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795521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非常有幸到无锡来与各位同行交流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关想法。今天我选择的话题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 。所以选这个问题,因为一方面可以结合我的专业,借此机会向大家汇报我的学习体会。另外一方面,也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我所涉及的问题,都与课程里面的理念问题、性质地位问题、阅读教学等好多问题相关。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这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呢?几个月前,中国教育电视台在一次会议上曾采访过现在几个实验教材的主编,也采访了几位课程标准研制小组的成员,同时间我:从你们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实验教材,跟过去的语文教材最大的不同在哪里?我对这个问题没准

2、备,就临时凑了些想法,都是原则性的。我说,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加强人文性,特别是教材的选文,包括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包含了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导向,这些都体现了一个人文性。第二,现在的实验教材,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自主性。自主性就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材的编者是蹲下来看孩子,跟孩子平等对话。所以,教材的编写语言有了一个非常大的转换。第三,教材体现了它的开放性。我理解的开放性,是教材的助读系统,特别在思考和练习中,不追求固定的思维模式,不追求标准答案,让孩子遐想联翩,给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留下很大的空间。我讲的这几点是每个教师都能概括的,但也是我当时对实验教材的真实想法。苏教版教材

3、为什么会有今天这个局面?有一句佛教用语是广积善缘,苏教版教材的编写者们积极和各地沟通,就像是亲戚一样,江苏的同志走往各地区,各地的同志到江苏来,在建立这种感情的基础上,在人和的基础上,带来了苏教版教材今天的大好局面,带来全国语文课程改革的大好局面。我今天在这里不是给苏教版教材做广告,是说我的心里话。刚才,我说中国教育电视台采访时,我说了三个性,集中到一点,就是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课程,要做到脚踏实地而且是卓有成效的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教师问题。我们的一些老师缺的是什么?最缺的是什么?不是方法,不是教学技术,缺少的是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我们的语文界曾经有两个口号。一个是不要把语文课

4、上成政治课。建国以后到文化大革命以前,什么东西都政治化;语文也吃够了这个苦头。因此,当时提出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突出语文课的工具性,我非常赞成。但接着又来了一句口号: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这句话我就不敢苟同。语文和文学之间有什么严格的界限,我说不清。但我认为语文课如果没有文学性,那就不是语文课。语文课上成文学课有什么不好呢?我昨天下午听了四节课,有阅读课,有练习课、识字课,以我的眼光看来,这四位老师上的课,都是文学课,处处充满了文学艺术。我认为,语文课上得有文学性才是好课。昨天第四节课是练习课,就五个字,要求根据象形文字来画想象画。有一个小孩画的太阳,它的光线不是直的,而是弯曲的,是波状

5、的。问他为什么这样画,他说,太阳烫了头发。多么好的一种奇思妙想啊!是现代诗人的美妙的诗句。我们通过语文课,开发孩子的想像力,就是激发生命的灵性啊!从这一方面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的诗人!因此,我的理解是:不要把语文课和文学课划清界限,语文课和文学课是划不清界限的;好的语文课处处都充满文学性!因此,又引出了我的理性话题,这个话题是:在小学阶段加强文学教育是由语文课的任务和性质决定的。对此,我谈一谈自己的理由。有关语文课程的性质,过去有的大纲是只强调语文是学习的工具;而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到去年公布的小语大纲方予以明确。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语文本身

6、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大进步。怎么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打个比方:一张纸的两面,一面是工具性,另面是人文性,任何一面都不可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它是一个统一的事物。在这样的认识下,我们可以看到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目标和过去相比有非常大的不同,在总目标里,我们特别强调: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是过去大纲都没有表述过的。涉及到文学作品,我们提出: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语文修养;发展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境界。提高学

7、生的语文修养包括什么呢?绝不是指语言修辞知识,也不仅指听、说、读、写的能力,它涉及到种种因素,比方说思想道德、思维品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等等。像我所说的这些因素,哪一个方面能离开文学教育这个命题呢?都离不开,都可以通过文学教育来实现。所以,小学阶段语文课虽然读不到大量的文学名篇,但每篇课文都充满着文学艺术,至少我看到苏教版教材就是这样。读了苏教版教材,我得到这样一个总的认识:文学教育可以促发学生德育、美育、智育多方面发展。二十一世纪,我们要呼唤新的人才观,新型的人才培养里面应包含着人才的文学素养。而从人才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角度来讲,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

8、的必备素养。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有利于终生发展,文学素养是中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实施语文课程时进行文学教育,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思想性和审关性之间的关系。从我的认识来看,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学生使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最好的学习过程是在人文精神熏陶的过程中进行。反过来讲,当一个孩子比较好地掌握语言文字的工具以后,那么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才能落到实处;如果没有这个工具的掌握和运用,就不成为语文课。爱因斯坦说过:在学校用专业工具教育孩子是不够的。学生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有用的工具和和谐发

9、展的人是有本质上的不同。所以他就讲,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要使学生产生热烈的感情,这是最基本的。使学生对真善美具有鲜明的辨别力,就是对真善美境界的真实追求。所以,就人的各种素质而言,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跟真善美相联系的是什么呢?是文学素养。它是人的人文素养的核心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因为强调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排除文学,结果上成枯燥乏味、形式单调的语言训练课。这样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给今天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孩子不爱读语文,讨厌语文。在这一点上,苏教版教材给我非常深的体会。我这样概括:苏教版教材遇到工具性教学内容咋办?把它人文化。这是我读了苏教版教材后的感想。有的老

