尺等,一般使用较多的是前两种。 斜坡水尺尺面刻画非标刻画,应根据三角形原理进行换算 确定单位刻画宽度。 一般依托观测步道一并浇筑水尺尺床,尺床应平整,保持 其坡度斜率一至。水尺(直立式水尺与斜波水尺)直立水尺布设实例水尺断面应与水流 流向垂直,直立水 尺设置应垂直于水 平面、安装应牢固 ,具抗冲刺能力。 如有条件,一般情 况是尺面向河岸, 紧靠观测步道。直立水尺尺间衔接上下两尺观读衔接段应不小于10

8、cm。直立水尺衔接斜坡水尺及刻画一般依托观测步道一并浇筑水尺尺床,尺床应平整,保 持其坡度斜率一至。气泡水位计传感器(气室)高程确定雷达水位传感器高程确定 (一)雷达水位传感器高程确定 (二)水准点布设水准点布设实例水准点测量记录(1)水准点分为基本水准点和校核水准点两类。各站应设置基本水准点3 个、校核水准点不少于3个。 (2)基本水准点为永久性高程控制点,应设置在调查历史最高洪水位以 上0.5m或堤防背河侧高处,且基础稳固的地方,能保证水准点稳定又便于 引测,其中1个水准点宜设置为明标。每个基本水准点间间隔宜在300至 500米之间。 (3)校核水准点布设在测验断面(水位观测)附近方便引测

9、和稳定的地 点,宜设置为明标。 (4)施工时水准点的混凝土底层应足够深,确保其长期稳定。 (5)水准点高程确定(一个基本水准点可根据站点实际情况确定,应与 地方防洪标高为同一系统)、其余水准点应采用三等水准进行引测,应有 符合相关规范的测量记录计算,并提交测量记录与处资料)。水尺引测基本原理水面1、水尺零点高程引 测应采用四等水准 测量。2、测量过程精度应以mm计,取 用高程以cm计。3、测量误差应满足水位观测标准要 求。后视前视后视切尺前视P1P2接地地网敷设要求 接地地网从功能上可分为避雷接地地网和 设备接地地网,从结构上可分为独立地网 和组合地网。 1、避雷接地地网接地电阻要求 10 2

10、、设备接地地网接地电阻要求 4 3、组合接地地网接地电阻要求 1 ,同时 要求首尾连接。避雷接地体敷设要求组合地网水文测流缆道基本概念 水文缆道按牵引索布设绕线方式分:开口式、闭口式。闭口式的特点是:缆道的循回索与 起重索是相互独立的,互不影响, 使缆道的使用、维护与维修更为方 便和安全。 适应于窄深式河床;但不轮让游轮 入水。开口式的特点是:牵引索兼有“循 回、起重、悬索”三种作用;铅鱼 (仪器)的升降是通过岸上支架游 轮来回运动来操纵。 适应多种形势的河道,但地形上必 须有足够的游轮移动空间保证。水文测流缆道基本概念水文缆道的组成:索、架、锚,绞车、铅鱼、控制系统,音响系统, 流量测算系统

11、等。 索:主索、循回索、起重索。其粗细根据缆道跨度、水流流速、铅鱼 配重以及钢绳破断拉力等因素确定。 主 索:悬索缆道主索是承载行车、铅鱼、泥沙采样器、流速仪 等测验仪器设备的载体。 循回索:用于牵引缆道行车往返水平运动绳索。 起重索:用于牵引水文缆道的铅鱼、测杆、悬杆、采样器等升降 运动。 架:塔架(或桩),塔架从材质上分钢筯砼、钢塔,从直立形式上分 自立塔与自立塔,自立塔靠自身重量直立并克服来自各绳索等各方面 的横向(侧向)拉力,非自立塔则是需要靠拉偏索平衡各方向的外力 。塔架形式需根据河岸地势、河道地形以及河道宽度等因素确定。水文测流缆道建设概念及实例 钢筯砼塔 钢塔 钢筯砼桩水文测流缆

