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大地控制网_参考资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1809154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地测量(大地控制网_参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大地测量(大地控制网_参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大地测量(大地控制网_参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大地测量(大地控制网_参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大地测量(大地控制网_参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地测量(大地控制网_参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地测量(大地控制网_参考资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应用测量讲稿之11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西安科技大学测绘学院 史经俭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 一、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 二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概况 三国家GPSA、B级网 四国家GPS一、二级网 五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六全国GPS地壳运动监测网包括“攀登项 目网” 七区域性的地壳形变监测网一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概况1.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的结构(构成)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的框架点,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具体实现。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的构成: (1) 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 (2)在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基础上完成的天

2、 文大地网联合平差后获得的在ITRF97框架下的近5 万个一、二等天文大地网点。 (3)在ITRF97框架下平差后获得的近10万个三、 四等天文大地网点。一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概况2.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的精度按精度不同,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 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中的连续运行基准站,其坐 标精度为mm级。 (2)国家测绘局GPSA、B级网,总参测绘局GPS一、二级 网以及由中国地震局、总参测绘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 局共建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还有其他地壳形变GPS监测网 中除了CORS站以外的所有站点。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 提供的地心坐标精度平均优于 3cm(cm

3、级) (3)国家测绘总局和总参测绘局分别完成的我国天文大地 网与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的观测数据联合处理,获得的 我国48919个一、二等天文大地网点的高精度地心坐标,平 均点位精度达到 0.11m(1分米级)。二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概况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由以下GPS网构成: 1. 国家高精度GPS A、B级网(国家测绘局布设 2.“全国GPS一、二级网(总参测绘局布设) 3.“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由中国地震局、总参测绘局 、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共建) 4.GPS地壳运动监测网(中国地震局布设) 5.若区域GPS地壳形变监测网(中国地震局布设)。 参与平差计算的

4、点: 最后经过筛选和相邻点合并,最后选取了国内2523(个GPS 点其中CORS站25个)和国外点(站)64个,共2587个点参 加了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的数据处理。二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概况通过联合数据处理,将框架点坐标统一归算到一个坐标 参考框架下(ITRF97参考框架,参考历元为2000.0)。处理后网点的相对精度优于10-7(即百万分之一)以上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提供的地心坐标的精度优于3mm。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的完成,其精度可满足现代 测量技术对地心坐标的需求,同时为建立我国新一代地心坐 标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国家GPSA、B级网 1.国家GPSA

5、级网 (1).国家GPS A级网的布设1992年,由国家测绘局、国家地震局、中国石油天然气 总公司、地质矿产部、煤炭部等部门合作,完成了一次全国 性的GPS精密定位会战国家GPS A级网的布测。 该网共27个点。 (2)、国家GPS A级网的观测 在上海、长春、武汉和乌鲁木齐4个跟踪站上用MINI- MAC2816接受机连续观测; 13台Trimble4000SST在西部观测; 17台AchtechMDXII双频接受机在东部观测; 1992.7.25-8.25 同时保证3种接受机的构网能连成一体。三国家GPSA、B级网 1.国家GPSA级网 (3)A级网的作用为建立我国精确的地心坐标框架,求定

6、了与54、80坐标 系的转换参数;为GPS B级网布设提供精确的骨干框架;奠 定了现代地壳运动及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基础。 (4)数据处理及其精度坐标框架:ITRF91,历元1992.58;基准点:全球范围内10个GPS跟踪站: FAIR,YELL,KOKB,PGGA,ALGO,HERS,WTZR,HART,TAI W,YARI.绝对精度1-2cm.基线解算软件:GAMIT,是目前国际上最理想的相对定 位和定轨的软件之一;平差软件: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PSADJ和美国麻省理工 学院的GLOBK分别进行.三国家GPSA、B级网1.国家GPSA级网 (4)数据处理及其精度 最后采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软件

7、平差的结果; 基线重复性水平分量优于10mm+0.6*10-8D,垂直分量优于 40mm+0.5*10-8D 点位精度优于0.2m,边长精度优于1*10-8 (5)A级网的复测概况1996年,国家测绘局主持,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组织, 5.8-5.17复测;17台Trimble4000SSE、22台等共53台接受 机;基线重复性水平分量优于4mm+3*10-9D,垂直分量优于 8mm+3*10-9D地心坐标精度优于10cm,边长精度优于2*10-8三国家GPSA、B级网1.国家GPS B级网19911995年期间布测了国家GPS B级网。国 家GPS B级网共818个点(含GPS A级网)。B

8、级网的数据处理采用了美国麻省MIT的GAMit 软件计算基线向量,使用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 GPSADJ软件进行整网平差,并以A级网点作为参 考框架基准,因此B级网的地心坐标成果与1996年 A级网的复测成果同属于ITRF9319%.365,其成果 已于1998年公布在全国范围内使用。GPS B级网的地心坐标绝对精度:水平分量优 于0.12m,垂直分量优于0.2m,基线水平方向的 重复精度优于4.010-7 ,垂直方向的重复精度优于 8.010-7 。四国家GPS 一、二级网GPS一、二级网,由总参测绘局与1991-1997年布测, 共553个GPS站点,均匀分布于全国(除台湾省)的陆地、 海

