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课件:特色专题二_图形、图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40110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特色专题二_图形、图表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特色专题二_图形、图表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特色专题二_图形、图表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特色专题二_图形、图表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特色专题二_图形、图表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特色专题二_图形、图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复习课件:特色专题二_图形、图表(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色专题二 图形、图表分析几年来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图像题涉及的题量越来越多。图像题考查的知识点多,以图表的方式展示生物学原理、过程、功能等,便于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专题主要介绍两种常见的图像题型:第一种为图形类,包括模式图、示意图、图解、过程图、概念图、装置图、细胞分裂图、遗传系谱图等;第二种为数据表格类,包括饼图、柱形图、条形图、数据表格、坐标曲线等。解答图像题的一般策略为:(1)认真审题,把握有效信息。认真阅读,对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明确试题要考查的知识点。搜索有效信息,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2)明确所给条件,找出隐含条件。图形题中的已

2、知条件一般包含在文字叙述、图例、图像的变化或比例中。隐含条件或关键信息往往隐藏在图像或题干中不太明显的地方。(3)注意图表细节,重视数据变化。图像分析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关注图像中变化的地方,这可能是该题目的突破口。(4)把握考题要求,规范答题。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答题要规范、准确、严密、完整。图形类类型一 模式图、示意图此类直观图文转换题,实质在于考查对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包括有生物形态、结构、生理过程、实验等模式图、示意图。解题策略:熟记课本所有模式图、示意图,包括模式图所有的结构名称及图形特征,各结构的化学组成和功能。正确理解结构与功能、数目与功能

3、、行为与功能的统一性。【典例 1】下图为某种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细胞不可能取自茎尖分生区和根尖成熟区B.该生物的遗传物质共有 5 种碱基C.该细胞中能产生 ATP 的部位是、和D.该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全能性思路点拨从细胞的结构分析,植物茎尖分生区的细胞无大的液泡,根尖成熟区的细胞不会有叶绿体。植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含有 4 种碱基。活的植物细胞产生 ATP 的部位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分化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个体的潜能。答案B【跟踪训练】1下图中图一为当 A 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 F 收缩过程示意图,图二为图一中 D 结构的

4、放大示意图。请回答:(1) 图 二 的 结 构 名 称 是 _ , 结构 的名称是_。突触突触后膜(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_。用针刺 A 时,引起 F 收缩的现象被称为_,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 B 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_。 (4)如果在图二中和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处发生的变化是_(填“兴奋”或“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_的变化。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反射大脑皮层内正外负兴奋膜电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类型二 概念图概念图是由点和连线组成的一系列概念的结构化表征,概念图中的每一个点表示某一领域内的各个概念,连线则表示点中概

5、念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主要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与传统简单的选择题、填空题相比,概念图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程度,还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之间有机联系的理解程度,在考试中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解题策略:梳理基本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构建知识网络,加深知识之间有机联系的理解程度。【典例 2】下列分别是根据下图中甲、乙、丙作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若甲中 a 和 b 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则 c 代表细菌,d代表原核生物若乙中 3 个圆圈代表 3 种生物生存的空间范围时,则最容易灭绝的生物是 b若丙中 a 和 b 代表应激性和反射这两个概念,则 a 表示反射,b 表示应激性A.BCD思路点拨中原核

6、生物包括蓝藻和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正确。中 a 的生存空间很小,与 c 争夺生存空间,b 的空间与 a 差不多,但它有部分空间是独占的,生活资源比 a 要丰富,所以 a 最容易灭绝。中应激性包括反射,正确。答案B选项abcA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血友病B原核生物细菌酵母菌C生态系统群落种群D体液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跟踪训练】2(2012 年韶关一模双选)某些生物概念之间具有一定的包含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中,符合下图所示的有()解析:A 选项中,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血友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B 选项中,酵母菌不属于细菌。生态系统包括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群落包

7、括所有生物,C 正确。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不包括免疫调节。答案:AC类型三 图解和过程图图解、过程图是用箭头、字母、文字和数字等表示复杂生命运动过程或新陈代谢中有序的变化关系。将过程用图形表现出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更加直观。解题策略:要结合题干中的文字叙述,把握流程图中流程的核心或重要过程,以此为主线完成图文的转换。用生物学知识准确描述各部分、各环节、各步骤的关系。【典例 3】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B各种生物体(病毒除外)都能进行的过程是C、和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D过程需多种酶参与,