12、道建设概念及实例描:主拉偏锚(主索后臂拉拉线及主索地锚),侧拉偏锚(塔架上、 下游侧拉偏索地锚)水文测流缆道建设概念及实例 水文绞车:是通过带动巡回索、起重索牵引行车横向运行 、铅鱼垂直运行的机械装置。从驱动方式可公为电动与手 动方式。电动 绞 车手摇绞车水文测流缆道建设概念及实例 铅鱼:材质主要是铅,作用是配重。其造形要求是流线形 ,目的是减小水流阻力。其大小得根据缆道跨度、水流流 速确定。水文测流缆道建设概念及实例 转向轮及预埋件水文测流缆道建设概念及实例水文测流缆道建设概念及实例缆道绳索直向、游轮布设应根 据实地情况布设。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地 沟方式布设较为美观。水文站建设符属设

13、施及实例(1)断面桩应设置在调查历史最高洪水位以上0.5米,高出地面300mm 左右。各断面设置2个,位于各断面左右两岸。 (2)断面标应设立在规定的功能断面上,标志牌表面应为荧光材料,标 志牌尺寸及高度、基础型式及埋深原则按照施工设计图施工,基础稳定 。各断面设置2个,位于各断面左右两岸。 (3)各站基线桩应使用经纬仪或 平板仪交会法施测起点距,基线垂 直于基本断面进行设置,基线的起 点恰在断面上,基线长度应使断面 上最远一点的仪器视线断面的夹角 大于300。基线桩设在基线的起点和 终点处。 基线长度应取10m的整倍数,用钢 尺或校正过的其他量尺往返测量两 次,往返测量不符值应不超过 1/1

14、000。水文测流缆道建设概念及实例 水文缆道驱动方式(控制系统):全自动、半自动。水文测流缆道建设概念及实例 水文缆道信号系统:水文缆道信号系统主要是实现行车运 行的水平距离即起点距、铅鱼(或采样器)垂直升降的高 度即水深(以上简称水文缆道的运行参数)以及流速仪转 动速度等参数的测量与记录计算的设备。水文测流缆道建设概念及实例流速信号传输系统:分为无线、有线。需根据缆道的结构、跨度与当 地地质、水质条件等因素以及建设经验来确定。无线电连线电连 接测测速信号实实例有线连线连 接测测速信号示意图图河道流量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河道流量表示在某一时刻通过某一河道断面的水体体积( 简单讲是:测流断面面积

15、与断面平均流速之积)。 流量测算系统:分为全自动、半自动、人工计算等方式。 其计算结果应满足河道流量测验规范要求。系统集成基本概念及实例流速采集传感 器水位传感器流量自动 处理终端 机雨量传感器GPRS/GSM 通讯模块卫星通讯 终端太阳能电池数据采集终端机( RTU)蓄电池充电控制器本次水文站建 设的系统集成是要求 将水位、雨量、流量通过GPRS、卫 星实时传输到县、市(州)和省平 台。与前期不同的是增加了流量监 测要素的自动采集与传输。太阳能电 池流速(水位 )采集传感 器数据终端 单元( DTU)超短波电 台(透明 传输)超短波电台(透明 传输)数据采集终端机( RTU)水位采集传感器流

16、量自 动处 理终端机充电控制 器蓄电池无线电连线电连 接测测速传传感器示意图图雨量、水位和流量自动动采集系统结统结 构能够实现流量监测要素自动采 集与传输的设备,就目前而言有固 定电波流速仪(测中高水水面流速) 、H-ADCP(测中低水层流速)以及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靠水文缆道实 测推求).流量自动采集设备的集成分为 有线与无线两种方式。固定电波流速仪安装方式(行车)将固定电波流速 仪安装在 行车上,初期由行车带动进行 多垂线测量,与此同时采用流 速仪进行同步测量,然后进行 率定分析。通过率定分析找出 流速系统系数及代表垂线后可 固定于代表垂线进行自动采集 与传输。监测数据采用无线或有线 方式传到岸上“流量自动处理 终端”后随水位同时发到接收 站中心平台。固定电波流速仪安装方式(专用缆道)将固定电波流速仪安装在专用缆道 上,先根据河道水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