9、域和南沙重要岛礁,总体结构为全面连续网。其中一级网44个站点,于1991-1992年观测,均匀分布 在全国;除南海诸岛外,其余各点均为国家天文大地网点, 同时也是水准点与水准直接连测点。相邻点间距最大为 1667km,最小86km,平均点距680km。二级网在一级网的基础上布设,由534个点组成,均匀 分布于大陆和南海重要岛礁。是一级网的加密。有200多个 点与国家天文大地网点重合,所有点都进行了水准联测。相 邻点间平均距离为164.8km。采用ITRF96参考框架,历元1997.0一二级网平差后的点位地心坐标精度为10-8量级。五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国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工程于1998年

10、-2002年布测 。包括:基准网、基本网和区域网,共1222个点,其中基准 网点25个,基本网点56个。平差中采用的坐标框架和历元分别为ITRF96和 1998.680。平差后的点位地心坐标精度总体优于10-8量级。 1.基准站目前已由25个GPS基准站增加到29个(其中国家测绘 局6个)。部分站并置VLBI和SLR观测,相邻点距平均 700km,主要功能是监测中国大陆一级块体的构造运动。基 本上控制了中国大陆一级块体的运动,能有效监测大尺度地 壳运动和构造变形。五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998年完成基准网的选建(包括新建和改建),新建的基 准站全部建在基岩上,基准站相邻站间GPS基线长度年变化

11、率 设计精度为2mm,实测精度为1.3mm;GPS卫星精密定轨设计 精度为:与IGS联网0.5mm,独立定规2m。实际达到0.3m和 0.5m。基于统一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下。 2.基本网由56个定期复测的GPS站组成。作为基准网的补充,用于 一级块体本身及块体间的地壳变动的监测。它与基准站一起均 匀布设,平均站距350km。1998年7月完成选址和基建工程,所有站点均建在基岩上; 1998年、1999年、2000年完成了3次坐标测定,资料优良率 98%以上。基本网设计的技术指标是:相邻站间GPS基线每期测定精 度为,水平分量优于5mm,垂直分量优于15mm。实测达到的 水平分量优于

12、3mm,垂直分量优于10mm。五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3.区域网由1000个不定期复测的GPS站组成。分10个监测区布设 。其中700个站集中分布在主要构造带和地震带上,用于监 测它们的活动状况,主要为地震服务。约300个站均匀分布 在全国各地,作为基准网和基本网的补充,用于监测主要版 块的运动,并兼顾大地测量和国防建设的需要。1998年8月完成选址和基建工程;1999年3月至8月、 2001年3月至8月完成了2次坐标测定工作,数据全部优良。区域网设计的技术指标是:相邻站间GPS基线每期测定 精度为,水平分量优于5mm,垂直分量优于15mm。实测达 到的水平分量优于3mm,垂直分量优于10mm。

13、 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较,观测效率提高了几十倍,精度提高 了近3个数量级,实现了全国准同时监测。六全国GPS地壳运动监测网 -“攀登项目网”叶叔华院士负责的攀登项目“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1991 2001),以当今最先进的空间技术,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卫星激 光测距(SLR)、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卫星测高(SAT)等为基础,结 合地面观测技术以亚厘米级的精度,监测和研究中国的现代地壳运动及其动 力学机制,给出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定量模型,提出青藏高原新的地球 动力学模式;给出我国东部沿海陆海垂直运动的变化规律和我国地球重力场 和大地水准面的精细模型;研究地球各圈层物

14、质运动与地球自转的关系;为 二十一世纪我国环境和灾害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10年来,本项目集 中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国家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四大部委的一百余 名科学家,把各自的研究资源、历年观测数据和外业成果,统一协调进行跨 学科的合作研究,已经在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监测与研究、精密地球参考系 的建立和维持、地球自转变化、青藏高原动力学、我国重力场和海平面变化 、自然灾害预报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成果,为我国可持续 发展的环境和灾害等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和基础资源。本项目不仅促进 了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C)”和国家重点基础 研究发展规划大陆强震机

15、理与预报项目的建立,推动了“亚太空间地球 动力学(APSG)”国际协作计划的建立,也带动了许多受国家基金会和其 他部委支持的研究项目。国家攀登项目“现代地壳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研究” 成果介绍国家攀登项目“现代地壳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研究” 结题验收 会于2001年11月28日在上海天文台召开。国家科学部高技 术司基础处崔拓副处长、院基础局王勇副局长、数力天文处 李和娣处长、国家天文台王宜副台长和以同济大学马在田院 士为组长的9人验收专家组出席了结题验收会议。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首席科学家叶叔华院士的项目总结 报告和六个子课题的结题报告,审阅了有关材料,并进行了 认真的研讨和评论,认为该项目在中国科学

16、院、国家地震局 、国家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的支持下,集中四大部委的有关 研究力量,团结合作,把各自的研究资源,历年观测数据和 科研成果,进行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该项 目取得的突出成果是:国家攀登项目“现代地壳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研究” 成果介绍1、采用覆盖中国及其邻近区域共500余个GPS站的数据,首 次建立了该地区的地壳运动图象,精度达到毫米级,VLBI(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SLR(卫星激光测距)等空间技术观 测的质与量也有很大提高,数据处理精度居世界前列。 2、从目前GPS观测和地质调查所获得的青藏高原侧向挤出 运动研究结果,表明没有大规模的物质挤出现象,从而更符 合地壳增厚模型。 3、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北大西洋海气涛动可能激发年际极 移。建立了包括海气影响的地球章动模型,成为目前国际上 四个主要的参考模型之一。国家攀登项目“现代地壳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研究” 成果介绍 4、综合利用四颗测高卫星的资料,建立了22 全球平均 海平面模型,精度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