8、且需 ATP 供能思路点拨此题考查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过程属于光合作用,、过程属于有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用于过程(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产生的H与氧结合产生水。答案C【跟踪训练】3下图是某种动物蛋白质工程过程图,请分析回答:(1)目前,蛋白质工程中难度最大的是图中编号_所示的过程,实现过程的依据有_。(2)若相关蛋白质的核酸片段是从细胞质中获取的,则过程表示_。(3)为获得较多的受精卵进行研究,过程的处理方案是_。若过程所得的卵母细胞是从卵巢中获得的,则体外受精前的过程表示_。(4)为提高培育成功率,进行过程之前,对早期胚胎的处理是_,对受体动物的处理是_。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mRN

9、A与 DNA 间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反转录用促性腺激素进行超数排卵在体外人工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取其部分细胞用目的基因探针进行核酸分子杂交检测用特定的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类型四 装置图装置图是用化学装置直观呈现出生物实验的过程,在分析过程中同样遵循实验的基本原则,如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等。解题策略:涉及书本中的装置,要紧扣书本的基本知识或原理。如果是全新装置,借助图像、题干要求,分解装置并分析每部分的作用原理。【典例 4】下图为某生物小组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设计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实验自变量为温度B.实验因变量为 CO2 的多少C.气泵泵入的气体应先除去 O2D.乙、丙两

10、试管中液体应煮沸冷却除去 CO2思路点拨该实验目的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的自变量为O2的有无,因变量为产生的CO2 多少,气泵泵入气体目的是让乙试管中通入氧气,与试管丙刚好形成对照。气泵泵入的气体应先除去 CO2。答案B【跟踪训练】4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把培养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状态一致的 3 组某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 A、B、C 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钟罩内(如下图所示),其中 A 不密封,B、C 密封。B内培养皿中盛有 Ba(OH)2 溶液,A、C 内培养皿中盛有蒸馏水,各培养皿中液体的体积相同。该实验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回答问题:(1)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判断,该实验的目的是

11、_。(2)从理论上讲,培养一段时间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B中的幼苗生长量比 C 中的_(填“大”或“小”),原因是_;A 中的幼苗生 长 量 比 C 中 的 _( 填 “ 大 ” 或 “ 小 ”) ,原 因 是_。解析:分析三个装置的自变量,A 不密封,正常二氧化碳供应;B 密封且其中二氧化碳被吸收,无二氧化碳;C 密封,二氧化碳浓度较低,因此该实验是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幼苗光合强度(或生长量)的影响。预计 B 中的幼苗生长量比 C 中的小,因为缺二氧化碳,影响暗反应的进行,也就影响了生长。A 中的幼苗生长量比 C 中的大,二氧化碳较为充足,光合作用强。答案:(1)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幼苗光合强度

12、(或生长量)的影响(2)小缺少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大二氧化碳较充足,光合作用强数据表格类类型一 柱形图和条形图用柱形图和条形图数学模型直观反映出生物不同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揭示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联系,考生应从图中的数据变化,找出其关键变化点,比如数据的大体走向、最大值、最小值等,能根据其变化分析问题的本质。解题策略:理解坐标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图示中各数量不同的原因,分析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关系。利用图中提供的信息,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关生物学基础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典例 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

13、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思路点拨按食物链中有机物呈现出金字塔模型,可推知食物链为:丙甲乙丁;若乙种群数量增加,乙为丁的食物,食物增多,丁的数量增多,而乙为甲的天敌,天敌增多,甲的数量下降,丙的数量增多。答案D【跟踪训练】5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 a、b、c、d时,CO2 释放量和 O2 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浓度为 a 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

14、器官B氧浓度为 b 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 5 倍C氧浓度为 c 时,无氧呼吸最弱D氧浓度为 d 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解析:以 CO2 释放量的相对值来计算,a 浓度时,氧吸收量为 0,只有无氧呼吸;b 浓度时,有氧呼吸为3,无氧呼吸为5;c 浓度时,有氧呼吸为4,无氧呼吸为2;d 浓度时,有氧呼吸为 7,无氧呼吸为0。由此判断,c 浓度下释放CO2 最少,所以最适于贮藏;b 浓度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2.5,为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 0.5)的 5 倍;d 点无氧呼吸最弱,为 0。答案:B类型二 表格图统计表格图的构建实际上是对某些物质间“数量变化关系”或“逻辑变化关系”的另一种表示方式。主要考查分析、加工数据的能力,并从数据中得到结论。解题策略:认真分析表格数据,一定要进行纵横比较,找出数据的变化规律。注重分析引起数据差异的原因,分析数据中的最小值、最大值及找出原因。注意表格数据与曲线之间的转换。【典例6】(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