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化学与物理课件五 高分子物的分子运动和热转变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739792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纤维化学与物理课件五 高分子物的分子运动和热转变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纤维化学与物理课件五 高分子物的分子运动和热转变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纤维化学与物理课件五 高分子物的分子运动和热转变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纤维化学与物理课件五 高分子物的分子运动和热转变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纤维化学与物理课件五 高分子物的分子运动和热转变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纤维化学与物理课件五 高分子物的分子运动和热转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纤维化学与物理课件五 高分子物的分子运动和热转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高分子物的分子运动和热转变五、高分子物的分子运动和热转变v 微观结构特征要在材料的宏观物理性质上表现出来,必须通 过材料内部分子的运动。v 为了研究高聚物的各种物理性质,仅仅了解高聚物的微观结 构还是不够的,还要弄清楚高聚物内部分子运动的情况。只 有通过对分子运动的理解,才可能建立起高聚物的结构与性 能问的内在联系。v 分子运动是联系微观结构和各种宏观性质的桥梁。 分子运动单元可分为五种类型:1 高分子分子运动的特点AA 整个分子链的运动BB链段运动C C支链、链节、侧基运动DD晶区内运动小尺寸运动大尺寸运动(1)分子运动单元的多重性E E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松弛过程 聚合物分子的运动

2、是一个松弛过程:在一定的外力 和温度条件下,聚合物从一种平衡状态通过分子热 运动达到相应的新的平衡状态需要克服运动时运动 单元所受到的大的内摩擦力,这个克服内摩擦力的 过程称为松弛过程。 松弛过程是一个缓慢过程。(2)分子运动单元的时间依赖性v高分子运动单元具有多重性,因而各运动单元的松弛时 间亦不相同。这使得高聚物的松弛时间不是单一值,短的 可以是几秒钟,长的可达几天甚至几年。松弛时间的分布 是很宽的,在一定范围内可认为是一个连续分布,常用“ 松弛时间谱”来表示。v 温度升高作用:增加能量;使聚合物体积膨胀,扩大运动空间。 温度增加,松弛时间变短,松弛过程加快,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 观察到分子

3、运动;反之,温度降低,t增加,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观察到松弛现象 。v 因此,分子运动或一个松弛过程,升高温度和延长观察时间 具有等效性。(3)分子运动的温度依赖性 若对某一非晶态聚合物试样施加一恒定外力,观察试 样在等速升温过程中发生的形变与温度的关系,便得到该 聚合物试样的温度-形变曲线(或称热-机械曲线)。 非晶态聚合物典型的热-机械曲线如下图,存在两个 斜率突变区,这两个突变区把热-机械曲线分为三个区域, 分别对应于三种不同的力学状态。形变温度IIIIII2 线型非晶态高分子的力学状态和热转变在区域I,温度低,聚合物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小,具 有虎克弹性行为,形变在瞬间完成,当外力除去后

4、,形变 又立即恢复,表现为质硬而脆,这种力学状态与无机玻璃 相似,称为玻璃态。玻璃态温度形变IIIIII随着温度的升高,形变逐渐增大,当温度升高到某一程度 时,形变发生突变,进入区域II,这时即使在较小的外力作 用下,也能迅速产生很大的形变,并且当外力除去后,形变 又可逐渐恢复。这种受力能产生很大的形变,除去外力后能 恢复原状的性能称高弹性,相应的力学状态称高弹态。温度形变IIIIII玻璃态橡胶态由玻璃态向高弹态发生突变的区域叫玻璃化转变区,玻璃态开始向高弹 态转变的温度称为玻璃化转变温度(glass temperature),以Tg表示。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称为聚合物的力学三态。形变温度I

5、IIIII玻璃态高弹态玻璃化转变区Tg粘流态粘弹态转变区Tf交联聚合物MaMbMb Ma当温度升到足够高时,聚合物完全变为粘性流体,其形变不可逆,这种力 学状称为粘流态。高弹态开始向粘流态转变的温度称为粘流温度,以Tf表示, 其间的形变突变区域称为粘弹态转变区。分子量越大,Tf越高。交联聚合物由 于分子链间有化学键连接,不能发生相对位移,不出现粘流态。在轻度结晶的聚合物中,少量的晶区起类似交联点的作用 ,当温度升高时,其中非晶区由玻璃态转变为高弹态,可以观 察到Tg的存在,但晶区的链段由于受晶格能的限制难以运动, 使其形变受到限制,整个材料表现为由于非晶区的高弹态而具 有一定的韧性,由于晶区的

6、存在具有一定的硬度。形变温度Tg3 结晶聚合物的力学状态及转变由于晶区限制了形变,因此在晶区熔融之前,聚合物整体 表现不出高弹态。能否观察到高弹态取决于非晶区的Tf是否大 于晶区的Tm。 若TmTf,则当晶区熔融后,非晶区已进入粘流态,不呈现高弹态; 若TmTf 时才进入粘流态。形变温度TgTmTfTm40%) 聚合物高分子物力学三态的分子运动特点:1玻璃态: 温度低,链段的运动 处于冻结,只有侧基 、链节、链长、键角 等局部运动,形变小.3粘流态: 链段运动剧烈,导致 分子链发生相对位移 ,形变不可逆。2高弹态: 链段运动充分发展, 形变大,可恢复;聚合物的物理状态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不同角度可

