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_本章过关检测(十六)(对应学生用书B卷P4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6887 上传时间:2017-08-06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87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_本章过关检测(十六)(对应学生用书B卷P41)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16_本章过关检测(十六)(对应学生用书B卷P41)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16_本章过关检测(十六)(对应学生用书B卷P41)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16_本章过关检测(十六)(对应学生用书B卷P41)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16_本章过关检测(十六)(对应学生用书B卷P41)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_本章过关检测(十六)(对应学生用书B卷P4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_本章过关检测(十六)(对应学生用书B卷P4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章过关检测(十六)(对应学生用书B卷P41),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如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解析由图知,b为生产者,a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故选B。,2.(2011江西九江六校联考)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解析图中共含有8条食物链

2、;甲虫和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根据能量金字塔,在生态系统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生产者,即第一营养级。故选D。,3.(2011山东潍坊一模)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没有标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B.图中生物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C.种群b数量的增长会导致种群a的增长,而种群a数量的增长又会抑制b数量的增加,这是负反馈调节机制,D.若该系统中种群c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 kJ,种群d含的能量为1.3108 kJ,则种群a至少约含5.5106 kJ,4.(2011宁夏银川一中

3、月考)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 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解析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消费者数量过多。故选A。,5.(2011江西上饶一模)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主要是因为食物链中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B.一般情况下,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之

4、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C.表示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从能量关系看,+,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主要是因为食物链中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是不可逆转的;一般情况下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流入生产者的总能量;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都可以包括三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自身呼吸,作用所消耗。故选C。,6.(2011湖南益阳一模)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为1250 J/(cm2a),B.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

5、%,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D.在此生态系统中,一只狼捕食一只野兔,获得的能量只能在10%20%之间,解析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都包括三个去向:用于自身的呼吸作用、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因此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75+200+875=1250 J/(cm2a);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等于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与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百分比,乙同化的能量为200,甲同化的能量为1250,因此从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16%;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甲的能量只有16%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因此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分解者)利用;能量传递效率为

6、10%20%指的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不是生物个体之间的传递效率,一只狼捕获一只兔子获得的能量有可能高于20%。故选D。,7.(2011银川二中月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B.在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由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过程只有光合作用,C.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不能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动的载体,A项不正确;二氧化碳由大气进入生物群落,除了通过光合作用还可以通过化能合成作用,B项不正确;碳元素就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往复被利用的,C项不正确。正确选项为D。,解

7、析本题考查有关物质循环的知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则是能量流,8.(2011北京东城二模)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图中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C.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D.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丁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解析由图示生态系统中不同成分在碳循环中的关系可知: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它们共同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分,缺少分解者甲,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将

8、不能正常进行;图中表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表示含碳的有机物沿食物链的传递过,程;由于丁粪便中的能量没有被同化,导致丁同化的能量远小于其摄入量。故选C。,9.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甲代表生产者,其同化作用类型为需氧型,B.丙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甲,C.该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可表示为:甲乙丙丁,D.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甲、乙、丙、丁、戊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解析图中甲为生产者,戊为CO2库,乙、丙为消费者。甲的同化作用类型为自养型;该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可表示为甲乙丙;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甲、乙、丙、丁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9、(含戊)。丙每增加1 kg体重,至少消耗甲(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120%20%=25(kg)。故选B。,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A.能产生物理信息的只有动物和植物,B.孔雀开屏和蜜蜂跳舞属于行为信息,C.信息在调节种间关系中有重要作用,D.昆虫产生的性外激素属于化学信息,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信息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三种,信息的传递可以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可以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比如自然界中的光照和温度都是物理信息,故选A。,11.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10、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既可以来自生物,也可以来自无机自然环境。故选C。,12.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不是利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是(),A.人工合成性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B.控制日照时间以控制开花时间,C.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D.利用生长素类似物杀死单子叶植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杂草,解析生长素类似物除草的原理是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类似物较单子叶植物敏感,高浓度时可将其杀死,而对单子叶植物却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虽然2,4

11、-D是化学物质,但不是生物体自身产生的,不属于信息传递。故选D。,13.(2011新泰高中段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夫球场长满了绿油油的一种草本植物台湾草,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B.在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C.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相同,D.森林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解析不同的生态系统,由于营养结构的不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相同。故选C。,14.如图表示从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的相关曲线,其中和曲线的描述全都正确的是(),A.表示土壤中的有机物量,表示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程度,

12、B.表示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表示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C.表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表示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性,D.表示群落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从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生物的种类在增多,土壤中有机物量在增加,营养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性在增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也随之增强,但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在降低。故选C。,15.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以养羊为主业。近年来的过度放牧致使草原退化,也使分布在这里的野生黄羊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面临濒危。针对这一事实,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过度放牧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

13、节能力,B.家羊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物种,C.野生黄羊与家羊之间是竞争关系,D.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之间产生了矛盾,解析外来物种是指该地区的非原有物种,家羊一直生活在当地的草原上,不属于外来物种。故选B。,16.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A.B.,C.D.,流动的功能;蜜蜂“跳舞”“告诉”同伴采蜜;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氮在大气与

14、生物群落间循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而中描述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故选B。,解析生态系统有三大功能:能量被分解者利用,体现了能量,17.(2010上海生物)某草原上啮齿类以植物为食,下图表示啮齿类的密度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啮齿类的存在影响植物多样性,B.植物的多样性取决于啮齿类的密度,C.啮齿类能对植物进行选择,D.啮齿类的密度依赖于植物的多样性,解析本题考查物种多样性与反馈调节。从曲线分析,啮齿类的存在通过信息传递反馈到整个草原,可以影响整个草原的物种多样性;啮齿类的数量变化可以改变物种多样性,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取决于啮齿类的密度;由于啮齿类以植物为

15、食,所以可以对植物进行选择;从曲线分析,啮齿类密度很大时,植物的多样性可能很低,所,以啮齿类的密度不取决于植物的多样性。故选D。,18.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D.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最高峰,然后才有可能降下来,解析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控制人口增长。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46分),19.(16分)(2011大连市双基测试)在2009年12月718日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CO2减排协议。下图中甲为碳循环示意图,乙表示生态系统各有关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1)据甲图可知,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途径是减少、增加(填数字序号)。在和的过程中,碳分别以和的形式进行流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