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3小迳凹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6751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129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13小迳凹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S13小迳凹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S13小迳凹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S13小迳凹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S13小迳凹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13小迳凹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13小迳凹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增从高速公路 S13 合同段小迳凹隧道施工方案1第一章 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1.1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24-94。(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3。(6)广州增城至从化高速公路(含街口支线) 第 13 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7)现场实地勘察及调查咨询资料。1

2、.2 编制原则(1)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组织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选派具有多年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专业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项目管理集体。就近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参加本合同段施工。(2)施工组织:统筹安排施工,做到均衡生产,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3)机械设备配套: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组成配套合理、高效的机械化作业线,充分发挥设备的生产能力。(4)采取“四新”技术:结合工程特点,积极推广使用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确保施工质量。(5)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力、设备、材料、资金、

3、技术、方案和信息的优化处置,实现造价、工期、质量目标效果。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增从高速公路 S13 合同段小迳凹隧道施工方案2(6)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合理布置生产生活临时设施,施工生产按标准化作业,配合业主与地方搞好关系,做到文明施工。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要求,积极维护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持线路周围原有植被,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杜绝环境污染,防止水土流失。第二章 工程概况1.隧道概况小迳凹隧道进出口分别位于广州市增城市派潭镇和从化市江浦镇境内,隧道洞身处于大金岭西南、小迳村以西,横穿小迳凹山体。隧道最大埋深约 160m,设计为上下行分离式公路隧道。左线隧道起讫桩

4、号为: ZK6+880ZK7+785,全长905m;隧道平面线型进口为直线,出口为圆曲线,曲线半径 R=1800m;纵面线型为+1.3%和-2.5%的人字坡。右线隧道起讫桩号为: YK6+875YK7+785,全长910m;隧道平面线型进口为直线,出口为圆曲线,曲线半径 R=2000m;纵面线型为+1.3%和-2.5%的人字坡。隧道左右线进出口采用削竹式洞门,左线进口明洞及洞门段为 20m,出口明洞及洞门段为 17m,右线进出口明洞及洞门段均为 13m。主洞建筑限界净空断面面积(不含仰拱)为 68.53m2。隧道围岩主要有、级,见“隧道围岩情况统计表” 。隧道围岩情况统计表围岩级别 明洞及洞门

5、 合计左线长度 m 366 140 93 269 37 905百分比% 40.4 15.5 10.3 29.7 4.1 100右线长度 m 390 153 89 252 26 910百分比% 42.8 16.8 9.8 27.7 2.9 100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增从高速公路 S13 合同段小迳凹隧道施工方案32.自然特征2.1 地形地貌及地质特征小迳凹隧道地处低山地区,隧道北侧大金岭山顶标高 340.1m,隧址内小迳凹最高标高为 257.7m,隧道洞身地面标高最大 255.6m,隧道洞口标高 92.08m,相对高差最大 165.62m。山体走向基本与线路垂直,山坡植被主要为灌木、乔

6、木和果树,洼地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居民稀少。工程场地属于华南准地台南岭构造体系佛冈丰良纬向构造亚带清远安流纬向断裂带南缘、增城隆起北缘,从化复式向斜为介于其间的次一级纬向构造,新华夏构造体系复合交接地带。路线区位于从化复式向斜的南翼。广州从化断裂带的东侧,构造以纬向构造体系东西向压性断裂为主,其次为新华夏构造体系北东向压扭矩性断裂。该隧道施工区内未见较大断裂发育。区内岩、土层自上而下划分为第四系坡积层、残积层、寒武系全风化粉砂质泥岩和强风化云母片岩。2.2 气候特征本区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带,气温受偏南季候风影响,夏长冬短,炎热多雨。多年平均气温 21.6,平均最低气温 12.1,平均最高

