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取向(1)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817686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取向(1)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谈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取向(1)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谈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取向(1)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谈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取向(1)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谈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取向(1)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取向(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取向(1)(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谈谈心理咨询的 精神分析取向谈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取向获得心理咨询师资质或心理学专业毕业证书 ,对于心理咨询和治疗来说仅是入门和起步,距离能担当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每一个立志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人,都应该在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上有一种主要的遵循。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深入和有效,才能使自己免于资源枯竭,在人格上不断自我完善,并突破瓶颈,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谈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取向有条件者最好参加某种专门理论和技术的系统培训,并让自己经历较长时间的积淀。这与戏曲演员和武林中人必须要拜师,要宗一个流派 ,要经过自己的苦练与揣摩,历经时日才能有所成就是一个道理。迄今为止,心理治疗已有300多种流

2、派(郝伟主编精神病学第5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但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当属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三大流派。大多数心理治疗流派都可以纳入这三大主干体系之中。谈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取向谈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取向三大体系中又以精神分析具有开先河的意义。它被视为当代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基础。“所有的心理治疗技术要么受到了精神分析的直接影响,要么是对精神分析的反应中建立起来的。”“在今天被人们所采用的几百种不同的治疗技术中,绝大多数技术都从精神分析系统中吸取了某些基本原则、技术,或受到了精神分析理论的推动。”(以上引自王登峰 谢东编著心理治疗的理论与 技术时代文化出版公司 1993年)谈心

3、理咨询的精神分析取向一些新的佐证:“在认知行为治疗中情感一直未曾成为被关注的中心。但是最近以来,人们开始认识到只有当与之相关的情感出现时,某一特定问题背后的认知模式才会变得可以触及和处理。” (Jan Grant . Jim Crawley 著 张黎黎译 贾晓明审校移情与投射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谈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取向“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图式理论的引入、认知治疗师对潜意识认知过程的接纳以及社会认知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之间的部分交融,这两种观点开始渐渐相互靠拢。” “在认知治疗传统内部也存在一些整合。这些整合试图将其他模型的某些部分整合进来,以处理移情现象。这些

4、整合更强调潜意识过程、早期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治疗关系的运用。”谈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取向“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人本主义-存在主义治疗非常关注真实自我,而且并不认为移情是治疗过程的重要部分。事实上,早期作者们对分析性的观点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移情或投射性认同等现象乃是分析性方法带来的结果。但是 ,这种观点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尤其在最近十年之中。” 谈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取向“这些改变发生于心理治疗进行整合的背景之中。由于心理治疗的所有模型都在为普遍而又复杂的人格障碍问题而努力,因此在治疗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借其他模型之力的尝试。” (以上引自Jan Grant . Jim Crawley 著 张黎黎译

5、贾晓明审校移情 与投射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谈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取向基于以上理由,我想到了这个题目。 如果你对精神分析治疗感兴趣,又还没有参加过专门的培训,不妨先对精神分析有一个粗略了解,并在工作实践中有意运用一些精神分析的思维。虽然这与正规的精神分析治疗不能并论,但对于大家打开思路,认识来访者,能有效展开工作却是大有裨益的。谈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取向讨论内容分作三个题目: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简介;精神分析的大致发展;如何将精神分析的理论技术结合进问题解决之中。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简介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的。他出生于捷克的摩拉维亚,4岁始生活在维也纳,83岁

6、在伦敦去世。弗洛伊德的理论是他所处时代的产物,是在工业革命的大背下,经由治疗众多神经症患者的实践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简介弗洛伊德是个严格的决定论者,他坚定地相信所有的行为都有原因。一个人的行动以及思想和感 觉都不会偶然产生。所有的行为都被认为是可以解释的。如果人类很神秘,那是因为对他们内心的驱动力量和影响行为的体验揭示得不够。精神分析就是要把这一秘密揭开。(贾晓明 精神分析概论 精神分析培训班讲义 北京 2004年)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简介基于决定论的观点,精神分析认为,潜意识的活动影响着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过去的,尤其是早年的经历影响着现在。如今,属于精神分析体系的流派有20余种。

