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合并症孕妇的护理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1817564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妊娠期合并症孕妇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妊娠期合并症孕妇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妊娠期合并症孕妇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妊娠期合并症孕妇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妊娠期合并症孕妇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妊娠期合并症孕妇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妊娠期合并症孕妇的护理(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妊娠期合并症 孕妇的护理妇产科护理学 主编:郑修霞第一节 妊娠合并心脏病概述: 1、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 我国发病率( 1992年报道)为1.06%,死 亡率为0.73%。目前仍是中国孕产妇四大死 亡原因之一,高居第2位,仅次于产后出血 。 2、常见的心脏病类型是风心病和先心病。过去风心病最常见,约占总数的80%。现在先心病最常见,已占总数35%50% 。 3、心脏病孕产妇主要死因:心衰和感染对心脏病的影响:加重心脏负担,容易导致心衰 最容易发生心衰的三个阶段: 1、孕3234周:此阶段血容量增加达高峰。 2、整个分娩期:第一产程:宫缩回心血量。第二产程:宫缩+屏气回心

2、血量。第三产程:血液动力学改变。胎儿娩出胎盘循环停止回心血量 突然,同时腹压骤减,血液向内脏倾流 回心血量急剧减少。3、产后72h内:此阶段组织内大量液体回到血循环暂 时性血容量心脏负担 对妊娠的影响心功能正常,一般顺利。心功能不良,流产、早产、死胎、IUGR 、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病率均明显增 加。 处理原则:加强保健、预防心衰、控制感染、适时 终止妊娠。护理评估: 一、病史:诊断主要靠病史、体征,以及 辅助检查。 二、身心评估: (一)体格检查:原有心脏病体征?目前心衰体征? 1、心脏病体征:常见的体征有:心脏扩大、病理性的杂音 、严重的心律失常(房颤、房扑、房室传 导阻滞等)2、心衰体

3、征: (1)早期心衰: 1/轻微活动有症状(胸闷、心悸、气短) 2/休息时心率110次分,呼吸20次/分。 3/夜间不能长时间平卧(常因胸闷坐起呼吸) 4/肺底少量但持续性湿罗音,咳嗽后不消失。 (2)典型心衰:气急、紫绀、端坐呼吸、粉红色泡沫 痰、全肺湿罗音、肝脏肿大、颈静脉怒张、 下肢水肿等。(二)评估心理社会状况: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支持系统情况?自我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三、诊断性检查: 有意义的依据: 1、X线检查:心界扩大 2、心电图:严重心律失常(房颤、房扑、 度房室传导阻滞、ST段改变等) 3、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异常护理措施:一、孕前指导: 1、可以妊娠:心功能、级,既往无心衰

4、2、不宜妊娠:1/心脏病变较重,心功能级。2/既往有心衰史。3/活动风湿热、严重心律失常等。4/先心病紫绀型、肺动脉高压等。 3、终止妊娠:不宜妊娠者,一旦妊娠应早期 人流。(孕12周内)二、孕期护理: (一)加强产前检查:产前检查间隔缩短、内容增加,及早发现 心衰征象,及时住院治疗。 (二)防止心衰: 1、休息与活动:充分休息,适当活动,避免 劳累。 2、饮食:两高两低(高蛋白、高维生素、低 盐、低脂肪)。 3、积极预防和处理不利因素:如上感、贫血 妊高征等。少去公共场所,注意保暖等。4、积极控制感染:及时使用有效抗生素 5、加强心理护理:防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 6、提前住院:一般提前2周,心

5、功能级 者,立即住院。 (三)加强健康教育: 教育内容: 1、妊娠与心脏病的相互影响。 2、心衰诱因几预防。 3、早期心衰迹象等等。三、分娩期护理: 原则:心功能良好阴道分娩。心功能不 良剖宫产分娩。全程按内科医生指导用 药,适当强心治疗 (一)第一产程: 1、专人看护适当镇静:消除紧张情绪 2、严密观察:密切注意心功能情况 3、预防感染:产程开始即给抗生素,无感 染迹象者产后1周停用。 4、放松剖宫产指征:(二)第二产程: 阴道助产,避免屏气,缩短第二产程。 (三)第三产程: 1、胎儿娩出后,腹部加砂袋,以防腹压骤 降诱发心衰。 2、按医嘱皮下注射吗啡,以镇静并减慢心 率。 3、预防产后出血

