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多媒体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176827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多媒体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论多媒体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论多媒体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多媒体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多媒体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多媒体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井冈山大学附中 吴智昌摘要:多媒体网络技术与文言文教学的整合是现代教育发展和文言文教学改革的需要,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言的距离;最大限度地提供学习空间和提高教学效果。但多媒体教学也有诸多的不足。在古诗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并不是路路皆通,教师在使用时要注意要发挥“巧” ,避免“拙”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 多媒体教学 应用 反思多年来,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如一块难啃的鸡肋,因其文化背景距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往往是教师在台上讲得“唾沫横飞” ,学生在台下听得 “昏昏欲睡”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学科技突飞猛进,教师已从

2、“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的传统教学中走出来。信息技术与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文言文多媒体教学有利有弊,怎样才能合理地应用,这值得一线教师认真反思。一、利用多媒体进行文言文教学,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是汉语言中的精华,但对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往往很枯燥。文言文的古今差异,使学生对其的理解产生了障碍。学生“ 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叹声不绝于耳,对古文望而生畏,兴趣索然。古代教育家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视之。 ”他提出教学要以“闻” “视”为基础的思想。可见直观形象容易引起学生注意,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朗读课文时,配上漂亮

3、的画面、音乐及一些动画效果,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打破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空限制,引发想象,化静为动,虚实结合,创设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时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生命体,它将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难学”的境地中解脱出来,化难学为易学,变苦学为乐学。比如,我在教鸿门宴时,先带领学生看历史剧楚汉争霸中的相关片段,了解本课涉及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讲解就简单多了,学生的学习也非常轻松。又如在教琵琶行导入新课时,我运用多媒体营造气氛,在课间先用多媒体播放西江月的琵琶曲,提问:“刚才同学们听到的 西江月这首曲子,曲调优美,哪位同学能用自己

4、的语言来描绘一下这支曲子?”同学们说,很难描绘。这时我就此导入课题:“是啊,声音是最难描绘的,因为声音无形,摹声最难,它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可在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刻画成有形可感的实体,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这就是古代诗文中描写音乐的绝唱琵琶行 。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这首诗仍然感人肺腑。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文言文教学,可以提高文言文学习效果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依然是文言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在利用多媒体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同时,对教师来讲

5、,更重要的就是挖掘多媒体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果。1.文言内容,声像并茂。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特别是运用蕴涵的现代教育理念设计教学活动,可以改变学生在文言文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的地位,成为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课堂主体。教师能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开展各种有趣、富有创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授赤壁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关于苏轼生平与思想、电子课文分析、朗读(有跟读、视频朗读、音频朗读及朗读时用的背景音乐)等供学生自主学习,最后学生参加测试,按要求完成题目。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竞赛,对学习课文的兴趣就更浓。学生可以用多媒体听

6、课文朗读,并跟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图文结合,解决疑难问题;欣赏苏轼的图文资料(如书画) ;学习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基础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做出选择。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得枯燥的文言文拥有强大的吸引力。2.归纳整理,高效快捷。以前教文言文,教师全靠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碰到观摩课、示范课、评比课等,教师更是大黑板加小黑板,上面写满了生字注音、一字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省略句、倒装句等。教学手段单一枯燥,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大量的文言知识,归纳整理,制成课件页面,在学生看来,既可减少零碎、枯燥感,又直观醒目;有些需要课外

7、拓展的资料,在屏幕上打出来,既可节省时间,又可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利用多媒体“文本编辑”的多功能性,对文言基础知识进行精心的编辑,让学生清晰有条理并牢固地掌握文言知识点,如一方面可以将“通假字”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等按条理理出来,或者按“实词 ”与“虚词”归纳,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就会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可以对于上述重要的知识点可以用不同颜色标识出来,如把通假字用红色表示, “古今异义 ”用蓝色表示,对于具体的“词类活用” ,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这种功能按 “名词活用” “动词活用” “形容词活用”分别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字体,不同的大小标识出

8、来,学生就会在这些文字编辑对比中记忆深刻且不容易忘。三、多媒体教学有利有弊,要避免“弄巧成拙”多媒体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使用多媒体与否,关键是看能否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能否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即以教学性为出发点。如果不根据实际一味地赶时髦,反而会画蛇添足。在多媒体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以前单纯的语文老师变成了文言知识精通的专家,我们应该清楚地把握自己的这种变化,而不是简单从网络上下载课件,在最重要的备课程序中偷懒;也不是一古脑儿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更不是把自己变成“放映员” ,把语文课上成录像放映课。在文言文教学中,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各有各的优势。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涵泳品味、朗读来

9、体会文意,培养语感;通过背诵来积累语言材料,这是被前人反复证明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方法很多,传统的涵泳品味、朗读、背诵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而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过程的动态特点来选用教学方法,做到优选组合,讲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多媒体只是教学手段,不是目的。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一定要把多媒体优化到教学过程中去,使之与其他环节血脉相连,融为一体,使传统经验与多媒体技术实现优势整合。教育之路迢迢,追求之心拳拳。语文教育的绿洲,要语文教师以真情滋润,优秀的语文教师必然是执著的探求者、永远的学习者。如何上好一堂文言文课,把文言文课上到学生的心坎上,值得我们语文教师不断地用心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