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 第一章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1743826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 第一章学业水平测试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必修2 第一章学业水平测试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必修2 第一章学业水平测试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必修2 第一章学业水平测试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必修2 第一章学业水平测试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2 第一章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 第一章学业水平测试复习(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 修 二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考点1 知道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 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考点2 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 主要原因。考点3 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容量 的含义。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 和 共同 决定的。 2.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 。第一节 人口数量变化出生率 死亡率 不断增长的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的自然增减 人口的迁移 70亿 世界增长人口时间差异 (1)农业革命 (2)工业革命 原因:生产力发展 ,粮食充足,死

2、亡 率下降 原因:生产力发展 ,医疗条件改善, 生活质量提高,死 亡率下降 世界增长人口空间差异 人口数量:人口增长速度: 亚洲最多大洋洲最少非洲最快欧洲最慢3.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保持在 水平, 人口增长 。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 , 例如 。 4.二战后,亚洲、非洲、拉美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 ,原因是 。较低 较慢减少 德国、俄罗斯、日本很快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事业进步世界增长人口空间差异 人口增长长特点 影响因素 产产生的问题问题人口政策发发达国家 (欧、北美 、大洋洲 ) 发发展中国 家(亚亚、 非、拉)经济发达,生 产力水平高;二战后政治独立 ,经济发展,医

3、 疗事业的进步对资源、环境 、就业、经济 等的压力;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不足、增长缓慢增长迅速鼓励生育控制人口 增长图10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图中分别反映了两国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读图完成19-20题。学科网学科网 19.甲国最有可能是当今的学科网A.美国 B.印度 C.日本 D.英国学科网 20.甲、乙两国相比学科网A.甲国人口出生率低 B.乙国劳动劳动 力资资源丰富学科网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长率高 D.乙国人口平均寿命短学科网 21.可能出现现人口就业压业压 力较较大的国家: 劳动劳动 力不足的国家:老龄龄化的国家:BC甲 乙 乙考点1:人口

4、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特征 原始型 传统 型 现代型高高 高高低 低 低低低增长缓慢 增长迅速 增长缓慢现代型:自然增长率 1%表1是“2009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资料(据国家统计局)”。读表完成 1516题。(2011) 表1 2009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资料出生率()死亡率()常住人口总增长率() 江苏9.67.06.2 广东11.84.511.7 江西13.96.07.2 云南12.56.56.1162009年,广东东常住人口总总增长长率高于江西的 主要原因是广东东A自然增长率高 B出生率高 C人口基数大 D迁入人口多注:常住人口是指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人

5、口,或虽居住不满半年 但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 152009年,下列省份中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是A江苏 B广东 C江西 D云南AD考点1: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地区 代表地区 人口增长长模式 发发达国家 发发展中国家 世界 欧洲和北美 现代型 亚非拉 由传统型向现代 型的转变阶段由传统型向现代 型的过渡阶段 中国基本实现由传统 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现代型)5.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 、 、 三 种类型。 6.以欧洲和北美洲为代表的发达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已进 入 型;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 于 。 7.我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 的转变 。原始型、传统型、现

6、代型现代 传统型转向现代型过渡阶段 传统型向现代型据国家统计 局2009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 公报,2009年我 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5,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77亿。图9为“ 四种人口增长状况柱状图”。据此完成1819题。(2010)18.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长状况相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9.根据人口发发展状况,我国应应 A.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B.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 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D.大力提高农业人口比重BC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 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 到10%,或65岁以上人 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 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 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7、第二节 人口迁移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 和 。 2.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 发生改变,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 和 。 3.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 并改变住所达到的迁移活动。 4.19世纪以前,总特点是以 的移民为主;第二 次世界大战以后,表现出新特点:人口从 流向 ; 减少, 的人口增多。 5.欧洲由人口 变为人口 ,主要是 ; 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 也吸引了大 批外籍工人。 6.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地进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 影 响,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口自然增减人口迁移国际或本国范围内 国际人口迁移国内

8、人口迁移 国界 一定时间(一年) 集团性、大批 发展中发达 短期流动 迁出地 迁入地经济发展 拉丁美洲中国东部改革开放有组织有计划国家实行计划经 济体制和严格的 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 组织的迁移自发迁移由东部迁往 西北和东北农村流向城 市。由内地 迁往东部沿海改革开放政策、 地区经济发展不 平衡80年代 中期前80年代 中期后经济因素考点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7.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 ,二是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 、 和 因素的综合反映。 8.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 往往起着重要作 用,为了寻求 ,获得 , 改善 。拉力 推力 经济 自然 社会

9、经济 改善生活的机会经济待遇 个人及家庭生活17影响白于山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资源 B科学技术 C消费水平 D开放程度18促成此次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A矿产枯竭 B经济落后 C政策扶持 D教育需求陕西省北部白于山区39.2万人因干旱缺水和水质差而陷 入贫困。2011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将他们搬迁到城镇周边、 中心村附近或其他城市。据此完成1718题。(2011)AC35若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当, 则表明该地区人地关系协调。考点3:区别人口容量的含义x一、最多能养活多少人?适宜养多少人?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影响因素: 资源、科技水平、消费水平科技水平高,资源相对丰富消费水平高,资源相对缺乏1.环境承载力是指 ,所以, 是衡量环境承载力 的重要指标。为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 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提出了 的概念。 2.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有 、 以及 。其中, 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3.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有三种观点: 、 、 。 4.人口合理容量指 。 5.现实中的人类社会,已经出现了 、 和 等人口问题,并有人口问题进一步引发了严重的 问题 和 问题。1.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