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2课件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51781827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2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2年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2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2年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2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2年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2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2年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2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2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2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们自古以来,就 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 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 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 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 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 是中国的脊梁”。 五人墓碑记 张溥清远一中 林小1、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 对比论述的方法。 2、通过评点了解本文跌宕生姿而又组织严密 的特点。 3、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 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 明末太仓人。祟祯进士,授庶吉士,诗文兼 长。与同里张采齐名,时称“娄东二张”。张溥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书都要亲自抄 写,抄好朗读之后烧掉。再抄,一直要抄六

2、七遍。因此,他的书斋起名为“七录斋”。张溥生活的明朝末年,正是东林党人与以魏忠贤为 首的阉党斗争激烈的时代,张溥同情东林党人,富于正 义感。天启时与陈贞慧等初创“应社”。于崇祯二年1629 继承东林党反对黑暗政治的优良传统,结交社会上有节 气、有操守、有学识的士大夫,联合起来组成爱国社团 “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他们激烈批评时政,与阉 党的残余势力进行斗争,得到各界的广泛支持,在群众 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文学上,他主张“兴复古学”,强 调“居今之世”,要“为今之言”“务为有用”。他写过不少 抨击时政的文章,内容充实,风格质朴。五人墓碑记 是其中的代表作。文章收集在七录斋集中。 碑记,又称

3、碑志,原是刻在石碑上,以叙事记行、歌功颂德为内容的一种文体。最早的作品,可追溯到秦朝李斯的泰山、琅琊石刻。从立碑的地点和用途上分,有山川碑、宫室碑、桥道碑、寺庙碑著 称。而专以纪念死者、刻于坟前墓道的碑记称墓碑或 墓志。从写法上看,原始的碑记只是记叙。后来的作 者,或就所叙之事加以评论,或借题发挥抒写情志, 碑记遂演变为一种叙述兼议论的文体。明王朝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设立了锦衣卫 等特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由上到下地建立了 一整套特务统治。这些机构的组织者,大多是 皇上宠信的宦官。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把持 朝政达七年之久。此时,魏阉党羽遍布天下, 异己排斥殆尽。明神 宗(万历帝)时,统治者又向 各

4、地派出大批“税监”加征税 赋。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人 民,多次进行抗暴斗争。本 文所写,就是其中一次。 应天巡抚周起元得罪于魏阉而被免职。已削职乡 居的周顺昌,同情周起元而当众辱骂魏阉,魏因此怀恨在心。天启四年,苏州丝绸工业不堪剥削而罢工。当时,魏阉死党、巡抚毛一鹭把“煽动”罢工的罪名强加于周顺昌。天启七年,魏阉用圣旨逮捕了周顺昌,并趁机勒索,激起人民极大愤慨。于是趁毛一鹭等人逮捕周顺昌之机,群起反抗。他们毁官府,杀缇骑, 毛一鹭躲进厕所才免一死。这次斗争被镇压后,朝 庭在苏州大肆捕人,颜佩韦等五人挺身而出,慷慨 就义。不到一年,魏阉被明思宗贬往凤阳看陵,走 在途中,畏罪自杀。周顺昌冤案始得昭雪

5、。苏州乡 绅吴默等人收葬颜佩韦等五人尸体于虎丘山塘的魏 生祠崐普惠祠内,并立了墓碑。 颜佩韦(商人,为人慷慨,喜打抱不平)、 杨念如(阊门外鬻衣)、沈扬(牙侩)、马杰( 练武玩棒)、周文元(周顺昌的轿夫)。颜佩韦 等人过去互不相识,而且除周文元外,其它四人 同周顺昌也毫无交往,在周顺昌被捕时,他们完 全是出于义愤才自发参加斗争的。五人被捕后, 对自己的作为,理直气壮,毫不隐讳。天启 六年七月中,苏州城里布满警卫,戒备森严 ,就在阎门外吊桥上,五义上大骂魏忠贤和 毛一鹭,从容就义。临刑时,几万市民含泪 同五人诀别。 1、作者构思这篇墓碑记的出发点是什么? 五人墓碑记是一篇墓碑记。这种文体,通 常

6、是记述死者的姓氏、籍贯、出身。经历、生 卒、年寿及其子孙的大概情况的。如果按照这 种文体的一般写法,那就容易写得平淡无奇, 立意不高。作者突破了一般程式,大胆地取舍,立足 于历史斗争的高度,突出赞颂苏州民众,特别是五位 义士反抗阉党的斗争精神,深刻阐发了“匹夫之有重 于社稷”的重大意义,对这场抗暴斗争给予了高度评 价,实际上为这场斗争做了个总结,这就是作者构思 这篇墓碑记的出发点。2、本文与其它墓碑记有什么不同? 提示:墓碑记在古代文体中属于杂记,因 为它必须说到死者生平中的重要事迹,要抒发 作者对死者的悼念之情,有时还要由叙入议, 谈一点作者的感受,因此它常常是将记叙、 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结合

