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1814913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2525 课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目标1.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教学重点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新课导入导入 1(故事式导入)张謇从小勤奋读书,1894 年考中状元。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实业。他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 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张謇为什么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

2、国”之路。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些内容。导入 2(温故式导入)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阻断了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近代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客观环境中产生和发展。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挣扎和抗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历程是怎样的?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重大变革?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些内容。教学内容课堂探究板块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材料:材料 张謇主张“实业救国”。他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由于经营有方,纱厂规模逐渐扩大,一战期间,纱厂得到较大发展。但好景

3、不长,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张謇创办企业的经历恰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请回答:(1)身为状元的张謇主动弃官,选择了创办实业的道路。请结合材料,谈一谈他这样做的理由。(2)一战期间,纱厂得到较大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答案:(1)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商纷纷在中国内地设厂、开矿,进行经济掠夺。有识之士对此深感忧虑,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他们主张自办工厂,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以挽回利益。(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4、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的来说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过渡语: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艰难曲折中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板块二 社会生活的变化小组合作: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1)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教学内容课堂探究(2)新式马路的修建,传统街道的改造,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3)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和劝

5、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4)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2结束语:1840 年,英国利用鸦片和炮舰首先打开了中国国门。随后,各国侵略者纷纷涌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在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社会风尚,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1922 年,北京、上海报纸举办了成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敬仰人物”,晚清状元张謇得票最高,张謇高票当选的最重要因素应该是( C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C.对近代民族工业贡献大D.近代报纸非常普及2.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D

6、 )A.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封建主义的阻碍B.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C.民族工业总体来说比较落后D.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3.1840 年后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传入中国,下列属于近代文明的是( A )轮船、火车 汽车、飞机 跳交谊舞 三跪九叩之礼A.B.C.D.4.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 B )A.称“老爷”B.行握手礼C.缠足D.穿翎顶补服教材图片分析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史料积累“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张謇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