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796086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第一节基础教育区域均衡发展一问题的提出与内涵的解读 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却带来 了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在教育上体现 的也很明显。它严重制约着我国国民素质 的提高,弱化了国际核心竞争力。因此,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的 均衡发展更是关系到教育公平的问题,是 重大的民生诉求。 2内涵的解读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区域”可以以地区 为限,也可以以局部为限,可以以行政边 界为尺度。 包括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也可以分为 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区和西部边疆 地区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基础教育均衡发 展的解释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理 想,

2、一种新的发展观。包括: 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省城之间、市 域之间、县域之间、乡域之间以及城乡之 间 二是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 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特别关注弱势 群体的教育问题。 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 东部教育、中部教育、西部教育之间,城 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之间,不同文化背景的 民族区域之间,都存在着巨大差异。 全国普通小学2005年生均预算 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1 32724元,比上 年的1 12911元增长1755上海 2005年为7 94077元,湖南为1 282 57元,陕西为1 09117元也就是说在 普 通小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而言,上 海是湖南的6倍,是陕西的7

3、倍。全国 普通初中2005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 出为1 49825元比上年的 1 24607元增长2024,上海为8 42150元,湖南为l 34157 元,陕西 为 1 04577元,上海是湖南的6倍,是陕西 的8倍。 我国的基础教育非均衡状况非常突出,这 种非均衡表现在:大面积长期拖 欠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特别是拖欠乡村 中小学教师工资资的问题十分突出;学 校布局分散,学校规模小,农村小学单班 校、复式班大量存在,难以形成教育资 源的优化配置; 教师分布严重不均衡,农村中小学教师学 历水平低、基本素质低 的问题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由此可见 ,非均衡发展的现状仍然十分严峻。 三、区域基

4、础教育发展失衡的原因 1历史发展差异 2自然条件差异 3文化观念差异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的风俗习惯、 文化传统、教育观念等都各 具特色,这些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 国区域间教育的发展。这就是 学者们所说的“教育习俗”,比如禁止适龄 女童的入学、以宗教教育取代基础 教育等都会造成这些地区教育发展的滞 后。 4未获得政策的倾斜 作为利益分配与表达的教育政策的根本目 的是在社会范围内进行教育价 值的分配,调节和理顺教育领域的社会关 系。 教师分布严重不均衡,农村中小学教师学 历水平低、基本素质低 的问题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由此可见 ,非均衡发展的现状仍然十分严峻。 改革开放至20世

5、纪末,包括教 育政策在内的各项公共政策基本上是“城 市中心”和“东部倾斜”的。 其总体 路径是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步展 开的梯度推进方式。这种推进方式 给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明显的先发优势。 20世纪80年代的地方分权政策, 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特别是基础条件 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友 展,从而推动了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稳步 增长。 但同时,这种投资分配政策客 观上也扩大了我国的地区差异。而基础教 育自1985年后的地方负责,以乡镇 为主的政策同样导致了区域间和区域内基 础教育发展的失衡。 5人才布局及流动 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基础教育是纯粹的公共物品,是每个公民 应当接

6、受的最起码的教育,只有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才能保障每个公民受教育的合法权利 利。 而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性 、系统性、战略性的工程,因此 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要做好打持久战的 准备,并且确立全面性、整体性、系 统性的观念,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 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1国际上可借鉴的经验 从终身教育到全民终身教育是世界各国一 直在不断追求的目标其中教 育均衡发展便是保障这一目标实现的基 本路径。国外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 得的一些显著的成就,值得我们借鉴。 韩国、日本和中国的台湾地区它们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都走过了这条道路, 也就是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

7、基 本方针。在中国台湾,他们的口号就是“ 用一张图纸造所有的学校” 尽管在 “九二一”大地震后,各学校开始了特色化的学 校建筑,但其政府投入是均等 的,也就是在国民教育阶段,每一个学校的办 学基本条件是完全一样的=在韩 国和日本,一样曾经也有过贵族学校或者精英 学校,他们叫“名门中学”,不过 政府强制性地取消这种“名门中学”,办法有三 :教育投资一视同仁,不许倾 斜;校长和教师定期进行轮换;学生强制性就 近入学。 这有力地保障了义务教 育的公共性。义务教育“畸形化”是日本学 者提出来的在中国这种畸形化 更加严重,由于不恰当地人为地强化精 英教育,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造成 了,严重的择校风,助

8、长了义务教育阶 段的非良性竞争。 实际上义务教育或者 国民教育的属性,就是一种合格教育。 这种重点学校或者精英学校,从局部 来讲确实培养了一些好的学生,但是从 大局来讲,也埋没了许多好学生口。 欧美各国 日本 2我国可采取的措施 a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和后发现代化国家 ,出现诸种不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 的。 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摆在各级政府 与整个社会面前的一项挑战,是 涉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子孙后代可持 续发展的一种利益格局的调整,它不 但考验各级政府的执政理念与决策智慧 ,也在考验各级政府说服民众民主决 策的执政能力。 因为,在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时,不仅 要在学校问

