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毕业答辩 )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1777440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毕业答辩 )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毕业答辩 )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毕业答辩 )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毕业答辩 )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毕业答辩 )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毕业答辩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毕业答辩 )(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二学历毕业设计(论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指导老师:* 答 辩 人:*论文背景v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但如果在设计、施工中采取的措施 不当,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不仅影响美观,而且 可能会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本文结 合*C区1#楼工程实际情况,从设计的构造、 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优化、现场科学的施 工方法和混凝土养护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并对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了相关经验,本工程混凝土的最终施工效果, 达到了原设计要求。*C区1#楼工程施工现场有关照片论文主体结构混凝

2、土配合比及其材料2混凝土浇筑与养护4大体积混凝土的构造设计要求3 1优化混凝土的供应3 3大体积混凝土信息化施工3 5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及控制方法分析3 7混凝土浇筑与养护8外加剂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6第一章 大体积混凝土的构造设计要求尽量少设置变形缝及施工缝1.4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在C20C35范围内选用31.1避免结构突变产生应力集中31.3增配温度筋(截面配筋率宜在0.3%0.5%之间)1.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有完整的施工方案31.5以预防为主,制定有关预控措施1.61.1 大体积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在C20C35范围内选用 v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在C20C35 范围内选用,

3、这样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降低混凝土浇筑块体内的温度升高,同时可 利用混凝土60天或90天的抗压强度进行混凝 土的评定。1.2 增配温度筋v大体积混凝土除应满足承载力和构造要求外, 还应增配承受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及 控制裂缝开展的钢筋,以构造钢筋来控制裂缝, 配筋尽可能采用小直径、小间距,配筋宜采用 8mm14mm的钢筋和100mm150mm间距比 较合理,截面配筋率宜应在0.3%0.5%之间。1.3 避免结构突变产生应力集中v大体积混凝土除应满足承载力和构造标要求外, 还应增配承受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及控制裂缝开展的钢筋,以构造钢筋来控制裂缝,配筋尽可能采用小直径、小间距

4、,配筋宜采用缝 8mm14mm的钢筋和100150mm间距比较合理,截面配筋率宜应在0.3%0.5%之间。1.4 尽量少设置变形缝及施工缝v基础不应设置永久变形缝及施工缝,宜采用“后浇缝 ”和“跳仓法”来控制施工期间的较大温差及收缩应力 。1.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有完整的施工方案v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同时应聘请 有关单位和有关专家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 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作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并在施工阶段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温度、温 度应力及收缩力验算,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 浇筑块体的升温峰值、内外温差的控制指标,制定 温控施工的技术措施。1.6 以预防为主

5、、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v在设计、施工阶段都应编制相应的预控措施,设计 阶段应考虑可能漏水的内排水措施,以及施工后经 济可靠的堵漏方法,在施工阶段应综合考虑现场施 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确保混凝土浇筑的顺利 进行和后期的测温、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章 混凝土配合比及其材料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32.3施工材料的选择2.2混凝土的配合比及优化32.12.1 混凝土的配比及优化v通过试验室进行多种配和比的试验和研究, 选用最佳配合比作为混凝土的施工配和比, 并应满足如下要求。(1)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2)混凝土的砂率控制宜控制在35%40%之间;(3)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应不大于0.0

6、6%;(4)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为3.0kg/m3;(5)水泥中铝酸三钙含量8%;2.2 施工材料的选择v 水泥的选择 水泥应优先选用42.5R、5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等高标号水泥,选用低 热水泥,减少水化热,并控制水泥用量:42.5R水泥用量应控制在 450kg/m3,52.5R水泥用量应控制在360kg/m3,以降低混凝土最高温升, 降低混凝土所受拉应力。 v 骨料的选择 骨料应选用结构致密且有足够强度的优良骨料;(1)骨料要求表面洁净,不含杂质;(2)砂子采用中砂,石子采用大粒径的卵石或碎石;(3)砂子含泥量不得超过3%,石子含泥量不得超过1%;(4)选用细度合格、质地优良的粉煤灰代替