10、师说汉语拼音是拦路虎,孩子学起来苦不堪言。苏教版教材搞了情境图。搞了语境歌,不就把工具性的东西人文化了吗?所以,苏教版教材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贡献,很有创造性,它是培养本民族优秀人才的最好教材。语文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你掌握一种工具,它是要培养具有我们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想精神的人。所以世界上各国的母语教育都在加强文学教育,这是个大趋势。实施文学教育,就是培养本民族的优秀人才,在课程标准中就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如果前面是讲人的发展、人的完善的共性的。话,那么这就是讲每个人的特殊性。而一个人的个性的形成,特别是人格的完善,从哪里来?都离不开情感的熏陶,离不开审美的材料对他的感染。很难想象,一个内心比

11、较狭隘的人,一个情感非常枯竭的人,他会是一个有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人。个性、人格、情趣、爱好等,这些做人的人性因素,不是一个小问题。一个老师有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这个老师就会对文学产生美感。而从某些方面说,文学是种美感的艺术。它也是将美的东西给人看,还是追求一种美,追求崇高。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文学的终极目标。文学的目的是提高人、塑造人、进化人。所以我们的小学语文课若能充分地调动文学因素,在一种情感氛围中,在学术化的环境中,我想什么工具的目标、什么情感的目标,就更加容易实现。在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要求有何不同呢?一、二年级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到了三、四

12、年级,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就是感情沟通;五。六年级,要能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同情等感受。有些人有点误解:认为在基础教育里强调文学教育,就是培养阅读欣赏能力。我认为这只能是部分目标,更重要的目标不是在阅读能力本身。因为,文学教育它必然和思维教育联系在一起。在这上面,文学教育本身有什么优势呢?它可以通过感受形象入手,经过孩子自己的感受和品味,而悟到形象的内涵,它的感性和理性是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间,孩子的想象的灵感非常活跃,心灵的空间非常开阔,创造性的潜能最能得到激发。总而言之,积累语言材料,积累语言知识,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可以在文学教育中得到实

13、现;离开情感的熏陶、形象的感染、审美的活动,语文的工具性也好,语文的思想性也好,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变成单纯的技术操作和思想灌输,语文就不成语文了。大家都认为文学作品有内容和形式两部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反作用于内容等。其实,形式和内容两分法是错误的分法。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就像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可分的。读文学作品从什么方面人手?应该从品味语言人手。不是过去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因为这个是逻辑学里的归纳法。我们阅读文学作品不能用逻辑法,应该是品味语言,是使文学语言转化成头脑中的形象的过程,这应该让学生自己来完成。因此,我们反对编教材时,在课文前加一大段课

14、文提示、学习要点、学习本课文需要掌握什么等等。我们讲词、讲话讲段,实际上应该讲什么?应该讲语境!过去,我们就是不去培养学生对文本的亲近感、认同感,老师在那里讲解,代管学生阅读。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像我们江苏的李吉林老师倡导的情境教学法,还有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他们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从形象人手,特别根据词句去想象画面。昨天有的老师在上课时,也有相似的特点。这就告诉我们,要注意课文的形式因素。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苏教版的实验教材在继承了修订版好的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个新的创意:生字教学组成词串。我非常欣赏。我觉得现在的词串还不太多,这方面还得加强,小学生一定会喜欢,老师也喜欢教这样的识字课。你看这

15、个春天、春风、春雨柳树、小草、嫩芽布谷、燕子、蜜蜂杏花、梨花、桃花,就是一例。为什么孩子对这样的生字会喜欢?奥妙在什么地方?奥秘首先不在内容,在形式。因为它押韵,这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其实它都是双音词,这双音词就是二拍子节奏,一个音部一重一轻,就这样配合起来,这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为什么二拍子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呢?因为这种节奏起源于劳动。劳动是通过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一来一回进行的,所有的劳动形式都是一反一复的。这与人的呼吸、人的脉搏、人的生命是相呼应的。中国最早的诗歌诗经就是四言诗。四言诗就是两个二拍子节奏。一句两个词,就是两个二拍子节奏;而且这种节奏,对任何原始民族来说,具有巨大的意义。正如

16、音乐一样,它是人生理、心理基本的生命特征之一。所以这样的生字安排,孩子容易接受。还不仅如此。它所选的双音词,从文学角度来说,就是一个意象。诗歌是由意象组成的。意象是主客观的统一体。它既是客观的事物,但也有主观的感情在里面。当你在读春风在荡漾的时候,感情已经在里面了。几个词放在一起,用文学的观念叶意象并置。如果把这三个词连成一个句子,里面就要加许多的虚词,就变成了线性排列,就逻辑化了。把这三个词分开,就切断了语链,词与词之间变成空白,这个空白就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有待阅读它的人去填补它。北方的孩子在读春天、春风、春雨时,头脑中展示的画面与南方的孩子脑中展示的画面是不一样的。中国古代的书法。文学都是无中生有:空白的地方就有画;有缺陷的地方人在头脑中就去填放它,使它完整。这样的安排特别好,能激发和挖掘孩子的创造潜能。工具性的目标,就是要认识这些词语,与人文性的情感投入、想象画面结合起来,这个生字教学就有综合功能。所以生宁教学也完全可以体现文学性。文本和作品不是一个概念,文本是作者创造出来没有被读者阅读的东西,它是没有价值的,因为没有人去读去看,所以这个不能叫作品。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