9、做出投入 选择与投入调整,而且要说服社会做出“ 忍让和“牺牲”,以加大对教育的整 体投入。只有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 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 度的不断完善,才能逐步实现真正的教 育均衡发展。这是一个长朝的过程需 要不断地努力。 教师分布严重不均衡,农村中小学教师学 历水平低、基本素质低 的问题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由此可见 ,非均衡发展的现状仍然十分严峻。 企图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超越社会主 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来构建我国区域教育发展的均衡,是不 切实际的。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致力于 生产力的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化的 进程,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区域教 育的均衡发展。 b政府要切实

10、承担其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 责任 实现均衡发展的关键在政府。政府要从政 策上、制度上采取措趣,努力促 进教育公平。要逐步做到无论是农村还是 城市对学校的投资、占地面积、基础设 施都必须是一视同仁的。 政府应本着“教育为人民眼务”的宗旨推进 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在政策导向 上,必须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弱化 或不实行重点学校教育资源优先配置的政 策,不再把有限的资金、教学设施和 素质高的教师流向重点学校。在学校布局 结构调整上,不是只对重点学校倾斜。 教育自身的改革 调整招生政策,关注弱势群体 调整学校督导评估,取消重点学校政策倾 斜 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铜陵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个案分析 大量

11、学生开始涌向市区里少有的几所重点 点中学,比如铜陵一中,就是诸多择校者 选择的目标,能进市一中就等于一只脚踏 入了大学。家长们让孩子上好初中 的直接目标,就是为了能考取一中。 但从1 998年起,铜陵市一中被要求“定向 招生”,也就是说,市教委所属的各所初中, 皆按“人头”而不是学习成绩 分得占总额30的市一中高中名额。这 一措施被认为是铜陵市区实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弱校的一种制度化 努力。 “扶持弱校”根本在于政 府要对弱校真正给予政策和财物的倾斜, 特别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教 师队伍的公平配置。 也许有人质疑这是不是平均主义?事实上 ,义务教育就是公平的产物,它 的基本功能并不是淘汰

12、、筛选,也不是制 造优秀,而是保证公民享受基本的教 育。 在前面文章中已经提到过,日本、韩国和中 国的台湾地区过去也出现过义 务教育的精英化倾向,最终都走向均衡教育 的发展模式。韩国从1970年开始 撤销名门学校;日本规定义务教育对于贫富 地区的儿童一视同仁,拨款一样, 教师定期流动,校长定期流动。 主要措施: 1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为区域 均衡发展创造条件 2取消重点中学,均衡配置资源,确保办 学水准大体相当 3加强学校内涵,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学 校竞争力第二节、现代学校制度问题综述 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研究的回顾 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 期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13、 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 年代中期,从当时个别研究 者自发地提出“现代学校制度”这一概念直 到2003年2月,从人口大国历向 人力资源强国 报告将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作为教育制度 创新的基本目标提 出,2003年7月,教育部开始在全国范围 确定8个实验区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现代 学校制度建设的试点, 再到2004年2月,20032007教育振兴 行动计划 中明确提出“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指导政 策,引发了目前国内对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研究与实验的热潮。作者对中国知 网1979年至2007年收录的文章,以题名 为检索

14、项,“现代学校制度”为检索关 键字进行精确查询,共检索到1 30篇文章 。 其中最早的一篇以“现代学校制 度”为主题进行的研究是在1995年西南 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增刊刊载 了文明撰写的现代学校制度论纲关 于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的讨论 一文。1999年至2006年4月中国优秀硕 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收录4篇,中 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2篇, 学位论文共计6篇。 从专著来看,国 内第一本研究现代学校制度的学术专著是 由徐正福、吴华、徐晓东所著的现 代学校制度探索源于椒江实践的理性 思考,该书主要是对浙江省台州 市椒江区“现代学校制度”实践作了初步的 总结。 现代学校制度相关问题的探讨 1研究背

15、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基 础教育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 , 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背景下形成的教育 非均衡发展问题以及现行教育体制 严重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造成的 体制冲突问题, 迫切要求对现行教 育体制进行全面的制度创新,消除阻碍教 育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具体来看该 问题研究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要求学校制度 的创新 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迄今已经 进行了15年,按照历史唯物主 义的原理,可以推论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 体制,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制度体制。 在计划经济制度体制下,与之相适应的是 计划型的学校制度和体制 而在市场 型的经济制度体制下,必然也要有与之相 适应的新型的现代学校制度和体制。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上存 在着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那就是现 行学校制度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