7、水泥,起到改善混凝土 的和易性,利于施工操作; (5)根据设计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用量的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减少用水量,控制水灰比,并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v 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应低于160mm+ 20mm为 宜;第三章 优化混凝土的供应计 量33.1运 输33.3控制拌制原材料投入搅拌机的顺序3.23 优化混凝土的供应v 计量要求使用检定过的计量器具,保证计量正确。v 拌制控制原材料投入搅拌机顺序严格控制原材料投入搅拌机顺序,不得采用“外掺”、“后掺”等作法 ;v 混凝土运输根据混凝土的运距、交通的状况,随时增减车辆,保证混凝土

8、的正常供 应,保证连续浇注,避免因混凝土供应不上而出现“冷缝”;第四章 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混凝土浇筑方案的选择34.1混凝土的养护4.24.1 混凝土浇筑方案的选择v本工程采用推移式连续浇筑法,浇筑时应注意的问 题。(1)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0mm;(2) 层间间隔时间尽量缩短,层间时间不应大于混 凝土的初凝时间,避免出现“冷缝”;(3)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度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4)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保证振捣的时间和位置,防止漏振、过振和欠振;(5)混凝土浇筑后的34小时,初步使用水平长刮尺刮平,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2遍,再用木抹子搓平、压实,以控制表面龟裂。4.2 混凝土的养护v 本

9、工程采用保温、保湿养护方法进行养护。(1)由专人负责保温及测温记录;(2) 保温养护的措施,应作到混凝土块体内的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满足温控指标要求;(3)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天。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小于25时,可全部拆除;(4)保温养护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5)覆盖层的增减应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和实测确定。(6)养护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里表温差和降温速率进行检测,当实测结果不满足温控指标要求时,应调整养护措施。(7)对大体积混凝土转换层类结构,应加强进行保温养护。(8)大体积混凝土拆模后,应尽快组织回填土

10、。第五章 大体积混凝土信息化施工混凝土内部温度预控计算35.1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与试验5.25.1 混凝土内部温度预控计算v 根据本工程有关方案,本工程总拉应力小于同龄期混凝土 的抗拉强度。5.2 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与试验v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监测大体积混凝土应在养护过程中进行浇筑块体升降温、内外 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等监测。本工程采用的设备是 建科测试仪器(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JDC-2型测温仪;5.2 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与试验v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的布置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预埋好混凝土测温导线,便于后期进 行混凝土的测温工作;5.2 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与试验v 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监

11、测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监测在1-3天每2小时监测一次 ,在4-7天每4小时监测一次,在8-14天时每6小时监测一次 。以下为本工程混凝土检测的有关数据。第六章 外加剂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掺合料的使用36.1外加剂的使用6.26.1 掺合料的使用v 当前的掺合料主要是粉煤灰,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和 易性,同时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并可以代替水泥 ,降低水化热。6.2 外加剂的使用v 外加剂主要是减水剂、缓凝剂和膨胀剂。外加剂的适量掺 入不仅使混凝土工作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能够降低 混凝土的用水量和水泥的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第七章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及控制方法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

12、析37.1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机理37.3混凝土裂缝的基本概念7.27.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v 在8月25日召开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及结构裂缝控制研 讨会上,相关专家也明确表示混凝土结构没有裂缝是不可 能的。 v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验技术的完善,特别是有关大体 积混凝土的现代实验设备的出现,证实了大体积混凝土和钢 筋混凝土结构中也存在着肉眼不可见的裂缝。7.2 混凝土裂缝的基本概念 v 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构型裂缝,是由 外荷载引起的,包括常规结构计算中的主要应力以及其他 的结构次应力造成的受力裂缝。第二类是材料型裂缝,是 由非受力变形变化引起的,主要是由温度应力和混凝土的 收缩引起的。 7.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机理 v 混凝土在浇筑、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着毛细孔、空隙 及材料的裂隙缺陷,在外界因素作用下,这些缺陷部位将 产生高度的应力集中,并逐渐扩散发展,形成大体积混凝 土体中的微裂纹。 v 大体积混凝土体中各相的结合界面是最薄弱的环节,在外 界因素作用下,将脱开而形成截面裂隙,并发展成微裂纹 。 v 建筑管理人员要通过现场的管理措施及科学的预控,避免 混凝土的裂缝发展为有害裂缝,给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 和结构安全造成隐患。 中国*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二学历毕业设计(论文)中国*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放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