7、分为相态和聚集态。 聚集态是动力学概念,是根据物体对外场(外部作用)特别是外力 场的响应特性进行划分,所以也常称为力学状态。 聚合物在不同外力条件下所处的力学状态不同,表现出的力学性能也 不同。 相态是热力学概念,由自由焓、温度、压力和体积等热力学参数决定 相态转变伴随着热力学参数的突变。 相态的转变仅与热力学参数有关,而与过程无关,也称热力学状态。相态聚集态三态与相变的区别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均属液相,即分子间的相互排列均是无序的。它们之间的差别主要是变形能力不同,即模量不同。因此称为力学状态。三种状态只不过是分子(链段)运动能力不同而已。因此,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的转变均不是热力学的相

8、变,当然,Tg、Tf亦不是相转变温度。从相态角度来看从分子运动来看v 从分子运动机理看,在此温度下链段已开始“解冻”,即链段的运动被激发 。v 由于链段绕主链轴的旋转使分子的形态不断变化,即由于构象的改变,长链分子可以在外力作用下伸展(或卷曲),因此弹性模量迅速下降34个数量级,形变迅速增加。v 此转变温度称为玻璃化温度Tg。严格地说,Tg是指一个温度范围,并随测定方法的不同而略有差异。玻璃化转变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是指从玻璃态到高弹态之间的转变。 玻璃化转变区是一个对温度十分敏感的区域,在35范围 内几乎所有性质都发生突变(例如热膨胀系数、模量、介电常 数和折光指数等)高分子物的热转变Tg的影

9、响因素Tg是链段运动刚被冻结的温度,而链段运动是通过主链 单键的内旋转来实现,因此Tg与高分子链的柔顺性相关, 柔顺性好,Tg低,柔顺性差,Tg高。v 主链由饱和单键所组成的聚合物,如-C-C-,-C-N-,-C-O-,- Si-O-等,柔顺性较好,一般Tg不高:a主链结构(i)聚合物的结构主链中引入孤立双键,可提高分子链的柔顺性,使Tg降低,如下图:主链中引入共轭双键、芳环或芳杂环,可提高分子链的刚性,Tg升高,如:Tg的影响因素侧基的极性越强,数目越多,Tg越高,如:b侧基或侧链刚性侧基的体积越大,分子链的柔顺性越差,Tg越高,如 :柔性侧链越长,分子链柔顺性越好,Tg越低,如 :如果是对

10、称双取代,可提高分子链柔顺性,Tg下降,如:Tg的影响因素c分子量d化学交联当分子量较低时,MW,Tg;当分子 量足够大时,分子量与Tg无关。交联度,分子链运动受约束的程度,分子链柔顺性,TgTg的影响因素 无规共聚物的Tg通常介于共聚单体各自均聚物的Tg之间,并可通过共聚物 组成来连续改变共聚物的Tg。 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若两组分相容只表现出一Tg,若两组分不相容, 表现两Tg。 两组分相容:均相体系,只有一个Tg,介于两组分Tg之间; 两组分不相容:出现相分离,具有两个Tg,其值分别接近两组分Tg; 两组分部分相容:相容性愈好,共混物的两个Tg愈接近。 聚合物的Tg可通过加入适宜的增

11、塑剂来降低。()共聚、共混与增塑Tg的影响因素a共聚二元共聚物b共混c增塑、v 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是一个松弛过程,与过程相关,因此 升温或冷却速度、外力的大小及其作用时间的长短对Tg 都有影响。(iii )外界条件Tg的影响因素 测定Tg时升温或降温速度慢,Tg偏低; 外力作用速度快,Tg高; 单向外力可促使链段运动,使Tg降低, 外力愈大,Tg降低愈明显。外界影响粘性流动v (1)高分子流动是通过链段的位移完成的:粘度大,流动 性差:v (2)不符合牛顿流动规律:在流动过程中粘度随切变速 率的增加而下降。牛顿公式:v (为剪切应力,v为剪切速率,粘度为常数)v (3)熔体流动时伴随高弹形变:

12、因为在外力作用下,高分子链沿外力方向发生伸展 ,当外力消失后,分子链又由伸展变为卷曲,使形变部分 恢复,表现出弹性行为。这是因为高分子链的流动是通过链段的位移来实 现的,它不是分子链的整体迁移,而是通过链段 的相继迁移来实现的,类似蚯蚓的蠕动。Tf是高弹态向粘流态的转变温度,是加工成型的下限温度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聚合物Tf的影响因素1分子链结构: 凡是能提高高分子 链柔顺性的结构因 素均可使Tf下降2分子量的影响 Tf是整个分子链开 始运动的温度,M 越大,内摩擦力越 大,整个分子链向 某一方向运动的阻 碍越大,Tf越高3外力大小及其作用 时间: 外力,Tf;外力 作用时间,有利 粘性流动

13、,相当于 Tf下降4增塑剂: 加入增塑剂可降低 聚合物的Tv 聚合物的耐热性包含两方面: 热稳定性和热变形性热变形性-受热时外观尺寸的改变热稳定性-耐热降解 热氧化性能聚合物耐热性聚合物的耐热性(1)热稳定性: 聚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可能产生两种结果:降 解和交联。两种反应都与化学键的断裂有关,组成聚合物分 子的化学键能越大,耐热稳定性越高。为此:(a)尽量避免分子链中弱键的存在;(b)引入梯形结构;(c)在主链中引入Si、P、B、F等杂原子,即合成元 素有机聚合物。(2)热变形性:受热不易变形,能保持尺寸稳定性的聚合物必然是 处于玻璃态或晶态,因此改善聚合物的热变形性应提高其Tg或Tm, 必须使分子链内部及分子链之间具有强的相互作用,为此可有以下 几条途径:(a)增加结晶度;(b)增加分子链刚性:引入极性侧基;在主链或侧基上引入芳香环 或芳香杂环;(c)使分子间产生适度交联:交联聚合物不熔不溶,只有加热到分 解温度以上才遭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