7、气温28.5。年平均降水量约 1680.5mm,日最大降水量 284.9mm,时最大降水量101.1mm。46 月多季风,占全年降雨量的 46.7%,59 月份多台风暴雨。年内降雨量分布不均匀,春旱、夏涝、高温、冷害、暴雨、台风、雷电等恶劣天气交替出现;主导风为夏季偏南凤,冬季偏北风,其余月份为东南、东北风。施工过程中可能遭到台风暴雨的影响和破坏。2.3 隧道主要工程量见附件 1“小迳凹隧道工程量”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增从高速公路 S13 合同段小迳凹隧道施工方案42.4 工程特点本隧道为较破碎岩石隧道,应采用光面爆破,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控制变形,进出口段大部分为粘土层或全风

8、化泥岩层,根据当前施工实际情况,左右线出口施工集中在 68 月,此时雨季已开始,难以避开(设计要求: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 ,会增加施工难度(洞口段可能会有涌水等现象发生) 。全隧喷混凝土均采用湿喷技术。全隧施工时,仰拱混凝土应先施做,拱墙二次衬砌采用一次立模浇筑。隧道共弃碴 17.968 万 m3,其中 17.484 万 m3用于路基填料,弃碴利用率为 97.3%,其余 0.484 万 m3弃于有 YK7+750 线路右侧 30 米。本工程环保要求高,施工中产生的废碴、废液按有关环保要求进行处理,施工废水去污达标后方可排放。第三章 施工总体规划及部署1.施工人员配备1.1 主要管理及技术人员见

9、“主要管理及技术人员表” 。主要管理及技术人员表序号 姓名 职 务 备注1 孟宪彪 项目经理2 刘春冬 常务副经理3 陈立军 项目总工程师4 李太春 项目副经理5 李太春 安全副经理6 白金 总会计师7 孟宪鹏 综合办主任8 王冠 工程部部长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增从高速公路 S13 合同段小迳凹隧道施工方案59 王祥宇 安质部部长10 徐晓冰 计划合约部长11 李成业 测量主管12 曲宏伟 试验室主任13 张大利 物资部长14 王建明 测量员15 关呈树 隧道工程师16 张羽强 路基工程师17 王茂盛 桥梁工程师18 赵敬奎 专职安全员19 黄坤明 地质工程师1.2 施工人员配备结合

10、本隧道的工程数量、工程特点、工期要求,按照专业化、机械化作业的原则配备施工队伍,各队组成钻爆、支护、衬砌、运输等机械化作业生产线,实行弹性编制,按三班制安排施工。施工高峰期劳动力数量见“小迳凹隧道施工劳动力安排表”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增从高速公路 S13 合同段小迳凹隧道施工方案6小迳凹隧道施工劳动力安排表工班 序号 人员及组别 数量 职 责 分 工1 钻爆组 40 钻孔、装药、起爆2 出碴组 18 装碴、运碴3 支护组 26 超前锚杆、喷砼、锚杆、挂网、立钢拱架4 风水组 5 供 水 、 排 水 、 供 高 压 风 、 通 风 、 管 道 延 伸 与 维 修 与 保 养掘进班

11、小 计 991 防水组 4 安装透水管、焊接、铺设防水板2 钢筋组 20 制作,安装钢筋、型钢、槽钢3 浇筑组 18 开砼输送泵、安装、拆卸管路、砼浇筑、振捣4 模板组 10 拆模、台车就位、立模、安装挡头板与止水带、模板 整平及刷脱模剂5 养护组 2 砼养护6 附属组 10 洞口防护、沟槽等附属工程衬砌班小 计 641 管理人员 4 现场管理、调度2 安全组 2 安全3 运输组 4 各种材料运输、汽车保养4 电工组 4 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5 机修组 4 各种机械设备维修6 杂工组 6 洞内外环境清理保障班小 计1 技术员 4 全面技术工作2 质检员 2 质量、自检签证3 测量组* 6 施工测

