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幻灯片

上传人:m****5 文档编号:51771972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8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医学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急诊医学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急诊医学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急诊医学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急诊医学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诊医学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医学幻灯片(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诊医学 一门新专业没人愿干,谁都能干!近年急诊需求增长 各医院急诊普遍发展 国家要求二甲以上医院都要设立急诊科 斥力 专业性不强 辛苦 风险大 被同行看不起 年轻饭 晋升难 越是节假日越忙 要求知识面广,难 度大社会需要急诊医学老龄化与带病生存的中国社会人群前十位死因与医院急诊心脑血管病31.7% 肿瘤 19.8% COPD呼衰 14.9% 意外伤害 7.1% 自杀 4.4% 肺炎 3.5% TB 2.8% 其他感染 2.5% 肝硬化 2% 围产期 2% 早期、有力的干预可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专业干预可能提高救治成功率急诊急救的时间性各种急重病人的救治都有黄金时间问题 AMI融栓“时间窗” 严

2、重感染与感染休克的救治存在黄金时间 “黄金时间”常在不经意间流逝 “黄金时间”没抓住,常有严重后果急诊医学专业的特征确定的医学专业领域和稳定病源有独特专业知识基础有自身特点的临床思维有自身特点的诊疗措施有自身特点的管理结构模式急诊专业范围腹部及胃肠疾病 心血管疾病 皮肤疾患 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内分泌、代谢营养性疾病 头颈部疾患 婴幼儿及儿童期疾病人体各部的急性病变 肌肉骨骼系统疾患 心理疾患 胸部及呼吸系疾患 泌尿生殖系疾患 各种急诊必要操作技术 急诊科管理院前急救院前急救系统: 急救指挥中心 救护站 社会特点,非纯粹医学从医学角度:治疗尽量前移院前急救主要在社会上活动,是社

3、会生活 的一部分社会一方也有责任独特的专业基础疾病急重期存在不同于慢性期的知识基础各脏器功能间关联更密切,并有规律注重整体、急重病或症状一般都累及全身,也注重局部,疾病常自局部起,局部放在全身中 更注重病理生理功能而不是病理解剖从治疗角度抓最要命、最痛苦和影响最大入手急诊医学临床思维先瞄准 后开火传统专科有病 什么脏器 什么病 严重度 危重期 生命威胁 处方急诊科先开火 后瞄准临床医学-不 确定性,尤其病 情紧急危重时急诊思维 传统专科 病人是否有器质性疾病 尤其是本专业系统范围内器质性疾病 强调诊断:精确定位定性,所有可能手段,常需时间 治疗:强调针对病因 急诊专科 病人是否存在危及生命的紧

4、急情况 大致诊断 利用可能得到的最简便、快捷、可靠的方法 症状、病史、体征、快速检验、快速影象 判断(1)什么最可能(最致命的、最痛苦)、严重度(2)干预的必要性和最佳方法 加重因素-诱因急诊医学的诊疗措施针对最严重的生理紊乱在临床医学所有手段中选择最快捷、最有效、最简便的诊断治疗措施急诊管理特点病人特点病人自主决定与选择是否看急诊病谱广、病情轻重程度差别大24小时服务、全年无休纠纷风险大急诊任务特点救命救急/评估分流工作人员特点年轻医师、老护士急诊专科医师与轮转医师结合(教学医院)边缘学科,协调共事院内急诊现状长期滞后、有发展 空间:医院各科中最差 队伍:医院各科中最弱 未成专业 成了科、没

5、医生,各科年轻医师轮转 专科急诊为主 跨科病人扯皮,越重越没人管 没人研究急诊病人特点 急诊不急 群众、医师普遍不满意结论急诊医学的内容、方法区别于各传统专科,是一门完全意义上的新兴医学专业医学进步要求对传统分科进行补充边缘学科 临床医学整体的不同分工 互相补充、衔接,各有侧重,但不能互相替代 提供与医院整体质量相适应的医疗服务回顾急诊医学特点不注重确切原发病机理和诊断不注重非紧急的原发病专项治疗注重各生命功能状态判断,并排轻重缓急快捷有力措施解除/缓解危象和主要痛苦是临床医学整体中一环,与各科共同工作横向学科急诊科任务之一是为其它专科争取时间疾病、知识是连续和贯通的急诊医学选择应用各科知识和

6、技能急诊科要与其它科室共同工作与各传统专科协调与否是急诊能否立足、急 诊质量能否提高的必要条件谢谢!心肺复苏术急 诊 科孙明玉什么叫心肺复苏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使用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 心肺复苏术的目的用人工方法使病人迅速建立有效的循环和 呼吸,恢复全身的血氧供应,挽救病人的 生命。脑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四分钟以上开始造成 脑损伤,十分钟以上即造成脑部不可逆之伤 害,因此施救时机越快越好。急救的程序1.环境安全 2.检查意识 3.求援.联络120 4.维持呼吸道通畅(A) 5.维持呼吸(B) 6.维持循环(C) 7.预防休克 8.尽速送医环境安全 检查意识步骤一:判断意

7、识。轻拍伤病员肩膀,高声呼喊:“喂, 你怎么了!”步骤二:高声呼救。“快来人啊,有人晕倒了,快拨打急 救电话”或赶快呼叫场馆内的急救人员。步骤三:将伤病员翻成仰卧姿势,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维持呼吸道通畅(A)步骤四:打开气道。压额抬颏法使下颌 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90)。检查并 清除口鼻异物,有义齿者取出义齿。 维持呼吸(B) 步骤五:判断呼吸一看,看胸部有无起伏二听,听有无呼吸声三感觉,感觉有无呼出气流拂面重点提示:判断呼吸的时间不能少于510秒钟 步骤六:口对口人工呼吸救护员将放在伤病员前额的手的拇指 、食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用双唇包严伤 病员口唇,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连续进行 两次吹

8、气,确认气道通畅,再进行有效的 人工呼吸。吹气时间为1秒钟以上。吹气时 ,病人胸部隆起即可,避免过度通气. 吹气频率:成人每分钟10-12次维持循环(C)判断大动脉有无搏动手指沿甲状软骨水平,向外侧滑至胸锁乳 突肌前缘凹陷处,触摸颈动脉是否有搏动判断时间约10左右无搏动立即行心脏复苏 步骤七: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两乳连接水平(胸骨1/2处)按压方法:救护员用一手中指沿伤病员一侧肋弓向上滑行至两 侧肋弓交界处,食指、中指并拢排列,另一手掌根紧贴食 指置于伤病员胸骨上。救护员双手掌根同向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 手指离开胸壁,双臂伸直 ,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 ,垂直向下、用力、有

9、节奏地按压30次。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下压深度45厘米,放松 时保证胸壁完全复位,按压和放松时间一致,放松时手掌 根部不离开胸壁,按压频率100次/分钟。正常成人脉搏每 分钟60100次。重要提示:按压与通气之比为30:2,做5个循环后可 以观察一下伤病员的呼吸和脉搏。心肺复苏有效指征伤病员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恢复自主呼吸及脉搏搏动;眼球活动,手足抽动,呻吟。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避免压到剑突处。需平躺上地板或硬板上。手指避免压于肋骨上,手肘需伸直。用力需平稳、规则、不中断。肩膀应在患者胸部正上方。心脏骤停的诊断标准心音消失;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抽搐常为全身性 ,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可长达数分钟。多发生于 心脏停搏后10秒以内,有时伴眼球偏斜;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呼吸断续,呈叹息样,以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 脏停搏后2030秒;昏迷,多发生于心脏停搏后2030秒;瞳孔散大,多在心脏停搏后3060秒内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