7、不论它们有何差异,却毫无例外地把以上两条作为自己的治疗依据。这是精神分析(或心理动力学治疗)区别于其他心理治疗体系的主要特征。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简介弗洛伊德的理论由三个部分组成:心理结构学、人格结构 学和心理动力学。心理结构学:心理结构学:即弗洛伊德的意识结构,他认为人的心理是 分为潜意识、前意识、意识三个层面的连续体。 意识犹如冰 山一角,大部分 是在其平面以下的潜意识。尽管在他以前已经有莱布尼茨的微觉论、赫尔巴特的意识阈限 、费希纳的无意识思想、哈特曼的无意识哲学,但只有弗洛伊德成功地将潜意识与自己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后世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简介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简介人格结构

8、学:人格结构学:一个人的人格由本我、自我、 超我组成。本我自我 超我新生儿出生时 具有的初始系统在出生以后发展4岁以后逐步形成原始本能 存在的地方协调本我与超我社会道德、法律 以及良心 快乐原则 现实原则 理想原则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简介心理动力学:心理动力学: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和死两种基本的本能。与之相应的是两个驱力性驱力和攻击驱力。性驱力与生本能相连;而死亡本能倾向于朝向外部的攻击能力。本能存在于本我之中。人格在任何时间都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分配着能量。这种分配总是在发生着变化,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是他为了解除在维多利亚文化统治下因为压抑自己性欲望和性活动而导致的神经

9、症病人的痛苦,在实践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它带有鲜明的蒸汽机繁盛时代的印记,也受到了苏格拉底对爱欲的解释、达尔文的进化论、赫尔姆霍茨的能量守恒原理的影响。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简介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简介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简介弗洛伊德给性驱力起了一的名字叫力比多。力比多的投注与性心理发展阶段紧密相关。弗洛伊德的幼儿性欲学说认为,人的性欲自出生后即存在,按不同阶段发展变化着,性欲的对象也随之改变。每一阶段的性活动都可影响人的个性特征,甚至成为日后发生心理疾病的根源 。(钟友彬 心理分析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函授大 学教材)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简介01(1.5)岁口欲期、 23(2.5)岁肛欲期、45(35)岁

10、性蕾期(生殖器期)、 612岁潜伏期、1218岁性征期(生殖期)。心性发展出现的问题有固着和退行。部分力比多的能量分配给了对前一个心理阶段的注意,而没有转到后一个发展阶段的,是固着。由一个发展阶段倒退回前一个发展阶段的,称为退行。对应于不同心性发展阶段的是不同的人格特征。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简介人格结构不同部分的冲突以及人的内心欲望与客观现实的冲突,产生了焦虑。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种:现实焦虑:个体面临着一个被感知为危险的情境或状态;神经症性焦虑:来源于本我冲动要释放的威胁,它会让个体做出受惩罚的事情;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简介道德焦虑:产生于超我的影响,即当个体的思维、感觉或行为违反了自己遵守的价值或

11、道德标准时出现的焦虑。为缓解焦虑,人们会使用一些防御机制。弗洛伊德首先提出防御一词 ,并列举了潜抑等重要的防御机制。安娜.弗洛伊德对她父亲的研究进行了整理补充,提出了常见的十种防御机制,使之成为了自我心理学的重要内容。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简介作为治疗技术的精神分析,主要运用自由联想、梦的解析、对各种心理冲突的解释达到病人的领悟,使其潜意识的内容呈现于意识,伪装失去意义,从而痊愈。作为治疗过程,移情、反移情的处理,以及修通,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简介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大致有以下几点:更有效的人际关系;对潜力更现实的估计;对无法改变的事实给以接受的能力;使自我变得更强;学会接受自己和他人