7、在一起的。而本文跟一般的墓 碑记又有所不同:它有着浓郁的政治色彩。因为五位 义上是在反阉党斗争中牺牲的,作者站在当时的进步 社团复社的政治立场上,在歌颂他们“激昂大义,蹈 死不顾”的斗争精神同时,又严厉地批判了阉党的罪 恶行径及附逆者的卑劣品质这种对比的论述方式 是贯穿全文始终的。 议论,这是本文的核心。3、在课文中划出转换行文角度的过渡句并 说明它们的作用。 提示: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呜乎,亦 盛矣哉!”用抒情方式结住叙事以引起议论。 第2自然段的最后“独五人之激缴,何也?”一句设问引 起叙事。 第3自然段的开头“予犹记”,其作用领起叙事。 第5自然段的开头“嗟夫”,表示上文3、4自然段

8、的叙 事已终结,由此转入大段议论。 第6自然段的开头“由是观之”,承接第5自然段的议论 并进一步展开。 4、本文思想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都有哪些? (1)作者站在反对阉党,支持群众抗暴斗争的政治立 场,歌颂了五义士“激于义而死”的斗争精神,同时也 看到了群众斗争的巨大力量,反映、歌颂群众的伟大 斗争,这是很可贵的。 (2)张溥领导的“复社”,在当时是一个进步的文社。他们提出 诗文应该反映时代,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作品要为政治斗争 服务。张溥在创作实践中实现了这一思想,写出了反映现实斗 争、内容感人至深的五人墓碑记,成为明末古文运动的一 面旗帜。文章所体现的文学必须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的思想, 对

9、后世作文有相当的作用。提示:第一、进步性:4、本文思想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都有哪些? 第二、时代局限性: (1)作者所主张的“义”(“激于义”、“激昂大义”等) ,是站在反阉斗争的立场上,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为人民的事业奉献一切的“正义” 不可相提并论。 (2)作者看不到明王朝衰颓覆亡的趋势,寄希望于“待圣人出 ”以挽既倒之狂澜,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3)作者推崇五义上的义举,却也流露出对“生于编伍”、“素 不闻诗书之训”、“人人得而隶使之”的轻视态度,这种门第等 级观念,表现了封建立大夫知识分子的思想局限,这又是那个 时代使然。 5、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五人者

10、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 逮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关于五人)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 立石于其墓之门 ,以旌其所为(关于墓碑)呜呼 ,亦盛矣哉(感慨)首段,介绍“五人墓”的由 来,抒发感慨突出“独五人之曒曒曒曒”的问题 凡富贵之子 ,慷慨得志之徒 ,其疾病而 死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亦已众矣;况 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曒曒对比对比点是:死后的影响以“何也”引发下文5、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周公被逮,士人声义 绨骑厉斥,众不能堪 吴民痛心,噪而相逐 吴臣请示,按诛五人英勇抗暴五人当刑,意气扬扬 詈骂中丞,谈笑以死头断悬城,色不少变贤者发金,脰与尸和慷慨就义叙“五人之曒曒 ”5、本文采用了哪

11、些写作手法? 五人之死的意义不畏强暴,伸张正义 挫败阴谋,功在国家苟且偷生,轻如鸿毛仗义而死,重于泰山大阉亦逡巡畏义 ,非常之谋难 于猝发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 路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死生之大,匹夫 之有重于社稷也5、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大阉之乱,缙绅难以不易其志五人则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对比对比点:面对暴政的不同态度由是观之 ,则今之高爵显位 ,一旦抵 罪 ,或脱身以逃 ,不能容于远近 ,而又有 剪发杜门 ,佯狂不知所之者 ,其辱人贱行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赠谥美显 ,荣于身后五人:得以加其土封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斯固百世之遇也对比对比点:生与死,生不如死 与虽死犹生5、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提示:1叙事议论的有机结合。 2正反对比手法。 本文运用对比和叙议结合手法,以明确 的立场,爱憎分明的感情,热情讴歌了五人 的义举,颂扬了他们的高尚品德,充分肯定 了他们对国家的贡献和对后世的重大影响; 同时批判和揭露阉党的倒行逆施和缙绅们的 辱人贱行。阐明为国家、为民族,坚持正义 而死,虽死犹荣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