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1777189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教案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诗词三首诗词三首【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金樽、歧路”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诗词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和展示课外资料,学会对诗歌进行赏析,并深入了解诗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诗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2.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1.学会如何鉴赏古诗词。 2.学习古人诗歌唱和的习惯,理解诗中典故的内涵。 3.结合生命细节,感受作者情怀,感悟人生规律,懂得得失与取舍。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新课导入 同学们,中国历来被誉为

2、诗的国度,而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在灿若群星的诗人中, 有一个人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尤为耀眼夺目。他是谁呢?我们通过一副对联猜猜看。 (大屏幕展示对联内容,指名读出,学生猜测)对,他就是李白!(大屏幕展示李白的四 幅图片,感知李白的外在形象。)诗圣杜甫曾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确,李白一 生诗酒相依,与酒缘定终生,难舍难分。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他与酒有关的诗 行路难。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天宝元年,李白 42 岁,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准备大显身手,建立 一番功业。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 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

3、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因此,李白逗留宫中近两年, 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逐出长安。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 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于是写下行路难。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本诗是李白行路难 组诗的第一首,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失意中仍怀有希望。2.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 金樽(zn) 投箸(zh) 冰塞川(s) 歧路(q) 济沧海(j) (2)词语释义 金樽:金酒杯。2斗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羞:同“馐”,美味的事物。箸:筷子。歧路:叉路。长风破浪:比喻远大抱负得以实现。云帆:像白云一样的船帆。 济:渡过。 沧海:大海。 三、朗读指

4、导 1.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后,播放朗读音频。 停顿指导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 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四、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读过本诗后,你知道它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是什么吗? 答案示例:诗作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的坎坷、崎岖不平。反映了诗人面对黑暗污 浊社会的苦闷、忧郁和不平,表现了一种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2)研读分

5、析 1.突破重难 (1)从词语运用的工整和夸张修辞的运用的角度分析诗的第一句。 答案示例: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 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可见,亲朋好友为诗人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但,诗人的心情是和宴饮的氛围一 致地欢乐吗? (2)第二句中有哪些典型动词和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试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示例:“停” “投”“拔”“顾”这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与“茫然”放在一起,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难平的心情。(3)试分析第三句中的想法手法和夸张修辞的运用。 答案示例:“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李白本是个积

6、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性格的人,从“拔剑四顾”开始,他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3(4)请说说第四句中典故的出处,并分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答案示例:垂钓碧溪: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吕尚(姜太公)曾在渭水边垂钓,后来遇到周文王,被重用。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在受成汤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诗人对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

7、一番伟业的信心。 (5)请简要赏析,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示例:诗人用“长风破浪”比喻其宏伟抱负,接以“会有时”,肯定这一抱负有施展的时候。其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现得何等豪迈、直爽! “直挂云帆济沧海”由乘长风破万里浪推演而来,创造出一个雄浑阔大的意象,融入了诗人“辅弼天下”,大济苍生的宏伟蓝图。最后的诗句中诗人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2.主题理解结合赏析过的内容,理解全诗的情感。答案示

8、例: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五、课堂小结 李白作诗,以情纬诗,以才赋诗,以神取胜。情饱、才满、神足,富有浓郁的浪漫主 义色彩。作品中,诗人合一,天人合一,他那追求自由与理想的执着精神,将永远鼓舞着 积极向上的人们昂首前行,那人们中一定有我、有你、有他 最后,让我们高声吟诵诗的最后一句,并以此互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沧海。” 六、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4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小石潭记,这是一篇著名的贬谪

9、文学作品,其作者是谁?是 柳宗元。柳宗元有个一生最要好的朋友,也被贬官,也写出名篇。他们在诗坛上并称“刘 柳”。他是谁? 他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刘禹锡。刘禹锡 多次遭贬后,还遇到了同样遭贬的白居易,后人称他们是“刘白”,同是天涯沦落人,于 是就有了本诗的故事。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本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 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 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 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

10、居易。 2.检查预习词语释义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怀旧:怀念故友。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长(zh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三、朗读指导 1.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后,播放朗读音频。 停顿指导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 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

11、出感情。 四、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本诗各联各写了什么? 答案示例:首联:抒情凄凉、弃置辛酸愤懑 颔联:用典向秀作赋、王质烂柯悲痛感叹 颈联:比喻沉舟、病树开朗豁达 尾联:点题歌一曲、长精神坚忍不拔 (二)研读分析 1.突破重难 (1)理解课文注释中的典故及其内涵、表达作用。 答案示例: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 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 了对故人的怀念。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 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

12、下棋,就停下观看。等 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 23 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 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 心情。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答案示例: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了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也

13、有人认为这句是对比了自己的沉沦与新贵的得势,诗人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3)你是如何理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的现实意义的?答案示例:示例一:作者将自己喻为“沉舟”“病树”,但依然可以用欣慰的眼光去看待“千帆”与“万木”,这是一种很难得的积极心态,对我们现代也有很现实的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或许由于年龄、或许由于能力等等的原因,在事业上不能有太高的成就了,在社会上不能起先锋作用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多见的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态呢?不管当事人愿不愿意承认,他们多多少少都希望别人干得不如自己,干砸点什么,以此来向领导、向社会说明:没有我不行!自己已经是“病树”了,也希望别人比自

14、己更“病”!而作者却能够克服自己这种狭隘的心胸,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从自己这艘“沉舟”身边迅速掠过的“千帆”,在自己这棵“病树”前面生长得郁郁葱葱的“万木”,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高度,欣然接受自己的命运。6示例二:感悟此诗句还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着眼于“万木春”“千帆过”,就能认识到事业的发展,社会的前进,绝不会因困难、挫折而止步不前,以四化大业为例,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尽管也有失误、波折,但总的形势令人欢欣鼓舞。示例三:如果从“病树”“沉船”的角度切入,也能给人深刻的启示,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失误和教训:要找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认真分析,加以总结,更要认识到,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危害,小

15、的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力求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2.写法探究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答案示例: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悼念战友,写自己回故乡的情景,使愤激之情更进一步深化,颈联把自己的沉沦和新贵们的得势进行对比,使自己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尾联急转直下,以自勉、自励来结束全诗。全诗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堪称刘禹锡的代表作品。五、课堂小结 刘禹锡通过这首诗感慨世事沧桑,抒发了被贬的悲愤,又表现了对仕宦升沉、世事变 迁的豁达襟怀。表现出刘禹锡对未来充满信心,奋发昂扬地重新投入新生活的热情,体现 了刘禹锡历经磨难而百折不挠的

16、乐观精神。这就是刘禹锡。 六、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三课时 一、新课导入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 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 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 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的万物在作家笔下都是一首浪漫的歌、一首美丽的诗。 团圆之中秋佳节、浩瀚深蓝天空中那轮明月本就牵动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怀。赏月玩月便成 了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时喜中秋。为何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 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苏轼的怀秋思绪吧。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这首词是公元 1076 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代了 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 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