12、的弱点和局限性;绝对的幸福不是目标。(贾晓明 精神分析概论 北京精神分析培训班讲义 北京 2004年 )精神分析的大致发展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一直在随着其所 处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扬弃。说到精神分析的 发展,大致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代表学派:自我心理学:沿着弗洛伊德驱力模型理 论向前发展,但对自我功能的研究投入了更 多的注意,对防御机制进行了足够的研究。 代表人物有安娜.弗洛伊德、马勒、哈特曼等 。(经安娜.弗洛伊德归纳的防御机制有:压 抑、投射、反向作用、移置、升华、倒退、 内摄、抵消、合理化、固着。)精神分析的大致发展克莱茵学派:梅莱尼.克莱茵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影响最大的人物。她的 工作

13、在精 神分析理 论的发展 史中具有 开创性的 重要地位 。她虽然坚持弗洛伊 德的驱力理论并仍使用 一些经典精神分析的词 汇,但却将研究重点放 到了婴儿的身上,她创 造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弗 洛伊德的模型,被看成 是与弗洛伊德理论相分 离的显著标志。由于她的延伸,精神分析开始将人格障碍纳入治疗范围精神分析的大致发展克莱茵认为本能与客体有内在的联系,驱力是表示关系的。她所主张的早期心理生活退回到比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更早一点的心理的内在发展。克莱茵关于儿童早期生活从偏执精神分裂(妄想)状态到压抑状态的论述,将弗洛伊德的心性发展改变到关系的发展。 这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大变迁,由本能决定论走向了环境决定论。(

14、参看Michel.St.Clair著 贾晓明 苏晓波译现代精神分析“圣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年 )精神分析的大致发展投射性认同的概念扩大了移情的内涵,使之不仅包含被压抑的冲突,而且还包含进入关系之中的全部早期情感。克莱茵的工作为之后的一些理论家铺平了道路,使他们从生物基础的驱力理论中分离了出来,发展出精神分析治疗的关系学派。 克莱茵学派代表人物还有比昂、约瑟夫等。精神分析的大致发展客体关系理论:与弗洛伊德驱力模型彻底决裂,认为人类行为的原始动机是为了寻求关系,首先是同最初的照看者 之间 关系,然后是其他关系。 客体的内部形象形成于生命早 期的发展阶段(即前俄狄浦斯 期),并以非常 复杂

15、的方式决定 与他人相处的方 式。它深 触及了 个体对自己以及他人关系的体验的非常 心的部分,常常涉及爱、恨、嫉 妒、渴望以及失望等强烈的感受。代表人物有费尔贝恩、 温尼科特等。 精神分析的大致发展人际精神分析: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坚持关系模型理论,认为人格是相对持久的在人际交往中的模式, 是在各种人际适 应中被塑造出 来的,因此重 视人际互动 问题。代表 人物有沙利 文、汤普 森等。 精神分析的大致发展依恋理论:依恋是婴儿与主要的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 的最初社会性 连接,也是情 感社会化的重 要标志。不同 的亲子关系从 长远看影响到 孩子以后人际 关系的建立。 代表人物鲍尔 比。自体心理学:对自恋、自尊、自我身份的发展有更深的研究。代表人物科胡特。精神分析的大致发展霍妮埃里克森弗洛姆心理社会学派:是与以上介绍相并列的理论学派。重视环境、社会对人的影响。代表人物有霍妮、艾里克森、弗洛姆等。精神分析的大致发展文献中对以上流派的分类并不一致,但总体上可以划分为驱力模型和关系模型两大类。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理论,更加重视对自我的研究,重视内部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人和情境的差距,强调发生在前俄狄普斯阶段家庭中的影响(艾里克森对俄狄浦斯期以后的发展阶段同样给与了重视),重视一个人与他人交往的模式 。精神分析的大致发展现代精神分析治疗与传统的精神分析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