6、,只可用催产素,禁用麦 角新碱,以防静脉压增高。四、产褥期护理: 1、继续密切监护:产后3天 2、保证产妇充分休息:24h内绝对卧床。 3、心功能级,及时退奶(中药退奶) 4、预防便秘:吃水果蔬菜,必要时缓泻。 5、预防感染:继续应用抗生素1周。 6、节育问题:不宜再妊娠者,产后1周行绝 育术。未绝育者严格避孕。(完)第二节 糖尿病 概述:糖尿病: *是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 *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 *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三大代谢紊乱。 *孕妇糖尿病的临床过程比较复杂,至今母婴 死亡率仍然较高(3%)。没有胰岛素以前 更高(60%)孕妇的糖尿病,可分2种情况: 一、妊娠期糖尿病:

7、1、概念:孕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 。 2、解释:先怀孕,后发现糖尿病或糖耐量异 常。占孕妇糖尿病的80%。产后6周应该重 新下诊断。因为2/3病人可以恢复,1/3病人 于产后510年转为糖尿病。 二、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合并糖尿病) :先得糖尿病,然后怀孕了。仅占20%。相互影响 一、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 1、妊娠期: 1/使孕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加。2/使肾糖阈降低,尿糖不能正确反映病情,3/妊娠期的糖尿病比较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 2、分娩期:更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3、产褥期:胰岛素需要量降低。产后24h内 用量减一半,第2天起改2/3量。二、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 (一)对孕妇的影响

8、1、易发生妊高征,比非糖尿病孕妇高48倍 2、容易感染,特别是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 3、羊水过多发生率增加20倍。 4、难产、软产道损伤、手术产率均增高。 5、宫缩乏力,常发生产程延长和产后出血。 6、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增加、增速,病变可 能会迅速进展。(二)对胎儿的影响: 1、巨大儿发生率增高达25%42%。比正常 孕妇高34倍这是因为糖能通过胎盘,而胰 岛素不能通过胎盘。 2、畸形儿发生率增加:发生率约为6%8% ,为正常孕妇的3倍。发生机制不清。 3、死胎和新生儿死亡率高。这是因为新生儿 反应性低血糖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而发 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增加了新生儿死亡率。 另外还有其他因素,如

9、手术产、早产等。三、诊断性检查: 1、血糖测定:两次空腹血糖5.8mmol/L 确诊 2、50克糖耐量试验:1h血糖7.8mmol/L 进一步检查。 3、75克糖耐量试验:2/4达标诊断成立空腹血糖5.6 mmol/L(100mg/dl)1h血糖10.5mmol/L(190mg/dl) 2h血糖9.2mmol/L(165mg/dl)3血糖h8.0mmol/L(145mg/dl) 4、并发症检查:眼底检查、尿蛋白定量等处理原则: 一、孕期处理:内科会诊,控制血糖正常或 接近正常。 二、围生期处理:选择分娩方式适时终止妊娠 护理措施一、怀孕前:避孕、终止妊娠 二、孕期护理: 1、糖尿病教育:内容有

10、12条 2、饮食治疗:控制饮食。轻型主要靠饮食控 制。较重也必须以控制饮食为基础。3、运动治疗:适当运动:散步、中速步行、 4、胰岛素应用:严格使用 5、糖尿病监测:内科、产科、儿科共同监护 6、产科监护:1/自我监测胎动2/查孕妇尿雌三醇3/每周无激惹试验12次4/定期B超检查三、分娩期护理: 原则:选择时间、选择方式。预防新生儿低血 糖、预防产后低血糖。 1、确定分娩时间: (1)孕35周住院 (2)孕3738周终止理由:小于35孕周早产儿死亡率高,孕36 周后胎死宫内的发生率逐渐增高,故主张 3738周终止。 2、确定分娩方式:多为剖宫产。 3、注意事项:1/了解成熟度,可疑者给地塞米松促肺成熟 。2/控制血糖,及时纠正酮体阳性。3/必要时静脉输入胰岛素,同时监测血糖,以免发生低血糖。4/阴道分娩必须在12小时内结束,随时异常 ,随时剖宫产。5/产后24小时内胰岛素减半(1/2量),第2天改用2/3量。6/产后抗生素,预防感染4、新生儿护理:1/所有新生儿均按早产儿护理。2/早喂糖水、早开奶。必要时静脉点滴葡萄 糖,避免发生低血糖。 四、产褥期护理:1、预防产褥感染,鼓励母乳喂养。2、产后长期避孕,最好不用避孕药,也不 用宫内节育器。(完)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