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什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1770255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什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什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什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什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什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什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什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默写: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什么? 什么是矛盾? 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普遍性的主要观点及其方法论要求是 什么? 矛盾特殊性的主要观点及其方法论要求是 什么?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及其形成原因 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原因:我国各民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课本p78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表现: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 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 履行应尽的义务。(事实上的平等尚未完全实现)原因:我国消灭的剥削制度;各民族只

2、有 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 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 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地位: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马克 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2)民族团结原则 表现:民族团结,是指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形 成的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相处、 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 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 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 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 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狭隘 民族主义),民族分裂主义。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表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3、是指各民族的政 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都得到发 展,民族素质得到提高。 原因: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 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 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地位: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 关系的根本原则。(4)三原则的关系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 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 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也是最终目的。 3 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理解我国

4、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1 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 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 自治地方和自治机关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 自治县(旗)三级。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 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 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 和行使自治权。 5 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6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 安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 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 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

5、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 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 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 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 权,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立法自治 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 治权和其他自治权。 4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历史传统、分布特点、长期形成的民族关系 适合我国 国情了解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1 宗教的性质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 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2 我国是多宗教国家

6、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 我国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 和基督教五大宗教。3 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1)宗教信仰自由 含义:信与不信的自由;信这教与那教的 自由;信这派那派的自由;什么时候信与 不信的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全面、完整的政策: 同时保护信与不信宗教的自由。 不得强制公民信与不信宗教,不得歧视信 与不信宗教的公民公民个人的私事, 国家既不鼓励也不反对。但共产党员与共 青团员不能信仰宗教。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 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课本p84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目的:保护宗教界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 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

7、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 动,低于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任何境外 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使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 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原因: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 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爱国、拥制、 拥党,守法;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 民族利益;支持他们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 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反对利用宗教 进行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 社会多作贡

8、献。不要求:放弃宗教信仰 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 点:课本p86 (08全国卷一)39.(5)土尔扈物人回归祖国的 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 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 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 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 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 坚持。 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分) (5)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 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历史 和实践表明民族

9、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 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有助于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 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 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08四川卷)35“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技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家喻户晓,广 为传唱,歌颂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 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 国确保 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 各自治机关 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 享有独立的立法权 依法管理内部事务 依法行使自治

10、权 A B C D C判断: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在政治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2007年1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 上表示,中方愿同梵蒂冈在承认“一个中国”的 前提下建立正常的国家间关系,外交部发言人 进一步指出,梵方不得干涉中国内政,包括不 得以宗教事务为名干涉中国内部事务。这个主 张主要体现了 ( ) A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B我国保护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 C我国引导宗教为社会发展服务 D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 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1994年以来,中 央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援助西藏建设 了62项工

11、程。这表明我国政府的 政策和 原则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 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 C各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b在我国,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 起。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要全面贯彻 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下列符合我国宗教 信仰自由政策的是 公民有不信教的自由 到教堂内进行无神论宣传 外国教会派人到中国传教 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学校 教育 A B C Dd据内蒙古晨报2007年1月15日报道,今 后3年中,国家将投资200亿元支持内蒙古自 治区修建铁路。切实维护内蒙古自治区社会 政治稳定,加强自治区经济发展,有利于

12、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 边防和国家政权的巩固 A B C Dd南方日报曾经报道:某市一个神庙后门 短短几十米的街道,竟然有十几个算命摊。这 些算命摊为了招徕顾客,有的打出“相学学 会”的招牌,有的则号称“教分会”。对此 正确的看法是 这是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最好体 现 这些都是封建迷信活动,应该依法惩处, 加以取缔 这种现象危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属于社会公害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它们中有的是封建迷信活动,有的是正常 的宗教活动 A B C D(07广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 领导下,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

13、治 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 A各民族聚居 B各少数民族居住 C各民族居住 D各少数民族聚居党章增写了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团结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为此 我们应该 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依法 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 BC Dd近年来,我国政府在2万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大 力组织实施“兴边富边行动”,以促进边疆少数 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 A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基本 民族政策 C国家的支持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 根本原因 D我国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 区域自治

14、a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一规 定表明 A各民族自治区都有权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 行使自治权 B各民族自治区都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 政区 C各民族自治区的地方性事务由少数民族人民 当家作主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的基本原则c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60周年。实践证明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 治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国家管理 B自治权 C民族团结 D各民族共同繁荣 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经过60年的 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总量已跃升为全国第l7 位,经济增长速度连续数年居

15、全国第一。这说明A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富裕的原则B我国各民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实现了平等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宗教政策的有: A外国传教士在我国宗教场所传教和交流 B与信教群众进行有神论或无神论的辩论 C有按宗教信仰参加或不仪式的 自由 D有在宗教场所或非宗教场所宣传唯物论 或唯心论的自由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 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这些国情不包括 A“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C我国各民族间差别的消失 D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 民族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