12、量、监控量测4 试验组* 4 取样、送检技术室 小 计 40合计 104注:*见以下解释试验 1本标段试验工作由标段设立的试验室负责,同时每隧道对配备试验人员 2名,负责对进场材料的取样、送检以及砼、砂浆试块的制作、送检。测量 2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增从高速公路 S13 合同段小迳凹隧道施工方案7本隧道配备测量工作分两级进行,第一级为项目部隧道测量班,由 3 人组成,负责控制点、水准点的测设工作,同时负责对施工中的测量放线进行复核;第二级为施工队测量组,每隧道队由 3 人组成,负责施工过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同时将测量成果上报项目部测量班。通过两级测量,保证本隧道测量工作的精确性。2.主

13、要机械设备见“小迳凹隧道主要机械设备表” 。小迳凹隧道主要机械设备表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进场数量 性能 备注1 装载机 ZL50C 2 台 良好2 挖掘机 PC200 2 台 良好3 自卸双桥汽车 15T 8 台 良好4 电动空压机 LWJ20/8 8 台 良好5 内燃发电机 200kw 2 台 良好6 内燃空压机 10m3 1 台 良好7 气腿式凿岩机 YT-28 50 台 良好8 湿喷机 SSP-6 2 台 良好9 搅拌机 C500 2 台 良好10 电焊机 BXI-250F-2 4 台 良好11 高扬程水泵 2.2-11kw 4 台 良好12 管棚风钻机 HQJ100 2 台 良好

14、13 拓普康全站仪 GTS-102N 2 台 良好14 水准仪 79OP 2 台 良好15 收敛仪 JSS30 2 台 良好16 钢筋调直机 GQ6-12 2 台 良好17 防水板热焊机 TH-501 2 台 良好18 斜流通风机 HTF-(B)110KW 2 台 良好19 注浆机 JZB-2 2 台 良好20 混凝土输送泵 PBT-60 2 台 良好21 钢筋切割机 GQ-400 4 台 良好22 钢筋弯曲机 GWC-40 型 2 台 良好23 仰拱栈桥 2 座24 衬砌台车 10m 2 台 良好25 型钢冷弯机 GWC-40 2 台 良好26 小型机床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增从高速

15、公路 S13 合同段小迳凹隧道施工方案83.施工队部署考虑到本隧道进出口地形、地貌特点及营区、钢筋加工场地、施工便道情况,并根据隧道工程量数量及工期安排设置 2 个施工队(隧道一、二队) ,以左右洞的两个出口段各安排一个隧道施工队:小迳凹隧道左线出口段(ZK6+880ZK7+785)单洞长 905m,由隧道一队施工;右线出口段(YK6+875YK7+785)单洞长 910m,由隧道二队负责施工。4.临时工程4.1 施工便道利用 256 省道凤一小径村村路口引入红线内,通过主线永久占地部分新修建便道到隧道口,施工便道长度为 2.5km。施工便道标准为:顶宽 3.5m,每隔300400m 设错车台

16、一处,左右间隔设置,便道基础采用片石填筑,顶面填10cm 厚泥结碎石,两侧设排水沟,便道高出两侧地面 50cm。4.2 施工供电根据隧道施工生产及生活用电数量计算,在本隧道出口设 2 台 600KVA 的固定变压器,通过既有小径支线,架设高压线杆接入洞口变配电间。另外配备200KW 内燃发电机 2 台备用。隧道内照明及机械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4.3 施工及生活用水本隧道施工用水拟在洞口附近打井,利用地下水,通过水泵抽到洞顶蓄水池,洞顶蓄水池布置高度要达到要求,一般高差在 50 米左右,可以满足施工生产使用的水压力,生活用水采用水井方案。4.4 施工队驻地隧道一队在隧道左线出口处设置空压机房钢筋加工等场地,营区设在距洞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增从高速公路 S13 合同段小迳凹隧道施工方案9口 100m 左右的线路左侧,隧道二队在隧道右线出口处设置空压机房钢筋加工等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